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楚生,电影《阮玲玉》中,蔡楚生到底爱不爱阮玲玉?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680

电影《阮玲玉》中,蔡楚生到底爱不爱阮玲玉?

  我觉得不完全爱。对于蔡楚生和阮玲玉来说,倒不如说他们之间的感情就好比蓝颜知己,比朋友多一点,但是比恋人却少一点,即使当初的蔡楚生对阮玲玉非常喜欢,但那种感情也无非是建立在蔡楚生对阮玲玉的倾慕上,是对她才华和容貌方面的欣赏,内心才会有更多的波澜,这些都是建立在阮玲玉魅力无限的时刻。而他们在兜兜转转走到一起的时候,也不过是一颗孤独的心靠着一颗寻求激情的心而已。

  蔡楚生爱过阮玲玉,他们两个人的事情我是通过张曼玉演的阮玲玉所了解的,在这部片子里面我认为楚生爱过她。阮玲玉的感情真的是让人唏嘘不已,在那个年代她长得如此的美演戏也是这么的好看有演技,或许是天妒红颜,她在感情生活上是不顺畅的。她的第一任老公张达民只知道跟她要钱,第二任老公唐季珊应该也只是贪图她当时的美貌,但是他最后得到了阮玲玉没有好好的珍惜她,还动手打了她,阮玲玉就是在这种长期的压迫下,自杀而死。

  对于蔡楚生最终的做法和状态,其实就能发现阮玲玉的绝望有多大,她在生命的最终时刻懂得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价值和地位,因此才会感觉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和信念。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阮玲玉本人就是如此的追求完美,但也只能怪她心中存的爱太过复杂,如果当初从一开始就不认识,或者是他们之间互相珍惜,或许还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所以蔡楚生对阮玲玉也许动心过但绝对称不上爱。他们的感情不能单纯的用男女之情来形容,他对她容貌演技的欣赏大于男女之情。

电影《阮玲玉》中,阮玲玉的死和蔡楚生的电影韦明有没有关系?

  我觉得电影《阮玲玉》中,阮玲玉的死和蔡楚生的电影韦明肯定是有关系的,失去了爱情的阮玲玉觉得一切都没了,她再也没有力量对抗外界的压力,她效仿《新女性》中的韦明服下安眠药

  《新女性》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女主角原型韦明来自明星公司的女演员艾霞。艾霞是中国首位自杀的电影明星,很有才华,除了拍戏,她还经常发表小说和诗歌,在当年被称为作家明星。然而在如此的荣耀面前,艾霞的情感生活却非常不顺。年轻时因反对包办婚姻与家人决裂,在上海孤身闯荡,事业有成后,另一场心碎之恋却让她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她在诗里写:眼泪同微笑,接吻同拥抱,这些都是恋爱的代价。23岁的艾霞在黑暗中忧伤得无以自拔,服毒而亡。

  阮玲玉的悲剧,一部分是自身原因,甚至可以说是人性。面对奸夫淫妇的指控,阮玲玉是想过要抗争,质问张达明,问蔡楚生能不能带自己走,但是这都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张达明不愿意帮你澄清真相,可以自己力争,不是有字据和人证吗?蔡楚生不敢带你走,不能自己走吗?当然,阮玲玉想不到这些可能也是因为当时环境限制,总是觉得当时的社会女人还是得依附于男人,哪怕是数一数二的明星。

  也许阮玲玉活的太认真,太通透了,看清了周围人和当时社会的本质,所以才会那么没有留恋地选择自杀吧。但这和蔡楚生的电影逃脱不了关系……

蔡楚生爱阮玲玉吗?

