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与光绪圆过房吗,珍妃与光绪皇帝圆房是什么时候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934

珍妃与光绪皇帝圆房是什么时候

大约是在光绪娶了她之后的半年后。光绪的皇后是慈禧给他娶的,他不喜欢,因此在婚后半年里都郁郁寡欢,没有见过后妃。但渐渐的光绪发现珍妃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与后宫诸人不同,珍妃就像一缕阳光照进了光绪黑暗的世界,之后他就把自己的爱全给了珍妃,形影不离。 求采纳哦

清朝光绪帝到底有多爱珍妃,曾为其黄袍加身

1888年(光绪十四年),在光绪帝的选后大典上,瑾妃和妹妹珍妃同时入选,成为光绪皇帝的妃子,并在隔年元月行大婚礼,之后分别以瑾嫔和珍嫔的身份入宫。六年之后,两人被晋升为瑾妃和珍妃。

光绪虽有几个老婆,但是光绪独爱珍妃一个。珍妃不仅年轻貌美,而且性格活波开朗,由于接受过西式教育,思想比较前卫,相比于光绪身边那些思想僵化、顽固的女人,珍妃不仅是光绪的爱人,应该也算的上是知己了。

据史料记载,珍妃入宫时年仅十三岁,自幼喜欢女扮男装,所以珍妃经常会穿上光绪帝的龙袍玩耍。对此,光绪帝不但没有责怪她,反而觉得很有趣。《宫女谈往录》中记载:“妃(珍妃)喜作男装,并与德宗(光绪)时互换装束,以游戏之。”这样的宠爱也算是史无前例了。

不过这样的珍妃却不得太后慈禧的喜欢,作为慈禧的眼中钉,几次想除之后快。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慌忙出逃。行前,命太监将珍妃推入位于慈宁宫后贞顺门的井中淹死,年仅28岁。

珍妃遇害后的第二年,慈禧皇太后,光绪帝由西安返京,命人将珍妃尸体打捞,追封为珍皇贵妃,谥号恪顺皇贵妃,初葬恩济庄。

珍妃被廷仗后,光绪去照顾过珍妃吗?

光绪和珍妃也曾有过美好的“二人世界”。那是光绪亲政之后,慈禧要搬往颐和园居住,隆裕、瑾妃也随之一同前往,偌大的皇宫只剩下光绪和珍妃。那是他们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二人在一起,或

吟诗作词,或练字绘画,或对弈消遣,情投意合。他们俩对中国名著《红楼梦》都很有兴趣,比肩阅读,交口评论。光绪帝出于对珍嫔的挚爱,在她跟前,几乎忘掉了皇帝的尊严。珍嫔在光绪帝面前也

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有时光绪放着肩舆、轿子不坐,与珍嫔有说有笑地携手而行,犹如民间的一对恩爱夫妻。珍嫔有时经常一连几天都呆在养心殿中,一旦珍嫔不侍寝,回自己的景仁宫住,光绪就像

失去什么似的,颇感冷清,更担心心爱的珍嫔在宫中寂寞无聊。他们俩互为知己,如漆似胶,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一切在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光绪四岁入宫,过着呆板、压抑的程式化生活,他的饮食起居均由太监照顾,慈禧对他又是极其严厉,使光绪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因此变得胆小和内向。珍妃就像一股甜甜的暖流,滋润着光绪干涸

的内心。她用自己的双手照顾着光绪,用自己的心温暖着光绪,使从未得到过女性关爱的光绪帝品尝到了爱情的甜蜜。加之珍妃性格开朗,活泼乐观,自小生活在广东,见多识广,在她的影响下,光绪

这个抑郁的男孩渐渐变得阳光,快乐了。

  

  如果说翁同龢给了光绪知识,让他拥有了独自管理国家的资本;那么,珍妃就给了光绪力量,使他重拾信心,鼓起勇气,决定背水一战,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大清的命运。在珍妃的抚慰,鼓励和支

持之下,光绪变得不再优柔寡断,不再对慈禧言听计从,而是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做出自己的选择。珍妃的爱,让光绪变得坚强,他好像看到了在自己统治下大清的未来。

  

  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低,头脑简单,易冲动;恋爱中的男人也一样。光绪在与珍妃的热恋中,不断地满足着珍妃的要求。而这一切惹恼了被光绪冷落的皇后。比如,有一次,光绪从库房取了一千颗珍

珠,珍妃将它们做成了一件珍珠披肩。此事被皇后得知,上报给了慈禧,不过,慈禧好像没有多大的反应,这件事以珍妃把披肩拆了,将珍珠原数奉还而告终。珍妃喜欢奇装异服,女扮男装,也喜欢照

