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简介,忽必烈简介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2089

忽必烈简介

元世祖忽必烈的历史简介有哪些?

(1215年~1294年),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族,元朝的创建者,是监国托雷的第四子,蒙古尊号“薛禅汗”。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他在位期间,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朝,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

元世祖忽必烈有几个儿子,都叫什么?

一共十个儿子:

1、长子:孛儿只斤·朵儿只。

2、次子:皇太子孛儿只斤·真金(1243年—1286年1月5日),忽必烈嫡子,元成宗铁穆耳之父,母察必皇后。

3、三子:安西王孛儿只斤·忙哥剌。

4、四子:北安王孛儿只斤·那木罕,皇太子真金同母弟。

5、五子:云南王孛儿只斤·忽哥赤。

6、六子:大王孛儿只斤·爱牙赤。至元二十二年,赐银印。

7、七子:西平王孛儿只斤·奥都赤。

8、八子:宁王孛儿只斤·阔阔出。

9、九子:镇南王孛儿只斤·脱欢。

10、十子:孛儿只斤·忽都鲁帖木儿。

扩展资料:

为政举措:

忽必烈恢复的行政机构治愈了一个世纪之久的战争创伤。宋朝灭亡后,元朝保留了宋朝的机构和全部行政官员,而且还尽一切努力得到了当时任职官员们的个人的效忠。

忽必烈力图与儒家保持良好关系。在开始建设大都的1267年,他下令建造太庙并且制作祭奠祖先所需的祖宗牌位,而且他选定了国家的历法,这是农业社会统治者必不可少的工作。他的王朝名称的选择对于儒士将是一个最重要的信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孛儿只斤·忽必烈

元世祖忽必烈对中国历史有什么贡献

(2016·随州)元世祖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把南方的粮食运往大都.元朝海运的出发地是刘家港。

元世祖忽必烈到底有多伟大?有哪些功绩?

第一加强了中央集权,第二平定李

懔,乃颜,海都叛乱,第三注重农桑,新修水利,第四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忽必烈的历史简介有哪些?

(1215年~1294年),蒙古族,我国古代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朝的创建者,他在位期间,建立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使得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忽必烈在位35年,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元世祖忽必烈为什么要该国号为元?

中国历代的国号,曾经都是一些地名,周天子崛起在“周”这个地方,得天下以后定国号为“周”,秦人崛起在“秦”这个地方,得天下以后定国号为“秦”,刘邦得天下定国号为“汉”,到不是因为他是“汉”这个地方的人,而是因为他曾经被天下盟主项羽封为“汉王”,他以汉王的身份入主中原,曹操的儿子称帝,国号“魏”,是因为他的父亲作过“魏王”,其地在今天的河北省境内,杨坚做过北周皇帝的“隋王”,得天下也以“隋”号之,“隋”地在今湖北省随州市一带,唐朝的开国皇帝做过隋朝的“唐王”,宋朝的开国皇帝没有做过“宋王”,但曾经领过周朝“宋州归德军节度使”一职,因此建国后国号为“宋”。

宋朝建立以后经历了三百来年的风风雨雨,先是被辽金两个来自北方的政权,夺去了长江以北的大片江山,最后终于被同样来自北方的元军所灭,这已经是忽必烈建立大元朝十六年以后的事了,如果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算起,那就是六十多年以后。这回,来了一个不照先例办事的皇帝,这位皇帝和他的父祖,本来崛起于大漠以北的蒙古地区,照老规矩得了天下就叫做“蒙古国”好了,多省心的事儿,他的父祖两代出于草创,也姑且是这么办的,但到了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这位大汗有了新的想法,不照老规矩办了。

成吉思汗家族的发迹史,说起来枝枝蔓蔓,说上三天三夜也难于说清楚,简短截说,那就是成吉思汗的亲孙子忽必烈,经过一系列的内斗外斗,终于在公元1260年,得到了蒙古大汗的位置,七年以后,忽必烈迁都“大都”城,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城,又过了四年,他将他的国家改名为“大元”。

要改变一国的国号,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这件事情在好几年以前就已经开始筹划。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叫的响的名字,谁愿意轻易的改变一个国家的国名呢?忽必烈得到了一个好名字,因此他毫不犹豫的用“大元”取代了“蒙古”,“大元”的国号出自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一句,是对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浩大的宇宙的赞叹。这当然不是出于皇帝自己的主意,虽然忽必烈从小就喜欢汉人的文化和历史,也有条件受到较好的教育,可是即便是这样,他的汉文化的程度,还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准,“大元”这个国号的提出,的确来自中原知识分子的建议。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嫡亲孙子,其父是成吉思汗的嫡幼子拖雷,拖雷大家都熟悉,只要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或者电影电视剧,无不知道拖雷是郭靖大侠儿时的伙伴。拖雷又有六个嫡亲的儿子,其中有三个做了皇帝,他们是:长子蒙哥,1251年至1259年,为蒙古国第四任大汗,在中国的史书中为元宪宗;四子忽必烈,继蒙哥为元世祖;第五子旭烈兀,为伊利汗国主,《史集》一书直接称之为“伊郎国皇帝”。

