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和巡抚,标准的地方土皇帝,为何都没有能力推翻朝廷?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问答944

兵力不够,胆量不够,多方制衡没有机会,如何反抗和推翻。

从封建王朝创立开始的时候皇权和地方的问题就是各个王朝着力解决的问题和矛盾。秦王朝的郡县制,汉朝郡国并行制,包括唐朝后来藩镇。王朝统治者一方面希望地方拱卫王室,保证安全和稳定,另一方面又担心地方拥兵自重。所以从宋朝开始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文官牵制武官,地方官吏相互监督,皇帝想出各种办法让他们能够治理一方,拱卫京师又不会威胁到皇权。

题主所提出的总督和巡抚开始于明朝。明朝刚刚建立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和地方行中书省,归六部权力于自己一身,地方长官则设立左右布政使来负责一省政事,军事则有都指挥使负责,监督则由按察使负责。所以明朝的封疆大吏可以说有布政使,都指挥使,按察使三人,同时这三方也是地方最高长官。后来随着皇权的加强,京师会派遣官员到地方管理和考察一省军政,或者由于特殊情况要由京师派人去担任指挥军队平叛这些人被称为总督和巡抚。但是这两个官职并不是长期性的,他们做完事就回到朝廷里。比如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就是抗倭需求在福建担任福建总督。


到了清朝总督和巡抚代替布政使成为封疆大吏,总督为一个省或多个省的一把手,巡抚为一个省的一把手,布政使则成为一省二把手主管民政,财政。总督和巡抚虽然是一省的一把手但是他们并没有对军权的实际控制。一省的军事由提督负责,在沿江,沿海地区除了陆师提督外还有水师提督。所以清朝封疆大吏级别的三位就是总督,巡抚和提督。但是为了防止一家独大总督节制巡抚,提督,巡抚对总督也有监察,上书的权力,各个省之间的总督和巡抚也有着监督的权力,所以清朝历史上不乏有总督互参,巡抚互参,总督和巡抚互参的事情出现。最有名的应该就是直隶总督李绂和河南巡抚田文镜互参事。


为了防止提督在地方的拥兵自重,所以到了康熙年间,康熙将提督对副将以下的一些中下级将领的管理权交给巡抚负责,巡抚有了自己的“抚标”,总督也有自己的“督标”,但是大概有两到三个营的兵力,这些都是地方绿营兵,大概每个营五百左右的兵力。所以总督和巡抚虽然是地方的一把手,但是他们的兵力并不足以支撑他们进行谋反,逼宫。他们同时还要受到监督,所以不可能有机会去做这样的事情。清朝最有机会做这件事的估计就是陕甘总督年羹尧,他后来当上了大将军,总领西北四省军政要务,但是依旧没有逃过雍正皇帝的制裁。


提督中步军统领衙门的九门提督总管京师九门防务,兵力达到3万左右依旧没有机会去逼宫乱政的胆量,像鳌拜这样的领侍卫内大臣权倾一时,都逃不过一个小伙子皇帝的制裁,一个地方总督,巡抚又有何机会和胆量去做这样的事呢。这些总督,巡抚自小接受的都是忠君爱国的思想,大多都是八旗子弟有着他们的忠心和认同,江山社稷是老祖宗一起打下来的那么也一起守护下来。


文/红雨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