相,她曾穿着光绪的龙袍拍过一张相片,被皇后知道了,告诉慈禧,还好,这件事也没有闹出很大的动静,那张相片估计被慈禧烧毁了,没有流传下来。因为光绪不喜欢皇后,隆裕名为皇后,实则守活

寡。而光绪对珍妃的专宠让她看在眼里,嫉妒在心里。珍妃又不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妃子,经常会有一些小把柄落在皇后手里,隆裕不能当面指责珍妃,只能在背后打小报告。慈禧毕竟是过来人,知道这

不过是后妃争宠,所以也就不太在意,珍妃照样在宫中和光绪过着“逍遥”的日子。

  

  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接下来的事揭开了这对恩爱夫妻悲剧的序幕,那就是“珍妃卖官”。

  

  清朝的家法很严,宫廷生活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么奢华,尤其是到了晚清,割地、赔款,使国库空虚,因此在宫中除了太后和皇帝以外,其他宫眷的经济条件都不算好。慈禧爱奢华,后妃们少不得

常常进贡,还得打点底下办事的太监,就连隆裕皇后有时甚至把自己的衣服首饰送去当铺,换几个钱来救急。妃子的例银每年不过二三百两,珍妃又出手阔绰,没几年就花光了银子,甚至卖光了陪嫁。

于是,在太监的挑唆下,她想到了通过卖官得点钱。通过太监的牵线,前后有四个人找珍妃买官,前三个都没有办成,可能是光绪实在过意不去,最后任命鲁伯阳为上海道。“上海道”可是个肥差,恰

巧慈禧那边也有人捐钱买这个官。所以,珍妃卖官的事情很快被慈禧得知。慈禧大怒,将珍妃、瑾妃连降两级,甚至处以廷杖,最后还在宫中挂起了“禁牌”,以示警告。那天,光绪去颐和园向慈禧请

安时,慈禧铁青着脸,让光绪在地上跪了两个多小时。光绪就算想要为自己的爱妃求情,也是百口莫辩,毕竟这件事确实让慈禧抓了把柄。慈禧自己就卖官,却不许珍妃这么干,显然有些“只许州官放

火不许百姓点灯。”但珍妃做得就是不对,害了自己,也害了光绪,还连累了姐姐瑾妃。

光绪和珍妃同房了嘛?

同了,但光绪无子女

珍妃死时,光绪到底在不在场??

  如今谈起历史故事,翻案似乎已经成了一种风气。偶然看到一种并不十分确凿的说法,便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不来个彻底颠覆不罢手。珍妃历来在影视作品中是一个善良美好的形象,她因帮助光绪维新变法而被慈禧入冷宫,后在慈禧西逃前被沉井而死。有传闻说她曾经受贿卖官,是否真实尚有待考证。其实这种说法倒也不是今天才有的新发现,高阳70年代写的历史小说《慈禧全传》的时候就用过这材料。不过有些人看到这真伪难辨的传说,就以为新奇,认为珍妃入冷宫就是因为这件事情,而且这件事情事发在1894年,珍妃1894年就被囚禁起来了,谈不上参与四年后的1898年的戊戌变法。这样看起来,珍妃的悲剧命运就成了罪有应得,咎由自取,她的形象由从前的高大完美的极端又走向了另一个一钱不值的极端,果然很有轰动效应。但真实情况是否真是如此呢?

  有一篇商衍瀛的《珍妃其人》被多方转载引用,误人甚广,基本就是持上面说的那种说法,但这一说法经考证根本就是站不住脚的。珍妃生前受罪,死得又那样惨,又何忍心身后还要这样被糟蹋呢,所以我要为珍妃鸣不平。

  1894年对珍妃而言,是不太平常的一年。这年她先是因为适逢慈禧六旬万寿庆典,和姐姐瑾妃一起加恩由嫔晋升为妃,但不就又因事得罪,姐妹双双降为贵人,不过仍然允许侍奉太后和皇上,改过自新。到了1895年,姐妹俩又都复位升为妃了。很显然珍妃不是在1894年就被囚禁在北三所的冷宫的。考诸档案,具体的史实情况如下

  光绪二十年,即1894年,因慈禧六旬万寿的大庆典,珍妃姐妹由嫔晋升为妃。懿旨档案如下:

  正月初三日光绪皇帝奉慈禧懿旨:“本年六旬庆典,妃嫔平日侍奉谨慎允宜,特晋荣封,瑾嫔著封为瑾妃,珍嫔著封为珍妃。”