忽必烈已是成吉思汗创业以来的第三代,因为有父祖开创的局面,忽必烈的早年生活,想必和成吉思汗当年赤手空拳打世界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因为蒙古人的传统,免不了还要学习驰马疆场,但是也有了条件接受一些较好的教育,和起于草莽的成吉思汗迥异了。1251年,忽必烈的亲哥哥蒙哥做了大汗,忽必烈得到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元史世祖本纪记载道:帝在潜邸,思大有为于天下,延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岁辛亥,六月,宪宗即位,同母弟惟帝最长且贤,故宪宗尽属以漠南汉地军国庶事。

由此可见,早在漠北做藩王的时候,忽必烈就有“大有为于天下”的抱负,在他的身边开始聚集一些有学问的人才。忽必烈对汉族的文化很有兴趣,非常的神往,这就象我们今天很多国家的年轻一代,都十分神往心中的自由世界一样,所以,当时的忽必烈就已经延聘了不少的汉人到王府来做幕僚,向他们学习汉人的文化和制度,这些许多汉族的幕僚中间,有一个当时叫做“子聪”的和尚,他就是后来主持营建北京城、改国号、制定朝仪的刘秉忠。

公元1271年的旧历十一月,由刘秉忠领衔,几位大臣给忽必烈上了呈文,呈文说:“元正、朝会、圣节、诏赦及百官宣敕,具公服迎拜行礼。”就是说按照忽必烈认可的方案,改国号行朝仪的一系列策划工作已经完成了,忽必烈非常高兴,批准了他们的方案,正式建国号为“大元”。为此,朝廷下了一道诏书,公告天下。 在古代,朝廷的诏书也都是很好的文章,因为写诏书的人都是当时文人的冠冕,如果没有一流的文章手段,做皇帝的也不可能任用他来为自己草诏,所以,这些诏书也都可当作好文章来一读,这类文章一般来说,都非常大气、庄严,又有雄辩的说理,又有华丽的辞藻,甚至还有平易近人的态度,让天下的人听起来能够心服口服。不信的话可以试读一下这分诏书,诏曰:

诞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绍百王而继统。肇从隆古,匪独我家。且唐之为言荡也,尧以之而著称;虞之为言乐也,舜因之而作号。驯至禹兴而汤造,互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还,事殊非古。虽乘时而有国,不以义而制称。为秦为汉者,著从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因即所封之爵邑。是皆徇百姓见闻之狃习,要一时经制之权宜,概以至公,不无少贬。

我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四震天声,大恢土宇,舆图之广,历古所无。顷者,耆宿诣庭,奏章申请,谓既成于大业,宜早定于鸿名。在古制以当然,于朕心乎何有。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兹大冶流形于庶品,孰名资始之功;予一人底宁于万邦,尤切体仁之要。事从因革,道协天人。于戏!称义而名,固匪为之溢美;孚休惟永,尚不负于投艰。嘉与敷天,共隆大号。

元世祖忽必烈生平简介 忽必烈是怎么死的

忽必烈的一生恰逢蒙古帝国的鼎盛时期,他刚出生时,蒙古铁骑开始开疆拓土;长大后,蒙古帝国的版图已远远地扩大到了北方和西方。蒙古帝国这段最辉煌的历史,归功于忽必烈和他的祖父成吉思汗这两位杰出的军事家。忽必烈在他哥哥蒙哥汗在位时期,奉命治理漠南汉地(中原地区)。他在一些汉人儒生的协助下,几年时间,中原大地秩序井然。这段经历为他后来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之后,他还带兵发动了攻灭大理和南宋的两次战争。

忽必烈青年时期,便“思大有为于天下”。他在中原执政时,就认识了一大批汉人文士,加深了对中原大地的了解。公元1251年,他哥哥蒙哥汗上位后,派忽必烈治理中原。此后十年间,汉地流落的儒生和地方军阀的门客,在忽必烈身边形成一个幕僚集团。公元1254年初,忽必烈领兵攻陷大理城,随着他的势力不断壮大,引起哥哥的顾忌,曾在他进攻南宋时暗中设梗。公元1259年,蒙哥汗病逝,忽必烈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大汗,自封为“朕”。

公元1264年,忽必烈的统治地位逐渐得到巩固,取自《易经》中“至哉坤元”,改国号为“大元”,颁布《至元改元诏》。忽必烈采纳大臣刘秉忠的建议,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在位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后世治国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忽必烈是怎么死的

忽必烈晚年遭受一连串的打击,先是钟爱的妻子察必在1281年去世,5年后,得力的长子真金英年早世。家庭的变故导致他晚年生活糜烂,开始酗酒,暴饮暴食,疾病缠身。加上他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大部分都失败了,让他更加的郁郁寡欢,最终于1294年2月18日病逝。

忽必烈是继成吉思汗后又一个功绩显赫的蒙古人,他开创了中国史上疆土最大的元朝,让蒙古人成了高贵的民族,因此受到很多蒙古后人的敬仰。

满意请采纳!!!

标签: 忽必烈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