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前,怎样的一次调研,竟让周总理停留长达一周?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763

1958年夏,广东的天气酷暑难耐。7月1日下午,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县委会,一辆吉普车悄然停在了门口。一行六七个人下了车,其中一个戴着草帽,穿着普通的白色短袖上衣、灰布长裤。


早已等候在门口的县委会工作人员马上迎了上去,他们也是上午才刚刚得到的消息。原来,来到这里的是周恩来总理、以及随行的秘书和广东省的几位相关工作人员。


顶酷暑 百忙中南下调研


新会,一座并不起眼的岭南小城,地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部,潭江下游。当时,作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可以说日理万机。百忙之中,他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来到广东新会呢?


1958年6月底的一天,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把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罗青长找来,告诉他自己准备亲自到广东新会考察。


事实上,周恩来的这次新会之行,源于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时毛泽东的指示。


原来,那次会议上,广东新会县委第一书记党向民热情洋溢地向中央汇报了新会近几年在农业、工业、商业等领域的工作成绩,毛泽东听了非常高兴。6月19日,《人民日报》又报道了新会农民周汉华培育出水稻优良品种的消息,这引起了周恩来总理很大的关注。


除此以外,当时全国各地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为主要特点的“左”倾错误,开始逐渐显现。身为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对此非常警惕。为了了解基层的真实状况,他需要亲自到基层群众中去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那么,一个普通的调研,又为何长达整整一周呢?在广东新会的七天六夜,周恩来总理都经历了哪些难忘的事呢?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温饱问题是最为紧迫、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周恩来的新会之行,将第一站放在了田间地头。


7月2日一大早,也就是周恩来到达新会的第一个早晨,他便在当地负责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新会北郊的圭峰农场。


在农场,周恩来不光了解农场各方面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农作物的产量收成等,还查看了农场种植的荔枝、菠萝,以及养猪的猪场等。临别时,周总理还为农场提了“新会劳动大学”的名字。


查温饱 连夜看望土专家


离开农场后,傍晚时分,周恩来来到了他当天视察的最后一站,探访23岁的青年农民育种专家周汉华,这也是他视察新会之前就已经安排好的重要内容。


周汉华是新会县五和二社的村民,据当时的《人民日报》报道,文化程度不高的他,靠着自己的自学和钻研,培育出了可以高产的杂交水稻。因此,周恩来借着这次的考察,专门来看望他。


周恩来一见到周汉华,便走上去与他亲切握手。在村里召开的座谈会上,周恩来详细地了解了周汉华搞的水稻杂交试验,周汉华也一一做了汇报。


在这个有三十多名群众和村干部参加的座谈会上,周恩来还详细地了解各种农作物的产量。


听完汇报后,周恩来来到了周汉华的试验田。周恩来看得很仔细,对每一个试验品种的名称、特性和培育过程等,他都详细询问。


回到了周汉华的家里,周恩来还爬着木梯到阁楼上,查看水稻杂交的标本。然后又到晒谷场,坐在小板凳上,和周汉华及家人,还有乡亲们亲切交谈。


周恩来饿着肚子,一直和周汉华及乡亲们聊到晚上九点多,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为了鼓励周汉华,临走时,周恩来还送了他一件特殊的礼物。


周总理拿一个电池灯给他,你的研究那么辛苦,没有灯,我送盏灯给你。我父亲很感动。


后来,周汉华赴北京开会,周恩来还把他请到家里,共进午餐,并询问水稻育种工作的进展情况。


访学校 与学生同桌听课


在那个年代,温饱问题,始终是周恩来最牵挂的。除了五和二社,周恩来又到周郡查看农业生产情况。在从码头到周郡社委会的路上,只有一两公里的路,周恩来却步行了一个多小时。他一边走,一边查看,不仅仅是农业,卫生站、幼儿园等都是他关心的地方。在去周郡社委会的路上,还路过了一个小学校。听到里面传出琅琅的读书声,周恩来便走了进去。


周总理走进了课堂,由于事先没有准备,他就坐在了同学们中间的空位上,和六十多位同学一起,认真地听林老师讲课。


周恩来还检查了同学们的作业和课本,并走到回答问题的同学旁边,鼓励、称赞他们。


最后,周总理高兴地走到讲台前,和林老师亲切握手,并鼓励他认真教书,对同学们好好培养。


探工厂 为年轻工人扇扇子


7月6日上午,走出田间地头,以及参观了崖山之后,周恩来带着对新会工业的关注,和对基层工人的关心,来到新会葵艺厂考察。


生产葵扇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所以,车间里的工人们经常是满身碳灰,满手油污。可周恩来并不在乎,他跟每一位工人握手,询问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


当周恩来了解到,当时新会全县蒲葵种植面积达到5万多亩,年产葵艺品上亿件时,不住地微笑点头赞许。


在火画车间,他看到精致古朴,独具风格的扇面烙画,不由得站在了年轻火画扇师傅赵文达的身后,并为他扇起了扇子。


当时正值7月盛夏,周恩来自己顶着酷暑,却为年轻工人扇扇子。周总理对新会葵艺和年轻工人的关心,深深地鼓舞着赵文达,也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徒弟们。一直以来,这种传统的技艺,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作报告 “别把我同群众隔开”


转眼间,一周的时间过去了。在新会的最后一天,7月7日上午,周恩来来到新会人民礼堂,向新会的干部群众两千多人,作了一场3个多小时的总结报告。


在报告中,周恩来运用了大量在新会调查研究中了解的事实和数据,来要求大家要坚持实事求是。他还对新会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勉励新会干部群众不要自满,还要前进。


周恩来讲话时,还发生了一件感人至深的事。在讲话过程中,会场的门是关着的。然而,在会场外还有很多群众挤在门口,他们都是自发而来的,想要来听一听周总理的讲话。


当时周总理跟工作人员说,你们为什么把我跟群众隔开呢?那个工作人员一听,就把门打开了,群众就从四面八方走进来了,那个两旁走廊都站满了群众。


报告会结束后,当天中午,周恩来就离开了新会县,又到江门和广州市做了短暂的考察,然后也就结束了他这一次的调研。


在这七天六夜里,周恩来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提醒工作人员,一切从简。那时候,新会县城已经有几家新建的条件不错的招待所了,而周恩来却坚持要住进县委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由于正值7月,广东的天气酷暑难耐,周恩来白天外出调查研究;晚上,就在这间办公室兼卧室内批阅文件,常伏案至深夜。他甚至还自掏腰包请工作人员吃饭,大到工作态度,小到生活细节,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与群众心连心,严于律己、艰苦朴素的精神。周恩来在新会踩下的足迹,也一直鼓舞着那里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