  但之后1894年的十月二十九日,姐妹二人不知何故又双双降为贵人,懿旨说“朕钦奉慈禧皇太后懿旨,本朝家法严明,凡在宫闱,从不敢干预朝政。瑾妃珍纪承侍掖廷,向称淑慎,……乃近来习尚浮华,屡有乞请之事,皇帝深虑渐不可长。据实面陈。若不量予儆戒,恐左右近侍藉以为黄缘蒙蔽之阶,患有不可胜防者。瑾妃、珍妃均著降为贵人,以示薄惩,而肃内政。”。圣旨是不会妄拟的,每句话每个词都是“微言大义”,从这道圣旨的语气绝对不像要把珍妃打入冷宫的样子,因为一来表扬了珍妃以前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承侍掖廷,向称淑慎”——有淑慎的字样,评价算很可以的了,这是为她们日后复升为妃留的后话。她们只是近来出了点问题,所以要“薄惩”一下——如果说打入冷宫囚禁起来只是薄惩,那什么算是严惩呢?

  过了两三天下的另一道谕旨就证明了这一点:“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初一日,奉皇太后懿旨,瑾贵人、珍贵人着恩准其上殿当差随侍,谨言慎行,改过自新。平素妆饰衣服,俱按宫内规矩穿戴,并一切使用物件,不准违例。皇帝前,遇年节照例准其呈进食物,其余新巧稀奇物件及穿戴等项,不准私自呈进。如有不遵者,重责不贷。特谕。”,这道圣旨里面,话说得非常清楚明白,“奉皇太后懿旨,瑾贵人、珍贵人着恩准其上殿当差随侍,谨言慎行,改过自新。”,这就已经无可质疑了,虽然被降为贵人,还是可以照常侍奉皇上和太后,相当于是给了个带罪立功的机会。还能够上殿当差随侍,这就直接证明了珍妃当时并未失去行动自由,囚禁到北三所的冷宫。

  接下来约一年后,光绪二十一年(即1895年)十月十五日,敬事房传下的慈禧太后的另一道懿旨也能证明:“著加恩瑾贵人,赏还瑾妃。珍贵人,赏还珍妃。”,因为假如1894年珍妃即被囚禁入冷宫,那是不可能为囚禁在冷宫的戴罪嫔妃恢复名号的。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佐证。

  如根据有名的“二总管”崔玉贵后来跟人讲述珍妃之死的说法,珍妃在冷宫里呆了三年,那就正好是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即1898年到她死的时候的1901年,若是珍妃1894年就入了冷宫,这时间就不会是3年该是7年,崔玉贵作为内廷太监仅次于李莲英的第二号实权人物地位,又是丢珍妃下井的直接执行人,不会在这个时间问题上出错。

  实至此已经非常明朗,商衍瀛的珍妃在1894年就被囚禁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这时的光绪和慈禧母子关系尚未破裂,相应的珍妃虽略有得罪,亦未完全失欢于慈禧。珍妃被关在北三所的冷宫囚禁起来,是在1898年戊戌政变以后的事情,原因则跟襄助鼓励光绪变法有直接的关系。

  二.珍妃第一次获罪的原因

  (1)题外话——光绪的后宫

  所有有关珍妃的野史,基本上都会说她如何美貌,不过有张现今存世的珍妃照片,上面的珍妃说不上怎么倾国倾城,还有人说很丑,似乎有些胖,不过我觉得还好,基本上是宝钗那样珠圆玉润的丰美型。说起来光绪的后宫人数在清朝历代皇帝里面算很少的了。这有个缘故,据一些笔记记载,本来光绪选后的时候慈禧打算光绪选五位后妃,那时候的慈禧和光绪的关系还没有到后来势同水火的地步,而且慈禧也还颇有些体贴之意,除了自家侄女外,另外安排了两对漂亮的姐妹花,一对就是珍妃瑾妃姐妹,珍妃从照片上看,还是比较秀美的,瑾妃的现存照片都很难看,跟个猪头似的,同时代人的回忆里说私下里大家喊她月饼,月亮,就因为她的一张胖脸,不过那是因为她后来得了甲状腺肥大的病的缘故,想来当初选妃的时候也还是颇过得去的,要不哪能经过起层层挑选。还有另外一对姐妹花,就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尤其的漂亮。在慈禧的意思,只要保证自己侄女的皇后地位,也愿意给光绪选几位美女充实后宫。她口头上说让光绪自己挑选皇后,看着谁顺眼就给谁递如意,天真的光绪信以为真,伸手就要把如意递给德馨的长女,这时慈禧急了,在一旁大喊一声:“皇帝!”,并且不断的朝她侄女的方向努嘴,光绪只好迟疑着把如意递给了隆裕。慈禧很生气,觉得要是让德馨的两个女儿也进宫,以后必定会跟皇后争宠,就撂了她们两的牌子,所以光绪的后宫只有区区3人而已。

