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为什么不杀刘长,刘邦那么多儿子为何只有汉文帝刘恒与淮南王刘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796

刘邦那么多儿子为何只有汉文帝刘恒与淮南王刘长能逃脱吕后的迫害呢?

汉朝的建立者刘邦一生共有八个儿子,也许是为了尽自己的最后一份心,所以在他去世前,他的儿子们他都予以封王,期待着他们可以安然的活下去。可惜事与愿违,刘邦去世后,政权渐渐被吕后把控,为了帝位转给吕后自己娘家的人,她是怎么对待刘邦的儿子们呢?为何最终只有汉文帝刘恒和淮南厉王刘长得以幸存下来呢?最后大臣们选择皇位继承人时又为何选择刘恒而不选择刘长呢?

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他把皇位传给了吕后的儿子刘盈,即为汉惠帝。刘盈生性仁柔,对于自己的哥哥、弟弟非常尊敬和照顾,因为自己当皇帝以前,他的父亲刘邦有想立他的弟弟刘如意的打算,后来在萧何的建议下,请来商山四皓辅助自己,这才令刘邦打消了立刘如意为太子的打算。

汉惠帝刘盈对这些倒无所谓,但他的母亲吕后却是怨恨上了刘如意和戚夫人,所以在吕雉当上太后以后,她就开始折磨戚夫人,并且还把赵王刘如意从封地上召回京城想把他杀掉,汉惠帝知道以后,为了保护自己的弟弟,也为了能让他安然的返回封地,他从刘如意来京城之后就同吃同住,这让吕后没有机会下手。但有一次外出打猎,刘如意年纪太小没有早起,所以汉惠帝不忍心叫他就先出去了,可惜就趁这个空档,刘如意就被吕后派人用毒酒毒死。

汉惠帝回来以后很是伤心,但对于自己的母亲又不能责怪什么,只能闷闷不乐。吕后紧接着开始残害戚夫人,并把她做成人彘,还让汉惠帝前来观看,汉惠帝看到被母亲残害的戚夫人的惨状后,每天借酒浇愁,最终在公元前188年抑郁而终。

汉惠帝死后,权利彻底落入到了吕后的手中,她的野心开始膨胀起来,为了将帝位转给自己娘家的人,她开始了对刘邦子孙的迫害之路。

刘邦的大儿子齐王刘肥拥有最大的诸侯封国并且还有相国曹参的辅助,这一切都凸显着刘邦对刘肥的重视。但在刘邦死后,吕后看着他这么大的封地,心里动了坏心思,在一次朝见过程中,吕后想用毒酒毒死刘肥,还好在汉惠帝的挡酒下,才幸免于难。回去之后刘肥胆战心惊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在自己内史士的献计下,他向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献了一座城,这让吕后很是高兴,就这样刘肥才得以回到封地。回去以后刘肥一直处在这种担惊受怕的心理作用下,没过几年便去世了。

公元前181年,在别人的诬告下,吕后召刘邦的第六子刘友来京城,将他软禁起来,并断绝粮食,最后刘友被活活而死。

汉高祖刘邦第五子刘恢在吕后的逼迫下娶了吕产的女儿为王后,但吕产的女儿生性嫉妒,毒杀了刘恢的宠妃,刘恢忍受不了这种环境,殉情自杀。

刘邦的第八子刘建在公元前181年去世,吕后派人杀了他唯一的儿子,封国被废除。

这下子刘邦的八个儿子只剩下刘恒和刘长了,刘长没有被杀害是因为他自幼丧母,一直由吕后抚养长大,所以才幸免于难。

而刘恒为何也能幸免于难呢?这就不得不感谢他的母亲薄姬。薄姬知道宫廷斗争的残酷现实,所以她一直教导刘恒要无欲无争”,在其母亲潜心寡欲思想影响下,刘恒无意与其他皇子争夺继承权,甘愿被分封到西北边疆、毗邻匈奴的荒漠贫瘠地带为代王。因为地处偏僻和他的无欲无争,这才让他免于被吕后迫害致死。

后来大臣们拨乱反正寻找皇位继承人时才发现只有刘恒适合,(因刘长是由吕后抚养长大,大臣们放心不过)再加上刘恒的母亲薄氏一族力量不强大,不会出现吕氏干政的情况,综合之下刘恒被迎接回长安继承皇位,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为什么要如此照顾刘长呢...只是因为是吕后抚养么,我感觉没这么简单吧.....

