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农民起义,带头造反的却都是权贵太子党,杨广到底得罪了谁?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894

前文提要:在大隋王朝最后的日子里,各路豪杰纷纷忙于反叛大业,四十七岁的马邑郡丞李靖也结束了他在河东的生活,辗转回到了长安。大业一十三年五月十四日,西元617年,大隋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自立为大将军,并与突厥结盟以求震慑牵制刘武周梁师都等势力。随后控制了黄河以西的冯翊合阳韩城等地,对屈突通的河东驻军形成了反包围态势。




在先攻河东还是先进长安的问题上,太原军内部产生了两种不同意见:裴寂主张先攻河东,认为河东坚城如不先拿下,那么进了关中也不能安心,如果到时候长安也拿不下来,就如芒刺在背,成了腹背受敌之势极为被动;李世民则主张先取长安,认为谁先占领政治中心长安谁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才有机会号令天下图谋霸业,如果屯兵河东城下数月难以攻破,到时候难免士气沮丧功亏一篑。




▲图/网络。




最终李渊采纳了李世民的意见,率领全军大部主力进入关中,仅留刘文静王长谐等人牵制屈突通。李渊所部进入关中后放手发动群众,大业十三年九月至十月间,以李世民攻取渭河以北诸县、柴绍与李三娘子以及段纶等取渭南诸县,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格局,自己与世子建成则抢占永丰仓,堵截其他势力向关中进军的道路。到大业十三年十一月,关中郡县仅余长安一座孤城而已,其余已尽数落入太原军手中,太原军加上沿途招降的群盗,已经有号称二十万之众。



随后,李渊下令发起了对长安的总攻,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西京易主。屈突通虽然亲自率军西进试图夹击李渊,然而始终无法突破潼关一带的防线,和刘文静僵持了一个多月,待到李渊拿下长安后,形势骤变,屈突通只好弃城东逃。其部将桑显和以潼关降于刘文静,带着刘文静部将窦琮在稠桑(位于河南道境内,属今三门峡市灵宝县治下)抓获了屈突通。



经过一番思想工作,桀骜的屈突通还是投降了李唐,归入李世民的麾下征战,至于后来和李靖等人并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这是后话,暂且不表。李渊又派屈突通去说降河东通守堯君素,堯君素本是屈突通部下的鹰击郎将,当初屈突通为了救关中之危才留堯君素守河东城而亲率大军西进,数月之后老先生却以降将的身份回到河东城下来向尧君素招降,结果小尧当面给了屈突老先生一顿臭骂,弄得老头子下不来台,很是郁闷了一阵。




▲图/网络。



尧君素最后的下场当然不算好,被部下杀死出卖给了李唐,不过这是一年多以后的事情了——隋炀帝杨广还在当晋王的时候,小尧曾经是晋王府中的亲信,所以他对炀帝个人的忠诚相当的强烈,因此也就不肯承认李渊对隋的颠覆,所以一开始他还向洛阳那边表忠心,直到后来发现王世充和李渊原来是一路货色,他的效忠的偶像瞬间也就崩溃了,此时唯有一死而已。庞玉和皇甫无逸等人投奔李唐路过此地都曾经来劝他一起投降,而他却坚守到了最后。(皇甫无逸奔唐事在王世充发动东都兵变之后,就是和李密决战之前的那次兵变,尧君素在皇甫无逸劝降之后还坚持了几个月才被杀,河东城的陷落至少是在武德元年年底的事情了。)



尧君素虽然死也不肯降唐,不过他的事例在唐朝是很受推崇的,后来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还特意发了一份《赠尧君素蒲州刺史诏》,以表彰他的忠义,兹录全文如下:隋故鹰击郎将尧君素,往在大业,受任河东,固守忠义,克终臣节。虽桀犬吠尧,有乖倒戈之志;而疾风劲草,实表岁寒之心。爰践兹境,追怀往事,宜锡宠命,以申劝奖。可追赠蒲州刺史,仍访其子孙以闻。(另,可参见《全唐文》第六卷)



甚至一千三百多年后,自称五百年来白话文写作第一的大嘴巴李敖先生在其小说《北京法源寺》一书中仍然借着康有为康猴子的嘴来讲这个人的故事。


我国过去定义隋末的这场大暴动一般称之为农民起义,其实不能算太准确。这场暴动的起因,固然是发端于平民阶层反对因征辽之役而施行的横征暴敛,然而大业九年之后,以杨玄感的黎阳兵变为标志,隋的整个官僚士民各阶层几乎都被卷入到这场大运动中来了。而导致战乱的主力,多半并不是所谓的农民,而往往是朝廷的官僚——在隋末的众多暴动武装中,真正的农民领袖,只有可怜的那么几位:我们不妨做一个简单的统计,占据涿郡的罗艺原是隋的虎贲郎将——中央军的师级干部,马邑的刘武周是隋的鹰扬府校尉——地方的边防军营长,榆林的郭子和是左翊卫——皇帝身边的近卫亲兵,处级以上干部(而且父祖辈肯定也是厅级以上干部),朔方的梁师都是鹰扬郎将——边防团长兼军分区司令,李渊是皇帝的亲戚还是右骁卫将军太原留守——至少也是个部级、军区级干部,金城郡的薛举是金城府校尉——金城郡地方守备部队的营级干部,武威郡李轨为隋鹰扬府司马——军分区兼边防团作战处长,瓦岗军的前后两代主公翟让是东郡法曹——郡(东郡是大郡,相当于副省级计划单列市)的政法委副书记兼司法局长,李密是逃亡的上柱国子弟——TOP50家族出身的太子党,荆州的萧铣是南梁皇族后裔罗县令——太子党,至少也是一正处级,洛阳王世充是东都留守——副国级以上,毗陵郡沈法兴是吴兴郡守——湖州市长,黄州的周法明是前真定县令而且也是大将军周法尚的弟弟,卢祖尚是光州刺史他老爸又是虎贲郎将,吃人魔王朱粲也是县佐史出身——县政府秘书,就是窦建德其实也不是平民——建德在征辽之时已经担任二百人长——大约相当于鹰扬府校尉一级的官吧——也算个营级干部。




▲图/网络。



以上各股有名有姓的反隋武装首领大多是原隋朝的处级以上干部,就算再不济也是个科级以上的公务员,真正无产阶级出身勉强搞出些动静的可能也就杜伏威、李子通、高开道、卢明月、王薄、高士达、徐圆朗这么几个人,而且论档次跟李渊李密王世充他们也差得比较远。



(如果我们把历史的视界放宽,不光是隋末的这场混战,我国历史上所谓的农民起义大抵没有几起是真正由农民领导的,秦末的暴动,陈胜吴广是九百戍卒的首领,至少也是团级干部,刘邦是亭长,再小也是政法线的公务员,而项羽张良田横那些都是六国的贵族遗民;就是李自成其实也是个吃公家饭的下岗邮递员。)



所以隋末的这场暴乱,之所以不断蔓延并最终导致了隋朝的覆亡,与其说是失去了平民百姓的支持不如说是失去了官僚和士民阶层的支持来得更确切一些吧。




好了好了,且回到长安。话说李渊入城后抓了一个人,准备要杀,这人眼看性命不保,急迫之下并不畏怯,却当众大呼:“明公您兴兵起义,是要平定天下的暴乱,为什么却因为(和我的)一点私人过节而要杀能帮您平天下的英雄呢”欲知此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