  珍妃虽不算得如何貌美如花,但是矮子里面挑长子,同样有照片为证,跟其他的两位,隆裕皇后和瑾妃比起来,珍妃也就要算是美人了。再加上以性格为人来说,隆裕的性格跟她姑妈慈禧有点像,比较阴鸷,而瑾妃在家由于是长女,受管教比较严,所以性格拘谨死板一些,珍妃则因年小比较娇纵,所以性格活泼,开朗,这在死气沉沉的宫廷里,当然比较容易讨人喜欢了,其实在早年,慈禧对珍妃也还算喜欢,在颐和园里常让珍妃陪她一起写字,画画之类。因为珍妃聪明伶俐,隆裕和瑾妃都有些蠢笨像。慈禧这个人,性格很复杂,她身边的人吧,过于聪明漂亮的,她大概因为嫉妒,看着不舒服,太蠢了吧,她又觉得讨人厌。

  早年,慈禧与光绪母子,隆裕和珍妃后妃之间的矛盾还不那么凸现的时候,珍妃也可以讨到慈禧的欢心,但是问题的主要方面是,光绪似乎是个不太灵活的人,有点死心眼,慈禧个性刚硬,是如狼似虎的一个人,只要有她在一日,光绪就注定只能是傀儡,但他好像对此并无认识,或者说认识到了,却并不甘心,有意反抗,总之光绪似乎只想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清代宫廷的敬事房有承幸簿档案,每天皇帝由哪个妃嫔侍寝都会记录在案,查那一时期的承幸簿可以知道,每夜光绪都是召幸珍妃,几乎完全没有隆裕的份。光绪对珍妃的专宠越来越引起隆裕的不满,当然慈禧也会不满。因为事情明摆着:皇后是慈禧亲自为光绪选的,而且是慈禧的亲侄女,可光绪偏偏让所有人都看出来他不喜欢这个皇后,那不是明显不给慈禧面子吗?这是珍妃得罪的大背景。

  (2)珍妃第一次被贬的具体原因

  但是这一次到底是什么缘故珍妃得罪了慈禧呢。有三种说法,一种就是说她因为卖官事发受了处分,一种说是这年正值中日战争爆发,珍妃的堂兄弟志锐联合文廷式上书,弹劾李鸿章妥协投降,他们通过珍妃影向光绪帝,促使帝党主战。结果,珍妃姐妹以『交通宫闱、扰乱朝纲』的罪名,降为贵人,一年后才恢复妃号。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珍妃性格活泼,喜欢照相,尤其喜欢照相的时候女扮男装,穿光绪的衣服照相,珍妃又和光绪志趣相投,都喜欢一些西洋的东西,可能会偷偷的弄一些洋玩意进宫来玩。这在当时都是不太合规矩的比较出格的行为了,给了平日早就对她不满的人把柄,尤其是那位因为她专宠被冷落在一旁的隆裕。从贬为贵人后两三天内的那道懿旨看,“平素妆饰衣服,俱按宫内规矩穿戴,并一切使用物件,不准违例。皇帝前,遇年节照例准其呈进食物,其余新巧稀奇物件及穿戴等项,不准私自呈进。”由于奇装异服穿男装等出格行为第一次受贬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如果说珍妃是因为卖官受贿,或者说是干预政治事,交通宫闱的话,第二道懿旨上的话就完全没有着落。

  三. 珍妃临死之前的情况

  珍妃被打入冷宫囚禁起来,是在1898年,直接的原因和鼓励襄助光绪维新变法有关。关于这一点,已为大众熟知,就不多说了。

  在冷宫的囚徒生活是极苦的,不仅失去了行动自由,每日饭食也极其恶劣,每逢初一十五或者节日,慈禧都会派太监去训斥。珍妃本是一个活泼好动的人,这样非人的日子她苦苦挨了三年,就是希望有一天光绪能够真的亲政,她也就会跟着好起来,“但愿天家千万岁,妾身何必恨长门”,可谁料到结局竟是如此凄凉。

