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华横溢、年少得志的贾谊为何会郁郁而终?智商高,情商低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1060

西汉初年的政治舞台上,论文治有萧何、张良、陈平这样的旷世奇才,论武功有周勃、周亚夫、李广这样的剽悍武将,纵观西汉王朝,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武将多数没有好下场,韩信、英布、彭越等人,都被刘邦当做心腹大患除掉,周亚夫虽然平定“七国之乱”,不久后就因政治原因被赐死,“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飞将军”李广更是下场凄凉。


文人大多能安享晚年,如张良深谙兔死狗烹的道理,主动归隐山林陈平总拥有左右逢源的能力,靠着自己的机智辅佐了高祖、惠帝、文帝三朝,最终得以善终;萧何更是追随刘邦南征北战,为他出谋划策,在汉朝建立后同样不问世事,无疾而终。


但是有一个人,他却打破了这种常规,他作为文人,虽然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却因为仕途上的屡屡受挫,最终却郁郁而终,他就是《过秦论》的作者——贾谊。让我们走进那段尘封千年的历史,从贾谊的生平入手,从他的为人、性格等多方面深入了解,探究造成他悲剧人生的重要因素。


一、贾谊生平

贾谊的悲剧人生首先要从他的人生经历说起,少年时代的一帆风顺,造就了他的恃才放旷,可以说他是一个很复杂的人,我们首先从他的生平和仕途,深入了解一下这个人的初步状态。


1、才华横溢的少年郎


贾谊生于汉高祖七年,几乎是与汉王朝一起诞生的,在西汉初年的文坛上,贾谊凭借着那篇出色的《过秦论》,绝对占有一席之地。他是洛阳孟津人,从小聪颖好学,才华横溢,曾经跟随张苍学习,张苍是汉朝重臣,他有勇有谋,曾经帮助高祖皇帝南征北战、平定叛乱,后来作为代国的丞相辅佐代王刘恒(即汉文帝),把穷困的代国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且此人在文学、音律、数学、天文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


在他的悉心培育之下,贾谊十八岁就以读书成绩优异而闻名乡里,被河南郡守吴公招为门生,重点培养。而贾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辅佐吴公把河南地区治理的国富民强,每次年终考核都是第一,吴公非常欣赏这位翩翩少年,认为他将来必定是国家栋梁。


汉朝实习察举制,被举荐的人既要有才能,也要有背景,贾谊靠着这些“双重保障”,被吴公举荐,受到汉文帝征辟,被封为博士,年仅二十一岁。初中时学过一篇《送东阳马生序》的文章,是“太史公”宋濂撰写的,文章中详细的叙述了宋濂年少求学遭受的困难:他虽然才华横溢,却家庭困苦,每次借书都要如饥似渴的阅读;长大后求学,时常受到老师呵斥,不敢有怨言;在宿舍里,同学们锦衣玉食,他却寒酸不已,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才得到了官职和名望。与宋濂艰苦的求学之路相比,贾谊无疑是幸运的,名望、背景、家世通通拥有,可谓是年少有为的典型代表了。


2、优秀的战略家


作为一个优秀的青年政治家,他提出的国家邦交、经济、政体构建、思想统治等政策,让许多老臣都对他刮目相看,感叹着“长江后浪推前浪”。贾谊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他看出了表面上风平浪静的大汉王朝实则暗流涌动,此时的大汉像一把干柴,只要遇到火就会燃烧,而这把火不是北方蠢蠢欲动的匈奴,而是来自于各封国的诸侯王们,他们拥有着土地、军队、人口、财富,一旦中央政权出现内乱,他们必然乘虚而入,以刘姓王的身份登上皇位,权力的斗争,一定是一场流血漂橹的厮杀。


因此早在汉文帝时期,贾谊就提出了通过削弱藩王力量来加上中央集权的手段,但是汉文帝因为淮南王刘长之死背上了杀害手足的恶名,没有实行贾谊的策略,这也为“七国之乱”的爆发埋下了导火索。而贾谊的这一建议提的也不合时宜,他的不会审时度势,让汉文帝开始疏远他。


