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女授说不亲” 是什么样的呢?其下半句才是精髓,可惜十人九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772

说到“男女授受不亲”相信大家都会想到,是指男女之间不能有直接的接触和交谈,可是你知道吗?它下半句才是精髓,可惜十人九不知,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是出自战国《孟子》中的一句话,出现的时间在中国的历史上算是比较早的了,这就说明在比较早的时候,人们就开始约束女子与陌生男子之间的接触。这是古时候的礼教,为了保全女子的声誉所制定的规矩。

0ff41bd5ad6eddc488c5f25536a4caf853663386.jpg

那么为何这么说呢?

因为早在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就强调,成年男女隔离和疏远,女子只能和丈夫亲近,其他男人,即便是父亲,也不允许有过多的亲近,更不要说没有其他男人了。

宋代之后,贵族中对男女的防范更是严格了,女子只能生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不仅困住了他们的自由,也压抑了她们对爱情的憧憬,更是扭曲了她们的思想、欲望和感情,致使女性朋友成为一个奇特的“宠物”。

当代人在批评古代人思想落后等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古代人不穿内裤。

现代人不穿内裤感觉很受不了,但是古代无论男女几乎都是没有内裤可穿的。古代的衣服虽然宽大,但是在跪坐或者其他的方面,下面的哪一部三分地就会暴露出来,因此为了防止女性做出有违常理的事情来,古代限制女性的自由,让他们除了自己的丈夫外,不见其他的男人,不能和其他的男人有过多的接触,否则就被认为出轨或者有暧昧关系,是要被侵猪笼的。

那么真实历史上在古代“男女授说不亲”是什么样的呢?

eac4b74543a982263bffde2c8be7f3044a90eb6e.jpg

《史记》记载过一件事情: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灵公有一位叫做南子的夫人,这位夫人把持朝政,而且据说私生活不检点,在外的名声非常不好。她曾经派人告诉孔子:“天下各国的君子都以见你一面为荣,我不是君子,但是我也想见你,你愿意见我吗?”别人告诉孔子,卫国一切都掌握在南子手里,搞定她就能够仕途顺利,孔子不愿意,于是拒绝了见她的请求。后来有一次终于不得已见了一面,南子对孔子很恭敬,一拜再拜,甚至让孔子乘坐轿子跟在她的轿子后面招摇过市。

子路觉得自己师傅跟一个名声不好的女人往来有失颜面,很不高兴,孔子对他说:“你这样想是不对的,老天都会对你的肤浅感到不满。”这件事说明,孔子并没有把男女之防看得过重,第一次之所以不见也只是不想借助她的力量升官,而不是因为碍于男女之防;子路不满也并不是因为师傅跟一个女人有来往,而是不想让南子的坏名声影响自己的师傅;至于南子,她不但不觉得跟孔子见面违背了社会纲常,还认为见到贤者是一件光荣的事,带着他四处炫耀。

从以上孔子的事情来看,而孔子并没有对是男女之防看得很重。但这个也不足为据,很可能是因为春秋时期礼仪还不算完善,关于男女之防的礼数还没那么多,那我们接下来再看一个汉朝的例子。

到了汉朝时期,朝廷制订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礼仪规范,各方面的礼仪也都有涉及到,但汉朝男女发生的故事也并不少见,例如汉武帝与陈阿娇,可不就是青梅竹马么?再例如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不但见面而且两人还私奔并结成夫妻?这些都是有据可循的,而今天笔者要着重说的例子,并不如上面那两个家喻户晓。

汉昭帝刘弗陵驾崩后,由昌邑王刘贺即位,但刘贺性情放荡不羁,不好好做皇帝,却独独喜欢那些寻欢作乐的事情,权臣霍光觉得他难当大任,奏请了太皇太后,打算废除他。但在封建社会,废除一位皇帝可不是一件轻松事,一不小心失败了那就是满门抄斩的大罪,霍光思前想后,决定找几个帮手协助自己。于是霍光派了自己的得力助手田延年去找丞相杨敞,想说服他协助自己。

0303de748eab4fb6b77362c5ee50c129.jpg

杨敞为人谨慎,听完来龙去脉,心里有些惧怕,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田延年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需要给他一点时间考虑,于是随便找了个由头离席走开。杨夫人颇有胆识,了解此事后也知道丈夫为难,悄悄劝他说:“霍光权倾朝野,既然找你商量此事,那必然是不能拒绝的,否则以他的性格,咱们绝对讨不了好。”杨敞也认为言之有理,但还是不愿意轻易许诺此等大事,杨夫人没办法,只得自己亲自出面,告诉田延年丈夫愿意协助霍光。这件事也足以说明,汉朝时期男女之防也没那么严重,至少结了婚的妇女也并不是完全不能跟其他男性见面或者说话。

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文学作品里描写爱情的作品也很普遍,里面描写的男女也都是见了面甚至说了话的,虽说文学作品不能算作现实,但也能从侧面说明,古代男女之防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严苛,至少见面说话并不是完全禁止。

而关于“男女授说不亲”的下半句比之前者更经典,可惜十人九不知。

这下半句俗语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要学会变通,那就是“嫂溺,则援之以手乎?”它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嫂子掉到了水里,别人还用手去把拉她上来吗?

其实这两句俗语出自《孟子·离娄上》:淳于髡(音:kūn)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淳于髡问孟子,男女之间有直接的接触是礼制的规定吗?孟子回答说是,淳于髡又问,那如果嫂子掉到了水里,我还用手去拉她,去救她吗?孟子回答说,如果嫂子掉到了水里,不去救的话,那还是人吗?那简直和虎郎无异,虽然男女之间直接的接触是礼制的规定,但如果嫂子掉到了水里,伸手去拉,这是变通的办法。

我们都知道淳于髡是齐国有名的辩士,他对孟子一连串的发问都带有挑战性,而孟子从容有度的回答,即不失去自己所坚持的原则,又极其睿智,灵活变通。

所以从这句俗语我们能够得到一个启示,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通,如果只是墨守成规,坚持固有的原则,那就是就是死板;如果太过灵活而不受规则的约束,那就是圆滑,所以我们又要在坚持原则的条件下学会变通,才能更好地处理一些事情,更好地融入社会。

那么对此你怎么看待呢?

标签: [db: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