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墓有没有被挖开,孔子是不是有过看不起农民的言论啊?具体是什么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资讯1080

孔子是不是有过看不起农民的言论啊?具体是什么?

大概是这条吧:孔子的弟子樊迟向孔子请教种田的事情,孔子则说他是小人。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孔子有没有犯过错误?是什么?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孔子的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 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开始认为 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 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 都传诵他的名字。

曾子是不是孔子的三大弟子

弟子三千自然是难以互相比较,“七十子之徒”则是完全可以讨论之;尽管其中有些人的资料亦很少。那么孔子三大弟子都是谁呢?为什么我提出三大弟子而不是其它如四大或十大弟子呢?

我提出三大弟子说,不是偶然的,而是根据《论语》的记录。此本经典书籍建议每一个中国人都看看,每一个地球人都看看,哪怕仅仅是为了修身齐家,而不是治国平天下亦可。这是一座你可以受用一生的宝藏。本书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在中国历史曾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书中孔子言行记录当然是最多的,其次就是三大弟子。

那么三大弟子究竟是谁?就是颜回、子贡及子路。这三人成为孔子三大学生确实是实至名归;虽然后面二个没有进入孔庙四配。因为孔庙四配是儒家初期四贤者,而不是考虑范围仅仅在孔子学生当中。

这三人中,颜回排第一位是根本没有争议的。

——他在孔庙四配中永远排第一位,也是孔子学生中唯一一位进入孔庙四配者,历代加封。关于此,兹不多述。

——他是《论语》所载弟子中唯一姓与字连称者。书中一般称之为“颜渊”。这是郑重之尊称,完全显示其在孔子学生及再传弟子中的地位。《论语》里除孔子称“子”外,孔子学生只有二个人称“子”:曾参、有若;书中有时称他们为“曾子”、“有子”。但不说明当时他们在孔门地位之高,而是因为相关篇节是这二人的学生写的,因此以“子”相称。其实曾参与有若当时在孔门地位远远不如三大弟子,这是题外话,亦不多述。

——他是孔子心中的接班人。“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他这里已经把这个弟子等同于自己。“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均出于《先进》)《论语》记载孔子之哭只有这一次,历史上记载孔子之哭也只有这一次。

——他是唯一一位孔子有誉无责的弟子。孔子另外二个评语乃名责而实誉。“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这其实夸他大智若愚,把东西都装到肚子里面。“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先进》)其实是夸颜回学得好。孔子圣人,他的话有几个人能够提出不同意见呢?颜回并不仅仅从敬师考虑,才不提出不同观点的。

孔子说过:“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关键是孔子说得基本都是正确的,至于太为细微之处,那有必要提出吗?自己领悟老师所指即可。因此这二句话名为批评,实则表扬;而且不仅仅夸了学生,自己也把自己夸进去了(《论语》记载了不少孔子自许甚高的言语,这暗赞自己都是程度轻的,还有更“肉麻”的自夸呢。)

——他是唯一一位被记录其死及详细情况的弟子。孔子之死,在《论语》里都没有记录;而颜回却被记录。他英年早卒,《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回年二十九,发早白,早死。”颜回具体生年尚有其它说法。

——他是唯一一位受到孔子其它学生(即颜回同学)爱戴的的弟子。孔子学生众多,也有一些因为性格及思想、政治观点互相看不顺眼的——但颜回是与其老师一样受到一致拥护的。书中称之为“颜渊”(子贡、子路等一般都是称字;称字古时亦是尊称。称“曾子”“有子”是特例。)。向来目中无人的子贡折服于他;

——他是孔子唯一一位亦弟子亦志同道合之友者。“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述而》)

——他是孔门第一科第一人。

——他是唯一一位孔子誉为勤奋之弟子。

——他是唯一一位孔子誉为进学之弟子。

——他是唯一一位孔子誉为好学之弟子。

——他是唯一一位孔子称誉其为“仁”为“贤”之弟子。

——他是唯一一位孔子将自己最高学说传授之的弟子。

——他是孔子称誉最为智慧之弟子。

“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他的父亲颜路,也是孔子早期学生,亦出现在《论语》当中。

......................................

有没有人知道孔子的“四毋”,是什么意思?