  关于珍妃临危之前的情况,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有的说,珍妃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不让奴才碰她,是自己主动跳下去的。这种说法多见于那些珍妃和光绪的凄美爱情故事的影视和文学作品。

  有的说,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当时珍妃苦苦的哀求慈禧,口内说道:“皇爸爸,饶恕奴才吧,奴才再不做错事了”,慈禧则凶狠狠的说:“你死去吧!”,珍妃临危的时候还喊着:“李安达救我!”,意思想让李莲英救她。当时在场的光绪和瑾妃都眼泪汪汪的,却无能为力。尤其是光绪,“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爱妃被害,居然没有开口说一句话求情,“如何二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实在有些软弱无能过分了。

  这种说法是一个太监声称自己从门缝里看到的。恐怕也多半是他根据听到的传闻再添油加醋罢了。因为当时光绪,瑾妃,李莲英等人根本不在场。

  另外一种我认为最为可靠的说法,是来自于曾伺候慈禧长达8年的一位宫女转述,崔玉贵——就是珍妃死刑的直接执行人的说法:

  先是这位宫女对自己所知道的情况描述。

  “那一天下午,我和往常一样,陪侍在寝宫里,背靠寝宫的西墙坐在金砖的地上,面对着门口。这是侍寝的规矩。老太后头朝西睡,我离老太后的龙床也就只有二尺远。在老太后寝宫里当差是不许没有人样子的,要恭恭敬敬地盘着腿,眯着眼,伸着耳朵,凝神屏气地倾听着帐子里的声音。……

  “突然,老太后坐起来了,撩开帐子。平常撩帐子的事是侍女干的,今天很意外,吓了我一跳。我赶紧拍暗号,招呼其它的人。老太后匆匆洗完脸,烟也没吸,一杯奉上的水镇菠萝也没吃,一声没吩咐,迳自走出了乐寿堂(这是宫里的乐寿堂,在外东路,是老太后当时居住的地方,不是颐和园的乐寿堂),就往北走。我匆忙地跟着。我心里有点发毛,急忙暗地里去通知小娟子。小娟子也跑来了,我们跟随太后走到西廊子中间,老太后说:“你们不用伺候。”这是老太后午睡醒来的第一句话。我们眼看着老太后自个往北走,快下台阶的时候,见有个太监请跪安,和老太后说话。这个太监也没陪着老太后走,他背向着我们,瞧着老太后单身进了颐和轩。

  “农历七月的天气,午后闷热闷热的,大约有半个多时辰,老太后由颐和轩出来了,铁青着脸皮,一句话也不说。我们是在廊子上迎老太后回来的。

  “其实,就在这一天,这个时候,这个地点,老太后赐死了珍纪,她让人把珍妃推到颐和轩后边井里去了。我们当时并不知道,晚上便有人偷偷地传说。后来虽然知道了,我们更不敢多说一句话。

  下面的说法是她转述的崔玉贵曾对她说起的话:(小主指珍妃,清宫对妃嫔称小主。“我”为崔玉贵。

  小主(指珍妃)一个人走在甬路中间,一张清水脸儿,头上两把头摘去了两边的络子,淡青色的绸子长旗袍,脚底下是普通的墨绿色的缎鞋(不许穿莲花底),这是一幅戴罪的妃嫔的装束。她始终一言不发,大概她也很清楚,等待她的不会是甚么幸运的事。

  ‘到了颐和轩,老太后已经端坐在那里了。我进前请跪安复旨,说珍小主奉旨到。我用眼一瞧,颐和轩里一个侍女也没有,空落落的只有老太后一个人坐在那里,我很奇怪。

  ‘珍小主进前叩头,道吉祥,完了,就一直跪在地下,低头听训。这时屋子静得掉地下一根针都能听得清楚。

  ‘老太后直截了当地说,洋人要打进城里来了。外头乱糟糟,谁也保不定怎么样,万一受到了污辱,那就丢尽了皇家的脸,也对不起列祖列宗。你应当明白,话说得很坚决。老太后下巴扬着,眼连瞧也不瞧珍妃,静等回话。

  ‘珍妃愣了一下说,我明白,不会给祖宗丢人。

  ‘太后说,你年轻,容易惹事!我们要避一避,带你走不方便。

  ‘珍妃说,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镇京师,维持大局。

  ‘就这几句话戳了老太后的心窝子了,老太后马上把脸一翻,大声呵斥说,你死在临头,还敢胡说。

  珍妃说,我没有应死的罪!

  ‘老太后说,不管你有罪没罪,也得死!

  ‘珍妃说,我要见皇上一面。皇上没让我死!

