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殿试出现失误,有人在试卷上替他加了一个字,不料竟成状元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906



清代历次科举考试,总有人是因运气而高中状元的,乾隆年间的王杰因为籍贯的原因,被特授状元;还有胡长龄因为名字起得好,也被乾隆定为状元。类似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下面要介绍的这位状元陈冕,才华横溢,但他高中状元也是靠着“里应外合”。
陈冕,祖籍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生于咸丰九年(1859年),祖父陈显彝、父亲陈恩寿,都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慈善家,史上有“陈善人”之誉。陈显彝在任馆陶知县时,曾开仓赈粮,并筹款救助饥民数万人。光绪九年,黄河决口,陈恩寿在参加抗洪赈灾中,积劳成疾,同年去世。他逝世后,“士大夫相与吊于庐,乡民吊唁者日数百人,焚香泣拜。及其殡时,家祭巷哭,道路填塞,观者叹息流涕,以为盛德感人。”
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陈冕自小就苦读诗书,决心在科举之路上披荆斩棘、光大家风。陈冕17岁时参加顺天乡试中举,因其书法才能突出,被特授予咸安宫教习,并任国子监学正学录。但此后陈冕的科举之路不顺,接连四次会试均名落孙山。
光绪九年癸未(1883年),陈冕再次参加会试终于得中,并于当年参加了殿试。说起殿试,清代有个惯例需要说一下。自乾隆以后,殿试在保和殿举行,朝廷委派收卷官在保和殿左门外收卷。殿试那天,考生们在京做官的亲友,可以穿朝服进入皇宫,在收卷官案头请求观赏考生试卷,名曰“接场”。
因为殿试没有淘汰率,考生皆是本科的进士,所以让亲友们观赏试卷,是朝廷给予考生的一种荣誉。陈冕因为书法、学问名动京师,所以很多人都想观瞻他的试卷。宗室出身的国子监祭酒盛昱对陈冕很器重,认为他定将夺取状元。
陈冕本人也很自负,根本没有做第二名的打算。接场这一天,盛昱带着梁鼎芬、志锐等人兴致勃勃地进宫观赏陈冕的试卷,正好陈已交卷。大家找出他的卷子,一经传阅,异口同声地赞叹着,认为陈冕状元是稳拿的。但过了一会儿,盛昱忽然叫了声:“糟糕”。
原来盛昱发现陈冕的对策卷上有一处“诏”字是单抬头写的,这可是犯了大忌的。科举考试中,考生的学问书法固然重要,但同时还有一套朝廷礼法要遵守,比如遇有皇帝之名讳必须要换行并双抬头,同样遇到类似“国朝”、“圣旨”、“诏书”、“上谕”等字样也需双抬头。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定,别说是中举了,恐怕还要担上大不敬之罪。



尽管到了光绪年间,对这些规定有所松动,但毕竟事关礼制,陈冕的这个失误,状元肯定是当不上了,弄不好连二甲也不可能了。陈冕的岳父、兵部侍郎廖寿恒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马上跑过去看,看完也是大惊失色,立即派人去找陈冕。可是,他早已得意洋洋出宫去了。
这可怎么办?到手的状元难不成就这样拱手让人吗?大家看着试卷干着急,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盛昱爱才若渴,于是便大着胆子找收卷官要了支笔,在“诏”字上添了一个“特”字,这就符合格式了。陈冕的岳父廖寿恒这才放心下来,朝着盛昱深深鞠了一躬便离去了。
等到公布殿试名次时,陈冕果然力挫群雄,高居榜首。这个状元来的好险,一干人等为他着急,而且全亏了盛昱做了一个字的手脚。但这件事很快就传出去了,朝中的言官御史纷纷谏言殿试关防不密。但满朝大臣认为陈冕中状元,也是实至名归。于是,朝廷下令从下一科起,由亲王大臣直接在殿里收卷,接场的旧例也被废除了。
陈冕考中状元后,被授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同年因父亲陈寿恩病重身亡回家守孝。三年期满回京任职,并于光绪十五年出任湖南乡试主考官。光绪十八年,母亲去世,他又回家守孝。
光绪十九年,即陈冕在家守孝的第二年,山西大旱,陈冕献出家中所有财产,并在街头卖字画筹集了万余两黄金送到山西。也就是在这一年,34岁的陈冕因为赈灾事宜操劳过度病逝于济南。陈冕之所以名气不大,是他英年早逝,还未在政坛有所作为的缘故,要不然这样一位状元郎,必定会成为国家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