《渔光曲》是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导演是蔡楚生。在《渔光曲》之前蔡楚生还是个初出茅庐名不经传的小导演,曾多次邀请当红演员阮玲玉出演自己的电影,都被阮玲玉拒绝了。

直至他将《新女性》的剧本送到了阮玲玉面前,阮玲玉觉得剧中女主所经历的仿佛也是自己的一生写照,她接下了这部戏,也因此结识了蔡楚生。拍摄过程中,蔡楚生渐渐了解阮玲玉,在剧情里她所表现出来的强烈情感中,他看到了她的内心,她在向往什么、她在追求什么。拍完这部电影,阮玲玉因入戏过深,情绪久久不能平复,蔡楚生一直默默地陪着她,他懂她内心的凄苦。

两人关系日近,阮玲玉也渐渐向蔡楚生打开心扉,跟他倾述自己不为人知的秘密,自己的身世,和张达民唐季珊的故事。蔡楚生很认真的听着,他为眼前的女子深深地忧虑着。

后来有一阵,阮玲玉迷上了美国电影《蓝天使》的主题曲,她用英文一遍又一遍地唱。周围人都并未在意,只有蔡楚生了解她心中所想,他时常对阮玲玉的好友黎莉莉说:“莉莉,去陪陪阿阮,别让她闷出病来。”

再后来,阮玲玉死心日渐,有一日,她找到蔡楚生,想让蔡楚生带她走,但是蔡楚生拒绝了她。于阮玲玉这无疑是拔走了她最后的救命稻草,她走了,她终究离开了这个不让她好过的世界。而蔡楚生至此背负了无数骂名。

二十年后,蔡楚生写了一篇近万字的文章纪念阮玲玉,文章中她于他是优秀导演里的优秀演员,是一个艺术家对另一个艺术家的追忆,独独没有他爱她的证据。他清楚地分析了阮玲玉自身性格所造成的悲剧,讲述了阮玲玉自杀前的心理挣扎,他了解阮玲玉,正是从一个男人跳到另一个男人身上的依赖和软弱造成了她的悲剧。所以他不能带她走,他可以在阮玲玉困难时默默帮助她支持她,但他不能带她走。

如果当时他们一起走了,会吃人的舆论又将怎样诋毁阮玲玉,那时的阮玲玉又能承受的住吗?!或许他是考虑到了这一点,这样的话阮玲玉的人生还能看到些许暖意。也或许就如世人所骂一般,他软弱,他不想放弃自己的大好前途,毕竟阮玲玉于他还没有要到放弃自己事业的地步,而且他在乡下还有一个妻子。

我想,阮玲玉于蔡楚生是知己是红颜,独不是爱人,如果他爱她,在她当初郁郁寡欢时就会自己去陪她安慰她,而不是让黎莉莉去陪她。所以当阮玲玉向他伸出手时他愣住了,他没有想过要去改变这个身份,他还有自己的人生方向,他不能接受这突如其来的爱情,只是他那时不知这已是阮玲玉生命最后的一瞬,那一瞬他放开了她,从此便隔了一个生死的距离。

我想,蔡楚生于阮玲玉是蓝颜是知己,在生死最后一念之间,她误把这当成爱的幻想,当成自己最后的救命稻草,即便是死也不至于那么悲情。那时的她已心存死志,只是想再赌一次在最后努力一次,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她输了。这个世界从来没将温柔留分毫给她。

大家觉得阮和蔡之间存在过爱情吗?他们又是否可惜?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蔡楚生是第几代导演

蔡楚生(1906—1968)走过的是一条现实主义、电影民族化的艺术创造道路。他编导的影片大都深刻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控诉旧中国的社会、统治阶级的腐败,倾吐人民大众的心声,呼唤黎明解放的到来。他导演的影片艺术特色鲜明,故事曲折动人,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刻划细腻入微,内涵丰富,从多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蔡楚生,他被评论界誉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中国现实主

蔡楚生

义电影的奠基人",1906年出生于上海,广东省潮阳县(今广东省汕头市)铜盂镇集星村人。

蔡楚生的人物生平

蔡楚生,他被评论界誉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1906年出生于上海,广东省潮阳县(今广东省汕头市)铜盂镇集星村人。蔡楚生读过4年私塾,后以各种旧报纸作为课本,

