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亥,皇太极为什么要至阿巴亥于死地?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777

皇太极为什么要至阿巴亥于死地?

因为治死阿巴亥,既可以牵制代善,又可以控制她的三个儿子。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68岁的努尔哈赤亲率13万大军攻打由明朝重将袁崇焕镇守的宁远城(今辽宁省兴城市),因身受重伤,大败而归。伤势稍好后,又亲率大军出征蒙古,半个月后胜利回师,不久因病势加重住在清河温泉处疗养。

努尔哈赤自知大限已到,命人去请大福晋阿巴亥乘船由太子河顺流而下,到浑河见面。阿巴亥从命后,从今日沈阳市乘船溯河相迎,最后相会于瑷鸡堡(今沈阳市于洪区埃金乡),两人商讨了关于代善辅政、多尔衮继位等秘事。几天后,努尔哈赤因毒疮突然发作,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但接下来缤纷缭绕、瞬息万变的时局,就不是阿巴亥这样一位势单力薄的女人可以左右的了。努尔哈赤尸骨未寒,年仅35岁的皇太极就抓住时机,乘乱率几位大贝勒闯入阿巴亥的后宫,传达所谓的“帝遗言”,强迫阿巴亥从先帝之命而殉葬。

皇太极再清楚不过,治死阿巴亥,既可以牵制代善,又可以控制她的三个儿子。阿巴亥坚决不从,但又如何能够抵挡住膨胀到极限的图谋继位的野心。

扩展资料:

殉葬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在外身染重病,要阿巴亥前往,中途得知努尔哈赤死讯。皇太极以努尔哈赤之命为由,逼其殉葬。同殉者还有两位庶妃,其中包括德因泽。

阿巴亥其时三十七岁。在多尔衮执政的时候追封为皇后,全谥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

其子之一的多尔衮,后来成为清朝顺治皇帝的摄政王,而顺治皇帝非常讨厌多尔衮,因此顺治将多尔衮为她立的皇后—世祖废后博尔济吉特氏于顺治十年降为静妃,更将多尔衮之母大妃阿巴亥逐出祖父努尔哈赤的太庙,并追夺一切尊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巴亥

阿巴亥怎么死的

阿巴亥是怎么死的?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去世,遗命竟然是让阿巴亥给他殉葬。当时阿巴亥37岁,正值盛年,她的三个儿子阿济格22岁,多尔衮15岁,多铎13岁。出于对尘世的留恋和对爱子的牵挂,阿巴亥百般支吾,不愿殉葬。但在诸王贝勒的逼迫下,她于十二日辛亥时自尽。

  关于阿巴亥的殉葬,其实是皇太极为了登上皇位而制造的一场阴谋。

  第一,当时对殉死的限制:必须是爱妻,并且不能膝下有幼子。阿巴亥虽然是爱妻,但是却膝下有两幼子多尔衮和多铎,并不满足殉葬的要求。

  第二,阿巴亥在听到殉死的遗命的时候,为什么犹豫不决?当殉者,不容辞。既然让她殉葬,她就不应该犹豫。说明她并不相信殉葬的遗命,她要对诸王贝勒说明清楚,据理力争。

  第三,清代的任何官方史书都说努尔哈赤“临崩不复言及”,又怎么可能传出让阿巴亥殉死的遗命?

  第四,天命五年的时候,在盛怒中的努尔哈赤都能够不杀阿巴亥,而在他死后又怎么可能让精心照料自己的大妃阿巴亥殉死呢?

  同时殉葬的还有两个小妃,德因泽也是其中一个。这也说明了天命五年的那件事情是皇太极制造的阴谋,他完全存在对德因泽“杀人灭口”的动机。

  顺治七年八月,已经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多尔衮追封其生母阿巴亥为“孝烈武皇后”。但好景不长,不久多尔衮就撒手人寰。

  顺治八年二月,福临将多尔衮、阿巴亥和多尔衮之妻博尔济吉特氏的追封全部夺回(。而在乾隆恢复多尔衮的亲王爵时,对阿巴亥只字未提。所以到现在,和孟古同样是大妃的阿巴亥还是“大妃”的封号。

历史上阿巴亥怎么死的?

