徐茂公,徐茂公一生有怎样的功绩?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842

徐茂公一生有怎样的功绩?

徐茂公:(594年~669年),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时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曾经力破东突厥、西征高句丽,被唐肃宗立为历史十大名将之一,封为英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勣一生出将入相,是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的老臣,深得皇帝的信任。

徐茂公乃是开国功臣,李世民临终之前为什么要将其流放外地?

李世民去世之前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李治,但是每一位君主去世前总是想为自己的儿子铺平道路,比如为他选好忠心耿耿的辅佐大臣或者屠杀一些功高盖主的大臣。李世民选择将徐茂公流放外地,其实是想通过这样的手段,自己把徐茂公赶走,让李治把徐茂公再找回来并重用他,提升他的职位,这样徐茂公就会秉持着感恩之心为李治竭尽全力鞠躬尽瘁,并且忠心不二。

其实这样的方法真的很奏效,徐茂公在返回朝廷后真的开始用心辅佐李治,成为李治的心腹。

此后徐茂公做事便一心奉李治为主,李治想娶武则天做皇后的时候,朝廷上下议论纷纷,不少大臣们都跳出来表示反对,只有徐茂公没有提出抗议,说李治想怎样就怎样,在徐茂公的带领下,李治一举攻克下了高句丽。

李世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知道徐茂公十分重情重义,如果拿官职或者金钱去让他保证能够尽心辅佐李治,可能效果不尽人意,但是通过情义这个层面,便会让徐茂公死心塌地追随李治。

之前徐茂公跟随李治打仗的时候,有一位叛军是徐茂公的朋友,他拼尽全力拦住李世民不让他杀掉自己的朋友,并且为朋友作证他以后再也不会有反叛的事情发生,为了让李世民相信,他割掉了自己大腿上的肉来证明,李世民被深深打动就没有斩首这位叛军。通过这件事李世民感受到了情义对于徐茂公的重要性。

徐茂公给罗成算卦说他做错哪五件事

罗成算卦是关于罗成劫数的一部剧,剧里罗成找徐茂公算卦,徐茂公算定罗成七十三岁寿命,等到后来找一道士算命时,该道士说罗成一向秦琼隐瞒回马枪、二曾暴打程咬金、三监斩单雄信、四毒杀妻子、五醉卧龙床,每件事减去十年寿命,二十三岁时万箭穿心而死。

其中隐瞒回马枪、监斩单雄信两件事《说唐》《兴唐传》里有故事原型,其它三件事为后来其它作品设计的情节。

第一: 罗成有个表兄叫秦叔宝,武艺交换之时,罗成暗藏奸,罗成有那绝技回马枪,藏着掖着不传,准备着将来把脸翻,罗成诡计多端心不正,减去罗成寿命整十年。

第二:那程咬金是罗成结拜的盟兄长,罗成不该打他一顿拳,罗成打兄长犯下了罪,再折去罗成寿命十年。

第三:二贤庄的单雄信掖是罗成结义兄长,滴血淋盆拜金銮,琐五龙你监斩杀死了单雄信,折去你寿命又是十年。

第四:罗成妻子待罗成情深义重,罗成却花言巧语把她瞒,药酒杀妻罗成心肠狠,折去你寿命整十年。

第五:二主爷请你去赴宴,罗成酒醉在龙床安睡, 欺君之罪又折去十年哪,七十三减去五十岁,只能剩下这二十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罗成

徐茂公师父是谁

1、徐茂公的师父叫毕尘仙

2、在京东大鼓中《罗成算卦》有一句唱词说到过:

数九隆冬天气寒,二十八宿降临凡,白虎星罗成转人世啊,一杆银枪天下传哪,小罗成,他来到了大街四下看哪,有一座卦棚贴着对联,上联写心中有事来占卦,下联配祸到临头后悔难。

那老道说,施主请您回头看,这时节老道的卦棚在空中悬。你当我是何人等,徐茂公的师傅毕尘仙,罗成听罢明白了。老师下凡教育咱,罗成跪在溜平地,保佑罗门的小儿男。这罗成算卦一唱段哪,到后来他乱箭穿身染黄泉,因为他的心眼太偏。

扩展资料:

1、徐茂公的师父毕尘仙在京东大鼓中提及过,而在《隋唐演义》和《说唐》中,徐世绩被演绎成瓦岗寨的军师,诸葛亮一类的半仙级人物徐茂公(又作徐茂功)。

2、英国贞武公李绩(594年-669年,“绩”音“绩”),原名徐世绩,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绩,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破东突厥、高句丽,功勋卓着。

参考资料:罗成算卦-百度百科

徐茂公-百度百科

唐朝二十四功臣是谁啊?怎么没有程咬金、徐茂公啊!

