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爱新觉罗的都是皇族吗,姓爱新觉罗的都是曾经的清朝皇族吗?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资讯1206

姓爱新觉罗的都是曾经的清朝皇族吗?

现在真正的皇族基本都改姓了,大多改姓金,而大街上自称爱新觉罗世家的大多都是骗子,而非真正的皇族。

比如自称乾隆七世孙“爱新觉罗恒绍”,其实就是以此为幌子卖药,所谓的宫廷御药。至于这个后裔是怎么论的,没有人知道,但是卖药肯定是赚钱了,否则没有那么大场面。他们公开穿龙袍,还搞什么祭祖典礼,穿着龙袍招摇过市,说白了就是为了卖药。是一种营销手段,反正说自己是乾隆后裔,也不犯法。这些药贩子,包括香港那个乾隆后裔,一测试基因,全都露馅。各种乾隆后裔,拼命造势,目的无非是营销卖货。其实就和街头上要钱的假和尚一个样。区别就是看谁的场面搞得大。

又如诈骗234万元,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无业妇女王凤鹰自称清朝爱新觉罗昌平公主,掌握着清朝皇室留下的巨额遗产。

还有自称醇亲王后代的“爱新觉罗焘譞”,自称为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任的曾孙,后被证明均为诈骗犯。

不过最厉害的还是1个55岁的老头自称乾隆皇帝第9代传人,“打过越南战争,是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的学生,师妹是索罗斯的老婆,家族掌握着加拿大的皇家银行,自己可以操控海外3000多亿美金的皇家基金”,竟然行骗了4000万。这都有人信,智商也是没谁了!

真正的爱新觉罗后裔还是有的,不过已经改姓为“金”。比如醇亲王载沣的11个孩子中4个是男孩,除末代皇帝溥仪外,还有溥杰、溥供和溥任。溥仪无后,溥供3岁早夭,溥杰只生有两个女儿,因此溥任一家就成为醇亲王家族延续至今的惟一香火。金毓嶂就是溥任的长子。

不过人家,从来也不提什么爱新觉罗,反而说:“都什么年代了,姓那个有点儿古怪。” 对于自己现在的生活,金毓嶂非常满意。他有自己的住房,有一部私家车,每日花销不愁,而且都是“自食其力”赚到的。女儿刚刚大学毕业几年,工作也不错。

金毓嶂说,这个家族的惟一悲剧,而一切的起因,就在于家族中出了两个皇帝。这是历史的选择,他的家族对此很不情愿,也很不胜任。

正支的皇族后裔很少自己冠以爱新觉罗氏,比如,溥任次子金毓在北京某大学工作,任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副院长,三子金毓岚是朝阳区和平街第一中学的高级语文教师,还是一位古玩收藏家。

真正的皇族都已经泯然众人矣了,假皇族仍然招摇过市,顶着后裔的名号四处行骗,非蠢即坏。

就是真姓爱新觉罗,基本上全是旁支。清朝的时候赏赐了很多家族姓,这就是所谓的爱新觉罗,拥有皇姓,后来有十几万人拥有这姓。

是不是只有清朝皇族后代才能姓爱新觉罗

是的,爱新觉罗是清朝皇族姓氏。

爱新觉罗,罗马字转写为Aisin Gioro(穆麟德式转写),历史上清朝皇室姓氏,因此,爱新觉罗姓也变得无比尊贵。满语“爱新”为金的意思。常见说法称“觉罗”为姓的意思,但实际上满语中“姓氏”一词原文为hala(汉语哈喇、哈拉),gioro为首领之意。

扩展资料:

1,爱新觉罗氏在16世纪80年代,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22个儿子所组成的家庭。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灭亡止,在这近3个世纪中,后爱新觉罗家族子孙繁衍十分迅速。现如今,姓爱新觉罗的人已经高达30~40万。

2,皇太极建国清朝,效仿汉制,取消远支大宗之分,使爱新觉罗成为一个姓氏。由于古代女真族远支宗室划分详细,遂许多姓氏就出现了觉罗的划分:伊尔根觉罗、阿颜觉罗、舒舒觉罗、葛籣觉罗、西林觉罗、通颜觉罗、扈伦(呼伦)觉罗、嘉木瑚觉罗、阿哈觉罗、伊拉拉觉罗、察拉觉罗等等。诸觉罗的前两(三)个字是地名或身份,后两个字是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