刻苦自学。1925年,在汕头参加店员工会,组织进业白话剧社,担任戏剧演出的编剧、导演、演员,并试写文章和绘画。1926年,和进业剧社的同人协助上海华剧影片公司在汕头拍摄外景,与人合作编写了滑稽短片《呆运》,这是其对电影最初的尝试。1929年到上海,曾在几家影片公司当临时演员、剧务、美工、宣传、场记、置景、副导演、编剧,学习电影艺术的各门知识。1929年,入明星影片公司,任郑正秋的助理导演和副导演,协助拍摄了《战地小同胞》(1929)、《碎琴楼》(1930)、《桃花湖》(1930)、《红泪影》(1931)等6部影片。1931年夏,加入联华影业公司,正式担任编剧、导演。先后创作了《南国之春》(1932)和《粉红色的梦》(1932)。这两部作品反映出浓厚的感伤情调,脱离了当时的严酷现实。受到了左翼电影工作者的批评。在此期间,蔡楚生与他人联合编导了反映“一二八”抗日的故事影片《共赴国难》(1932)。1933年,蔡楚生参加了中国电影文化协会,被选为执行委员,接着导演了影片《都会的早晨》,标志着他创作思想上的重大转变。1934年,编导影片《渔光曲》,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轰动影坛,创造了当时中国影片卖座的最高纪录。影片在1935年2月举行的莫斯科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1935年 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他先后导演了《新女性》、《迷途的羔羊》(1934,蔡楚生导演)和《王老五》等影片。同时,还创作了《飞花村》、《两毛钱》和《歌舞班》3个电影剧本。抗日战争爆发后,蔡楚生由上海到香港,团结一部分粤语电影工作者,积极筹划拍摄抗战影片,于1938年连续编写了《血溅宝山城》和《游击进行曲》两部粤语影片的剧本。后又编导了表现上海人民在沦陷区进行不屈斗争的影片《孤岛天堂》(1939)和歌颂香港工人热情支持抗战的影片《前程万里》(1941)。

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蔡楚生回到上海,参加联华影艺社和昆仑影业公司的创建,并任昆仑的编导。1947年,与郑君里合作编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部影片,再次创造了国产影片卖座的最高纪录,当时被誉为“中国电影发展途程上的一支指路标”。同年冬,去香港,参加了推进华南电影的改进工作。1949年到北平,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电影局艺术委员会主任和电影局副局长、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和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职。195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8年,他在珠江电影制片厂编导了影片《南海潮》(只完成上集,1963)。影片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和地方色彩,上映后,受到观众的欢迎。

从30年代到60年代,蔡楚生的电影创作,紧扣时代的脉搏,吸取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结构特点,影片的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引人入胜。同时,他善于运用对比、呼应的艺术手法,把贫与富、美与丑、善与恶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和生活场景组接成有鲜明对照意义的镜头,使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以及细腻的细节刻画,又都使他的电影创作显出独特的风格。

1963年,蔡楚生在建国后执导的电影、也是他的最后一部电影《南海潮》上映。当他准备拍摄下集的时候,“文革”开始了,他被诬陷为“牛鬼蛇神”,惨遭迫害。1968年7月15日,62岁的蔡楚生,含冤去世。11年后,冤案平反,时间掌握在历史的手中,永存的还有那无法消灭的银幕形象。

蔡楚生除编导、拍摄影片、担任电影领导工作外,还发表过散文、杂文、电影理论、电影评论和回忆录文章多篇。其中,《对分镜头剧本和文学剧本的一些看法》及《创作四题》等,阐述了他的实践体会和对电影艺术的精辟见解,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从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导演有哪些?越具体越好。

中国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导演如下:

1. 第一代导演:中国电影始于1905年,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演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

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第一部系列电影《火烧红莲寺》 。他们也就成了中国的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的“第一代导演” 。