  ‘太后说,皇上也救不了你。把她扔到井里头去。来人哪!

  ‘就这样,我和王德环一起连揪带推,把珍妃推到贞顺门内的井里。珍妃自始至终嚷着要见皇上!最后大声喊,皇上,来世再报恩啦!

  ‘我敢说,这是老太后深思熟虑要除掉珍妃,并不是在逃跑前,心慌意乱,匆匆忙忙,一生气,下令把她推下井的。

  我不会忘掉那一段事,那是我一生经历的最惨的一段往事。回想过去,很佩服二十五岁的珍妃,说出话来比刀子都锋利,死在临头,一点也不打颤。我罪不该死!皇上没让我死!你们爱逃跑不逃跑,但皇帝不应该跑!这三句话说得多在理,噎得老太后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只能耍蛮。在冷宫里待了三年之久的人,能说出这样的话,真是了不起。

  这种说法里面的珍妃不卑不亢,而且至死不屈。既没有无限被拔高主动跳井,也没有屈服于慈禧的淫威作无用的挣扎。我觉得比较接近真实,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种说法的来源比较可靠。崔玉贵的这种说法见于《宫女谈往录》。慈禧身边曾有一位先后伺候她达八年之久的宫女,姓赫舍里氏,小名荣儿,民国以后满人纷纷改姓,她更名何荣儿。她后来贫贱沦落时与一位名金易的知识份子为邻并交往多年。这位老宫女虽不太愿意谈过去的事,因为人生哀乐落差太大使人伤心。但这位金易先生大概因为是个知识分子,能体谅人的心理,不刺激老宫女心灵的伤口,是个很善于倾听的人,老宫女也就愿意跟他谈宫中的事情。他在和这位老宫女十多年的交往过程中,因为他是个很好的听众,老宫女前后陆续的把她知道的清宫往事细节告诉了他。后来金易写了《宫女谈往录》这本书,有相当可靠的史料价值。这其中就有崔玉贵谈到珍妃的死。这位何荣儿老宫女曾是慈禧身边得脸的丫头,慈禧西逃的路上只带了两个宫女,一个就是她。她当年在储秀宫伺候慈禧的时候和崔玉贵等人都很熟,崔玉贵对她说起珍妃死前的情况,应当有相当高的可信度。

  珍妃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子,传说她聪明伶俐,九岁能诗,赋有“月影井中圆”的诗句,很有诗韵意境的的句子,可以想见她的才情。然而这世界上的事情很多时候往往一语成谶,这个年轻鲜活的生命的结局果然就像她幼年的诗句一样,只落得月影井中圆,如同月光的寒影在幽幽古井中摇曳,破碎。珍妃落井前的那一句:“皇上,来世再报恩啦!”思之令人落泪,有一首清宫词写珍妃的,“金井一叶坠,凄凉瑶殿旁,残枝未零落,映日有辉光。沟水空流恨,霓裳枉断肠;何如泽畔草,犹得宿鸳鸯”,想起来真叫人低徊不已。

珍妃和光绪的故事有没有详细的介绍?

光绪只有一后二妃3人。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日,19岁的光绪皇帝举行大婚典礼。光绪的一位皇后两个妃子都是慈禧做主选的,皇后不是别人,正是慈禧亲弟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慈禧选自己的侄女为皇后,为的是在把朝政交给光绪后,还能利用皇后来控制和操纵皇帝,起码可以监视和掌握皇帝的一举一动。

光绪的两位妃子是瑾妃和珍妃,二人是亲姐妹,但相貌性格却大不相同。瑾妃相貌一般,而且性格脆弱;珍妃貌美端庄,性情机敏。

珍妃对光绪的同情和体贴,激起了光绪对未来的憧憬和热情,同时,也引发了他要在政治上摆脱束缚有所作为的欲望。大婚后的数年间,他与珍妃共同度过了一生中显得较为轻松的时光。

▲光绪的皇后叶赫那拉氏,是慈禧亲弟都统桂祥的女儿,就是隆裕皇后。隆裕皇后长得不漂亮,既瘦弱,又驼背。这门亲事是慈禧皇太后懿旨给定的,光绪虽不满意,却也无奈。皇后叶赫那拉氏与光绪皇帝的婚姻,完全是政治婚姻。慈禧将自己侄女嫁给自己外甥,目的就是在宫闱椒房,探悉皇帝的内情,控制和操纵皇帝,并为尔后母族秉政、太后垂帘听政做铺垫。光绪皇帝同皇后叶赫那拉氏大婚后,情不投,意不合,始终是一门不美满的婚姻。光绪死后,宣统继位,上光绪皇后徽号为“隆裕”,是为隆裕皇太后。隆裕皇太后在民国二年(1913年)正月十七日,死于太极殿。

