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立接班人为难,这个人一句话帮他定了!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1078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五月,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王,他虽然没有逼迫汉献帝禅让帝位,但早已是东汉朝廷实际上的一把手了。


此时的曹操也已经61岁了,当然也面临着给自己选接班人的问题了,而该选谁又令他左右为难。


先来说说曹操有哪几个优秀的儿子,曹操原配丁夫人没有子女;妾刘夫人为曹操生下长子曹昂,可惜的是,在曹操遭到张绣的伏击时,曹昂为保护其父,英勇战死。


曹操喜欢的另一个儿子,环夫人生的那个少时就能乘大象的曹冲在13岁时就病死了。


曹操剩下来的接班人就只能在继配卞夫人生的曹丕、曹彰、曹植中选择了。其中,曹彰志不在从政,他的志愿更喜欢当一名驰骋疆场的将军。


因此,曹操的接班人事实上就在曹丕和曹植两人之间展开,“丕植之争”虽然只涉及两人,但其激烈程度丝毫不弱于清朝康熙晚期的“九子夺嫡”。


曹昂死后,曹丕就是曹操的长子了,他也一直跟随着曹操四处征战,算得上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了。而且在古代,嫡长子继承王位也是约定俗成的事情。


曹植,我们都很熟悉的一位才子,他从小就很聪明,10岁就能出言成诗,下笔成章,很得曹操的喜爱,曹操认为曹植在几个儿子中“最能定大事”,几次想把他选为接班人。


早在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邺城所建的铜雀台落成,他为了庆祝,便召集了手下的一帮文士“登台为赋”。


当时年仅19岁的曹植也在其中,在别人还在冥思苦想之时,曹植一挥而就写成了《登台赋》。曹操看后,大为赞赏,心里就有了选曹植为接班人的念头。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当上了魏王,选谁做世子呢,也就提上了议事程序。为此,曹操询问文武百官该选谁为接班人呢,众人没人表态。


曹操便直接问贾诩:“孤欲立后嗣,当立谁?”(《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而贾诩却故意不回答,曹操又追问了一次。


贾诩装模作样地想了一会回答:“正有所思,故不能答耳。”


曹操继续询问:“何所思?”


贾诩乃回答:“思袁本初(袁绍)、刘景升(刘表)父子也。”


曹操听了后哈哈大笑,遂决定立长子曹丕为魏王世子。袁绍和刘表都曾因为改立幼子为接班人,而间接地最终导致了灭亡。


贾诩不直接回答曹操选谁为接班人,而是回答了一句暗语,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贾诩(xǔ),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贾诩又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贾诩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贾诩又劝张绣归降曹操。


黄初元年(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为魏王、丞相。同年十月,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曹丕当上了皇帝,国号大魏。


曹丕称帝后,为了表彰贾诩助自己成为世子之功,拜其为太尉,封魏寿乡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