  汉文帝涉嫌二级谋杀

  汉文帝刘恒

  亲弟淮南王之死或非其本意 但也是他造成的

  史上那些残忍的亲情

  故事从疑云中开始。

  公元前174年,冬,吊诡的冬,西北地寒,桃李却开花,六月飞雪是冤情的倾诉,寒冬开春花又意味什么?

  雍州,陕西中部,一辆囚车,在雍县县令的指挥下,拆开封条。

  里面有人,是死人:淮南王刘长,当时元首汉文帝刘恒的同父异母弟。死亡时间:不详。

  死者待遇:有燃料菜蔬炊具碗筷床褥供应,甚至还有调料豆豉,每日五斤肉,二斗酒。应不至于饿死。由此推断是主动断绝进食而死。疑似自杀。但蹊跷处是:车上有封条,地方官不敢打开供应饮食。又疑似他杀。

  且根据有限的历史材料,对案件进行追溯。

  文/刘黎平

  案情表层分析

  确凿点:死者刘长因谋逆流放

  死者刘长,24岁,体貌特征:雄壮魁梧。能负重数百公斤的大鼎,擅长骑射项目。

  性格特征:暴躁刚烈,桀骜不驯。职称:淮南王,三岁时由前国家元首汉高祖,即死者父亲刘邦授予此职。死亡前系重囚犯,罪行如右:

  危害国家安全罪,颠覆罪:

  是年暗中聚集军车40余辆,轻重武器和兵员若干,并串通匈奴及福建、浙江地区非法武装,准备在陕西谷口地区武装叛乱,未遂。

  袭杀国家官员罪:

  在判刑前3年,即公元前177年,罪犯刘长在衣袖中暗藏国家管制武器——铁椎,将国家高级官员辟阳侯审食其诱出住所,以铁椎袭击审食其,致其死亡,并令仆从魏敬割下受害者头颅。

  罪案发生后,罪犯刘长向兄长刘恒,即国家元首自首。此外,还亲手杀害无辜者一名,唆使所属官吏杀害无辜者六名。

  僭越罪:

  擅自进入国家元首的专车,称兄道弟,对国家元首不敬,在自己封地私自使用国家元首级别的专车、用具以及仪仗队,擅自举行国家级别的阅兵式。

  另外犯有私纵、匿藏等罪行若干。

  定罪方式:廷议。鉴于案犯刘长系皇室成员,案件不交由长安当地法院处理,而是由国家元首和年薪二十万斤粮食以上的省部委级以上官员集中商量讨论。

  讨论结果:赦免死罪,流放四川。

  疑点:文帝到底有无杀弟之心

  出于亲情和人道主义,当时给予案犯刘长生活上相当好的待遇,如前文所述:有菜蔬炊具燃料被褥床单蚊帐等生活用品若干,甚至照顾到案犯的胃口,还配备腌制品豆豉若干,每日肉五斤,酒二斗。出于亲情考虑,家属同行,并配备美女若干。从物质待遇来说,未给案犯造成自杀的诱因。自杀是他杀的结果

  然而,廷议阶段最大的疑点在以下对话记录中: 汉帝国内阁高级官员袁盎陈述:皇上,您一向娇宠案犯刘长,以至事态发展到今日,而且案犯性格刚烈,如今用司法严格地对待他,一路上又风霜雨露,一旦情况不测,恐怕陛下您落下杀害亲弟弟的嫌疑。

  汉文帝刘恒回答:我只是苦一苦他,到时候还会善待他的。

  最高长官刘恒定出的“苦一苦他”的原则得到了司法官员和地方官员的执行,囚车被钉上封条,一路上官员都不敢开封,刘长本人也不开封条,而当时汉帝国的法律条文中,囚犯能否自己开封条亦是迷。于是,在“苦一苦”的原则指导下,案犯刘长“苦”死了。案情的最大疑点由此产生:刘恒在有袁盎明白陈述的情况下,仍然采用这样的措施对待弟弟刘长,是出于什么样的居心呢?