清朝皇帝姓爱新觉罗,所以清朝姓爱新觉罗的都是皇室吗?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爱新觉罗”这一姓氏的来源。金朝灭亡后,一部分女真人北迁,彼时的东北一带被这些大大小小的女真族、及其他部落控制着。其中爱新觉罗一氏是很小的一脉,家中世代为边关守将,传到努尔哈赤也只有堪堪一家人而已,且爱新觉罗这一姓也只此一家。后来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建立后金,历史记载有14位妻妾,加上有五兄弟开枝散叶,爱新觉罗这一姓方才枝繁叶茂。也有一说是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为了凸显皇姓的尊贵,特意造出此姓。

据记载,努尔哈赤的家族起初包括宗族子弟只有22人,到了后金时期,皇太极时期,皇族也才100人,之后因为建立了皇朝,皇帝后宫加上宗室成员身份显贵,爱新觉罗这一姓便迅速繁衍。

并且皇族对自身宗室的管理相当严谨,所以”爱新觉罗“一姓归清朝皇室独有。只是爱新觉罗经历了特权时代的王朝阶段,这一姓的后裔已经繁衍到了几十万人,人口众多。虽然如此,但他们还是有皇室后裔的身份。

在清朝时期,康熙年间仍只有419的皇室成员姓爱新觉罗,到了末代即已达两万人。因为爱新觉罗这一姓特俗,世间并无同姓,所以只要我们见到那些姓爱新觉罗的,血缘远近暂可不论,都可以说声是皇室后裔。除此之外,还有觉罗一氏,在满语中是指远支的意思,虽然不如爱新觉罗来得正宗,但有些也是皇室后裔。

满清的皇族爱新觉罗氏属于八旗中的哪一旗?

八旗与姓氏没有必然关系。八旗也不是按姓氏划分。

八旗只是个军政机构,就好象现代的各大军.区。如今在一个军.区里的人员会很多姓,在清朝时候也是一样的。八旗组织当中有众多满族姓氏,目前能够统计到的满族固有姓氏(指满语老姓)有大约700个。可以想见当时700多个姓被分配在八个军区当中,平均每个旗内的满族老姓至少有上百个之多。清朝政府也不可能专门为一个姓氏而成立一个旗。

爱新觉罗氏的情况也是这样,爱新觉罗是个中等的大姓,除皇族外,还有很多远近不同的宗亲。皇帝本人一般属满洲镶黄旗,但其他宗亲由于人口庞大就未必都是一个旗里的。基本上爱新觉罗氏分散在各旗的都有。

关于清朝皇族的姓氏,真的姓爱新觉罗吗

清朝皇族的姓氏是爱新觉罗。16世纪80年代,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22个儿子所组成的家庭。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灭亡止,后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经历了11代12位皇帝。

扩展资料

在满族的姓氏中,爱新觉罗只是个小姓。满族的八大姓为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络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钮祜禄氏,根本没有爱新觉罗。“爱新”是满语“黄金”的意思。作为姓氏,发源地在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是根据远祖部族支系远近划分的。意思即为爱新部族远支。

是不是姓爱新觉罗都是清朝皇族后裔,,,,他们都很有钱吗?大概有多少人?

皇族后裔未必有钱 现在不管是爱新觉罗 还是叶赫那拉 改革开放后都是从零做起 之所以有现在的新社会 新国策 都是因为皇族的没落 党的领导 也许可能有有钱的皇族后裔 但那些不是必然的 现在绝大部分皇族后裔的姓氏有些改变了 姓爱新觉罗的有改成金 有改成艾 具体多少人还需要查文献 我记得前两年还有个爱新觉罗后裔刚离世 她是最后一个格格 溥仪的侄女 叫什么不记得了鲁豫采访过她 可以翻翻视频

清皇族为什么姓爱新觉罗?