对于阿巴亥的死有两种说法,第1种就是被皇太极所杀。第2种则是努尔哈赤死之前下令让阿巴亥殉葬。虽然两种说法都有依据,但个人认为第2种说法比较可信。因为以皇太极的性格,并不会在努尔哈赤死了之后对阿巴亥下手。

阿巴亥一共为努尔哈赤生了三个儿子,每一个都很出色。也正是因为如此努尔哈赤对她非常宠爱,最后她成为了大妃,也就相当于皇后。阿巴亥是一个善于嫉妒的女人,努尔哈赤在位时如果宠爱别的女人,这个女人的下场必定很惨。她所做的一切并不会让努尔哈赤知道,可是皇太极等人却看在眼里。

虽然皇太极不耻阿巴亥的作风,但他有野心,却并不会因为一个阿巴亥而惹上污名。再加上他急于登位,也不想和多尔衮、多铎等人闹翻。为了笼络人心,皇太极必定不会在这个时候杀掉阿巴亥。但是努尔哈赤却不一样,首先他宠爱阿巴亥,可是如果皇太极登基,那么身为大妃的阿巴亥肯定会对皇太极的地位造成困扰。与其让她作妖还不如让她陪葬,这样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可见努尔哈赤是一个瞻前顾后的人,对于他的两个儿子,他最终选择了皇太极而不是没什么心机的多尔衮。也有记载提到过让阿巴亥殉葬的人是四大贝勒,她不肯就范,最终选择在陪葬前自尽。其实历史对于这一段描述比较模棱两可,只能靠猜测。

皇太极有逼迫阿巴亥殉葬之必要吗?

