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南北朝是什么意思?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头条750

南北朝是什么意思?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合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南朝一共有四个朝代,宋、齐、梁、陈四朝。宋朝是宋武帝刘裕建立的。宋武帝刘裕是南北朝的开创者,灭亡了东晋。南朝时期最强大的时候就是宋朝了,北伐了几次,最强大的时候控制了黄河流域的大部分。

之后的齐朝、梁朝两代南朝时期虽然下降了,但是总的来说实力是比北朝强大的。不过最后一朝陈朝的时候,南朝实力就不行了。基本上是全部退到长江流域以南了。实力远远不如北朝。

北朝开始时期比南朝早一点。北朝最早是北魏开始的。是鲜卑族人建立的,之后北魏统一了整个北方,定都洛阳。比较有名的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北魏的实力不断的下降。

北魏出现了两大军阀势力,一个是高欢、一个是宇文泰,之后两个人一人立一个当皇帝,都是自己是正统。北魏开始分裂了,成为东北和西魏。再后来,高欢和宇文泰分别建立了北周和北齐。

最后北周把北齐给灭亡了。统一了整个北方。之后北周周武帝宇文邕去世,被外戚杨坚趁机夺权,建立了隋朝。

隋朝强大之后开始了南征,灭掉了当时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俘虏了南朝最后一个皇帝陈叔宝。这个时候南北朝彻底的结束了,隋朝最终统一天下。

扩展资料

发展:

文化:

南北朝时代,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不同于两晋时期的新形势,玄学思潮归于沉寂,佛道二教继续发展。佛教大量译经,广泛流行,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民俗及文化的各个层面。

儒学面临严峻挑战。由于佛教的急剧膨胀,使原来儒、玄、佛、道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儒家学者在思想、文化上的批评焦点,由老庄玄学转向佛教,出现了大批反佛思想家。

经济:

随着中原人口的大批南下,不仅使南朝增加了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南方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南朝政府对北来的流民起初采取侨立州郡的政策,后来,东晋和南朝政府为了扩大剥削对象,改行土断政策。

科学:

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期间,由于边疆民族内迁、北方人群的南下,造成文化大交流及混成。由于儒学一统的局面打破以及玄道佛的兴起,使得学术研究朝向多元化。各国为了生存或战争,多少推行一些改革措施以确保某些地区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这些都使得科学技术大幅提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和六朝有什么区别啊

1、时间跨度不同

魏晋:公元220年—420年。

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

六朝:公元222年–589年。

2、朝代不同

魏晋:魏晋中“魏”指的是三国北方政权曹魏,而“晋”指的是司马氏建立的晋朝。

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439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六朝:即孙吴(或称东吴、三国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南朝陈这六个朝代。六朝京师均是南京(孙吴时期名为建业,西晋司马邺称帝后为避讳,改名建康)。

3、时代特征不同

魏晋: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南北朝:

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的步伐。

六朝:

北方政权林立、战乱频仍的时候,江南地区因远离战场而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六朝时期得到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北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朝

南北朝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南北朝是420年开始的。

南北朝(420年—589年 )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南朝(420年—589年)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扩展资料

南北朝的灭亡

杨坚为北周12大将军杨忠之子,他还是太子宇文贇的岳父。578年周武帝去世后,由太子宇文贇继立,即周宣帝。他荒淫昏庸,迷信佛道二教,立五位皇后并夺人妻子。他杀宗室功臣宇文宪并大撤诸王就国。杨坚开始集结文武诸臣,形成一股庞大的集团。

周宣帝去世后,其子宇文阐继位,即周静帝,刘昉、郑译矫诏以杨坚总知中外兵马事,入朝辅政。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等人不满杨坚专权,起兵讨伐杨坚,史称“三总管叛乱”。杨坚得李德林策划,以韦孝宽等人平定了叛军。

581年杨坚代周为帝,即隋文帝,改国号大隋,北周亡。587年隋文帝废西梁后主萧琮,西梁亡。588年隋文帝发动灭陈之战。

以杨广、杨素为行军元帅,以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发兵攻陈。隔年隋军攻陷建康,南朝陈亡,中国再度统一。自永嘉之乱以来,中国分裂近三百年之久的“南北朝时代”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北朝 (中国历史时期)

南北朝是什么意思?