▲珍妃(1876年—1900年),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清朝光绪皇帝的侧妃,也是最为受宠的妃子,后因获罪于慈禧而被投井杀害。

生平

珍妃其祖父乃陕甘总督裕泰,其父长叙曾任户部右侍郎,其伯父长善乃广州将军,珍妃与其姊瑾妃自幼随长善在广州长大。珍妃10岁那年,长善卸任广州将军,她与姊姊随同北返北京。

1889年,珍妃两姊妹被入选宫中,13岁的她被封为珍嫔,15岁的姐姐封为瑾嫔,嫔为九等宫女序列中的第六等,直至光绪二十年甲午春(1894年),因慈禧太后七旬万寿加恩得晋嫔为妃,前面还有皇后、皇贵妃、贵妃三个等级。

得宠与获罪

光绪大婚之后,隆裕皇后逐渐失宠,而瑾妃与光绪相处漠漠。惟珍妃生性乖巧、善解人意,工翰墨会下棋,日侍皇帝左右,与光绪共食饮共玩共乐,对于男女之事毫不在意,“德宗尤宠爱之,与皇后不甚亲睦。”(《国闻备乘》)

清朝制度,妃子例银(工资)每年300两,嫔为200两。珍妃用度不足,又不会节省,还对宫中太监时有赏赐,亏空日甚。她遂串通太监,侍宠多次受贿卖官。因为有利可图,当时太监中最有势力的数人均染指其中。慈禧曾当面拷问珍妃,并从其住处搜获记有其卖官收入的一本账本。由于树大招风,卖官鬻爵的不法勾当影响日渐彰显,引起了慈禧的强烈不满。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年)十月,光绪帝奉慈禧皇太后懿旨,将瑾妃、珍妃著降为贵人(第七等),“以示薄惩”。珍妃被幽闭于宫西二长街百子门内牢院(也就是常说的“冷宫”),从此与光绪隔绝,不能见面。

沉井与后事

庚子年(1900年)7月20日,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慈禧决定携带光绪等一行人出走西安。此时,大家都换了百姓布衣聚在寿宁宫,“慈禧忽感触前事,出珍妃于牢院。强词珍妃带走不便,留下又恐其年轻惹出是非,因命太监将乐寿堂前的井盖打开,要珍妃自尽,珍妃不肯死。众人遂令太监将珍妃推入井中。”执行此命的是慈禧的领班太监崔玉贵。

民间认为珍妃是因为支持光绪进行戊戌变法而触怒了慈禧太后,但史料对此并无确切记载。目前史学界较赞成的观点是,珍妃因多次违反宫闱禁忌,卖官受贿,再加上光绪皇帝对她情有独钟,冷落了慈禧的亲外甥女隆裕皇后,最终落得被杀害的下场。 1901年春清廷与八国联军媾和,慈禧、光绪等准备还朝。慈禧见珍妃所投之井依然如故,便命人将尸骨被打捞出来,装殓入棺,葬于阜成门外恩济庄的宫女墓地,并企图以“贞烈殉节”的名义掩世人耳口。民国二年(1913年),其姊瑾妃(时为端康皇太妃)将珍妃迁葬光绪景陵妃嫔园寝,并为她修建了一个小灵堂以供奉珍妃的牌位,灵堂上悬挂一额纸匾,上书“精卫通诚”,颂扬珍妃对光绪的一片真情。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4-28 18:51

▲珍妃的姐姐瑾妃的结局比她的妹妹强多了。光绪二十六年七月,瑾妃随慈禧也逃出了京城,一年多以后才返回皇宫。光绪帝死后,宣统帝溥仪尊封她为皇考瑾贵妃。1913年3月,溥仪又尊封她为端康皇贵太妃。

据溥仪回忆,隆裕皇太后死后,瑾妃就成为紫禁城内幸存的四妃之首(另外三妃是敬懿皇贵妃、庄和皇贵妃、荣惠皇贵妃,她们三人都是同治帝的妃子)。瑾妃很专权,自己俨然成了皇太后,效法慈禧,让溥仪叫她皇额娘,经常管教溥仪,不把皇帝放在眼中。为此,溥仪在一些人的怂恿下,公开与瑾妃吵了一架,使瑾妃很下不来台,溥仪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瑾妃为了出这口气,把溥仪的奶奶、母亲召进宫,对她二人施加压力。她二人可吓坏了,一齐跪下来苦苦哀求,答应劝溥仪给瑾妃赔礼道歉。最后溥仪经不住祖母和母亲的苦劝,被迫给瑾妃道了歉。溥仪的母亲个性极强,从未受过别人的训斥。这次窝了一肚子火,回到家吞了鸦片烟自杀了。瑾妃听了这个消息以后,吃惊不小,深怕溥仪追究此事,于是也改变了对溥仪的态度,两人关系有了明显地缓和。