  我们不妨这样推测:刘恒知道弟弟刘长性格刚烈,不肯就范,不能接受司法的侮辱,已经下定决心饿死。而且刘长服刑前有以下记录:“谁说我是个勇敢的人,我因为骄横的缘故不肯听从劝告,以至于今天,人生一世有什么意义,怎么能郁闷如此呢?”这分明是绝命词,刘恒却下令给囚车打上封条。一心求死的刘长自然不会主动打开封条,外面的官员更不敢造次。

  于是,造成一个自杀的现象。可以这么说:刘长的自杀是刘恒造成的他杀。表面是自杀,实质是他杀。

  对汉文帝罪名推测

  当然,案件已经相隔两千多年,出于严谨考量,我们不能从用心就判定汉文帝蓄意谋杀,但至少可借用美国的法律,给汉文帝的行为定性为:二级谋杀,英文为Second-degree murder。行为人并非预定杀人,只是想重创对方,却造成死亡。正如汉文帝所说的“吾特苦之耳”。只是想“苦”一下他,结果却致命。汉文帝犯的或许是二级谋杀罪。

  关于案情的鉴定,由于资料有限,只能发展到这一步,下面继续分析涉案人和死者的心理和成长环境,跳开案情和司法看这个问题。

  亲情层面分析

  有手足之实却无手足之情

  闻知刘长死讯后,汉文帝“哭甚悲”,并且分封刘长的儿子为王侯,但是这些都不能弥补当时下手的冷绝态度。早干吗去了?或许从政治角度进行解读,为争皇位,爹娘尚可不要,何况兄弟。不过,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刘长谋反实在太缺乏政治和民意基础了,文帝何必要杀他?答案只有如此:这两哥们有手足之实,却无手足之情。刘长自杀与否与他刘恒有何关系?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父亲:汉高祖刘邦。却出自不同的子宫:刘恒的母亲是薄氏,是刘邦的妾;刘长的母亲是赵王张敖的美人,连妾都不是,公元前199年,刘邦去张敖的地盘视察工作,张敖将美人献给刘邦,于是有了刘长这个孽子。

  哥哥刘恒履历:生于公元前203年。在公元前197年的时候,刘恒被封为代王,随母亲前往山西就职,母子俩在边城度过17年,刘恒回到长安登基时,已经25岁左右。这期间与弟弟刘长实在没多少交集空间。   

  弟弟刘长履历:公元前198年,刘长母亲卷入一起谋反案,入狱。美人上诉,请求看在腹中刘家骨肉的分上,赦免罪行。父亲刘邦无暇顾及,吕氏出于妒忌,不转达,审食其不敢转达,刚烈的美人在刘长出生后自杀。刘长出狱,三岁时封淮南王。在哥哥刘恒登基前一直生活在首都长安或封地淮南,与其兄并无多少交集机会。  

  成年时很难培养兄弟感情:等哥哥登基,兄弟有见面机会时,大家都已经是成人:刘恒25岁,刘长18岁。没一起穿过开裆裤,没有一起打过陀螺,等到成年阶段再来恶补,要培养那种兄弟亲情,实在勉为其难啊。资料记载,刘长经常钻入哥哥的元首专车,拍着刘恒的肩膀称兄道弟,你以为是兄弟亲情吗?非也,是刘长刻意侮辱这个皇帝哥哥。

  身为天下至尊的刘恒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弟弟,一身城市气息,在自己面前显摆,能提起手足情吗?

  心理层面分析

  母亲非正常死亡致孽子心理

  兄弟二人的成长环境与心态

  哥哥刘恒:8岁时就随母亲去边关,在矛盾重重、杀机四起的长安,如果能被边缘化实在是一种幸运。刘恒在这里获得完整的母爱,历史上流传的代王刘恒亲为母亲尝药就是亲情的写照。公元前180年,刘家与吕家的政治斗争结束,刘家胜出,大家商量新的元首,居然选定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刘恒,说来说去就是因为他厚道,且没有复杂背景。因此,刘恒应该是带着感恩的心态去上任的,天上掉下馅饼,心态怎么会不好?