众贝勒的一致认同是阿巴亥被殉葬的间接原因努尔哈赤驾崩,人们搬出了努尔哈赤“俟吾终,必令其殉之”的遗嘱,阿巴亥万分震惊,她绝对不相信汗王会有这样的遗嘱。但众贝勒却一致跪请,在众人的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压力下,她不得不遵从遗命,盛装后自缢而亡。为什么众贝勒的意见会如此一致,这是一个十分令人深思的问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努尔哈赤对阿巴亥的过分偏爱引起了众贝勒心理失衡,大家嫉妒阿巴亥,嫉妒导致仇恨,汗王驾崩,人们借此机会将所有的愤恨都发泄了出来。天命末年,位居八大贝勒的有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岳讬。大妃所生之子竟占了三个,用现在的比例分析,占了三分之一还要多。这就太抢眼了。在此之前,褚英的长子杜度还独领一旗,人称少贝勒,可到了这时,杜度的旗被爷爷夺走了,不再是领旗贝勒,杜度该作何想呢?努尔哈赤有儿子十六人,还有许多侄子,他们对努尔哈赤的这种分配会满意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阿巴亥这时已成为众矢之的,众贝勒一旦有了机会,能不摧她吗?满人旧俗为有物共分之,你阿巴亥的儿子凭什么比我们分得多?还不是你长得漂亮迷住了汗王,什么是妖媚惑主?你阿巴亥就是典型的妖媚惑主,汗王的遗嘱一宣布,立即得到众贝勒的拥护,可见阿巴亥已孤立到了何等程度!有众贝勒的一致意见,阿巴亥能不死吗?努尔哈赤到底有没有留下令阿巴亥殉葬的遗嘱阿巴亥是个悲剧人物,她以十二岁的少女妙龄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三十一岁的努尔哈赤,当她三十岁的时候,努尔哈赤已是一个垂垂老人,而且妻室众多。她为努尔哈赤生了三个儿子: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她美丽动人,倍受努尔哈赤宠爱,努尔哈赤死时,她被殉葬,带着无限的哀伤和他恨离开了人间。我们来看这个遗嘱,《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上的记载:“帝后原系叶赫国主扬机奴贝勒女,崩后复立乌拉国满泰女为后。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明察所制。留之恐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殉之。”被人们传得沸沸扬扬的遗嘱其实就七个字:俟吾终,必令殉之。一些人认为它是假的,是皇太极伪造的。这个问题关系到皇太极是否是谋位的关键。努尔哈赤到底有没有这个遗嘱,如果遗嘱的真实性无庸置疑,那就不存在皇太极逼阿巴亥殉葬之说,也就无所谓谋立了。从后金政权的特点看遗嘱的真实性后金政权是带有较浓的部落民主性质的政权,一开始,是努尔哈赤与五大臣共议,军国重务经五大臣赞决后实施。为努尔哈赤的子侄们长大了,进入了决策层,由执政贝勒们共议。努尔哈赤在安排后事上,凸显了这一点。努尔哈赤作出过样的规定:“遇事它往,议告众人而行,毋行未议之事。若聚于尔等所任八王之所,一二人勿聚,当众人毕集合议治理国事。”这段话强调了一点:即重大事情,一定要到汗那去议,但必须是从人到齐后才能议,对新汗的权力作出了明确的限制。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的爱妃,居后宫之首,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等三位贝勒的母亲,殉葬阿巴亥是个天大的事情,必须由八大贝勒共同决定,不可能由一个或两个人私下一研究就定下来。当时,阿济格已经二十一岁,是个成年人,面对生母被殉,不可能顺受。另外,史载多尔衮虽然年幼,但聪明无比,在此之前已经独自领旗,多铎也是十二岁,哥仨是八大贝勒中的三大贝勒,在议事中虽然没有四大贝勒那样的权威,但也具有相当的份量。面对生母将被生殉,如果没有令他们绝对信服的理由,也就是说,如果遗嘱有丝毫经不起推敲之处,哥仨是不可能同意的。想让阿巴亥殉葬,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字幕:皇太极当时的权力还不足以让阿巴亥殉葬皇太极当时虽然在实力上占了优势,但他毕竟不是努尔哈赤,不具备努尔哈赤那样一言九鼎的绝对权威,而且尚未正式继位,和一个旗主贝勒没什么两样,就是继位后,也没那么大的权力。每次正式上朝时,还要先参拜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然后才能坐到汗位上去。而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和他一起并坐听政,他这位新汗的权力可怜到了何等程度!更何况阿巴亥生殉时,他才仅仅是排在三位哥哥后面一个贝勒,他想让阿巴亥生殉就生殉吗?这不符合历史事实。我们还应当注意:阿巴亥对皇太极来说是母辈,皇太极若无绝对令人信服的理由,让阿巴亥殉葬,就是弑母,就会给政敌留下攻击的把柄。三大贝勒莽古尔就是因为有弑母之嫌,为此受到众人的鄙视,从而彻底失去了竞争汗位条件。历史上弑母的暴君仅有一两个,皇太极刚刚受众人推举当上新汗,最需要的是人心,他不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冒如此天下之大不韪。从后来清宫的史料上看,没有对皇太极这方面的指责。字幕:从政治斗争的常识看,遗嘱应是真实的皇太极是有着丰富政治斗争经验的人,一旦时机成熟,他惩处阿敏和莽古尔泰以及削弱代善的势力,绝不手软。凡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的势力,他坚决铲除之。如果皇太极真的假传遗嘱逼死了阿巴亥,那么,他后来对多尔衮就不可能格外栽培和重用。皇太极不可能天真到将自己的死敌,与自己有着杀母之仇的人,培养成能大清国的重臣,培养成将来能致自己和自己的后人于死地的一种政治力量。他对多尔衮的信任,充分说明他心中的坦荡。综上所述,努尔哈赤的遗嘱是可信的,阿巴亥的殉葬也是正常的,并非皇太极的阴谋。

