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于世界两千年的一个制度,到汉武帝后世界基本追赶不上了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827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 “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秦朝以前,各级官员是由俗话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而产生的。而这样的制度,并不能充分的利用人才,反而,打压了人才的积极性。先秦时期,因为有各个诸侯国,所以,诸侯国实行了贵族制。其中,诸侯、卿、大夫、都是遵从世袭制度,肥水根本不会流到外人的田地里。


到了秦朝时期,秦始皇发明并实行了郡县制,于是,除了皇族世袭而来的各级官员们,也有了以各种形式从地方选拔上来的官员。汉朝承袭了秦朝的体制,所以,郡县制也顺理成章地被继承了下来,随即官员的选拔制度也开始成熟、完善。


到汉武帝当政时期,官员选拔体制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


汉朝官员选拔的来源,大致分为两种渠道:


第一个渠道,是先培养人才,再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由政府来设立太学,培养知识分子,让太学生成为政府官员是当时的主要途径。太学生毕业之后,就像当今的高三学生一样参加高考。而太学生则会参加中央组织的统一考试,通过考试结果的筛选,太学生会被分为甲乙两科。


甲科是郎,会成为宫廷侍卫,通过皇帝的考察,一般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出去当官;


乙科是吏,一般会回到原来的地方,不会接受中央的任命,但是,却能成为地方主官的附属官僚。


汉朝的这种选官制度,具有它科学、合理的一面,使得人才被中央所任用,培养出的官员也能使中央政权加固。郎官的来源是全国各地,在实习出来之后,再前往全国各地任职,但是,一般不会回到自己的籍贯处任职,于是,各地之间的人才便得到了流动。


中央各部门的负责人和各地郡守、县令,都是由中央调配任用的。地方主官原籍不能在当地,但是,地方主官的附属官僚的原籍是可以在当地的。简单地说,附属官僚的任用并不是由中央调配,实际任用权则掌握在地方主官的手中。


第二个渠道,是通过选举产生官员,当时的选举分为了举贤良、特殊选举和举孝廉三种渠道。


当中央需要更多的官员时,便会实行举贤良这种形式的选官制度。举贤良的形式则是:把中央想要考核的问题写在竹简上,即“策问”,而参加本次选举的人,就成为了出谋划策的人,说出自己对问题的解决之道,即“对策”。只要自己的对策能够被中央选上,那么,他就可以被任命为当朝官员了。


这样选举出来的人,一般都是具有独特思维的人,思考全面、顾全大局往往是他们的普遍才能,所以,他们的位置也会被安排在较高的位置,如:历史上著名的董仲舒、贾谊等人。而特殊选举则是选举出国家需要的专业型人才,比如:外交人员,只要拥有特定的才能,就可以报名参加选举。


举“孝廉”是由地方主官推举出孝子廉吏到中央,之后,经过一定的程序的筛选就会被中央统一任命。举“孝廉”虽然举荐到中央,但是,实际的主动权还是被地方主官所掌握。举“孝廉”的定期举行,让官员的补充得到了快速解决,也因此,前面的两种选举方式逐渐被淘汰了。


即便如此,两汉的察举与考试也是相辅而行、相互为用的。察举加考试,是汉代选官制度中的两个重要步骤。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要经过考试,而后,才能量才录用。


汉武帝以后,察举一途成为入仕的正途,举孝廉亦成为一种政治待遇和权力。但鉴于各郡国人口多少不同而名额相同造成的不公平,故至东汉和帝永元之际,又改以人口为标准,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 ...


举孝廉人数众多,所以,需要经过考核才能择优安排为各地主官或者中央部门的负责人。从历史资料上来看,各地举“孝廉”上去的人员,一般都是原太学考试分出来的吏,之后,再通过举“孝廉”,成为郎官。汉朝的选官体制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像选人形式,到现在还被借鉴使用。


可以说,在同时期的欧亚等地,还上演着军人干政和夫人政治的时候,汉朝的官员选拔制度就有效地避免了这种局面的产生。但是,汉朝的选官制度仍然有它的局限性,地方官员拥有了察举制的主动权,于是,地方主官都会大量举荐自己信任的官员,这样的话,最终,就形成了门派势力。


这就是后人所说的:“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察举对象多为官宦子弟,出身、地位占据主导地位,呈现出典型的‘世袭’状态,出现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尴尬局面。”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急需各类人才,因此,很有必要借鉴我国古代选举制度之得失,努力做到唯才是举、因才制宜、人尽其才,以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资料:


【《汉书·武帝记》、《汉代察举制探析》、《后汉书·百官志》、《秦汉官制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