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展红旗如画|彭德怀“喊开”土堡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800

来源:三明日报



  1933年7月,彭德怀率领东方军从瑞金出发,接连攻克连城、清流、归化、将乐、永安县城。到了年底,大军进驻归化县夏阳区的地美一带。
  地美乡方圆数十里,群山起伏,地势险要,便于部队与敌人周旋。这里,有一条小路通往沙县的夏茂,是东方军攻打沙县的必经之路。彭德怀计划率部在这里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抓住有利时机练兵备战,做好攻打沙县的部署。
  红军来夏阳之前,夏阳区良村的地主、民团就做了反动宣传,欺骗全村百姓躲进杨家土堡。东方军先头部队来到良村隘前,发现隘口的土堡里有人,堡墙的枪眼正对着大路。
  东方军入闽即取得泉上土堡大捷。泉上土堡方圆数百米,墙厚围高,堡内有井,枪多粮足,各县土豪、民团数千人据守,但才几天,就“轰隆”一声被炸开了,指战员冲进土堡,活抓卢兴邦部的一个团长,击毙卢兴隆旅长,歼敌数千人。这样一座小土堡,跟泉上土堡没法比。于是,彭德怀听了侦察员的报告,决定这次不用炮攻,用宣传战术。随即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就地休息。
  宣传队按照彭德怀的指示,张贴标语,插上红旗,用广播筒喊话,进行宣传。
  土堡里的人议论纷纷。在他们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只见红军队伍中,跑出一匹马,翻身跃下一位身材魁梧的军官,向堡里的人喊话,他就是彭德怀。
  彭德怀的话句句打动土堡里村民的心。虽然土堡里有几支枪,但大队红军到来,如果要打,岂不是鸡蛋碰石头吗?地主老财不吭声,民团也不敢动,几个胆大的穷苦人,“哗啦”一下,拉开横栓,打开土堡的大门,涌了出来。
  彭德怀挥手向群众致意后,开始宣传红军是穷苦人的军队的道理。
  彭德怀话语不多斤两重,句句落地响当当,大家听了,低声议论起来。很快,大家不再害怕了,有人主动围过来,向彭德怀问这问那。
  老百姓们都走出土堡,把红军迎进村里。这个百来户人家的山村,一下热闹起来。
  这期间,蒋介石调兵遣将,连续不断围剿苏区,把归化划为全封锁区。红军部队驻扎地美,条件非常困难,生活十分艰苦。彭德怀要求战士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不许乱闯门,禁止入新房;即使拿群众的一棵菜,也要付钱。
  彭德怀和警卫班战士一起住牛棚,牛粪上垫些稻草谷席当床铺,四面透风,他们就挤在一起过夜。
  三餐开饭时,彭德怀和战士们一样,身边带个小竹筒,吃一碗饭,取出一块腌菜干,吃后有剩余的,又小心地装回竹筒内留着下顿吃,不肯轻易丢掉。由于敌人封锁严密,食盐短缺,一块光洋只能买到三两食盐,战士们常常吃不到盐。彭德怀和战士们同吃一锅饭,吃的菜也没有盐,过着“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日子。
  一天早晨,细雨霏霏,寒风剌骨,警卫班的几个战士执勤归来,路过山边的一座小草寮,就进去避风躲雨歇个脚。进寮一看,发现寮角里有一大堆茅草严严实实盖住什么东西,掀起一看,竟然是两个箩筐,里面装着金灿灿的稻谷!战士们喜出望外,都说是意外的收获。可是,这是谁的呢?该怎么处理呢?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拿不定主意。
  回到驻地,战士们马上向彭德怀汇报。他听了,沉思了一会儿,严肃地说:“这是老百姓的救命粮。对我们不了解,怕我们抢,这才藏起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做好宣传!”他随手写了一张字条,交代战士放在谷子上面,原样用茅草严严实实盖住。
  很快,藏谷的老杨在偷偷查看谷子时,发现了那张字条,上面写着:“红军看到了,我们不会拿群众的东西。”老杨愣住了,从此逢人就说:“红军真是好,说不拿百姓的东西,真的不拿。没人看见,也不拿。”
  由于红军纪律严明,爱护百姓,深得广大群众的拥护。1934年正月,地美乡成立了赤卫队,打开了几个土豪的谷仓,把粮食分给劳苦大众。打土豪、分田地,闹得红红火火。村里5名青年报名参加了红军。
  1934年正月中旬,彭德怀率领东方军挥师东征。地美一带群众家家动员,人人动手,踊跃支前,赤卫队员和民工随军出发。东方军以摧枯拉朽之势,于1月25日攻克沙县城。敌人溃不成军,残兵败将逃入尤溪,红军战士穷追猛打,一口气追到尤溪城外,火烧兵工厂,直捣卢匪老巢。赤卫队员爬山涉水,冒着枪林弹雨,救护伤员,搬运战利品。至今,沙溪河畔,还流传着歌颂彭德怀率领东方军攻克沙县的一首民歌:
  正月里来是新春,攻打沙县闹纷纷,彭总神兵从天降,打得卢匪丢了魂。
  伴随这首民歌一起流传下来的,还有彭德怀与东方军烙印在三明红色土地上的感人故事。
  (高珍华 林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