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发动政变,靖难之役与宸濠之乱的结局为何截然相反?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1338

公元1386年,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打败了陈友谅,终于建立了为期276年的大明朝,并且定都南京。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深知百姓疾苦,他登基之后虽然对于从龙之臣大杀特杀,但是那一时期的百姓,却是生活得十分富足,也是因此,朱元璋在位期间,朝政十分稳定。


但在他驾崩之后,其子孙后代掌控的大明朝,却是一直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下,除去外敌不谈,中间的几次内部政变,也是对于大明朝的内部损耗。而纵观明朝的政变,除去夺门之变与石曹之乱不谈,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靖难之役与宸濠之乱。今天我们就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看看二者同样是政变,为何结局截然相反。


首先,两次政变所处的环境不同

我们先来说下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在公元1399年在北平发起政变,历时四年时间,终于在公元1402年攻进南京,史称“靖难之役”。而在此之前,我们要将时间拉回到朱元璋还没驾崩的时候,根据《史窃》记载,朱元璋曾与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有过一次密切谈话:


太孙曰:“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汝意如何?”太孙曰:“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太祖曰:“是也,无以易此矣。”


大致意思是,外来的敌人如果攻打大明,则有众位亲王帮助抵御,假如亲王造反,该怎么办呢?建文帝的想法,是先以德去安抚,以礼相待,实在不行再去减少亲王的属地、对其进行歼灭。这个想法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同,这就是建文帝登基后决定削藩的潜在原因。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后,想要效仿周文王,为他的儿子们分封属地,并在属地抵御外敌。到洪武末期,亲王的势力以宁、晋、燕最大,而燕王朱棣打仗连连得胜,更是隐隐收割了很多民心。


在公元1398年,建文帝刚登基,手下的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就建议马上施行“削藩政策”,实际上,削藩还未开始,这个消息就已经透露到朱棣的耳朵里。当时朱棣的想法,肯定和陈胜吴广一样:“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可以说,朱棣发动政变,完全是被逼的,是想要自保。


但是宁王朱宸濠所处的环境,却与朱棣大有不同。如果说朱棣是向死而生,那么朱宸濠就是实力作死。到达明朝万历年间,对于削藩一事早已没人谈起,皇亲贵胄大多都像李景隆一般世袭罔替,日子舒服得不得了。而且因为明孝宗只有朱厚照这么一个儿子,宁王与朱厚照的关系一直很好。


有很多例子,最明显的就是江西副使胡世宁,早在朱宸濠政变之前,就对他进行过弹劾:


“江西患非盗贼,宁府威日张,不逞之徒群聚而导以非法,礼乐刑政渐不自朝廷出矣。”


亲王作威作福,鱼肉乡里,如果是明孝宗的话,朱宸濠早就被拿下了,再不济也要稍加惩戒。结果朱厚照怎么做的呢?面对官员的弹劾,每次都不置一顾,默认宁王的做法。


实际上,在此之前,宁王就已经准备政变了。朱棣与宁王所处的环境不同,朱棣是要么政变,要么等死,而宁王则是出于野心,而实力不足,前者不得不背水一战,自然胜率要高得多。


其次,两次政变的对象态度与做法不同

先来说靖难之役之中的建文帝,他听取黄子澄等人意见,决定削藩后,对其他势力小的诸王大刀阔斧,到了最大的死敌朱棣这里,却表现出想要“安抚”的态度,大战在即,建文帝竟然对朝中重臣与各大将领说:“毋使朕有杀叔之名。”这个态度表露出来,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据史料记载:


燕王数危矣,诸将奉帝诏,莫敢加刃,王知之,每奔北,独以一骑殿后,迫者不敢追。


“迫者不敢追”,简直是愚蠢至极,如果朱元璋活过来,不知道会怎么想这个孙子。建文帝决定削藩初期,朱棣虽然势力最盛,但是其根本还在北平,当时他手里只有800名亲卫,想要杀他易如反掌。


战场上哪里有什么血浓于水,朱棣明白,建文帝不明白。真的打起来,将士们还要想着不能太用力,万一杀多了皇帝怪罪怎么办呢?建文帝就这样一步一步,将皇位推向了朱棣。


反观宸濠之乱中的朱厚照,历史上对朱厚照的评价,比朱允炆好不到哪里去,如果说朱允炆是个软弱无能的庸主,那么朱厚照顶多算个顽主,但是他不傻。


他对宁王这个皇叔的信任,是在政权稳固的前提下,而所谓的亲情浓厚,也不过建立于朱厚照自幼没有手足兄弟的情况下,因此才对宁王格外恩赐。如果宁王能够始终保持这种心态,当个荒唐王爷,朱厚照念在亲情的份上,是绝不会对他动手,但当宁王的狼子野心真的表露无遗的时候,朱厚照终于意识到:


“百官贤当升,宁王贤欲何为?且将置我何地耶?”


