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朱棣皇帝要杀掉解缙呢?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1388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幅为人们所熟知的对联出自明初才子解缙之手,而最近热播的《大明风华》中刚刚领盒饭的解缙,他的人物形象很接近他自己的这幅对联。


那么, 真实历史上的解缙真的是死于自己的性格么?


解缙其实是个狠人,洪武二十一年,解缙考中进士,被授予中书省庶吉士,而解缙之所以能够进入当时没有设六部的中书省,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个好爹,他爹跟朱元璋是老朋友,后来朱元璋也承认了这一点。



大概在解缙进入中书省不久后,某一天,朱元璋对他说,他们名义上是君臣,讲情义责同父子差不多,解缙应当对他知无不言。不知解缙听了这话,当时心中怎么想。但大概换了其他人,早就匍匐在第,三叩九拜,高呼“干爹在上,请受儿子一拜”了。


但是解缙并没有当场跪下高喊干爹,而是信以为真,真的对朱元璋知无不言。他给老朱写一一份万言书。


这份万言书,言辞虽然谦恭,但并不是颂扬之词。通篇言辞犀利,矛头直指朱元璋,尤其是对“连坐株族”这一苛刑的职责,更是将明朝与暴秦横元相类比。


不过,细读解缙这篇“万言书”,可以看出,20岁出头的解缙,对于世事观察之细致准确,似乎也有着治国安邦之才智谋略,绝非庸碌之辈。在“法网严密,一言不慎即致血光之灾”的情况下,解缙不惧载货,逆龙鳞,说正,除了初出茅庐的勇气之外,是否也有品格的高贵呢?


然而,也正是这种“高贵”,埋下了解缙早死的种子。


令人奇怪的是,解缙这篇直接批评朱元璋的万言书,并未引发朱元璋的不快,但也没有丝毫采纳的意思,就口头表扬了一下........


怀着一腔施展抱负热情的解缙,深深希望自己的才智为皇帝所用,看到万言书得到了嘉许,但并没有得到实施,于是又加班加点写了《太平十策》献给朱元璋,希望得到重视。



《十策》上报后,朱元璋没有任何反应,折子进了宫中,如同泥牛入海,什么评语都没有。老朱通过沉默的方式向解缙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来如此,解缙也该幡然醒悟了吧。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将屠刀伸向了开国重臣李善长,称李善长是隐藏在自己身边的“奸党”。天真的解缙看不透其中奥妙,竟然上述为李善长辩罪。


这一次,朱元璋是真的生气了,但看在解缙父亲的面子,朱元璋并没有将他划分到李善长一党,而是请了解缙的家长,对他老爹说:“大器晚成,若子而归,盖令其进学,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


一腔治国安邦理想的解缙,只好回家“奉旨读书”,闭门思过去了。


这一去就是八年,直到朱元璋趋势,闻听“噩耗”的解缙立即赶到京城。他一到京城就被朝臣弹劾,说他一是违抗圣旨(老朱让他在家读书十年),二是说他母亲刚刚办完丧事,又有90岁的老父亲,现在离家外出,违背礼仪。


解缙立即给里不是了董伦写了一封辩解信,说自己曾受朱元璋重恩,只想“一拜山陵,泪损九土”,拜过之后,就回家等。但从解缙这封信中,倒也看出了他想尽快“官复原职”的心思。董伦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像建文帝推荐了他。


而建文刚刚上位,准备着手 改革,重用了一批儒士,大搞“以儒治国”。而解缙是有名的儒学中坚,很快他就被建文任用了,被任命为翰林待诏。



可惜,建文的皇帝治干了四年,解缙还来不及大展拳脚,他的老板就被叔叔朱棣赶下了龙椅,生死不明了。


据资料统计,朱棣登基后,为了剪出异己,共杀掉了14000余人,这一次血洗朝廷,解缙并不在其中,或许他只是一个翰林待诏,没有实权,与那些“罪犯”没有什么往来的原因。


靖难之役,解缙不仅没有受到珠帘,相反此后还受到了重用。朝廷众多官员被杀,人才孔雀,急需填补,再者,此时的解缙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奉旨读书的那八年颇有著述,文名日盛。解缙很快被朱棣提拔为侍读,不仅如此,还与黄淮、杨士奇、杨荣等人并列文渊阁,参与国家政策制定。