  弟弟刘长:监狱里出生,没了娘。稍稍大一点,就生活在吕氏诛杀刘氏的白色恐怖中,凭着他讨好的外貌和言语,居然被吕后视为掌上明珠,总算过关。但是生活环境的平静并没有孕育他心灵的平静,刘长继承了母亲刚烈的性格,而母亲冤屈的死,更促发他的刚烈。

  刘长后来的荒唐行为,若追究心理原因,多半源于他母亲的死。刘长的母亲入狱期间,想过很多办法,托过很多人,刘邦不理,吕后吃醋。那就委托周边人吧。当时审食其是吕后身边的红人。美人总算找到他,然而,审食其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含糊了这个问题,没有传达。美人就在这种含糊中死去了,母亲死于一个不公平的环境,刘长生出来之后没有母爱,他在一遍又一遍的思念亡母想念亡母的过程中,审食其的骑墙保身态度像一把刀一样,一次次割伤他幼小的心灵。

  仇意泛滥造成悲剧后果

  终于有一天,审食其为他当初的骑墙埋单了,被刘长一椎致命。且看刘长的刚烈表现,他打着赤膊上朝廷请罪,这孩子能言善辩,列举死者三桩罪行:间接杀害母亲,这是私仇;赵王如意之死,审食其没有援救,说明他的罪行不只是针对他刘长一个,是个惯犯;没有站稳立场,反而与吕家混在一起,这是政治立场的问题,是公仇。一番话说得汉文帝也不得不赦免他。

  仇虽报,但仇意未尽,他以一种债权人的眼光看待这个王朝,总觉得这个王朝亏欠他母亲的太多,他要替母亲无尽地索取。所以说,仇有时不只是事实问题,也是心态问题。刘长的心态,就是孤臣孽子心态。母亲遭遇不公正待遇而死,他的愤恨之火很难随着仇恨的燃尽而歇息。加之他对这样一位突如其来的兄长毫无手足的感觉,因此,在仇恨之火蔓延的时候,他更加没有亲情的禁忌。

  刘长一次次违规,其实是在找一种破坏的快感,仇意泛滥的最后高潮就是:夺权。当谋反不能成功,暴躁的刘长就说:“人生一世间,安能邑邑如此。”最后杀死自己。

吕后是怎么杀死戚夫人的,听说用的手法很残忍,把他的儿子吓病了

吕后派人砍去了戚夫人的手脚四肢,又让人剜去了她的那双迷人的眼睛,再用药熏聋耳朵,强迫她喝下哑药,然后不死不活的扔在厕所里,叫做人彘。戚夫人就这样在受尽折磨之后,无声地死去了。

------------------------------------

汉元年,刘邦东征,过定肉时得定陶美人戚姬,伴随军中。不久,戚姬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如意。汉七年,如意立为代王。削除韩信、彭越等异姓王以后,刘邦分封诸子,长子刘肥已封齐王,薄姬所生刘恒封代王,赵姬所生刘长封淮南王,戚夫人所生如意封赵王,另有刘恢封梁王、刘建封燕王、刘友封淮王。 太子刘盈是吕氏所生的儿子,刘邦不喜欢他。刘邦在分封为王的诸子中,最喜欢的是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惫。刘邦常说,刘盈为人仁弱,不像我,只有如意像我。刘邦还常在戚夫人宫中,把如意抱在膝上,对如意说,我终不会把不肖的儿子放在爱子之上!

废立太子的想法已是滋于言表,后宫便无法安宁了。

要想废立太子,大臣得同意,起码要让大臣不致反对,因为太子是储君,是一国之本。汉十年,刘邦在朝堂上正式提出废太子刘盈。朝臣始而惊仔,继之强烈反对,尤以刘邦的同乡汾阴侯周昌反对最烈。周昌有些口吃,听说废掉太于而立赵王如意,更是急火攻心,连说:“不不不可”。刘邦问他为什么不可。周昌怒气冲冲,憋得满脸通红地说;“臣下下下说说不出来,但臣下下下知道,这这这事不可!陛陛陛下要换换换太子,臣下下下决不奉诏!”

