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隆裕太后,历史上的隆裕太后真的像《末代皇帝传奇》里演的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954

历史上的隆裕太后真的像《末代皇帝传奇》里演的那么可怜吗?

是的

隆裕不善于巴结于人,所以亲信不多,自当了太后,时有秉裁军国大政,她才知道要守住太后的宝座,必须要保住溥仪的帝位,这就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势力,尤其是与那些手握实权的亲贵与外臣联合。有一次载沣拟提名那桐为军机大臣,请示隆裕,不想隆裕却推荐袁世凯的拜把兄弟徐世昌当军机大臣。这一下,载沣被惹火,虽然他也答应让两人同时当军机大臣,但不无警告地提醒隆裕说,只有朝廷重大事件,太后才能出面商议,这些具体政务,不必烦劳大驾。这一下,载沣被惹火,虽然他也答应让两人同时当军机大臣,但不无警告地提醒隆裕说,只有朝廷重大事件,太后才能出面商议,这些具体政务,不必烦劳大驾。载沣虽没明说,但隆裕心知肚明,是让她不要越位。经此一遭,本来就没什么实权的隆裕,从此就很少直接出面干涉载沣,对于幼帝只能尽母亲的责任,而对这个国家她已是有心无力。

12月28日,全国各地要求清帝逊位的呼声越来越高,隆裕太后召集庆亲王奕劻(kuāng)、袁世凯等王公贵族和国务大臣共商国是。她最后表态说:“顷见庆王等,他们都说没有主意,要问你们,我全交与你们办,你们办得好,我自然感激,即使办不好,我亦不怨你们。皇上现在年纪小,将来大了也必不怨你们,都是我的主意。”说到这里她放声大哭,袁世凯等王公大臣也一同大哭。哭过之后,隆裕太后进一步表示:“我并不是说我家里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清帝逊位的大政方针,至此已经初步确定。

望采纳

隆裕太后的历史评价

光绪帝:“教秉名宗,瑞钟华阀,柔嘉范著,敬顺性成。夙娴女训于闺中,珩璜有则。允表母仪于天下,袆翟攸崇。”

《大公报》:“既非依附于帝王,亦未尝有垂帘之政绩,而独以让德高怀,召亿兆人之讴恩,曾不以国体之变迁,而稍驰其爱敬者,伊古以来,实惟前清隆裕太后。”

《中国日报》:“己丑年嫁光绪帝为嫡后,秉性柔懦,失西后欢;尤与光绪感情不洽,抑郁深宫二十余年。既无可誉,亦无可讥。惟清廷退位,后力居多,将来共和史中亦不失有价值之人物也。”

《亚细亚日报》:“隆裕太后去岁,不为亲贵浮言所动,力主共和,实为有造民国。今一日崩御,我五族国民,当同情哀悼。”

孙中山:“孝定景皇后让出政权,以免生民糜烂,实为女中尧舜,民国当然有优待条件之酬报,永远履行,与民国相终始。”

黄兴:“全赖隆裕皇后、皇帝及诸亲贵以国家为前提,不以皇位为私产,远追尧舜揖让之盛心,遂使全国早日统一,以与法、美共和相比并。”

黎元洪:”德至功高,女中尧舜。“

阎锡山:“皇太后贤明淑慎,洞达时机,垂悯苍生,主持逊位。视天下不私一姓,俾五族克建共和,盛德隆恩,道高千古。”

吴景濂:“隆裕太后以尧舜禅让之心,赞周召共和之美,值中国帝运之末,开东亚民主之基。顺天应人,超今迈古。佥谓美利坚之独立,受战祸者或七八年;法兰西之革命,演惨剧者将数十载,虽伸民气,实苦生灵。前清隆裕皇太后,默审潮流,深鉴大势,见机独早,宸断无疑。诏书一下,化干戈为坛坫,合五族为一家,大道为公,纷争立解。盖宁可以敝屣天下,断不忍涂炭生民,所谓能以私让国。”

各国公使:“隆裕太后英武明断主共和,下诏赞成。致使糜乱之局由此大定,民国秩序得以保全。一切商场、金融均受无形之保护,中外同声感恩!外人之生命财产尤赖隆裕之力得以安全。”