贾谊作为优秀的青年政治家第二点,表现在他对匈奴强硬的态度上。因为与大汉帝国同时代而生的自豪感,深深激发了贾谊的爱国热情,可以说贾谊对国家的热爱,胜过后代的任何文人。自从汉高祖刘邦在白登山被匈奴围困险些丧命以后,汉朝就一直以和亲的方式来笼络匈奴,以求取边疆地区的和平,刘邦甚至把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了匈奴,以表示汉匈一家亲的善意,然而得寸进尺的匈奴人却并不买账,时常滋扰边境,代王刘恒就饱受匈奴侵扰之苦。


到了热血青年贾谊这里,以前的政策被全盘否定,贾谊认为对于华夏族来说,与蛮夷和亲,并且向他们进贡是莫大的耻辱,他曾经认真的分析过匈奴的危害,并在《治安策》中奏请汉文帝:“陛下为何不让臣去做抵御匈奴的主帅?难道是我大汉无人了吗?如果让臣去平叛匈奴,我一定让他们的单于脖子上套着刑具、背上背着竹条、带着他们的子民一起来向陛下请罪。”


言语之间可以看出贾谊忠心卫国的赤诚之心,然而这条建议,依然未被汉文帝采纳,作为一个政治家,贾谊满腹韬略,却忘记了基本的人臣之礼:他在奏疏中如此直白的对汉文帝进行“灵魂拷问”,无疑是让汉文帝觉得很没面子,他讽刺汉文帝不敢与匈奴正面交锋,更是犯了帝王的大忌,因此汉文帝对他的嫉妒之心超过了对他才华的欣赏。贾谊从这里开始,已经为他的悲剧人生埋下了伏笔。


二、性格埋下的伏笔:开启悲剧人生

1、汉文帝的处境艰难:心有余而力不足


众所周知,汉文帝从未做过太子,他的母亲薄姬一直教育他为人要低调,不可锋芒毕露,因此他从来不在任何人面前表现自己,所以被父亲封在了贫穷又偏远的代国。然而这一切却给他带来了很多好处:在刘邦去世后,刘邦最喜爱的儿子,甚至一度想立为太子的赵王刘如意被吕后残忍杀害,他的母亲戚夫人下场更是惨不忍睹,而远在边疆地区的代王虽然日子过得清苦,却躲过了这场残酷的杀戮。


因此刘恒即使被立为皇帝,权力也并未完全握在手中,他甚至时常认为:陈平、周勃等人立他为皇帝,只是为了扶持一个唯命是从的傀儡,虽然没有证据,但是帝王心术自古是任何人都猜不透的。汉文帝为了集权,只能慢慢隐忍,如同秦昭襄王忍受了母亲和舅父们四十年的专权,最后拍案而起的举动相比,汉文帝也毫不逊色,他在彻底平定了“诸吕之乱”后,将军权交给了宋昌、封朱武为郎中令,二人都是他的亲信。而汉文帝的举动并不是想迅速夺权,而是为了震慑大臣们,向他们证明自己不是可以随意操纵的傀儡皇帝。


这个时候认为时机成熟的贾谊从天而降,对汉文帝的这一行为进行了高度的赞扬,并且提出了配套措施:朝廷应当实行礼制,加强中央集权,应该马上削藩,同时把大臣们的权力也夺过来……这一下算是捅了马蜂窝。


汉初实行黄老之学,提倡让百姓修养生息,贾谊曾经跟随荀况学习过,脑子里还有些法家思想,大概意思为礼法并施,而朝廷中从皇帝到太后,信奉的都是黄老之学,这一制度想法的提出,就暴露了他的低情商。其二汉文帝并没有想迅速的把权力收回去,他深知朝中老臣岁数很大了,只要自己能等到他们去世,权力自然会回归中央。而贾谊提出的中央集权制为时过早,引起了周勃、灌婴、冯敬等人的极度不满,众臣联合上书要求贬斥贾谊,汉文帝虽然爱才,对他也是无可奈何,最终把贾谊贬到了长沙。


