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争斗百年,英国最终能够胜出,其实原因只有一个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883

从十七世纪中期开始,欧洲大陆的霸主法国和海洋霸主的英国就已经势不两立、互为对手了。大家都知道,这场欧洲霸主争夺战的最后结局,以英国彻底击败法国,成为欧洲霸主而宣告结束。


那么,英国何以能够击败法国成为欧洲霸主呢?实事求是地说原因颇多,但其中英国强大的融资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英国赢在了融资能力上。


大家知道,英法两国的争霸可谓旷日持久,纠缠了百年。双方都无法迅速解决对方,所以基本靠的是持久的消耗战。而在这漫长而无休止的消耗战中,谁能挺下去,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而拼消耗,实际拼的就是国家的经济实力。所以谁的融资能力强谁就自然占据上峰。


然而,融资能力的强弱,跟国家的政治体系是密切相关的。英国是君主立宪的政治体系,税率比法国高出近一倍,而且英国的国债利率又要比法国低近一半。这一进一出使英国偿还债务的能力要远高于法国,也就是说英国的战争融资能力要远高于法国。


可以说,政体的不同让两国的金融能力有了较大区别。因为不断地打仗,英法两国的金融危机自然都与战争债务有关。


从十七世纪中期开始,英法两国每隔几年就会打上一仗,而一打就是几年。像发生在1701年到1714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大半个欧洲都卷了进来,战后,英法两国自然都欠下大笔战争债务。如何消解这巨大的战争债务,就成了两国的难题。


法国当时合并重组了好几个进行海外开拓殖民地与贸易的公司,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密西西比公司”。密西西比公司提出,只要政府授权公司享有在美洲密西西比地区的贸易垄断权,就承担一部分政府的战争债务。


那么,密西西比公司的钱何来呢?其实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向社会融资,也就是出售公司股票。这里要说明的是,当时法国的密西西比可不是现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概念,而是贯穿北美中部的广大地区。所以密西西比公司用贸易垄断权,向这一地区出售公司股票,而且股票价格一路飙升,轻松拿到了很多钱,这样消解大笔战争债务也就不是问题了。


这个办法让法国吃到了甜头,所以还想如法炮制把剩余的战争债务一并消解掉。于是,密西西比公司又大量发行股票,社会的购买热情也很高。可是,当时的法国货币供给明显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来支撑这样狂热的股价。为解决这个问题,法国设立中央银行,大量发行纸币以提供流动性。这极大抬高了密西西比公司的股价,半年时间就飙涨了十倍。一时间法国人近乎疯狂,拼命的抢购股票。如此看来,法国的战争债务轻松得以消解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这一切都是泡沫,更大的危机正在酝酿,不日汹涌奔来!


密西西比公司在美洲虽然拥有大面积的土地,但那里却人烟稀少,贸易规模十分有限。于是有人开始甩卖股票,进而狂甩,密西西比公司股票迅速崩盘。也使法国在1720年下半年开始陷入了极为严重的金融危机,法国的社会财富遭受洗劫,国家元气大伤。


当英国看到法国这样轻松地解决了战争债务,于是仿效法国给了本国的南海公司类似的授权,也想通过南海公司来消解本国的战争债务。南海公司走了密西西比公司同样的路,结果自然也是一样的。金融泡沫很快破灭。英法两国几乎同时陷入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然而,英法两国虽然都面对着基本相同且十分严重的金融危机,但是两国应对方法却大不相同。


英国政府立即进行了对南海公司的大调查。发现公司有着很严重的欺诈和舞弊的问题,于是没收了公司董事们的资产,并向受害者发放相应的补偿。此外,他还充分利用了几年前的一个减债基金为担保,发行了新的国债来解决财政困境,这一做法使得人们的信心渐渐得以恢复,也挽救了政府的信誉,得以让英国在短时间内就度过了危机。


而法国起初的做法也基本与英国极为相似。法国在密西西比公司泡沫中甩掉了一部分债务,剩下的被强制转化为长期国债,并也像英国一样搞了减债基金。然而,法国政府与英国政府不同的是历史在国债问题上曾几度违约,所以信誉度极差,人们对政府根本没有信心,又有密西西比金融泡沫的洗劫经历,所以相同的办法法国在解决问题的效率上远远不如英国,于是只能再次赖账。


还有在密西西比的金融泡沫中,法国采取了由中央银行大量发行纸币的不可取策略。这让法国人十分抵触中央银行制度,这也使法国之后长期不敢再设置中央银行,一直到拿破仑时期才又出现了中央银行。


正是这些原因搅和到了一起,使法国长时间陷入了财政困难而不能自拔。这样的窘境让法国无力再发动战争。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区别呢?根源就是前文说到的两国政体不同。


1688年英国经过光荣革命之后,就建立起了“立宪君主制”,大权由议会掌握。像国家税收这样的大事,当然要由议会来决定。这就意味着是选民自己同意收的,这样一来政府收起税来理直气壮,尽管税率很高也不怕国民有意见。


可是法国就不同了。它是绝对的君主制,虽然君主基本独揽大权,但是对于税收却不敢胡来,毕竟涉及大臣和民众的切身利益,如果收得太高,就有可能引起臣民的怨恨,如此不利于更好的统治。


所以,这样比较起来,立宪君主制还能有效照顾和整合不同利益人群的意愿,看上去国王权力小了,但实际上是更强了。而绝对君主制看似君主独揽大权,国王权力很大,但却容易使君主在整合臣民意愿上左顾右盼,实际权力并非想象的那么大。


所以,英国政府的偿债能力较强,战争融资能力也比较大。而法国却相反,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税收能力差,偿债能力自然就弱。偿债能力弱,就意味着融资的风险高,就迫使其以更高的利率来发行国债,这就又使偿债压力变大。之后就是赖账,信誉度下降。如此恶性循环而已。所以,两国在走出金融危机上就有了大的区别。


因此,在英法两国长期争霸的拉锯战中,法国体力渐渐不支,被迫退出争霸舞台。经过百年争斗,英国在1756年至1763年的七年战争中彻底打败法国,法国丢掉了在海外多年辛苦经营占领的绝大部分殖民地,英国从此成为了欧洲真正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