赫德兰:“她十分和善,毫无傲慢之举。我们觐见时向她问候致意,她总是以礼相待,却从不多说一句话。太后、皇上接见外国使节夫人时,皇后总是在场,但她坐的位置却与太后、皇上有一点距离。有时候她从外面走进太后、皇上所在的大殿,便站在后面一个不显眼的地方,侍女站在她左右。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她就会退出大殿或者到其他房中。每到夏天,我们有时候会看见皇后在侍女的陪伴下在宫中漫无目的地散步。她脸上常常带着和蔼安详的表情,她总是怕打扰别人,也从不插手任何事情。”

信修明:“因为她性质仁懦,不仅未受光绪的恩宠,就是慈禧太后也对她没有特恩。在宫廷里名有六宫之权,其实上既受制于太后和皇帝,对下不能管制二妃,尤不敢多言,就是对太监,也不敢骄傲自尊。每日必至两宫,早晚请安。请安完毕,只有闭宫自守,心中惴惴,惟忧郁而已。后只率二妃在太后面前奉侍。太后对他们虽无特别管束,但礼仪之缚人,有较平民更为严重。每日在太后面前,提心吊胆,只有与太监为伍。”

历史怎样评价隆裕皇后?

光绪的皇后隆裕也是个悲剧角色。史书上说她长得不好看,生得瘦弱,还驼背。光绪一点也不喜欢这位比他大三岁的表姐,不肯跟她同房,所以她也生不出个一男半女的。这种事情,就是太后老佛爷也勉强不来。

长期以来人们对隆裕皇后的评价都是负面的。因为是慈禧的内侄女,隆裕理所当然地被视为慈禧安插在光绪身边的耳目。人们还乐意把她和珍妃对比起来。既然珍妃是聪明漂亮、是代表先进思想的好人,隆裕就成了愚蠢丑陋、落后守旧的坏分子。既然珍妃受了慈禧的虐待,那一定是隆裕挑唆的。珍妃挨打那件事情,肯定少不了隆裕在背后捣鬼。还有种传说,说隆裕特别笨,很多皇后分内的礼仪和职责她都做不好,而天资聪颖的珍妃却什么都是一学就会。隆裕这就更嫉妒珍妃了。

其实珍妃是被过分地美化了,而隆裕可能替慈禧背了黑锅,给过分地丑化了。她的后人根正对这点非常气愤,抱怨人们是什么屎盆子都往隆裕身上扣,很多说法其实不过想当然而已。根正的回忆录里说,隆裕和光绪这对表姐弟从小就认识,隆裕经常进宫去看这个小皇帝,少年时两人的关系相当融洽。但是没想到慈禧会让他们成婚,而光绪无论如何接受不了表姐会成为他的皇后。据说当晚在洞房里,光绪对隆裕放声大哭说:“姐姐,我永远敬重你,可是你看,我多为难啊。”

慈禧既然心意已决,两个年青人都不敢违抗。而隆裕是个传统的妇女,逆来顺受,既然安排她和光绪成亲,她就一门心思地把皇帝当成自己的丈夫。而光绪因为这个婚姻的安排,对慈禧非常不满意。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成为影响光绪与慈禧的母子关系的第一件大事。

尽管是这样地不得宠,但隆裕的命里还有大使命等待着她,那就是清帝的和平逊位。

慈禧死后,大清帝国很快就土崩瓦解。武昌起义成功后,虚弱的清廷已经不是革命党的对手了。那时候清廷掌握的军队中,能打仗的只有袁世凯的北洋军。但袁世凯已经不肯替朝廷效力了,反而偷偷摸摸地和孙文进行谈判。谈判的结果是袁世凯说服清帝主动退位,国家废除帝制,按孙中山的设想建立共和国,而袁大帅本人则夺到了大总统的位置。

当时朝廷的当权人物里,总理大臣奕劻已经年老,况且他本来就是个大贪官,根本没有治国的能力。摄政王载沣是小皇帝溥仪的亲生父亲,能力平庸。再有一个人就是已经晋升为太后的隆裕。他们都不是袁世凯的对手。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清廷决定和平逊位。具体的退位条款就是由隆裕和袁世凯商量出来的。最后达成了退位条件:成立民国,但皇帝还保留宣统的年号。民国政府善待皇室,每年供奉他们四百万两白银。退位后的小皇帝以及太后、太妃、太太妃们,仍然住在紫禁城里。要不是以后张勋闹复辟,他们还会在紫禁城里多待几年。