南北朝以后是什么朝代?

夏【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启

商【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商汤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周武王姬昌

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周平王(宜臼)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7】秦始皇嬴政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汉高祖刘邦

新【9-23】王莽

东汉【25-220】刘秀

魏【220-265】曹丕

蜀【221-263】刘备

吴【229-280】孙权

西晋【265-316】司马炎

东晋【317-420】司马睿

十六国【304-439】

宋【420-479】刘裕

齐【479-502】萧道成

梁【502-557】萧衍

陈【557-589】陈霸先

北魏【386-534】拓跋珪

东魏【534-550】元善见

西魏【535-557】元宝炬

北齐【550-577】高洋

北周【557-581】宇文觉

隋【581-618】隋文帝杨坚

唐【618-907】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902-979】方镇

契丹 辽【916-1125】耶律阿保机

北宋【960-1127】宋太祖赵匡胤

西夏【1038-1227】元昊

南宋【1127-1276】宋高宗赵构

金【1115-1234】完颜阿骨打

元【1271-1368】元世祖忽必烈

明【1368-1644】明太祖朱元璋

清【1636-1911】皇太极

中国历史中的南北朝和东西晋等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以南北东西来分?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南朝(420年—589年)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439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南北朝前期仍是士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士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

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的步伐。

西晋承袭中原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

晋朝(266年-420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扩展资料:

南北朝是中国一个分裂的朝代,分为南朝和北朝。南朝依次是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出身于北周八柱国之一的李唐宗室,修《晋书》,奉南北朝共为正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奉南朝为正统。

南朝作为汉族政权和东晋的延续,其各朝皇族主要是士族或次级士族,因为在东晋末期之后,军职大多由士族或次级士族等担任。

由于执政者的努力,出现元嘉之治与永明之治等治世,使得国力富盛。皇帝受获声誉深重的主流士族拥护,然而士族只想保有本身政治地位,并非全然支持皇室,皇帝也扶持寒门担任军职或次要官职以平衡政治势力。由于皇室内部也因为争夺皇位的斗争,时常发生宗室血腥事件。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

当代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士大夫纷纷盛行清谈。由于边疆民族带来草原文化,东晋则拥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双方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北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民族战争、民族融合、民族重组。

1、民族战争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除西晋短期统一以外,魏晋南北朝多数时间处在分裂割据状态,或三国鼎立,或南北对峙。

南北对峙下的南方和北方,又时常呈现不同的分裂割据局面。分裂割据状态下,战乱频仍,各地交通阻隔,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的严重破坏、商业经济的衰退是分裂割据带来的后果。

2、民族融合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秦统一中国以后几百年间,我国各民族形成发展、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多民族的统一”,是对秦汉王朝的高度概括,“多民族的融合”,构成了魏晋南北朝社会大分裂之外的又一大时代特征。

两汉时期汉匈之间的和战,增进了双方的交往与了解,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迁居内地、建立少数民族政权,最后与汉族融合,提供了条件。

3、民族重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扩展资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重心。秦汉时期,南方经济明显落后于黄河流域。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经济较大的开发。

这一时期,规模大、破坏性较大的动乱多发生在北方,而且战乱局面持续时间很长,南方则相对安定,西晋末年以后,上百万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积、安抚流民、兴修水利及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江南经济发展迅速。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而和闽江流域。江南丝织业、制瓷业、造纸业都有不小的发展,南方商品经济也相对比较活跃。江南经济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打下了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晋南北朝

南北朝里的宋和宋朝有什么区别

一、所在历史时期不同。

1、南朝宋(420年-479年),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国力最强的朝代。共传四世,历经九帝,享国60年。