清太祖妃子阿巴亥和其子代善是否有关系

由于阿巴亥年轻貌美,努尔哈赤非常宠爱她。有一次在晚宴时,努尔哈赤望着年轻美丽的阿巴亥,想着自己逐渐老去,考虑自己百年之后将阿巴亥托付何人。后金有收继婚习俗,故努尔哈赤考虑在身后由大贝勒,二子代善继娶阿巴亥的打算。代善也知道父亲的这一想法,而阿巴亥也希望在努尔哈赤故去后在后金政权中寻找靠山。而后,随着努尔哈赤小福晋德因泽的告发,在天命五年引发大妃事件。首先说阿巴亥送食物给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吃,皇太极接受而未食但代善接受而食之;又告发说阿巴亥经常深夜出宫到代善家去;还告发说举行聚会时,阿巴亥精心打扮和代善眉来眼去。努尔哈赤派人调查属实,但由于家丑不可外扬,即以私藏金银的罪名而将其“离弃”。后世有人认为,德因泽告发是受到皇太极的指使,以达到排挤代善,打击阿巴亥的目的。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在外身染重病,要阿巴亥前往,中途得知努尔哈赤死讯。皇太极以努尔哈赤之命为由,逼其殉葬。同殉者还有两位庶妃,其中包括德因泽。就这样,皇太极剥夺了年仅十五岁的多尔衮登位的可能。阿巴亥其时三十七岁。在多尔衮执政的时候追封为皇后,全谥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   其子之一的多尔衮,后来成为清朝顺治皇帝的摄政王,而顺治皇帝非常讨厌多尔衮,因此顺治将多尔衮为她立的皇后—世祖废后博尔济吉特氏于顺治十年降为静妃,更将多尔衮之母大妃阿巴亥逐出父亲皇太极的太庙,并追夺一切尊号。

努尔哈赤为何选择原谅阿巴亥?

努尔哈赤为何选择原谅阿巴亥?

文\萧梦

阿巴亥,除了是多尔衮的生母外,还是努尔哈赤最爱的女人。

阿巴亥,因为姿色绝佳,再加上年轻,又善于取悦努尔哈赤,深得努尔哈赤的宠爱和信任。在嫁给努尔哈赤后不久,被立为大福晋,也就是大妃。这对于一个才十几岁的女子而言,地位是尊贵的,努尔哈赤选择阿巴亥作为第四任大妃,除了考虑与乌拉关系以外,更多的是对阿巴亥的宠爱和信任。

按理说这样一个年轻又地位尊贵的女人,在努尔哈赤的后宫中势力不可小觑,以后的富贵也是不可估量,但她却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与代善的绯闻。在大清入关前,爱新觉罗氏家族有收继制,儿子继位后可以收继父亲的小老婆,努尔哈赤因为比阿巴亥年纪大了许多,所以他不愿自己死后,阿巴亥将来没有依靠,就提前为阿巴亥安排了以后,这就是让代善以后收继阿巴亥。

当时阿巴亥对代善来说,那也是极大的诱惑,阿巴亥抛开继母的身份,她的年纪比代善小了许多,代善也应该觊觎她的美色,只是苦于没有机会。父亲的临终打算刚好给了他机会,代善本人也是非常期许的。而年轻貌美的阿巴亥,在努尔哈赤这个靠山死后,也希望找到新的靠山,所以她与代善那是一拍即合。

后来关于阿巴亥与代善的流言蜚语就传到了努尔哈赤的耳中,而且还有努尔哈赤的小妾实名举报,这次努尔哈赤忍无可忍,下令废掉了阿巴亥大妃的封号,让她带着年幼的三个儿子迁居别处。

阿巴亥失宠以后,努尔哈赤的其他小老婆极力讨好他,希望当上大妃。其实不要看努尔哈赤很严重的处置了阿巴亥,在他的心里阿巴亥的地位无人取代,只是他也是一个很要面子的男人,不愿看到这样的结局,所以不好收回自己的话,冷落了阿巴亥。

再后来,一是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努尔哈赤希望阿巴亥回到他的身边,二是对阿巴亥的想念超越了一个男人的面子,所以努尔哈赤选择原谅阿巴亥,让她带着三个儿子回到自己的身边,还打算立阿巴亥最小的儿子多尔衮为未来的继承者。