唐朝二十四功臣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康、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长孙顺德、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世勣、秦叔宝。

程咬金和徐茂公包含在里面,他们都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一份子,程咬金就叫程知节,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功臣中的李世勣原名徐世绩,字懋功又作茂公。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绩,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

扩展资料:

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 ,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参考资料:人民网--唐朝二十四功臣画像始末

大名鼎鼎的徐茂公,为何在凌烟阁24功臣中倒数第二?

《隋唐英雄》传中,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军师,他就是历史上的徐茂公。在《隋唐演义》中,秦琼是李世民的元帅,而徐茂公则是军师,不管是秦琼为帅,还是李世民御驾亲征。徐茂公皆是料事如神,能力远在诸葛亮之上。

这只是在小说中,徐茂公的形象。徐茂公功勋卓越,被赐国姓李,徐茂公自从投唐之后,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后来李世民即为之后,徐茂公也是战功赫赫徐茂公对于唐朝的建立和开疆扩土的功劳贡献是比较大的,可为何他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当中仅仅排行在倒数第二?这件事跟玄武门之变有关,李世民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这个事。

在玄武门之变当中,徐茂公没有直接参与其中。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极力的邀请徐茂公,但是徐茂公这个人非常的忠义,把玄武门之变看的非常的透彻。对于明哲保身之道非常的理解,皇权之争,是顷刻之间的事。故而徐茂公没有参与其中,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世民参考了玄武门之变,很大程度的考虑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正因为如此,徐茂公才会排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倒数第二。

李世民身为皇帝,肯定有自己的思量。他更喜欢为自己效劳的人,不论什么情况之下都站在自己这一边。正因为徐茂公当时的考虑,才会影响他在李世民心中的考量。徐茂公没能参与玄武门之变,在一小部分没能为李世民尽全力,顾此影响了他在凌烟阁的顺序。

唐朝徐茂公怎么死的

病逝的。

徐茂公,本名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mào gōng),后来改名李勣,总章二年(669年),李勣被加授为太子太师,增赐封邑连同以前的有一千一百户。

这一年,李勣卧病,唐高宗李治封李勣的弟弟、晋州刺史李弼为司卫正卿,让他能够在京城照看兄长的病。

同年十二月初三日(669年12月31日),李勣病逝,享年七十六岁(《新唐书》作八十六岁 )。

李治闻讯后为之悲哭,下令辍朝七日,册赠李勣为太尉、扬州大都督,赐谥号“贞武”。又赐给棺木,允其陪葬于昭陵,命司平太常伯杨日方监护丧事。

到下葬当日,李治亲临未央宫故城,登上宫楼为他送葬,望着灵车痛哭。太子李弘跟随李治送葬,悲痛到极点,使随从都深受感动。

李治命令百官送葬到未央旧城西北,所筑的坟依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的先例为准,仿照阴山、铁山及乌德鞬山建筑,以此表彰李勣击败突厥、薛延陀的功劳。

扩展资料:

徐懋功其实名叫徐勣,懋功是他的字,原名叫徐世勣,为避李世民的名讳,于是去掉名字当中的“世”字,改名徐勣,后来李世民赐徐勣姓李,因此又名李勣。

李勣先是加入瓦岗军,后来又转投李唐,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成为唐朝的开国名将之一。唐朝建立之后,李勣又为唐朝开疆拓土,建立功勋,成为与李靖并列的初唐名将。

关于李勣的经典战例,史书记载已经很多,这里讲一个场面比较壮观,情节比较曲折的战役,即与薛延陀决战的诺真水战役。

薛延陀本来是从属于突厥的一个大漠政权,唐初的时候强盛起来,也逐步拓展自己的疆土,渐渐地和唐朝发生冲突。

公元641年,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夷男听说唐太宗很可能前往泰山封禅,长安一带或许兵力空虚,于是有南下袭击的意图,而主要的袭击目标还是附属于唐朝的突厥阿史那思摩部。

唐朝方面也感觉到了薛延陀的战略意图,因此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就在641年,薛延陀大军南下,有说二十万的,有说八万的,渡过大漠直往漠南,阿史那思摩部根本不是薛延陀的对手,一方面向唐朝求救,一方面纷纷往长城里面跑,而这个时候薛延陀已经有三万前锋抵达长城附近。

唐朝方面,赶紧派遣李勣和薛万彻率师数万前往支援。当时薛延陀方面还真以为唐朝北方战备空虚,唐朝军队一时半会不会出现,因此其主将大度设派兵天天在长城周围开骂,希望能把阿史那思摩部给逼出来。

其实此刻的唐朝军队已在情报方面做足了功夫,李勣出发之前,就已经了解到薛延陀每名士兵有四匹战马,但草料严重不足,一路上的树叶都被啃光了,“其马啮林木枝皮略尽”,他们在长城附近不可能逗留很久,也不敢和唐军持久作战。

因此,当李勣的军队出现在眼前时,薛延陀大吃一惊,立即撤退。李勣知道要趁这个机会给对方以沉重的打击,于是一路上咬住他们不放,寻求决战机会。

薛延陀的大将大度设被逼迫无奈,只好在诺真水一带展开兵力,与唐军决战。“大度设顾不脱,度诺真水,阵以待。”

