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东昌毛笔大大书写600余年传承历史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720

一笔撇,一笔捺,简简单单一个“人”;一撮毛,一个杆,普普通通一支“笔”。毛笔,是中国千年文化的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有一种以当地名字命名的物品——东昌毛笔。“东昌”名字的由来,据说跟当地的传说故事有关,到了明洪武元年(1368年),当地才改名“东昌府”。


东昌毛笔的前世今生


一支毛笔而已,何以称得上以当地地名命名?


东昌毛笔,蒋志红摄


明清时期,漕运兴盛,聊城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曾为沿古运河九大商埠之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液,江北一都会”。一条河,把天南地北的文化都云集于此,其中就包括由浙江湖北带来的毛笔制作技艺。


据《东昌府志》记载,东昌毛笔在元朝已有制作,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为毛笔制作业的兴隆时期。“东昌作坊,书笔两行”,即是当时繁荣景象的写照。清末始衰,但仍有作坊30余家,较大的作坊有余子尚、玉山堂、老文友、魁允堂、恒顺堂等,小作坊有万元长、文元斋、松华斋等。各作坊工匠多者100余人,少者30人,年产200余品种、300余万支。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开科大考,聊城傅以渐曾用东昌毛笔写出了光彩照人的文章,深得顺治皇帝的赞赏,并御笔钦点头名状元,成为清代开国第一位状元,也成了康熙的老师;康熙皇帝巡幸聊城,也曾用东昌毛笔撰文赋诗,并为光岳楼题写了“神光钟暎”的匾额;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2年),聊城邓中岳用东昌毛笔进京应试,被康熙皇帝朱批“字压天下”,钦点为头名状元;另海源阁(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创始人杨以增用东昌毛笔撰写了《重修光岳楼记》碑文,从此东昌毛笔闻名遐迩,誉满天下。


光岳楼,王哲摄


民国时期,随着木版印书业的没落,毛笔制作业也逐渐呈现凋零景象,全聊城毛笔制作工人不足200人,年产毛笔数量也只有50万支左右。


1949年后,聊城制笔业再度兴起,而且从进一步精选原料、改进传统工艺入手来提高毛笔质量,并相继用苏杭产的优质羊毛、兔毛等制作出“极品精选长锋大楷”“极品精制中楷羊毫”“民主”“和平”等名牌大中小楷笔,不仅畅销国内,而且出口销往香港、南洋群岛及日本。舒同、杨萱庭都用东昌毛笔写了不少佳作。1955年,东昌毛笔被评为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第一名。


孙金龙回忆,“文革”期间各地对毛笔的需求很大,他所在的公社就组织人员成立了“张堤口笔刷社”,老师和学徒加起来有40人。那时候制作毛笔的老师与学徒算得上“高收入群体”,每天差不多有四毛钱的收入,而凭苦力下地劳动的村民,年终算账每天才两毛钱左右。可以说,那时东昌毛笔的手工艺人,日子不难过。后来笔刷社解散,包括孙金龙在内的8名毛笔制作老艺人重新搭伙儿,一起制作毛笔又坚持了5年。1988年前后,8人制作毛笔团体解散。


如今,在老一辈人中,会纯手工制作全套毛笔并一直坚持制作的,只剩孙金龙一人了。


孙金龙


2014年,孙金龙带领徒弟孙惠霞、孙惠民等人在聊城古城区成立了东昌毛笔传习所,致力于东昌毛笔制作技艺的深入挖掘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东昌毛笔制作技艺项目,现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7人,毛笔制作工匠艺人20余人,毛笔制作爱好者300余人,毛笔文化志愿者五十余人。


东昌毛笔之黑檀系列


毛笔,本无名,出名而得名。


传承人孙金龙


孙金龙,1953年生人,地地道道的农民,然而这个农民却和毛笔这个与文化紧密相连的产物,打了50多年交道。2012年12月,东昌毛笔制作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孙金龙为此技艺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东昌毛笔制作技艺的第7代传承人,算上之前没有记载的,他是第26代传人。2009年,中国著名民俗学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在看到东昌毛笔制作流程后,评价说,这是他见过的国内手工制作毛笔人中最为完整者之一,可谓“国宝级大师”。