现在,单从姓名来看,满族人一般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在清朝的时候,满人和汉人的姓氏习惯却迥然不同。无论彼此称呼,还是公私文牍,满人照例称名而不举姓。

称名而不举姓,是满族的一个古老习俗,汉人不明底细,便产生了误解,以为满人祖、父、子、孙不同姓,其实,满人各有姓氏,只是没有既称名又道姓的习惯而已。辛亥革命以后,满族人一般都冠以汉字姓了。有的取原来多音节姓氏中第一字为姓,或数音节相切取一近音的汉字为姓,如舒穆禄氏改姓舒或徐,瓜尔佳氏改姓关。也有将原有姓氏译意为汉字取为姓的,如巴颜氏改姓富(巴颜,满语为富有之义),清皇族爱新觉罗氏改姓金,也属此类,因为“爱新”在满语中即是“黄金”。这样一来,满族的姓氏特征就基本消失了。不过满人改汉字姓并非如此简单,就拿清皇族来说吧,末代皇帝溥仪的七妹爱新觉罗。韫欢改成了金志坚,而溥仪的名字之上,却赫然冠以昔日辉煌的“国姓”爱新觉罗,仍然保留着满族人的古风。

说起爱新觉罗氏的由来,清人的解释是“受姓自天”。我国东北的长白山,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据说,有一次天女佛库伦在长白山附近布尔湖里池洗浴时,吞食神鹊所衔的朱果,遂觉身重不能升天,不久,生下一男孩,长得体貌奇伟,落地便会讲话。他的母亲佛库伦对他说:“汝以爱新觉罗为姓,名布库里雍舜。”(《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这个布库里雍舜就是清王朝奠基人努尔哈赤的始祖,清代那些被称为金枝玉叶、天潢贵胄的“黄带子”们都是他的后裔。然而,如果翻开明朝或朝鲜官私史书一看,却发现从努尔哈赤起,一直上溯到他的六世祖,即建州左卫的开山祖猛哥帖木儿,都不姓爱新觉罗,而是姓佟或童,甚至努尔哈赤本人遇到和明王朝、朝鲜有正式公文来往时,也自称姓佟。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正月初五日努尔哈赤写给朝鲜方面一件禀帖,开头便道:“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佟奴儿哈赤禀,为夷情事。”(申忠一《建州纪程图记》)这时距努尔哈赤起兵已经过了十几年了,他仍然不说自己姓爱新觉罗,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明朝时候,女真人中间素来就有冒姓汉人姓氏的风气。佟姓是辽东望族著姓,努尔哈赤的先人借来用作本支姓氏,揆其本意,大概是想借此抬高自己在同族人中的地位。另外,这样做也便于和明朝中央政府以及朝鲜国打交道。当时在女真人中间,除豪酋之类的头面人物借佟、李、王、杨等汉姓外,一般部民通常也冠以汉姓。由此来看,努尔哈赤曾以佟为姓在当时并不是不可思议的怪事,问题在于既然是借汉姓,那么,他本来姓什么呢?有些学者认为,努尔哈赤的先世本姓“觉罗”,觉罗是地名,在乌苏里江上游一带,那里曾是努尔哈赤先世聚居之处。女真人通常以居地为姓氏,于是乃以“觉罗”为姓。努尔哈赤对明朝宣战后,不便再冒姓佟,也没有与明朝文书来往的必要了,而“金”是前朝女真的国号,以金为姓不仅可以自显是帝王种族的后裔,也能借此号召女真族人继承发扬完颜金的遗业,于是在自己旧有的姓氏觉罗上,加上了一个金字,满语就读为“爱新觉罗”。照这一说法,清皇族姓金是后来出于政治需要而加上的,觉罗二字的涵义,就如张、王、李、赵一样,不过是姓氏的专称。在满族姓氏中,除国姓爱新觉罗外,还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西林觉罗、通颜觉罗、呼伦觉罗、阿哈察喇觉罗等,他们与清皇族同姓而不同宗,由于支派疏远,所以统统归入了“民觉罗”,从这一点也足以证实上述看法。有些学者则认为,努尔哈赤姓“爱新”(“金”)渊源有自,据明初朝鲜官方修撰的《龙飞御天歌》的记载,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姓“夹温”,“爱新”二字有可能是“夹温”双声互转,“夹温”的合音则为“金”,照这样的解释,清皇族本姓“爱新”(“金”),“觉罗”不是姓的专称而是统称,当“姓氏”(满语“哈拉”)讲,爱新觉罗即“金姓”“金族”之义。时至今日,恐怕已经没有人还会相信清皇族“受姓自天”的神话了,但他们为什么以爱新觉罗为姓,以及与此相关的爱新觉罗究竟作何解释,却仍然是个悬案,不断引起人们深入探索的兴趣。