2. 第二代导演 :中国“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

他们的代表作有吴永刚的《神女》、程步高的《春蚕》、费穆的《城市之夜》、孙瑜的《大路》、朱石麟的《慈母曲》、史东山的《女人》、蔡楚生的《渔光曲》以及沈西苓、袁牧之的《桃李劫》等。

3. 第三代导演 :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优秀作品有成荫的《南征北战》,水华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张嘎》,谢铁骊的《早春二月》,谢晋的《女篮五号》等。《芙蓉镇》、《鸦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第三代导演的创作时期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

4. 第四代导演: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是伴随着电影和戏剧分家的讨论和对历史的反思进行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滕文骥、黄建中、吴天明等。他们与第三代、第五代导演一起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5. 第五代导演:指1982年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系学生,包括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张建亚、黄建新等。“第五代” 年轻电影人因为历经文革浩劫,接受当时流行的西方哲学、美学思潮,形成新的价值观、美学观当时整个文艺领域的强烈主体意识、反思思潮相适应。

张军钊1983年的《一个和八个》、陈凯歌的《黄土地》(1984年)、《大阅兵》(1986年)、《孩子王》(1987年),田壮壮拍出《猎场扎撒》(1985年)、《盗马贼》(1986年),吴子牛呈上了《喋血黑谷》(1984年)、《晚钟》(1988年), 张艺谋的《红高粱》。

6. 第六代导演:例如王小帅的《十七岁单车》,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张元的《过年回家》,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这三位导演。

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另一个共同特色是:他们都各有话说,第六代导演所叙述的故事,是他们各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如果能大量的呈现出来,才能显露出一个社会和文化的多元生机。

7. 第七代导演 :这里的“第七代导演”,是指在新千年之后走上导演岗位,开拍第一部电影的“新生代导演”。他们多是7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的电影的基本命题、所关注的对象,以及表现手法、风格,都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作品有所不同,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新的电影意识的诞生。

“第七代导演”,其实是个很不规范的概念。因为这一称谓既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也没有广泛流传;这里所归纳的导演群体,目前也尚未形成一个可以归纳为“代”的较为统一的性格、风格和流派。

中国四大渔港是哪四个?

中国四大渔港是海洋岛渔场、石浦港、汕尾港、吕四渔港。

海洋岛渔场:

海洋岛位于黄海深处,东与朝鲜半岛相望,西北与长山列岛毗邻,拥有长山列岛最好的港湾太平湾和最高的山峰哭娘顶(海拔373米),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有“黄海前哨”之称。位于我国四大渔场之一的“海洋岛渔场”。

扩展资料:

石浦港:

1933年9月,上海的电影艺术家蔡楚生、聂耳、王人美、桑弧等30余人,专程来到石浦,拍摄电影《渔光曲》外景。中国开渔节的开渔仪式也在此举行,几千艘渔轮由此开往外洋,气势十分壮观。石浦港现为全国四大群众渔港之一,对台联络窗口,国家二类开放口岸。

汕尾港:

汕尾港是对外开放口岸,是红海湾之滨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它距香港81海里,得天独厚,渔场辽阔,海产资源丰富;海运业蓬勃发展,有适易游泳的浅水海滩;它更是不可多得的天然避风港,台风来临时,众多船只云集在此避风,形成“千帆待发”之势。汕尾港是全国六大特等渔港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海洋岛

百度百科-渔港古镇

百度百科-汕尾港

百度百科-吕四渔港

聂耳的一生

聂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曾用笔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

1912年2月,聂耳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到上海,参加反帝大同盟。

1933年初,聂耳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

扩展资料:

成就贡献

1935年,根据田汉歌词创作出的《义勇军进行曲》在1949年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象征。

用电影音乐唤起民众用筑起血肉长城的电影音乐家和用群众歌曲的形式传达革命理想的作曲家;第一个用艺术歌曲的形式塑造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第一个用儿童歌曲的形式呼唤新中国的作曲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聂耳

标签: 不爱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