之后,又被提拔为侍读学士,也就是“读书种子”方孝孺死前的职位。期间,他主持总编了《太祖实录》,又主编了《列女传》,再后又主编了《永乐大典》,也因此多次受到朱棣的表彰和赏赐。


依常理论,年轻时在朱元璋手下多次受挫,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特别是目睹一桩桩血案,解缙应该接受教训,变得老成圆滑起来。况且如今又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大好前程”就在眼前。可是,解缙让人没有改掉它那耿直爽快的性格,加之才智极高,更使他有一种傲视群雄的感觉。



他的这种性格使得他在工作中,经常毫无顾忌地评论自己的同僚乃至于上司,对他们的缺点直言不讳,而这样的行为导致了他正在官场上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


更不应该的是,解缙还掺和到了老朱家的私事里面去了。朱棣做了皇帝以后,很长时间没有立太子,当时很多靖难臣子建议立军功卓著的汉王朱高煦,而朱高煦此刻也深得朱棣喜爱。


为此,朱棣私下询问了解缙的意见,这种事情极其凶险,回答得不如皇帝的意思,那今后的日子不会好过,选错了对象,日后更加不好过。反正无论怎么回答,都会得罪人。直言不讳的解缙的回答,也就是流传后世的那句定了朱棣心,稳了明仁宗位置的那句话“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朱棣不以为然,默不答应,解缙跪倒在地,不断叩头说:“好圣孙。”


朱高炽被立为了太子,然而朱高煦不高兴了,解缙也因此与朱高煦结下了大仇,只要稍有机会,他就在朱棣勉强说解缙的坏话。


太子不如汉王会来事,时时失意于朱棣,而汉王越来越得宠,有恃无恐的朱高煦,平时摆的谱比太子还大。解缙对此又看不惯了,对朱棣说,汉王如此行为,容易引起争端,朱棣打发脾气,说解缙离间他们父子之情,从此不再重用他。


此后不久,朝廷发生了一件泄密事件。朱高煦趁机说是解缙所谓,后又说他主持的“高考判卷不公,解缙岁被降职为广西布政使参议。谁知,就在解缙临走之前,那个曾被解缙指为“诞而附势,虽才不端“的礼部侍郎李至刚告密说:解缙对给他的处分不仅不谢恩,还口有怨言。朱棣再次大为生气,又将解缙贬到交趾,命其督饷化州。


从朝廷重臣一下子贬为小小督饷官的解缙,此时的解缙如果接受教训,或许不至于死得太快。永乐八年,因有事需要回京报告,解缙回到南京。然而此时,正巧朱棣在北方打仗。他只好礼节性地拜见了太子,就回去了。


可这件事情,又被汉王侦知,向朱棣报告,称解缙趁皇帝不在京城的时候,偷偷去拜见太子,又不等皇帝回来就走了。虽然没说里面有什么阴谋,但处处透露着一种解缙和太子“搞阴谋”的氛围。


朱棣果然大为震怒,立即下令打不解缙,可怜解缙对此一无所知,还在南方考察呢,并且写了一份奏疏,请求国家开通赣江,以利南北交通。可惜已经没有丝毫用处了,它的主人已经成为了朝廷的罪人。


此案还牵连到许多朝廷官员,解缙入狱后,受尽酷刑,所幸没有直接被杀头,只是被搁置起来,长期监禁。


永乐十三年冬天,也就是解缙在狱中度过5年后,一天,朱棣在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上报的在押罪犯名单里看到解缙的名字,说了一句解缙怎么还活着啊。


于是,纪纲回去后,就把解缙灌醉,拖出去埋在雪里,活活冻死了。


解缙死后9年,朱棣死,太子朱高炽继位,这时的明仁宗拿出当年解缙写的那份“谁谁怎样,谁谁如何“的文件,对礼部侍郎杨士奇说:“人言缙狂,观所论列,皆有定见,不狂也。”于是下诏给解缙平反。


纵观解缙一生,他所鄙薄的是那种”墙上芦苇”“山间竹笋“式的人,然而,也正是因为耿直如一的性格,使他未得善终。难道真的是性格即命运?其实,仔细想来,绞杀解缙的,并不是他的性格,而是那架翻云覆雨、争权夺利皆依托于暗室操作,不要操守、只问手段的皇家宫廷极其。在这架机器面前,忠于宫廷、坚守己见的会死掉,钻营利益,逐于势力的也会死掉。其生死,全都系于争夺权柄的皇室子孙的成与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