2、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二、政体性质不同。

1、南朝宋,刘裕以寒门庶族身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凭借着与北方流民为主的北府兵组成的寒门武装集团,以显赫军功,最终改朝换代,创造了刘宋政权,结束了东晋“门阀与皇帝共天下”的局面。

此后,刘宋经武帝刘裕,文帝刘义隆,孝武帝刘骏三代的努力,逐步将军政大权和地方控制权悉数收归皇权,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政治举措限制士族的政治特权,削弱士族的经济实力,并通过重要出身微贱而有实际才干的寒人掌管机要之职。

2、宋朝,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

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这样三司、宰执、枢密使三权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三、灭亡原因不同。

1、刘宋末期出现中央和地方军镇互相猜忌、攻伐的政治乱象。泰豫元年(472年)四月,宋明帝刘彧病死,其子刘昱即位。元徽五年(477年),刘昱在杀掉权臣阮佃夫之后欲亲理朝政,试图将宫中内外大权悉数收回,准备剥夺萧道成禁军职权,遂与萧道成发生激烈冲突。

同年七月,萧道成收买刘昱的侍从抢先一步派人弑杀刘昱,立其弟刘凖为帝,自执朝政 。此时,忠于刘宋朝廷的大臣袁粲、沈攸之等先后率众起义讨伐在建康弑君废立的萧道成,但都被残酷镇压。 升明三年(479年)四月,扫除篡位障碍的萧道成篡夺皇位,废刘凖自立为帝,刘宋灭亡。

2、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四、国号起因。

1、南朝宋建国者刘裕祖籍彭城,乃春秋时宋国故地,故受晋封爵宋王并最终受晋禅位,取“宋”为国号。

2、赵匡胤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 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朝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 (中国历史朝代)

魏晋南北朝是什么意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魏朝(曹魏)、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扩展资料:

思想成就

南北朝时代,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不同于两晋时期的新形势,玄学思潮归于沉寂,佛道二教继续发展。佛教大量译经,广泛流行,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民俗及文化的各个层面。

儒学面临严峻挑战。由于佛教的急剧膨胀,使原来儒、玄、佛、道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儒家学者在思想、文化上的批评焦点,由老庄玄学转向佛教,出现了大批反佛思想家。

经济水平

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黄河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秦汉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很大。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规模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并且时间持续很长,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样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晋南北朝

南北朝,指的什么?

南北朝,指的是中国历史上一般南北对峙并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南朝是东晋灭亡后先后出现的宋、齐、梁、陈4个朝代的总称,时间从公元420年至公元589年,历时169年。北朝是北魏及其分裂后的东魏、西魏、北周、北齐各朝代的总称,从公元386年至公元581年,历时195年。

南北朝是中国古代重要发展时期。当时南北双方虽然互有征战,但已不像东晋和十六国之间那样频繁,经济得以发展。南朝以宋的国力最强,在前期兴修水利,鼓励农桑,减轻赋税,比较繁荣。由于士族势力逐渐衰弱,庶族地主有所抬头,生产也有了较快发展。南朝的手工业也很发达,哲学、天文、数学、文学、史学等各方面都有较高成就,其中范缜的《神灭论》、祖冲之推算圆周率就是杰出代表。中国古代社会“北富南贫”的现象,从南朝开始有了变化。

北朝在北魏孝文帝时期实行迁都和改革,向汉化转变,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北朝文化以地理学、农学和石窟艺术成就最大,如郦道元的《水经注》和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公元534年以后,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公元550年,东魏演变为北齐;公元557年,西魏又演变为北周。到公元577年,北周攻灭北齐,重新统一了北方。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取代了北周,自己当了皇帝,建立了隋朝。北朝从此结束。到公元589年,隋军攻灭南方陈朝,南朝也不复存在。

南北朝南朝宋朝皇帝列表

南朝宋共历九帝,分别为:刘裕、刘义符、刘义隆、刘劭、刘骏、刘子业、刘彧、刘昱、刘准。

1、刘裕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

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420年-422年在位)。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 。