乌丙安参观


孙金龙女儿孙惠民回忆,他父亲兄弟姐妹七人,父亲排行老二。在那个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养活这么一大家人不是件易事。正当爷爷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时,当时还叫生产队的大队部下了通知,他们家可以出一个人到毛笔铺学做毛笔。在当时毛笔制作业还是很繁荣的,毛笔铺差不多有四五十人,多半是老艺人。在外人眼里,这是个不错的职业,不用再到地里去干农活,工分比干农活要高很多,而且又轻松,这在当时也是正儿八经的技术工种了。爷爷选择了父亲,可能更多是因为父亲的骨子里更像爷爷:执拗、要强、认死理。于是,16岁的父亲被送到了毛笔铺,开始了与毛笔结缘的日子,却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苦日子的开始。


与笔结缘,苦不堪言


开始先学盘腿打坐,不到半个小时,整个腿就麻木了,稍微活动下,被师傅看见上来就是一板子。之所以练盘腿,在后期会发现很多优点,比如,身板较直,使双手用力会较均匀,梳毛时能降低刮伤自己的概率;切茼时随手把刀放在腿上,方便使用。父亲现在还常说他们这种学徒叫科班出身,学的稍微不好挨打是家常便饭,不讲一点情面。就这样单练盘腿就是两个月,到后来,从早上进笔铺盘腿坐下就是一天,没有任何不适了。多年养成的习惯,到现在吃饭聊天都喜欢盘腿坐着。在店里盘腿做毛笔时,时常有人认为他是没有下肢的残疾人。


然而,盘腿只是入门要求的坐姿,相对于真正学做毛笔时受的苦,可谓九牛一毛。


毛笔制作技艺分为水盆和干棹两大部分,水盆即在水里制作笔头的过程,其中一项是把有弯的或没尖的毛一根根挑出来,素有“万千毛中选一毫”之说,干棹即为笔头制作好后安装和后期整理的工序。


和父亲同入笔铺的年轻人有二十多人,同被分在水盆上的有十五六人。水盆制作要用锋利的牛骨梳一遍遍把羊毛或黄狼尾这些毛料混匀,左手抓毛料,右手握牛骨梳把它们梳通。抓的松了毛就梳跑了,做的笔形就变了,抓的紧了一会手就酸了。最关键的是,一不小心就被锋利的牛骨梳梳到手上,肉被挑开,那叫一个疼。等一天下来换水的时候,盆里的水都被血染成红色了。


做水盆整天手都要在水里,寒冬腊月外面大雪一尺厚,手也要泡在水里。开始的日子真是熬不住的,和父亲同入笔铺的人,大都吃不了这个苦,跑回家去,任凭家人再怎么赶也不回来。父亲当然也往家跑了N次,倔强的爷爷下了死命令,跑回来一次就打一次,不学好了技术就别想回来。就这样经过了几个来回的拉锯战,父亲还是屈服了,开始老老实实学习怎样制作毛笔。


父亲要强,在同留下来的人中,最用心,学的最快。三年水盆技艺学满后因成绩优秀晋升授徒,后又因授徒需要,又花了三年学习干棹全部工序,成为当时掌握全套制作技艺最年轻的人。这一项之最一直保持至今。


毛笔的没落与坚守


伴随着钢笔、圆珠笔业的兴起,毛笔制作业逐渐走向没落,张堤口笔刷社在孙金龙进入十五年后因经营不景气倒闭。几乎所有人都选择外出打工,赚钱养家糊口。但孙金龙除了做毛笔,对于生活中其它事情再也拿不出同样的精力和热情。也许正是这份简单的执着与坚持,让他在做自己所喜欢的事情的同时,也为聊城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为了维持生计,孙金龙也会在农忙的时候种地,但一有时间,他还是一刻不停地制作毛笔。毛笔没有销路,他听说哪儿有活动,哪儿人多就去哪摆地摊儿。


冬天一进腊月,寒风刺骨的时候是他最高兴的时候,因为这是毛笔销售的旺季。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去赶大集,年集一般都是从早到晚,写春联的、爱写字的人,都会买几支毛毛笔用。整个腊月,家人几乎是见不到他的,无论什么恶劣天气,他几乎都是风雪无阻地去摆摊儿。


