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仰天长叹:成事在天,只因庞统太倒霉,司马懿太好运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1040

《易经》被称为华夏古典经学之源,可见其评价甚高,其内容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同时以潜龙、见龙、惕龙、跃龙、飞龙、亢龙等比如人生的几个阶段。可见,人要时刻明确所处的位置与时机,并根据此做出适当的改变,如有此方可保其身,谋其利,借其时,造其势,否则功亏一篑,命尚不久矣。


据《三国演义》记载,诸葛亮随刘备出门之时,"水镜先生"司马徽曾说:卧龙也,得其住,不得其时。然诸葛亮发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正印证了这句谶语。借此话题,从几处时间探析诸葛亮发出此语的原由及内心变化。


(关羽影视剧形象)


关羽大意失荆州,东方门户大开


刘关张自结义以来,凡是兵分两路,必是刘备与张飞一路,关羽带领其部将为另一路。赤壁之战后,刘备巧夺荆州之地,欲镇守蜀汉以东门户,必选其关羽者。


关羽守荆州要塞,欲攻曹魏之军夺取樊城之地,岂料东吴将领吕蒙虎视眈眈已久,趁机攻占荆州,并穷追不舍,誓死要取关羽首级为其周瑜大都督报仇。关羽攻占樊城不得,荆州已失,无救援,最终走投无路,被吴军身首异处。


关羽影视剧形象


据《三国志·关羽传》的记载: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蜀汉失去战神关羽,一代神话级人物离去,蜀汉将士实力骤减,同时关羽大意失去荆州,导致蜀汉东边的门户大开,随时面临着东吴的进攻或是袭击。


关羽的死,对东吴来说是重大的损失,对于诸葛亮辅助刘备"兴复汉室"的梦想可谓更加可望而不可即。关羽素来沉稳,荆州将领除了关羽再无旁人可胜任。可见,关羽看似因大意失去荆州,实则天意也。


(诸葛亮影视剧形象)


马谡大意失街亭,北方门户大开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誓言要将"兴复汉室"进行到底,故有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的事件。诸葛亮每次讨伐曹魏均是在要塞街亭出发,可见看似小小的街亭却是整个蜀汉的门户,它保护着蜀汉疆土不受曹魏等侵略,保护其子民不受成为等抢掠,此为北方之门户也。


马谡为诸葛亮近臣,也可视为助手,貌似军事作战能力很强。故诸葛亮在一次北伐失败后,退回汉中,让马谡去守护街亭,并且千叮万嘱其责任之重大,街亭之重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优势。


(马谡影视剧形象)


然马谡却大意并声称诸葛亮有夸大之言,不料曹魏军队攻打街亭,马谡眼看受不住,扔下作战部队临战脱逃的。作为这个结果,街亭被曹魏所占据,北方的门户大开,随时面临曹魏大军的进攻。


据《三国志》的记载: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平连规谏谡,大败於街亭。


马谡跟随诸葛亮多年,情同父子,更是知己知彼。不知是马谡太多大意,还是诸葛亮太多草率,北方门户街亭失守了,三国鼎立之态势岌岌可危。可见,马谡失掉街亭,看似大意,实则天意也。


(庞统影视剧形象)


得凤雏庞统,其死于落凤坡


透过司马徽其言,凤雏、卧龙得其一者,方可得天下。可见,凤雏庞统与卧龙诸葛亮可谓东汉末年之全才也,然凤雏却在落凤坡之地惨死。刘备与宗室刘璋决裂之际,问身边谋士凤雏,寻求未来发展之道路。凤雏深知局势之危,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以供人主刘备选择,声称三者均可取的胜利。


赤壁之战时,曹军的连环计就是庞统给曹操挖的坑。后来,庞统投奔刘备,在一天之内解决了100多案子。刘备震惊,给与左将军之位,随其征战益州。期间数出奇策,可以说刘备得益州,庞统功不可没。可惜庞统行军至落凤坡,遭遇埋伏。


(张松影视剧形象)


在围困雒县时,庞统率领部将攻城,被敌方的乱箭射死,一代谋士凤雏,壮烈牺牲,时年三十六岁。在作战中,一般很难有将领被乱射射死之说,可凤雏却遭此牺牲。看似偶然,实则天意也。


得卧龙诸葛,其死于五丈原


诸葛亮可谓是跟随刘备以来,以《隆中对》蓝图为布局,一步一步带领刘备"兴复汉室",最后病逝在五丈原之地,诸葛亮发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之说,其身在北伐作战之际。诸葛亮连续几个月作战以司马懿为将帅的曹魏,可司马懿却偏偏不出,而作战之地上方谷连续九个月不曾下雨。


(诸葛亮影视剧形象)


诸葛亮派兵在城下谩骂,给司马懿送女人的衣物,司马懿毫不上当,甚至穿上女装问随军将领好不好看。最终,诸葛亮无可奈何,只能在之后的交锋中诈败撤军。司马懿果然中计,被引入已经准备了各种易燃物的山谷中,诸葛亮利用山谷的地形将司马懿的部队困在大火中。司马懿知道自己难逃一死,准备拔剑自刎。结果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司马懿趁着大雨突围逃了出去。


司马懿在粮草被诸葛亮抢夺后,无奈之下欲抢夺粮草,谁知遭到诸葛亮埋伏。诸葛亮将司马懿大军困在上方谷,并用熊熊大火放弃烟消云散。眼看着即将胜利之际,天降大雨,浇灭了大火,司马懿率领曹魏大军逃之夭夭了。诸葛亮大喊道:上天有意助曹不助刘,故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司马懿影视剧形象


在史料《三国演义》及《三国志》中均可看出蜀汉后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这些看似将领的大意或是其他原因,其实是大势所向,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大势也。正如《易经》所言,只有明确时机,抓住时机,在时机出彰显本能,未得时机时韬光养晦,才能走一步近一步,步步走向辉煌。倘若时机尚未到来或是时机早已过去,再去奋发图强,只会身心俱疲,梦想遥不可及!


参考文献:


1、 《易经》


2、 《三国志》


3、 《三国演义》


4、 《三国志·关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