刘邦听了不禁放声大笑,一件极其严肃的事便就此作罢。吕氏随后跪谢周昌,说要不是他,太子就废了。后来,吕后从张良处得计,请来了商山四皓,这才险险地保住了太子认.得宠的戚夫人并不想做皇后,但一心一意要立如意为太子,每日在刘邦前哭泣。刘邦一几次废立未遂,便在一次见到八十多岁的商山四皓之后,招呼戚夫人指着他们说道:“唉,想换太子,大臣们却拼死护着;瞧瞧,那走去的四个老家伙,我请都请不到,他们却是慕名辅佐太子;没有办法,太子刘盈羽翼已成,恐怕难以更动了。日后我去了,吕后就是你的主人!”

戚夫人听了这些,伤心地哭泣不止。刘邦也陪着落泪。稍平静一点,刘邦抚着戚夫人,柔声地说,咱们原先都是楚国的人,你起来吧,给我跳一支楚舞,我来陪你唱支楚歌.戚夫人泪水蒙蒙,展开双袖,悲痛欲绝地跳起了楚地舞。刘邦踏着节拍,用楚调唱出了心中的哀歌:

鸿鸽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姗墩,尚安所施!

舞尽歌罢,戚夫人已泣不成声,像个泪人儿。从此以后,刘邦再也不提废立太子的事。

刘邦在几次废立的事情以后,心神不定,夜食难安。日后的戚夫人与爱子如意怎么办呢?他们哪是吕后的对手?大臣赵尧见刘邦终日如此,闷闷不乐,便悄悄说道:陛下天天这样优虑,是不是为戚夫人和赵王如老?担心他们与皇后不和,恐怕将来难得保全?”刘邦点点头,沉沉地叹口气:“是呀,正是担心这个,又没有妥善的办法!”赵尧想一想,这才说道:“办法是有,何不挑一个强千的大臣做赵王的丞相呢?这个大臣要皇后、太子、大臣们都害怕才行.

御史大夫、汾阴侯周昌最合适。”于是,刘邦便召见周昌,派他去赵王封地去做承相。

汉高祖十二年职公元前195年)春夭,刘邦去世了。吕后封锁后宫,布置调度,四夭秘不发丧。吕后想杀掉辅佐刘邦的诸将。郦商、审食其反对,晓以利害,这才作罢。太子刘盈即位,年17 岁,为汉惠帝。吕氏尊为皇太后,裁决政事。

吕后临政的第一件大事是派人把戚夫人抓起来,囚在深巷。她派人把戚夫人的头发剪去,给她戴上脚镣手铐,穿上囚犯的摘色衣服,命她每天在荒院中春米。戚夫人过惯了富贵荣华的生活,突然一落千丈,干起了这些苦活儿,心中便无限伤痛。她在干苦役的当儿,苦痛无法排遣,便悲戚地唱了起来: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春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使谁告汝!

悲痛中的戚夫人思念先皇无奈,便思念起了仍做着赵王的儿子。儿子怎么不来救救自己?儿子又怎么才能知道?戚夫人的悲歌,很快传到吕后的耳里,吕后一声冷笑,立即派人去赵地接赵王如意。接连去了三个使者,都被赵相周昌给顶回来了。吕后调周昌到长安,然后派人接如意到长安,如意只好跟随而来。 惠帝刘盈知道吕后的用意,听说如意将到长安,便亲自接到宫里,饮食起居和他一块。几个月的平安生活,倏忽而过。这一天,惠帝起床后到宫外练箭,没叫醒如意。结果,回宫以后如意已被强迫喝毒酒而死。惠帝奄无办法,只好安葬了他。

赵王如意死了,就轮到戚夫人。吕后派人砍去了戚夫人的手脚四肢,又让人剜去了她的那双迷人的眼睛,再用药熏聋耳朵,强迫她喝下哑药,然后不死不活的扔在厕所里,叫做人彘。戚夫人就这样在受尽折磨之后,无声地死去了。

后世研究这段历史,常把刘邦和戚夫人与项羽和虞夫人相提并论,于是有诗云:

亥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

戚夫人在悲戚的楚舞中,已经预感到了她日后苦痛不堪的命运。

汉惠帝死后谁继位了?吕后死后,刘长起义成功,谁做皇帝了?

