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华严经说的什么?_?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788

华严经说的什么?_?

《华严经》说的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所宣说,经中记佛陀之因行果德,并开显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具称《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是大乘佛教要典之一。

此经汉译本有三种:

一、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为区别于后来的唐译本,又称为"旧译《华严》",或称为《六十华严》。

二、唐武周时实叉难陀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又称为"新译《华严》",或称为《八十华严》。

三、唐贞元中般若的译本,也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为《普贤行愿品》,或称为《四十华严》。

扩展资料:

1、此经第一译六十卷本,它的梵文原本三万六千偈,是由慧远的弟子支法领从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得来,于晋义熙十四年(418)三月十日在扬州(今南京)道场寺请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出。初译出时分五十卷,后改为六十卷,内分三十四品,总由七处、八会的说法而成。这就成为现行《华严经》六十卷本。

2、此经第二译八十卷本,它的梵文原本四万五千颂,系唐则天武后遣使从于阗求得,并请来其地三藏法师实叉难陀,于证圣元年(695)三月十四日在洛阳大遍空寺开始翻译。

武后亲临译场首题品名,菩提留志、义净同宣梵本,复礼、法藏等并参与笔受润文,到圣历二年(699)十月十八日在佛授记寺译毕(见《开元释教录》卷九),成八十卷,内分三十九品,总由七处(同旧译)、九会(八会同旧译,新增"普光法堂"一会)的说法而成,即为现今流行的《华严经》八十卷本。

3、此经第三译四十卷本,它的梵文原本一万六千七百偈(见《贞元释教录》卷十七)系南天竺乌荼国王亲手书写遣使于贞元十一年(795)十一月送赠来唐。

翌年六月,唐德宗嘱罽宾三藏般若在长安崇福寺从事翻译,广济译语,圆照笔受,智柔、智通回缀,道弘、鉴灵润文,道章、大通证义,澄观、灵邃等详定,至十四年(798)二月译毕,成四十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华严经

请介绍一下佛教的佛经华严经的来历。

有关华严经的起源,佛教有一个基本一致的讲法,当年印度的悉达多太子(悟道以后成为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朗然大悟,他所怔悟到的就是华严的境 界,而这个境界广大幽玄,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人根器不足,不能够受持,所以佛陀就向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宣讲此经,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其中的一位是龙王(大龙菩 萨),他后来把《华严经》汇集起来,珍藏到龙宫里面。

佛陀活动的年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纪到四世纪,到了公元二世纪的时候,南印度出现了一位名叫龙树的菩萨(大善知识),他出身于婆罗门种姓,自幼聪慧过人,博闻 强记,各种世间技艺无不通晓。后来出家学佛,又很快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经典,然后自认为已经博通三藏,而且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也不过如此。

就在他准备自立宗派的时候,龙王(大龙菩萨)出现了,邀请他到龙宫阅读所收藏的佛经,龙树菩萨于龙宫中见到《华严经》,由此认识到释迦牟尼佛确实具有无比 圆满的智慧。当时看到华严经有上中下三种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 其上中二本都不是凡人的心力能够受持,于是他只把下本十万偈的《华严经》带出龙宫,在世间广布流传。而实际上流传的经本只是下本的略本,我们见到的最完备 的唐译八十华严也只有四万五千偈。

这个故事是否可信呢?不得而知,至少故事本身很精彩。它其实在告诉我们三个部分:第一个是经典由龙王(大龙菩萨)结集;二是经典收藏于龙宫;三是经典由龙 树菩萨请出流传人间。事实上,这三个部分的根本意义在于表法,不在于是否真实发生过。大龙菩萨表示有大善根的众生,龙宫指的是自性海,龙树将华严经请出, 是在表示从自性海中开发我们本具的佛性,所以龙树其实指的是有大善根有建设性的人。大善根的人将华严经收集起来,又从自性海中开发出来,这是我们今天能够 看到华严经的应世因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全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活着,即是一种修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若忘初心,幻湮迷灭。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拒本心,是谓自在。

何谓“初心”、“初发心”,有慧月法师这般解读:

何谓初发心?它是我们踏入佛门之始,心中秉持的那颗当仁不让的成佛利生之心,那份最真诚质朴的求法向道之愿。在佛门中,最看重的就是这份初心。在纷扰变化的世界中,发心最真实;一切发心中,菩提心最稳固;相续的菩提心中,初发之心最珍贵。

扩展资料: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是解读自《华严经》的部分经文,《华严经》并没有这样的原句,所以这句话是概括出来的。

初心,就是当初的心意,指事情一开始所抱持的信念。

方:才,才能.得:得到.始终:其实只是指终,终了,完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做事情,始终如一的保持当初的信念,最后就一定能得到成功。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七: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九:如菩萨初心,不与后心俱。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名,或称《杂华经》。中国华严宗即依据本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等妙义为宗旨。

楞严经、华严经、法华经、金刚经分别在讲什么?