2、为人处世是门艺术:贾谊你不懂


贾谊因为年少有为,所以恃才傲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兄弟你飘了”。进入朝中后,贾谊根本没把那些跟随高祖皇帝打天下的武将放在眼里,认为他们只会打打杀杀,治国不堪重任,同样的道理这些大臣也看不起他,认为他未立尺寸之功就身居高位,只是一个说空话的儒生罢了。


贾谊不仅与朝臣相处关系恶劣,他还无端的憎恶文帝的宠臣邓通,邓通和汉文帝是“铁哥们”,汉文帝有一次得了疔疮,邓通亲自为他吸出脓血,文帝深受感动,将其视为知己。贾谊的这一举动无疑又暴露了他“看谁不服就怼谁”的性格,邓通联合了很多人反对贾谊,于是贾谊被贬为长沙太傅。


3、再度回朝:本性未改


在周勃、灌婴等人相继去世后,汉文帝又想起了远在长沙的贾谊,下诏让他返回朝廷任职。贾谊是一个倔强而固执的人,他坚信自己没有错,认为被贬斥到长沙,都是大臣们蛊惑皇帝的结果。在回朝后,匈奴犯边问题依然是“热门话题”,贾谊再一次展现出了他作为儒生的本质,慷慨激昂的针砭时弊,然后做出了一套自以为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对匈奴作战规划。其实与匈奴交过手的人都知道匈奴的厉害,贾谊的这一套自以为是的策略,不过是儒家子弟的美好幻想罢了。


此时朝廷内忧外患,淮南王刘长不满在平定诸吕叛乱中未立功劳的刘恒继位,起兵造反,失败后被流放,绝食而死,于是汉文帝把他的四个儿子封侯,以表示对弟弟的愧疚。贾谊仍然初心不改,要求加强中央集权,这让本来就对刘长之死深怀愧疚的皇帝对他感到厌恶历史要加强中央集权,也不应该在此时提起,汉文帝没有采纳,将他封为梁王太傅。


4、英年早逝


梁王刘揖如同父亲文帝一样,非常勤政爱民,刘恒当年去往代国时,代国偏远又贫穷,经过二十多年的治理,代国变得国富民强,也成为抵御匈奴的重要防线。贾谊既然无法在朝中施展抱负,就把自己毕生所学都教给了梁王,就像当年张苍辅佐代王一样,贾谊对梁王的生活起居、头疼脑热非常在意,恨不得把自己变成梁王,替他受苦。


贾谊告诉梁王如何治国、如何让百姓信服、如何驾驭臣下、如何以礼治国,在他的辅佐下,梁王很快就成了一个勤政爱民的小国王,把梁国治理的井井有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梁王刘揖在入朝觐见途中坠马身亡,贾谊从此深受打击,常常自责自己没有照顾好梁王,心情极度抑郁。


朝廷安排了文帝的小儿子刘武为继任梁王,贾谊又拼尽所能把自己的此生才学教给了新梁王,尤其是贾谊那种无论是对匈奴,还是对藩王和大臣的强硬态度深深感染了梁王,他在日后的“七国之乱”中坚决与叛军对抗的血性,与贾谊的教导有着很大的关系,然而贾谊并没有等到新的梁王长大,就在对前梁王刘揖的思念中忧郁而死,享年三十三岁。


总结

纵观贾谊的一生,留下了无限的悲凉:他性格中恃才傲物、不能与人和睦相处的的高傲和孤独,让他终生受到大臣们的排挤,以至于他被贬斥时,朝中无人替他说话;对于帝王,他可以说直言敢谏,然而劝谏多数不合时宜,且对皇帝有所讽刺,因此被帝王疏远。


可以说他的人生与其是毁与众多的政治斗争中,不如说是毁在了自己的性格上,他的确是国家栋梁,然而心智的不成熟、恃才傲物的性格、不会左右逢源的能力,都使得汉朝的权力中枢容不下他,他的抑郁而终,就像历史发出的一声沉重的叹息,叹息这个才华横溢,却一生郁郁不得志的年轻人,理想的丰满,终究没有敌过现实的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