当面对政权被威胁的时候,朱厚照的表现可比朱允炆强的太多,当发生政变之后,朱厚照完全没有手下留情,马上下令平叛。虽然最后都是王守仁的功劳,但是假如朱厚照做出和建文帝一样的愚蠢操作,结局也真没准。


最后,就是两次政变面对的真正敌人“不同”

请注意一点,我所指的敌人,并不仅仅是建文帝与朱厚照,而是其背后的所有人。先说靖难之役,建文帝的表现的固然令人无语,但是朱棣政变之初,势力与建文帝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即便是将士们再顾忌朱棣的性命,这场战争也不该输得如此彻底。
实际上,靖难之役朱棣能取得胜利的原因,主要是黄子澄等人对建文帝的愚谏。黄子澄、齐泰等所谓的清流,并非是一文不值,的确有一定的能力,但是眼光太差。当初决定削藩,黄子澄提议先削掉势力小的周、齐、湘、代、岷等诸王,意在“断燕王之手脚”,最后再对付燕王这个大敌。


黄子澄等人的想法,实在是愚不可及,也太低估燕王的胆气,人一定能被逼到生死的境地,难道还会惧怕所谓的天威吗?如果黄子澄等人让建文帝先对付燕王,燕王的权势一下,其他诸王根本没能力抵抗,自然而然就削藩成功了。结果本末倒置,反而逼其奋死抗争。


再加上政变初期,朱元璋离世后,朱棣害怕自己进京会遭到危险,便派自己的三个儿子替他去悼念,如此好的人质,简直就是天赐良机,儿子都没了,朱棣继续抵抗的勇气也就会尽失。结果建文帝又一次听取了黄子澄的建议,认为应该放走三位世子,为了消除燕王的疑心,然后再出其不意......这招一出,连朱棣都渐渐绝对自己不政变,都有点对不起建文帝了。


期间建文帝仍然有无数次机会,将燕王歼灭,都在自己的犹豫、懦弱,与庸臣的建议下失去了。最终抗争了四年的朱棣,终于攻入南京,结束了这场政变。


反观宁王的运气就不太好了,他遇到的真正敌人其实不是朱厚照,而是一代大儒王守仁。朱厚照虽然荒唐,对于政治一窍不通,但是对于王守仁的本事还是知道的。王守仁的能力,早就在之前的剿匪中,显露得一览无遗。


可以说,在王守仁与宁王的博弈之中,王守仁的处境要比建文帝手下的将士好得多,他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实际上,宁王造反的兵力远远超过朱棣,为何会仅仅在43天后,就被全面消灭呢?就是王守仁的声东击西计策,玩得太妙了。


宁王在南昌发动政变,手下两个左右丞相李士实等人,也都是无大才之人,王守仁本身兵力不足以灭掉宁王,便事先放出假消息,说朝廷派出20万兵马来剿灭他,结果没有。宁王便以为胜券在握,举兵攻打安庆,然后再取南京。


假如事情真的像他料想那样,宁王得到南京,就真的有与朱厚照一较高下的资本了。但是很可惜,王守仁看出安庆已经必失,便集中所有兵力攻打宁王的老巢南京,宁王得知南昌失守,就只能在赶回去,结果在路上,就被王守仁埋伏的大军给抓了,为其43天的宸濠之乱,就此宣告结束。不是宁王太弱,也不是朱棣太强,他们的结局不同,很大程度是面对的敌人不同,让王守仁去对战朱棣,历史可能早就改写了。


总结;

靖难之役与宸濠之乱的结果,之所以截然不同,就是上面所说的三个原因。实际上,战争的胜负,还要落在皇帝手上。建文帝虽然施行削藩,但是没有雷霆手段,他内心本身是怯懦的,所谓的不想遭到杀叔的骂名,不过是他隐藏软弱的借口罢了。反观朱厚照,虽然不是明主,但当遇到威胁的时候,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这种情况还能犹豫吗?论起做皇帝,建文帝可比朱厚照差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