刘裕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自隆安三年(399年)后,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

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即位后,又派兵南征林邑国,使其全境归附。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执政期间,吸取前朝士族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

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并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终结了门阀专政的时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

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有重大贡献,并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明人李贽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称。

永初三年(422年),刘裕计划出征北魏,尚未出兵,便因病逝世,终年五十九岁。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葬于初宁陵。

2、刘义符

宋少帝刘义符(406年12月6日-424年),字车兵,南朝宋第二位皇帝。宋武帝刘裕长子,母为张夫人。

有膂力,善骑射,解音律。永初三年(422年),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景平”。景平二年(424年),被徐羡之、谢晦等人所废,不久被杀。

3、刘义隆

宋文帝刘义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字车儿,彭城绥舆里(今安徽萧县)人。南朝宋第三位皇帝(424~453年在位),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宋少帝刘义符之弟,母为文章太后胡道安。

初封宜都王,历任前将军、镇西将军等职,元嘉元年(424年)即位,在位三十年,年号“元嘉”。

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得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史称元嘉之治。

军事上,继承刘裕北伐的政策,于430年、450年和452年三度出师北伐,但都无功而返。特别是第二次北伐失败,导致北魏长驱直入、直抵瓜步、饮马长江,造成刘宋江北地区日益萧条、六州残破。

元嘉三十年(453年),为皇太子刘劭所弑,时年四十七岁,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

4、刘劭

刘劭(424年-453年),字休远,南朝宋第四任皇帝,宋文帝刘义隆长子,宋孝武帝刘骏、宋明帝刘彧长兄。皇后袁齐妫所生。

刘劭六岁时被立为皇太子,在太子位二十余年,深受文帝宠爱。后因反对北伐,与文帝产生矛盾,在女巫严道育的唆使下私行巫蛊之术,使得文帝有了废立太子之意。

他遂与始兴王刘濬合谋,于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抢先发动宫廷政变,率东宫卫队闯宫弑父,随即自立为帝,改元太初。但在位仅三个月,便在其弟孝武帝刘骏的讨伐下兵败被杀,时年三十岁。

刘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通过“弑父”手段夺取皇位的皇帝,其弑逆之举受到当时及后世的一致贬斥。后世史家也都以“元凶劭”、“贼劭”、“逆劭”相称,不承认他是南朝宋的正统皇帝。

5、刘骏

宋孝武帝刘骏(430年―464年),字休龙,小字道民,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宋明帝刘彧异母兄。南朝刘宋第五位皇帝(453年—464年在位)。

初封武陵王,素不得宠,屡镇外州,先后统军讨平雍州群蛮、参与北伐、平定縁江蛮和西阳蛮,屡立功勋,获诸将推戴。

元嘉三十年(453年),太子刘劭弑杀宋文帝之后,刘骏亲率大军讨伐,很快便将其击溃,夺取了皇位。

刘骏在位期间,政治上,推行了系列改制举措,削弱士族权力,大力提拔寒门,并通过改置州镇和设立典签加强对地方和宗室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上,他推行土断,赦免奴婢和军户,抑制兼并,限制士族封山占水,始行检籍,设立台使,改革税制,并改铸钱币;

军事上,他于大明二年(458年),以颜师伯为青州刺史,又重用殷孝祖、卜天生等将领,击溃魏军,取得了宋魏第一次青州之战的胜利,收复了济水以北的失地,并进行了军制改革;

文化上,他尊孔崇佛,恢复礼乐。但统治末年,大兴土木、滥用民力、奢侈无度,致使其在位前期形势出现好转的刘宋,在其执政末年又走向衰败。

同时为巩固帝位,他大肆削弱刘宋宗室,为其死后十几年间刘宋宗室进一步内斗直到灭亡埋下隐患。

大明八年(464年)五月,刘骏病逝,年三十五,在位十二年。庙号世祖,谥号孝武皇帝,葬于景宁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朝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义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义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骏

标签: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