楞严经:讲的是分辨事物的能力,指的是众生可望于如此正法得正信、正知见、正解、正修行,而不被种种邪魔外道所转、所诳惑、破坏。

华严经:讲的是行为能力,指的是主要发挥辗转一心,深入法界,无尽缘起的理论与普贤行愿的实践相一致的大乘瑜伽思想。

法华经:讲的是手段与目的,属于开权显实的圆融教法,大小无异,显密圆融,显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义。

金刚经:讲的是现象与本质的辩证统一,发度尽一切众生之大心。

扩展资料

佛经的分类

一、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类,可以分为经、律、论三种。这三种合称为三藏,也叫大藏经。唐僧玄奘又被称为“唐三藏”,就是因为他熟知佛教所有的经、律、论三藏,而对他的一-种尊称。

二、按照佛教的派别来分类,可以分为小乘佛教三藏、大乘佛教三藏和密宗三藏。

三、按照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的不同来分类,可以分为汉文大藏经、 蒙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日文大藏经、巴利文大藏经等。但现存佛教大藏经中比较成系统和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三大类,即巴利文大藏经、汉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

四、按照制作技术的不同来分类,又可以分为手抄大藏经、刻版印刷大藏经、石刻大藏经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佛教协会

华严经是什么

华严经是佛陀成道时,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朗然大悟时所呈现的那个境界。 这个境界后人把它记录下来,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华严经讲到佛陀成道的这个刹那间所呈现出来的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故华严经开首便云:“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譬如虚空具含众像,于诸境界无所分别。” 华严经本身是生命的经典,这部生命的经典里,最大的殊胜处在于果地的佛境界,以及因地的成佛之道。 果地的佛境界是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 因地的成佛之道是迈入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的途径。果地的佛境界是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因地的成佛之道是迈入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的 途径。

释迦牟尼佛在定中讲华严经多少天

净空法师---龙树菩萨看到的,释迦牟尼佛在定中讲的。讲了多少时间?我们的时间是二七日中,也有说三七,二七十四天,三七二十一天,讲了这么多。

《大方广佛华严经》太大了,这部经要是整个的拿来,咱们地球放不下,地球承载不住。龙树菩萨,有缘,在龙宫里面,这个龙宫就是大龙菩萨,大龙菩萨是等觉菩萨。这种示现也是教化我们的,我们可不能小看畜生,龙是畜生道,它修行证果它能证到等觉菩萨,跟观音、势至是平等的,跟文殊、普贤是同一个阶层。龙树是初地,大龙菩萨是等觉,相差十个等级。带他去参观,释迦牟尼佛见性的时候所说的,这一部完整的《华严经》。分量多大呢?「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十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区,十个大千世界,把大千世界磨成微尘,一个微尘是一首偈,就是四句经文,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一个四天下大概是像现在一个太阳系,可能还不止,照黄念祖老居士讲的,这银河系,把银河系所有星球磨成微尘,一个微尘是一品,这个经地球不能承载。不但地球不能承载,要照黄念老的意思,我们这个银河系都承载不了。龙树菩萨看到的,释迦牟尼佛在定中讲的。讲了多少时间?我们的时间是二七日中,也有说三七,二七十四天,三七二十一天,讲了这么多。龙树菩萨看了也呆了,本来以为自己很行的,还有一点傲慢的习气,自以为是,看到这一部经,他服了,傲慢的习气马上就断掉,谦虚、恭敬。再看看中本,也不是我们人间所能受持的。再看小本,小本是什么?等于说是目录纲要,有十万偈,四十品。他看了很欢喜,这个阎浮提众生我们地球上的人可以接受,他把它带到人间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华严经》。翻成中文本子,这叫略本。为什么?不完全。

《华严经》十万偈,第一次传到中国来是东晋时代。分量多少?三万六千偈。你看十万偈,到中国来三万六千偈,三分之一多一点点。东晋,翻成中文就是《六十华严》,中文本六十卷。第二次唐朝时候传来的,实叉难陀他传到中国来的,带来的《华严》这个本子,比早年传来的时候多了九千偈,就是四万五千偈,多了九千偈,翻成中文就是《八十华严》,不到一半,还差一点。唐朝贞元年间,乌荼国国王对皇上进贡,就是送的礼物里头有《四十华严》的全本,完整的,没有欠缺的,就是最后一品,《华严.入法界品》,最后一品。原先实叉难陀传来的「入法界品」,翻成中文是二十一卷,你看现在新的传来的时候多了一半,四十卷。这一品经非常非常珍贵,它完整,没有欠缺。所以《八十》跟《四十》合起来,除掉重复的二十一卷,一共九十九卷,这是中文翻译《华严经》最完整的本子。所以我们叫它做略本,至少还有十分之四失传了,现在中文本保存的大概只十分之六的样子,所以它不完整。完整的本子找不到了,全世界都找不到。虽然不完整,《华严经》的大意已经能够看得出来,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七0集)  

标签: 华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