战争的开局,并不有利于唐军,薛延陀方面万箭齐发,遮天蔽地而来,结果唐朝军队的战马不是死就是伤,骑兵完全丧失了作战能力。按照常规,丧失了战马的军队应该败局已定。

然而,李勣就地将骑兵改为步兵,各人拿着沉重的长槊拼死往前冲锋,被当成步兵使用的骑兵,居然也发挥了强大的战斗力,将薛延陀的阵营冲垮。

因此,当一种优势消失之后并不可怕,而是要有随时转换竞争姿态的准备,化被动为主动,靠另一种方法,同样可以取得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勣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徐懋功:在战马丧失殆尽的情况下仍能大获全胜

唐朝开国元老徐茂公后裔下落

整个家族被灭族了。

儿女:

长子 李震 官至桂州刺史,先于李勣去世。

次子 李思文 后改名武思文,官至司仆少卿。

女儿 李氏 贞观元年(627年)卒。

李氏 嫁杜怀恭。

孙子:

徐敬业 李震之子,袭英国公,后起兵反武,兵败被杀。

徐敬猷 李震之子,官至盩厔令,随兄叛乱,被杀。

徐敬真 李震之子。

徐思顺 字知通,官至鸿胪寺卿。

李钦载 字景初,李思文之子。

曾孙辈 :

曾孙 徐湘 字汉津,李思顺之子,寿州刺史。

玄孙辈:

玄孙 徐弘光 字大明,官至岐王傅。

李勣(jì)(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

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 ,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等职,累封英国公。

总章二年(669年),李勣去世,年七十六。册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后配享高宗庙庭。

李勣兼通医学,曾参与编纂《唐本草》(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并自撰《脉经》一卷,今已佚。

扩展资料:

大唐朝有一位大家比较熟悉的人物,就是徐茂公。他本来名为徐世勣,后来李渊为了奖赏他将李姓赐给他,然而改姓之后的名字变成了李世勣,为了能够避讳李世民的名字,他又改名李勣。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在《隋唐演义》中,徐茂公是个能掐会算、神神叨叨的老道,仿佛一个半仙。然而在正史中,徐茂公却是个能征惯战的悍将。徐茂公出生于豪强之家,练出了一身好武艺。

据其自己说,他原本是个急躁的人,十二三岁时就开始做贼,动不动就要杀人。但经过战场的历练,徐茂公心智逐渐成熟,成为一名合格的统帅。在20岁时,徐茂公已经成为瓦岗军的骨干将领,已经能够指挥十万兵马。

公元619年,李密被王世充打败,不得已之下,李密与王伯当投靠李渊。唐高祖李渊派人劝徐茂公归唐,徐茂公向使者表示,他可以降唐,但须仍归李密部下,李渊知道后十分的倾佩这位勇士,认为他时刻牢记主君恩德,是一个知恩图报、纯厚的臣子。

后李密叛唐被杀,徐茂公也感恩戴德的厚葬了他,满朝文武闻讯后都赞叹他忠肝义胆。随后徐茂公投靠在秦王李世民旗下,徐茂公连同李世民连续端掉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等人的贼窝,功勋赫赫。

其后,徐茂公又先后率军征服东突厥、薛延陀以及高句丽,横扫十胡,成为大唐帝国名副其实的军神。

徐茂公的一生混迹官场,左右逢源,又知进退,深得帝王心。在年近70岁的高龄时,仍然出征讨伐高丽。徐茂公与世长辞后,高宗李治对这位元老甚感惋惜,全朝上下集体示哀,并为其隆重的举办仪式,风光的送别他。

可是好景不长,武则天继位不久后,徐公的家族倍受牵连,甚至连本人的坟墓都受到严重的破坏。

这究竟是为何呢,这一切都要从他那个不成器的孙子说起。徐茂公的孙子名唤李敬业,可是行事却不似他的名字那般“敬业”,而是成天惹是生非。徐茂公在世之时,提起他这个不孝孙子,总是要叹气几分,还说过一句话:“这小儿将来必定使家破。”

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废去刚登基的中宗李显,另立四子李旦为帝,自己临朝称制。她正想进一步登位称帝,建立大周王朝的时候,引起一些忠于唐室的大臣勋贵的愤怒。

身为开国元勋英国公李积嗣孙的李敬业,以已故太子李贤为号召,在扬州起兵,建立匡复府,自任匡复府上将、扬州大都督,起兵反对武则天称帝。

武则天派兵镇压,不久叛军便土崩瓦解,李敬业兵败被杀后,武则天雌威大发,迁怒到已经死了的李积。她不顾李积在她进位封后时曾经为她亲奉冠冕,并在后来助她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的种种旧情,将其坟墓刨开,然后追削他的官爵,恢复他本姓姓。

大唐开国元勋,中华一代名将徐世积竟然被开棺戮尸,绝户灭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