退位诏书上署的名是宣统皇帝溥仪,但在上面签字的是隆裕。起草退位诏书的是清末的状元公张謇。他在诏书中以隆裕太后的名义写道:“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后人对这句话赞赏不已,中国几千年的帝制完结了,而这句号竟能画得如此优雅,真是大手笔。

根正的回忆录说,隆裕后来因为这份优雅的退位诏书经常自责,总觉得大清朝是毁在自己手里的,所以每说到这件事情就流泪,还常有自杀的企图。就算没自杀成,也是终日郁郁寡欢,在签订退位诏书的第二年就病逝了,享年四十七岁。

不管隆裕本人怎么想的,清帝能够和平逊位,中国的封建时代终于能够正式终结,隆裕的功劳的不容抹杀的。根据1913年的《盛京时报》报道,隆裕太后的去世成为举国瞩目的大事。她的葬礼由民国政府出资,大总统袁世凯还亲自前往皇宫吊唁,并亲切看望了小皇帝溥仪。袁大总统对隆裕太后赞成共和的历史功绩给予了高度赞扬。

揭秘历史上隆裕太后为什么要退位

隆裕太后为什么要退位近代史上,隆裕太后是亲眼见证大清朝谢幕的末代皇后,那么隆裕太后为什么要退位呢?又是什么令她忍受满腹屈辱同意在交出权柄的诏书上加盖玉玺的呢?让我们将岁月的年轮倒回一百多年前,重新审视那个在军阀的铁蹄中已然日薄西山的满清王朝。隆裕太后剧照武昌起义爆发后,神州大地上各种革命运动已然越演越烈,军阀割据,派系斗争不断,北洋军阀取代满清王朝的统治势力,几乎是不可逆转的大势。

隆裕太后拟退位诏书前后

1912年2月22日,紫禁城还未走出冬季的阴霾。在乾清宫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上,隆裕太后亲手颁布退位诏书,宣布清帝退位,标志着绵延中国历史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烟消云散,大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国运正式完结。外人或许很难想象,在隆裕太后拟退位诏书前后,受到满蒙王公及北洋军阀怎样软硬兼施的逼宫,因而,纵然这个才能资质皆平庸的寡居妇人对亲手葬送大清二百余年的基业有多不甘心,也只得顺应历史的潮流,在退位诏书上加盖宝玺。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为大清朝的倾覆敲响了丧钟,武昌起义的猛烈炮火摧毁了这个腐朽帝国的最后一根支柱。彼时,手握北洋军政大权的袁世凯急于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立刻将矛头指向了上下矛盾重重的满清皇族,迫使无依无靠的隆裕皇太后母子宣布清帝退位,让位共和。1912年1月1日,由辛亥革命核心成员组成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国近代史由此进入了民国时期。

在各地越演越烈的革命风潮下,袁世凯再度逼宫,并以内阁总理身份承诺“优待皇室”,隆裕太后在内外重重压力之下,只得妥协,同意签订退位诏书,同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当着众王公大臣的面,拟定退位诏书并加盖玉玺,正式宣布退位让国,满朝文武无不悲从中来,痛哭流涕。清帝退位后,曾经轰轰烈烈的大清朝树倒猢狲散,此后的民国迅速陷入军阀混战的乱局之中。隆裕太后在拟定那份令她抱憾终身的退位诏书一年后黯然离世。

中国最后一位太后是谁,为什么说她是历史上过得最凄凉的太后?

中国最后一位太后就是隆裕太后,因为她虽被称为太后,却没有任何实权,丈夫也不宠爱她。处事各方面受限,最后国家灭亡还要她来背锅,所以说她是历史上过的最凄凉的太后。

因为隆裕是慈禧太后的侄女,所以入宫以来,光绪一直以为隆裕是慈禧的人,因此十分不喜欢她。而隆裕本人也十分无奈,一方面慈禧要让她看着光绪,另一方面光绪本就十分厌恶她,所以她的处境十分艰难。而光绪也从未宠爱过隆裕,因此隆裕每日独守空闺,郁郁寡欢。

但过后没多长时间,光绪去世,然后辅佐了小皇帝傅仪上位,但因为小皇帝并不懂政事,而她本人也只是后宫女子,所以最后实权还是在慈禧手中。而她只是慈禧的一颗棋子,虽然成为太后,却空有虚名,因此她也有心无力。

而之后慈禧去世,慈禧死之后,隆裕就成了唯一的太后。然而对于国家的发展她也无能为力,而新中国的大门也已经打开,新的革命也开始展开,隆裕作为国家的太后,作为负责人,必须为国家负起责任。而内部官员并不想接受新思想的传播,但老百姓却希望新思想的到来,之后接受新思想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开始加入。而之后隆裕也和大臣们商量清朝逊位,却遭大臣们的抵触,不过最后隆裕还是为清朝逊位。她一生都被利用,没有人宠爱,国家灭亡也说是她的错,所以说她是历史上最凄惨的太后。

中国最后一位太后是谁,为什么都在说她是历史上过得最凄凉的太后?