1924年10月20日瑾妃病死,终年51岁,溥仪谥之为温靖皇贵妃。1925年10月29日葬入崇陵妃园寝东宝券内。

十四年后,1938年农历十一月,一伙不法匪徒在夜间盗掘了瑾妃墓,掠走了全部殉葬珍宝。

珍妃和光绪到底是怎么死的

珍妃是被逼投井而死,光绪中毒而死。

光绪的死因据说是慈禧令太监 将他毒死的。有的学者认为,由于袁世凯的叛卖告密,使慈禧镇压了维新运动。袁世凯担心慈禧死后光绪重新执政,将会问罪于他,于是就与庆亲王勾结,打算废黜光绪,立庆亲王之子为帝,事不成,就下手毒杀了光绪。又有学者认为光绪是病死的。政治上的失意,长期的精神抑郁,更使他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相继出现,逝世前一年已病入膏肓,直接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并发急性感染。这一说法为多数学者接受。

在2008年,经过对光绪皇帝残留的一缕头发的鉴定,证实死于砒霜中毒。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7月20日,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慈禧决定携带光绪等一行人出走西安。此时,大家都换了百姓布衣聚在宁寿宫后殿的乐寿堂,慈禧忽感触前事,出珍妃于牢院。以“珍妃年轻貌美,必遭洋人侮辱,愧对列祖列宗。”等藉口,强词带走珍妃不便,留下又恐其年轻惹出是非,因命太监将乐寿堂前的井盖打开,要珍妃自尽,珍妃不肯死。众人遂令太监将珍妃推入井中,年仅二十四岁。执行此命的是慈禧的领班太监崔玉贵和宫女王德环和何荣儿。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但反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葬于清西陵之崇陵。

恪顺皇贵妃(1876年—1900年),即珍妃,他他拉氏,礼部左侍郎长叙之女,满洲镶红旗人,光绪帝妃嫔,也是最为受宠的妃子。

光绪十五年(1889年)与姐姐(瑾妃)被入选宫中,封为珍嫔,后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得晋珍妃,光绪二十年因忤太后,降为珍贵人;次年复升为珍妃。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慈禧太后出逃不想带着珍妃而被投井杀害,享年二十四岁,被慈禧太后表面上追封为珍贵妃,草草下葬在别处,后来她姐姐瑾妃做了太妃,统领后宫,才把她葬回她原本就该葬的地方——崇陵妃园寝。

光绪珍妃简介 光绪为什么和珍妃没有孩子

恪顺皇贵妃(1876年—1900年),即珍妃,他他拉氏,原任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满洲镶红旗人,光绪帝妃嫔,也是光绪最宠爱的妃子。《国闻备乘》:“惟珍妃生性乖巧、讨人欢喜,工翰墨,善棋,日侍皇帝左右,与帝共食饮乐,德宗尤宠爱之。

”光绪十五年(1889年)与姐姐(瑾妃)被入选宫中,封为珍嫔,后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得晋珍妃,光绪二十年因忤逆太后被褫衣廷杖,降为珍贵人,次年复升为珍妃。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慈禧太后强词借口带走珍妃不便,留下又恐其年轻惹出是非,有辱皇家颜面,被投井杀害,享年二十四岁,1901年春,清廷与八国联军讲和,慈禧、光绪还朝。慈禧见珍妃所投之井依然如故,便命人将尸骨打捞出来,装殓入棺,葬于阜成门外恩济庄太监公墓南面的宫女墓地,企图以“贞烈殉节”的名义掩世人耳目,并为此将珍妃追封为珍贵妃。慈禧死后,载沣将珍妃的死因从“投井自杀”改为“被崔玉贵投入井中溺亡”。民国四年(1913年)珍妃姐姐瑾妃做了太妃,才将她迁葬回崇陵妃园寝,并在珍妃井北侧的门房为她布置了一个小灵堂以供奉珍妃的牌位,灵堂上悬挂一额纸匾,上书“精卫通诚”,颂扬珍妃对清德宗的一片真情。

标签: 光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