孔子的“四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毋意:不要凭空猜测。

毋必:不要主观武断。

毋固:即不要固执。

毋我:不要自以为是。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的《论语·子罕》。

原文: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扩展资料

《子罕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子罕

老子和孔子是不是同一个时期的人

是,老子和孔子都是春秋时期人,但不在同一年代,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老子(约公元前571年—约公元前471年)。

1、老子

老子大约于公元前571年(周灵王元年,鲁襄公二年,宋平公五年)出生于楚(原为陈)国苦县。

据《史记·老子列传》所说,老子即李耳,是楚国苦县(古县名,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省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

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2、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扩展资料:

在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孔子和老子是两位具有代表性和开创性的人物。作为儒家与道家学说创始人,他们都生活在春秋晚期,基本同处一个时代,诸多文献和考古资料都证实孔子曾多次向老子问礼。

在出土汉画像石中, 关于 《孔子见老子》雕刻图像是常见的,尽管各地出土的这个画像在艺术表现手法、雕刻风格、视觉形象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孔子问礼老子、宣扬儒家思想的主题却是统一的。

“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件事不是我国古代两位学者简单的“历史会面” ,而是儒、道思想的交流与沟通,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需要指出的是孔子、老子的时代还没有儒道之分,诸子门派对立是发生在孔老逝世之后,诸子崛起各执师之一端互相非难的百家争鸣之时,这个现象从《汉书·艺文志》诸子百家的著作目录中可以看出。

虽然《孔子见老子》 画像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差异, 但它们共同的主题是积极宣扬谦虚好学、尊老敬贤美德的儒家社会思想。《孔子见老子》画像也反映出儒、道思想的交流与沟通。

儒、道文化同源而异流,两家文化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诸多共通之处,只是由于不同的文化主张,产生了两条风格各异的思想文化发展道路。

因此,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像也反映出了儒、道两种思想文化在中国不同历史阶段中的交流与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见老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子

铁器有没有在孔子时代出现过

那是已经有了,但产量低,质量差,应用的也很少。

证据如下:

中国早在公元前1300年年前便已使用铁器(商朝铁刃铜钺),但为陨铁。公元前800年的虢国玉柄铁剑则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冶炼铁器。是我国进入铁器时代的标志。

孔丘(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孔子的弟子宰予是不是现在所谓的"坏学生"啊

当然不是。

宰予(前522—前458),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宰予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排名在子贡前面。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

宰予思想活跃,好学深思,善于提问,是孔门弟了中唯一一个敢正面对孔子学说提出异议的人。他指出孔子的“三年之丧”的制度不可取,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因此认为可改为“一年之丧”,被孔子批评为“不仁” (见《论语·阳货》)。他还向孔子提出了一个两难的问题,他假设这么一种情况:如果告诉一个仁者,另一个仁者抻进井里了,他应该跳下去救还是不应该跳下去救?因为如跳下去则也是死,如不下去就是见死不救。孔子认为宰予提的问题不好,说:“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可欺也,不可罔也。” (《论语·雍也》)认为宰予这是在愚弄人。宰予昼寝,被孔子骂作“朽木”和“粪土之墙”。孔子认为宰予言行不一,说自己“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并且从宰予那里改变了自己以往的不足,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宰予后来当了临 大夫,又说其参与田常作乱而被陈恒所杀,但唐代司马贞疑此说把阚止(亦字子我)当宰予。唐玄宗时被追封为“齐侯”,宋代追封为“临 公”,后改称为“齐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宰子”。

孔子的仁政思想为什么没有被当时的统治阶级所接受

孔子的思想核心之一是“仁”,不是“仁政”。当时属于战乱纷争,诸侯争霸的时代。孔子的“仁”道在这弱肉强食的年代显然行不通。各君主都只关心如何能够富国、强兵和扩张势力。

一个学说会被接受往往因为统治者需要它.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兼并盛行,大国希望吞并更多土地,小国希望自保,惟有整顿军事,整饬法令才可以做到,而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提倡的恢复礼义在这个时代还没有条件.到了天下归于一统,局势稳定的汉代,因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作为他思想核心的“仁”,是孔子全部学说的核心。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孔子的仁学思想的重心是探索人生原则的确立、人生目标的选择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孔子的仁学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的提出,主要是针对西周末年那种礼崩乐坏的“乱世”而开出的一副济世良方,目的是希望实现天下太平,社会和谐。他主张在政治上实行仁政,与人相处要施行仁爱,个人修身要具备仁德。“礼之用,和为贵”,“礼”作为仁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旨在实现人们相处的和谐。孔子十分重视礼的作用,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不懂得礼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身处世,一个君子首先是懂礼、知礼的,并且要时时处处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他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又强调说:“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孔子认为,要真正施行于仁,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因此,要真正成为一个仁者并非易事,他应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应该“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应该“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如此,方能实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人生境界。

标签: 孔子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