中国最后一位太后是隆裕太后,说她是历史上最凄凉的太后,原因是她既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还被人骂。

说起隆裕太后这一生,只能用可怜两个字来概括。隆裕太后,是有名的叶赫那拉氏中的一员,她有一个特别的外号叫大木头,据说这个太后长着一张冬瓜脸,而且个子很高,还有点驼背,关键是性情还比较木讷,所以人们背后叫他大木头。按理说能当上皇后太后的人一般都长得很漂亮,那么隆裕是怎么坐上皇后的呢?

隆裕是慈禧的亲侄女,慈禧为了巩固自己在朝廷中的势力,将他许配给了光绪。光绪当时没有反抗的能力,所以只能是接受了,但是看到她长成那样心里也不好受。据说光绪在他们俩结婚的那天晚上,当着的隆裕的面,哭了好长时间,因为她长得太丑了,所以光绪从一开始就不喜欢她,也不跟他亲近。所以隆裕没有丈夫的呵护,一直都没有。

那作为侄女,由于没有在宫中生活过,她也不是聪明人,在后宫中不能做慈禧的左膀右臂,所以慈禧也不喜欢他。她没有婆婆的疼爱。

丈夫和婆婆都不喜欢自己,所以隆裕一直都没有自己的孩子,这也是她晚年凄凉的一个原因。

慈禧在去世前将她封为太后让他照顾三岁的末代帝王,这个女人没有一个要强的性格和执掌朝政的能力。治国治不了,所以只能求助于外人了,然后他又找到了袁世凯。袁世凯是何等的阴险狡诈,就逼她签下了皇室优待条件。隆裕在袁世凯的蒙骗恐吓下颁布了退位诏书,溥仪还没尝到做皇帝的滋味,便退位了。

溥仪退位以后,那些清朝的老臣们对她百般指责,将清朝灭亡的原因归结到她的头上。她自己心里也很难过,毕竟300年的清王朝葬送在他手里,所以整日郁郁寡欢,不久就染上重病死去了。

清朝最后一位太后隆裕太后懦弱无能,为何死后葬礼却空前盛大?

历史上的隆裕皇后是一位十分善良而且还有些懦弱的皇后,作为慈禧安排自己弟弟的女儿给光绪当皇后,光绪皇帝并不喜欢她,而且她长相并不是十分秀丽,再加上性格使然,光绪和她的夫妻关系貌合神离,而珍妃性格开朗活泼,深受光绪喜欢。夹在慈禧与光绪中间的隆裕太后,其实两边不讨好,十分难做人。

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后,隆裕太后带领着溥仪登上皇位,但是溥仪当时只有三岁,载沣害怕隆裕太后变成第二个慈禧,因为皇帝年幼而开始垂帘听政,于是一直监督她禁止她做出越权的行为,而隆裕太后也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但是不管是隆裕太后还是载沣,他们并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将清王朝延续下去。

隆裕太后能顺应时势,完成政权的交接,既是智慧,又是幸运。历朝历代的亡国皇室,从来没有清室这样受到优待的,她是清王朝的不幸,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幸运星,退位共和保证了中国主权在法理上的完整。但是对于隆裕太后而言,自己是签署退位诏书,感觉是自己断送了清代王朝,她觉得愧对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因此郁郁寡欢,最后去世。

所以,作为中国最后一位皇太后,她在百姓心里还是有一定的分量的。为了显示出新政府的的大度和宽容,袁世凯给她办的葬礼空前盛大,袁世凯评价她为“女中尧舜”。

历史上出名的皇后或太后有哪些

汉高祖皇后——吕雉

汉和帝皇后——邓绥

北魏文成帝皇后——冯氏

辽景宗皇后——萧燕燕

清太宗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清文宗皇后——叶赫那拉·兰儿

标签: 末代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