努尔哈赤的这一决定,阿巴亥是感动的,也是激动的,毕竟自己的处境对儿子的前途影响很大。可惜努尔哈赤的身体没有等到这一天,他没有留下任何的遗言,也没有给心爱的女人留下一句保障的话,就走了。

当时阿巴亥不愿意放弃为儿子争取的机会,因为之前努尔哈赤曾提到立她的儿子多尔衮做未来的继承者,所以她极力提努尔哈赤的遗言,可惜没有人为她证明,因为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只有她一个人在身边,还有她忽略了努尔哈赤其他儿子的实力和野心。

当努尔哈赤去世后,努尔哈赤的其他儿子并没有把阿巴亥这个继母放在眼里,也没有把她的话放在心上,而是利用努尔哈赤宠爱阿巴亥的事实,逼迫阿巴亥殉葬。

阿巴亥是不甘心殉葬的,但为了三个年幼的儿子,她最终同意了皇太极的话,殉葬努尔哈赤,于是年仅37岁的阿巴亥死了,追随她心爱的丈夫走了,但她也有不舍,那就是她三个年幼的孩子。可她必须得死,因为她卷入了权力的争夺,最终成为皇太极登基的牺牲品。其实阿巴亥可以不死的,但她太贪心了,她希望为自己的儿子争取到最大的利益,所以她才没有估量自己的力量,卷入了与皇太极其他儿子争夺继承者的战争,最终以她的死而结束。

可怜的阿巴亥,留下三个年幼的孩子,被迫殉葬,这恐怕是努尔哈赤没有料到的结局。

介绍一下东哥,布占泰,和阿巴亥

九部大战以努尔哈赤以少胜多的大胜结束,女真诸部之间的纠纷与战乱也逐渐愈演愈烈、纠缠不清。而孟古姐姐的娘家叶赫部更与努尔哈赤结下了深仇。

  在叶赫部与努尔哈赤所结的仇恨里,有一个特殊的女人:叶赫老女——东哥。

  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海西女真四部在“九部之战”大败四年后,遣使向努尔哈赤通好,叶赫部还表示愿将死于“九部之战”的布斋之女东哥许配给努尔哈赤。

  东哥又名布喜娅玛拉,于1582年出生在吉林梨树县,是女真族第一美女,自幼就美名远播,部落巫师还说她“可兴天下,可亡天下”,有着非比寻常的来历。努尔哈赤当然心花怒放,立即下聘定亲。

  东哥假如顺利地嫁给努尔哈赤的话,那就是要与姑姑孟古姐姐共侍一夫了。然而她坚决反对,向哥哥布扬古贝勒说:“努尔哈赤是杀父仇人,谁能够杀了他,我就嫁给谁。”于是,叶赫部毁掉了东哥与努尔哈赤的婚约,并以“杀努尔哈赤”的条件向诸部落公开为东哥征婚。

  事实上,这在东哥的婚姻史上,已经是第三度毁婚了。她九岁时许嫁哈达部歹商贝勒,然而这只是一条美人计:在迎亲的路上,歹商被“岳父”叶赫部伏兵所杀。随后,叶赫部又将东哥许配给乌拉部布占泰,以诱使他参与“九部之战”,布占泰随后便在这场战争中做了努尔哈赤的俘虏。当布占泰四年后被释放打算迎娶的时候,东哥却早又被许配给了努尔哈赤。

  听说东哥征婚,哈达部酋长孟格布禄立即血气上涌,报名应征,订下婚约后遂于万历二十七年五月向努尔哈赤宣战。九月,孟格布禄兵败,向努尔哈赤投降。努尔哈赤找了个借口把他给杀了,又将富察氏所生的女儿嫁给了他的儿子武尔古代,万历二十九年以后,哈达部彻底被努尔哈赤吞并。

  孟格布禄的结局并没有使得垂涎东哥美色的男人们停止前赴后继的脚步。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辉发部的首领拜音达理贝勒与东哥订婚,背弃了原来与努尔哈赤之女的婚约。九月,怒火中烧的建州女真出兵扈尔奇城,没费多大力气,就把辉发部给消灭了。