孙惠民回忆,在她八九岁时,母亲、姐姐和她都会陪孙金龙在腊月寒风刺骨的日子里赶集摆摊儿。天是冷的,心是热的。她开始是看着父亲卖,后来父亲给她弄本小书摆上一把毛笔,让她离他十几米远的地方自己卖,再后来就让她单独支一摊。每到过年,她手上和脸上全是冻疮,虽然吃苦受罪,却也真实地磨练了她的性格,这些也是她人生最重要的经历和最宝贵的财富。


短短一支笔,从笔尖到笔端,仿佛脐带一样,将父女的情感通过笔杆连在了一起。又通过制笔,抒写着对父亲的理解与敬重。


由于常年坚持制作毛笔,孙金龙双手不断地浸泡在水中,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痛。为了减少病痛,现在他制作三四天的毛笔,就歇上一天。慕名前来学习的人不少,但坚持不久。600多年的传统技艺将在孙金龙手上失传,是他最不愿看到的,还好,他的两位女儿孙惠霞、孙惠民秉承父志,开始学习了这600余年的传统手工技艺。


孙金龙与他的女儿们


东昌毛笔制作技艺


切莫小瞧一支毛笔,东昌毛笔有200多个品种,大的用六尺寸猪鬃、羊胡精制而成,可以书写一米见方的字,最小的豪笔只有半寸,可写蝇头小楷。除少数纯羊毫笔外,基本沿用三国时“韦诞法”制作,它的制作工艺很复杂,制作工具需牛骨梳子、齐板、刻刀等50多种,需经选料、采毛、齐材质、对贴子、敷盖毛、圆笔头、顺笔头、挖仓、安笔、择笔、定型等大小72道工序。


选料,蒋志红摄


切青,蒋志红摄


梳毛,蒋志红摄


对帖子,蒋志红摄


顺笔头,蒋志红摄


摘笔,蒋志红摄


成品,蒋志红摄


使用,蒋志红摄


繁多而严谨且所有步骤全靠手艺人积累的经验来主观判断,每一道工艺都需要很细心、很专注才能做好。经数百年传承发展,其毛笔具有“尖、圆、齐、健”的特点,孙金龙手工制作的毛笔,选料精良、做工精细、锋长杆硬、富有弹性、刚柔相济,吸墨性强,外形美观,不掉毛,不散毛,有含墨量多而不滴,行笔流畅而不滞的特点,享有“金龙毛笔堪称奇,可与湖锥比高低,提按起卧任君意,如墨泼毫圆尖齐”的美誉。


另外,东昌毛笔制作技艺一直坚持的一项特色是添加苘麻。苘麻是一种天然植物,经过高温长期蒸煮后去除麻皮,用铁梳反复回搂,直至麻丝变成发丝粗细。在毛笔制作过程中作为垫料放在毛笔根部,一方面能增加毛笔的吸墨性,另一方面助长毛笔弹力和耐磨性,在制作过程中单是苘的工序就有十几道,如搂苘、切苘、匹苘、梳上苘、加脚苘等,因为苘的添加,使得学习东昌毛笔的工艺制作更为复杂。


东昌毛笔技艺的传授一直是分为水盆和干棹两部分,每一部分的学习周期是三年,整个技艺学成需要六年的时间。制作工序要求严格,而且对坐向、坐姿、脚的摆放都有严格要求,对质量的苛刻程度远远高于现代制作工艺。按照传统的传承方式,学徒只能在水盆和干棹中二选一,制作成品时需要两人配合完成,这种传承方式按老话讲话讲叫“给同行留碗饭吃”,可见在毛笔制作技艺传承中,极重视同门情谊。


如今,孙金龙因淋巴的问题,动过几次大手术,伤到了声带,说话,成了他每天最艰难的事情,仿佛又回到了学徒生涯。幸亏在他看来,一个做笔的水盆工不需要怎么说话,业务接待的时候,他让两个女儿去打理,他仍喜欢盘腿坐着,像个修行打坐的人一样,这个姿势贯彻着他的整个职业生涯。


盘坐着的孙金龙


人这一辈子,选择做什么事情,以及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做,都需要内心有一种动力去支撑,这种动力也许让人热血涌动,也许让人心境平和。大多数的传统手艺,是没有办法让一个人活得轰轰烈烈的,因此大多数的手艺人,如落定尘埃,把心和手都交给时间,让时间在指尖沉淀、过滤。他经营着自己爱做的事情,在此心安处,体验外人所不知道的充实与幸福。


来源:东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