清朝皇族的后代到现在是否有当大官的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近70年间,爱新觉罗家族流散各地,皇族身分已成了历史,政府行为的修谱已无可能,纯正的血统已无保障,婚姻状况也日趋复杂,几乎没有任何家谱问世,家族人口的统计已很困难。

不过,一种趋势是很明显的,爱新觉罗氏的人口,仍然还在不断膨胀,血缘关系也由近及远,逐渐形成众多分支。据估计,如今爱新觉罗氏大致有30—40万人。 如~爱新觉罗·紫薇 爱新觉罗 ·州迪和

其实到清朝最后的三代皇帝,由于近亲结婚,几乎是没有子女,有也是早早夭折.所以现在估计子孙很少.

爱新觉罗,这个姓,后来也有了简化,有的改为"赵",有的为"罗"等等,很多.

清皇族后裔在全国分布广泛,其生活状态多种多样,对待“爱新觉罗”姓氏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不愿提皇族身份

62岁的崇文区副区长金毓嶂是醇亲王载沣的长孙。他说 “ 们家的人都不姓爱新觉罗,都什么年代了,姓那个有点儿古怪。”

醇亲王载沣的11个孩子中4个是男孩,除末代皇帝

溥仪外,还有溥杰、溥供和溥任。溥仪无后,溥供3岁早夭,溥杰只生有两个女儿,溥任的长子就是金毓嶂。溥任的次子金毓峑在北京某大学任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副院长,三子金毓岚是朝阳区和平街第一中学的高级语文教师,还是一位古玩收藏家。

对于家族中出了两个皇帝,金毓嶂说,这是历史的选择,他的家族对此很不情愿,也很不胜任。“因此 们没有必要总是提起皇族身份。”金毓嶂说。

为爱新觉罗姓氏自豪

在身份证上,这位45岁的女画家名叫毓紫薇,爱新觉罗·毓崌是她的正式名字。姓氏的恢复对她的事业有所帮助。“画会好卖一些,”她说,“人家一看,‘爱新觉罗’,就认你的画。”毓紫薇说,自己的画是“有行无市”,大多卖给了朋友。

毓紫薇是崌亲王奕

讠宗的第4代孙女,奕讠宗

是道光五子,即金毓嶂的曾祖父——第一代醇亲王的哥哥。“从心底里, 对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感到自豪,”她说,“因为 们这个家族里出了康熙、乾隆这样的好皇上。”

难以概括的群体

关于“爱新觉罗”的姓氏,在前北京市民委副主任赵书看来,“正支的皇族后裔很少自己冠以爱新觉罗氏,旁支的就喜欢这么叫,尤其是在书画界。”他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叫作“时代功利性”。

在沈阳,60岁的德崇开了一家“爱新觉罗·德崇文化商行”,专门经销清代传统的文化工艺品。如果你叫他“德崇”,他会嗓音洪亮地纠正你:“ 是爱新觉罗·溥旻!”不过,他的家谱中的贵族血统要追溯到努尔哈赤才可见到。

对比几个历史阶段皇室后裔或低调或高调的行为方式,北京市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认为,辛亥革命后,皇族后裔纷纷改姓,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又强调阶级划分,因此皇室后裔对“爱新觉罗”姓氏比较忌讳;现在他们以家族为自豪,恰好说明社会心态的宽容与进步。

新觉罗?恒钛

1954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

系清道光皇帝第五子敦亲王奕宗后代

爱新觉罗?启祥

1931年11月生于满州里,满族正黄旗人,字景辉,号长白卧龙居士,系清圣祖康熙皇帝十六子嗣、世袭和硕庄亲王允禄之九世孙、同治辅国公载勋之四世孙、光绪镇国将军毓愍之孙、爱新觉罗?恒锟之长子、即康熙帝十世孙。

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特约顾问编委,中华人物大典,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特约顾问编委,中韩文化艺术中心特聘美术师(教授)。

爱新觉罗?启骧

字腾伯,生于一九三五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是清雍正第九代孙。

爱新觉罗?毓震峰

1956年生于北京,满族。清道光皇帝五世孙,著名书画家爱新觉罗?溥佐之子。

爱新觉罗?启新

一九四二年生,北京人。清皇族后裔,现为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墨林书画院资深书画家。其书法笔力遒劲,洒脱自然,深受业界人士的肯定和好评。其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级美术展览中获奖并被相关艺术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