  接着,东哥又再次与乌拉部贝勒布占泰订下了婚约。布占泰听说有机会抱得美人归,立即把自己与努尔哈赤六度联姻、七度盟誓的事情全丢到了脑后。当年,他就派重兵埋伏自己的岳父之一舒尔哈齐以及舅子褚英与代善,被击败后又以鸣镝射了舒尔哈齐嫁给他的女儿娥恩哲。忍无可忍的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年九月亲率大军攻打乌拉部。第二年正月,乌拉部灭亡,布占泰逃往叶赫部。

  然而眼光极高的东哥根本就没把败军之将布占泰看在眼里,她拒绝履行婚约。又气又羞的布占泰不久郁郁而终。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东哥已经三十三岁,东蒙古暖兔部首领之子吉赛看中了她,向她的哥哥布扬古求娶。然而东哥没看中吉赛,即使他以征讨叶赫相要胁,她也坚决拒绝出嫁。正当吉赛与努尔哈赤为争夺东哥而准备大打出手的时候,东蒙古喀尔喀部达尔汗贝勒之子莽古尔岱也来向东哥求婚。已被妹妹弄得筋疲力尽的布扬古大约是想要把吉赛和努尔哈赤的两支队伍引开,让他们找莽古尔岱的麻烦而自己坐收渔利,终于不顾明朝边防将领的警告,下定决心在当年九月将东哥嫁到蒙古去了。东哥出嫁之时,年龄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普遍的婚龄(当时有些女人在她这年纪,恐怕已经是祖母级了),因此,她在史书上也被称为“叶赫老女”。

  然而布扬古没想到的是,东哥出嫁后不到一年,就死了,努尔哈赤的怒火仍然要向叶赫部发作。

  努尔哈赤是在东哥去世的那一年正式称帝建立后金的。三年后,即后金天命三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十三日,后金汗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与明王朝决裂,其中“第四恨”即为明朝廷偏帮叶赫,使该部将本来许配给自己的东哥转嫁蒙古(原文为:“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此恨四也”)。

  第二年八月,努尔哈赤用同样的理由灭掉了叶赫部。

  叶赫那拉东哥,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奇异的人物之一。她似乎是专为给努尔哈赤制造统一女真、挑战中原王朝的借口而降生的。她的婚姻经历,即使最拙劣的言情剧编剧也甘拜下风。这匪夷所思的一切,验证了巫师关于她“可兴天下,可亡天下”的预言。当这个任务完成之后,她也就离开了人世。

  东哥应该是个性极强的女人,她强烈地拒绝了做“礼物”的命运。就在她将婚姻一变再变的同时,她的又一个姑姑(孟古姐姐的妹妹)在明万历三十八年,姐姐去世七年后甘心接受了和亲的命运,代替她嫁给了努尔哈赤。然而即使如此,也不能改变东哥必置努尔哈赤于死地的主意。

  努尔哈赤曾因为自己居然不能征服这位绝代美女而诅咒连声,说:“此女生不祥,哈达、辉发、乌喇三部以此女构怨,相继覆亡。今明助叶赫,不与我而与蒙古,殆天欲亡叶赫,以激其怒也。我知此女流祸将尽,死不远矣。”——努尔哈赤真是太不应该了。东哥给他带来的好处,仅亚于他的生身母亲。