汉惠帝死后,无子。所以吕后从外面抱了个孩子进来,冒充汉惠帝的儿子,是前少帝。孩子渐渐长大,表露出对诸吕的不满,吕后便毒死他,又找了个孩子进来,是为后少帝。吕后死,大臣诛杀诸吕,商议后请代王刘恒到长安继位,代王到达长安的当天晚上,先入住代王邸,朱虚侯和太仆清宫,迎接刘恒继承大位,即汉文帝,其后是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汉元帝、汉宣帝、汉哀帝、汉成帝、汉平帝,汉平帝被王莽毒死,立孺子,王莽篡位,西汉亡。

吕后杀死了刘邦多少儿孙

刘邦一共八个儿子 刘肥 刘盈 刘如意 刘恒 刘恢 刘友 刘长 刘建

只有刘盈是吕雉的亲儿子

其中赵隐王刘如意被毒死

赵共王刘恢被逼自杀

赵幽王刘友被杀

燕灵王刘建被逼死

一共四个王被杀

刘肥也差点被毒死,听了别人的建议把自己封地的城池献给妹妹鲁元公主【吕雉生】做汤沐邑又尊妹妹为太后才保住性命。

刘恒是因为自己母亲不受宠早早的母子被赶到封地没有存在感才得以活命。

刘长年龄太小,而且他亲妈生了他就被处死也躲过一劫。

希望能帮到你

刘邦当上皇帝后宠信戚夫人为什么不废后或者杀了吕雉?

刘邦也不是没想到换太子,但是换不了,刘盈和吕后的实力已经非常大了,换都换不了何况是杀?再者我一直觉得太史公写史记故意忽略了吕家家汉朝建立时的作用,吕氏普遍掌权,而且还是大权在握,同时吕后作为孝惠帝的母亲又是惠帝刘盈最坚定的支持者,杀了吕后,十七岁的皇帝,在一群如狼似虎的功臣面前,孤身一人,还不是大臣说什么是什么?

很多人把这个联想到相术之类的玄学,我觉得可能想多了。吴王,楚王,齐王占据富庶地区,实力强大,本身就是对吕后的很大牵制,所以即便到最后死,她也只能称制而不敢称帝,或者说无法将帝位从刘家转到吕家。刘邦临死前刑白马而盟,非刘姓王,天下共诛之,说的是谁?恐怕是吕家吧。

但吕后也有他的用处,这就不得不说说汉初的格局了,彭越,韩信,英布死了以后,非刘姓的诸侯王也就只有治下户三万的长沙王了,而且他还得应付南越王赵陀的威胁。代之的是刘姓诸王,齐王刘肥,楚王刘交,吴王刘濞,代王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文帝,赵王刘如意,淮南王刘长等等,天下大半在诸侯王手里,这对吕后是非常大的制约。

总结一下,吕后和晓辉皇帝是天然的政治联盟,吕后背后的强大吕氏家族也很强大,这都将是拱卫皇权,但外部刘姓诸王和内部勋卿同样可以制约后族对皇权的威胁。我想晓辉皇帝早死,否则如果吕后先死,诛杀诸吕的事情也不会发生。汉朝会很稳定,即便发生了政变,皇权还是回到刘邦儿子手里,因为刘姓诸王和内部勋卿谁也不能独大。

吕后死后是刘宣继位吗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是汉朝的第三位皇帝,公元前180—公元前157年在位。他是汉高祖刘邦第三子,汉惠帝刘盈弟,母薄姬,初被立为代王,建都晋阳。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吕后死,吕产、吕禄企图发动政变夺取帝位。刘恒在周勃、陈平支持下诛灭了诸吕势力,登上皇帝宝座。他在位期间,继续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他在位的23年成为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与汉景帝并列为“文景之治”。

标签: 淮南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