  中国的男人,多数都喜欢把亡国的责任推到女人的头上,曰:“祸水”。若是照这种说法,东哥堪称是天下祸水第一人。

  ——自东哥这儿,绝代美女的意思明白了:凡是跟她扯上关系的男人和国家,都“绝代”了……

  叶赫那拉部的女人,总是跟爱新觉罗家族的关键时刻联系在一起。除了开国之初的孟古姐姐、东哥,叶赫那拉氏还在清王朝覆灭的时候为其提供了慈禧和隆裕,该家族的这等风水,实在值得研究。 布占泰,生年不详,死于1618年(即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在古勒山之战中,建州将士在战场上活捉了满泰之弟布占泰。建州士兵在战场上俘获布占泰时,出于对九部联军的愤怒之情,举刀欲杀布占泰,吓得布占泰大声呼叫,求建州将士刀下留人,表示自己愿出金赎罪。士兵随即将布占泰押解到了努尔哈赤面前,交由努尔哈赤发落。此时,努尔哈赤兵不识布占泰其人。布占泰见到努尔哈赤后,口称自己是“乌拉贝勒满泰之弟布占泰,生死唯贝勒命!”叩首不已,恳请努尔哈赤饶命。战败九部联军,使努尔哈赤的对立矛盾一时激化起来。为了缓和激化起来的部邻之间的矛盾,为日后改善双方敌对关系留有回旋余地,努尔哈赤“遂解其缚,与以猞猁狲裘”,将布占泰抚育恩养起来。

  布占泰在建州的三年中,努尔哈赤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布占泰为妻。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又按兄长的旨意,也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布占泰。当乌拉贝勒满泰死后,努尔哈赤见时机成熟,立即派部将图尔坤黄占、博尔昆费扬古摔兵护送布占泰回归乌拉部,迅速地掌管起乌拉部政权。乌拉部中满泰的子侄因与布占泰争夺汗位,先后被努尔哈赤派出护送布占泰复国的建州军所杀。在两位建州将领的辅助下,布占泰牢牢地掌握起乌拉部的统治大权。

  布占泰在返回乌拉部初期,从自身安危考虑,与努尔哈赤所部保持着友好的部邻关系,并将自己的妻妹嫁与舒尔哈齐为妻,两部又一次联姻。在此基础上万历二十五年正月,布占泰与努尔哈赤结盟。万历二十九年十一月,布占泰又以其兄满泰之女嫁与努尔哈赤。

  万历三十五年春,东海女真瓦尔喀部蜚悠城长策穆特黑前来拜见努尔哈赤,陈述其部在投奔乌拉部后,屡次遭受布占泰的虐待和羞辱,乞求归附建州。努尔哈赤随即命令舒尔哈齐、褚英、代善率费英东、扈尔汉、扬古利三将,以兵3000至蜚悠城,收取其城内外部众500余户,分兵300派扈尔汉、扬古利先行。闻讯后,布占泰派其叔博克多率军1万余人堵住了归往建州的道路。日暮时分,前进受阻的扈尔汉与扬古利依山扎寨,凭险据守。第二天,乌拉兵前来进攻,扬古利率兵与之大战,斩7人,乌拉兵退至河边陡山结营,以阻建州军马。扈尔汉与扬古利待褚英、代善率大军到时,合兵一处,奋勇击敌,大败乌拉军,代善斩杀乌拉主将博克多父子,次将常柱父子及胡里布战败被擒。此役,建州军斩杀乌拉兵3000余众,获马5000,“获甲三千以还”。从此两部征杀不断。

  万历三十六年正月,努尔哈赤名褚英、阿敏率5000人征乌拉。建州军攻克乌拉部的宜罕阿林城,斩杀千余人,“获甲三百,俘其余众”。

  万历四十年九月,布占泰率部众掠建州所属的虎尔哈路,掠取人畜而还。此后,布占泰将对努尔哈赤的愤慨之情转向了他的女儿,“以鸣镝箭射所娶太祖女”。

  “庚申,兵临乌拉河,布占泰以所部迎战,夹河见太祖军甲胄甚具,士马盛强,乌拉兵人人惶恐,不敢渡。”努尔哈赤率大军沿乌拉河下行,攻取了乌拉部的五座城堡,在攻取了金州城后,安营扎寨,暂作休整。同年十二月,努尔哈赤率军直攻乌拉城北,将缴获的粮草尽数焚烧,占领的城堡全部毁掉,决意彻底击垮乌拉部。布占泰乞降,曰:“乌拉国即父国也,幸毋尽焚我芦舍,粮草”。边说边向努尔哈赤叩首请罪,甚是悲哀。努尔哈赤立马于河中,数落着布占泰的种种罪状,遂率大军撤回,但努尔哈赤留下了1000军马驻扎在乌拉河边的麻虎删上,监视乌拉部布占泰的动向。

  努尔哈赤刚刚回返建州,布占泰有一次背盟。

  万历四十一年正月,努尔哈赤得知布占泰将舒尔哈齐及自己的女儿被囚禁起来时,“复率兵伐之”。建州军在连续攻下郭多等三座乌拉城堡后,布占泰率3万大军前来迎战建州军,欲意决战。两军对峙时,努尔哈赤又想下书招抚布占泰,惹得诸子、诸将皆说不可,要请立即出战。诸将的激情,促使努尔哈赤下了决战的命令,命令中严申,“胜即夺们,毋使复入!”意在彻底击败乌拉部。

  “布占泰自伏尔哈城率兵还,令其军皆步为阵,两军距百步。太祖军亦皆舍马步战,矢交如雨,呼声震天。太祖躬入阵,诸贝勒、诸将从之纵击,乌喇兵大败,死者十六七。师入,太祖坐西门楼,命树帜。布占泰馀兵不满百,还至城下,见帜则大奔。遇代善,布占泰兵皆溃,仅以身免,…”(《清史稿·布占泰传》)

  布占泰一人寻思了良久,远处仍不时地传来建州军马的喊杀声,无奈之中,只好只身策马逃奔到与努尔哈赤仇怨日深的叶赫部,投归金台石去了。自此乌拉部消亡。

  布占泰投奔叶赫后,为了躲避追杀,在金台石的安排下,藏匿到赫尔苏河源头处,修筑屋室隐藏起来。国破后的乌拉部族众,得知布占泰已逃至叶赫,纷纷前往投奔,而后在努尔哈赤的抚喻下,改投了建州。乌拉灭亡,布占泰逃走投奔叶赫,被金台石收留,使努尔哈赤的心病仍然未能消除,他多次派出使臣前往叶赫部,面见金台石,索要布占泰。可是,金台石并不买努尔哈赤的账,并让使臣转告努尔哈赤,要想索要布占泰,除非以兵来取,否则休想办到。

  1618年,布占泰客死叶赫部,其后人被努尔哈赤收编入旗,下令恩养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大妃,乌拉那拉氏。其父乌拉贝勒满泰。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时年仅12岁,在清太祖孝慈皇后去世后,被立为大妃。阿巴亥在努尔哈赤晚年最为得宠,生育3子,分别是: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四子多尔衮、第十五子多铎,均拥有贝勒之位,各掌管一旗。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明天启六年)正月,67岁的努尔哈赤在山海关外辽西宁远城(今辽宁兴城)被袁崇焕的红衣大炮所伤,八月十一日未时,努尔哈赤死于浑河的船上,地址正在叆鸡堡,距今沈阳40里。阿巴亥成为努尔哈赤临终前唯一的陪伴者。努尔哈赤生前未正式确立继承人。按照曾制定的“大汗共推”之说,皇太极被推举为新汗。八月十二日卯时,四大贝勒宣称先帝曾有遗言,大妃从殉。三十七岁的阿巴亥被逼殉葬,以自己的死确保三个儿子的平安。死时距努尔哈赤去世不到一天,与努尔哈赤同棺敛葬。后金时期满族的殉葬制度为丈夫死后,嫡妻即使无子也不必殉葬,而是选择一名无子之妾从殉。从殉之妾一般都要艳妆,然后由嫡妻率家人儿女向她行礼之后“上路”。最好的待遇是服毒自杀,或由家人以弓箭射杀或以弓弦绞杀,若是此妾不愿从殉的话,则会被家人活活掐死。阿巴亥作为生育三子的嫡妻,被选中殉葬的原因难以令人信服。顺治初年,阿巴亥的次子多尔衮摄政。顺治七年,阿巴亥得到“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的谥号,牌位入太庙。同年年底,多尔衮暴病身亡。阿巴亥的“孝烈皇后”又被罢谥,牌位也被赶出太庙。

标签: 太极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