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为什么吴三桂、洪承畴、郑芝龙的命运如此不同?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760

为什么吴三桂、洪承畴、郑芝龙的命运如此不同?

既有背景原因,也有军功的因素存在。

1、时机不同,投降的时候背景不同。

吴三桂和洪承畴投降清廷较早,特别是洪承畴,早在1642年就在皇太极、范文程等人的极力劝告下,投降了清廷。洪他们都对清廷入关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比如吴三桂,在1644年春天打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居功至伟。可以说,如果没有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清军入关的步伐至少得推迟三五年甚至更久。后来又对南明政权穷追猛打,还绞杀南明末代皇帝永历帝于昆明。

吴三桂如果投降了李自成,李自成派兵把守住山海关的话,清朝还是只能割据东北。郑芝龙投降的时候明朝大势已去,给他封官进爵是为了安抚汉人,同时招降儿子郑成功。

2、功劳

吴三桂冲在灭明第一线,平地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甚至把明朝最后一个皇帝从缅甸抓到昆明害死,功劳最大。洪承畴也出了大力,因为没有抓住皇帝,功劳比起吴三桂肯定要差点。

郑芝龙本身没有立什么功,而且清朝招降郑芝龙本意想叫他劝儿子郑成功投降,但是郑成功坚持不降,所以郑芝龙就没什么用了,最终被处死。

扩展资料:

吴三桂是明朝官二代出身(父亲是锦州总兵吴襄),在明朝担任辽东总兵,封平西伯,赐予尚方宝剑;洪承畴则是进士出身,历任陕西三边总督、蓟辽总督等要职。

清廷为了说服他们投降,花费了极大的代价,他们的学识、出身等因素决定了,一旦投降了清廷,就会死心塌地地为清廷卖命,不会轻言再次反叛,可靠性极高。

郑芝龙的身份

郑芝龙和郑成功是怎么死的?

郑芝龙于1646年降清后被软禁北京;清朝利用郑芝龙多次招降其子郑成功不成,遂于1655年入狱;于1661年11月24日被杀。

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顺治帝崩。皇三子康熙帝继位;郑氏降将黄梧向当权者鳌拜建议“平贼五策”,内容包括长达20年的迁界令,自山东至广东沿海二十里,断绝郑成功的经贸财源;毁沿海船只,寸板不许下水;同时斩成功之父郑芝龙于宁古塔流徙处(一说斩于北京菜市口,即今府学胡同西口,元代以来的刑场);挖郑氏祖坟;移驻投诚官兵,分垦荒地。郑成功接连听闻噩耗,加上在台将士水土不服人心惶惶,其子郑经又在澎湖与乳母私通,使得郑成功内外交逼,于1662年(清康熙元年,永历十六年)五月初八急病而亡,死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抓破脸面而死,年仅39岁

郑芝龙为什么独自降清呢?

在我看来,郑芝龙降清有很多原因,他选择投降几乎是必然的。我把主要的原因归纳为三点,第一个是郑芝龙投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力和财富,第二个原因是郑芝龙和明朝本来就有矛盾,第三个原因则是当时的形势所引导的。下面就这个问题我来谈谈我自己的观点。

很多人都不知道郑芝龙是什么人,但要是讲到他的儿子,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成功。大家都知道郑成功在航海上很有能力。那么教郑成功航海的自然是他的父亲,郑芝龙是海盗出身,他在沿海地区有靠海盗这个职业积攒了大量财富。如果不投降于清朝的话,这些财富在明朝灭亡之后肯定保不住了,这是郑芝龙无法接受的事情,因此,他选择投靠清朝。

郑芝龙虽然是明朝的一个官员,但是他原本并不想效忠于明朝。毕竟郑芝龙是海盗出身,这种职业是不被朝廷认可的。效忠于朝廷,就等于放弃海盗这个职业,这是郑芝龙不想干的事情。因此,即便在明朝做官的时候,郑芝龙还是把自己的重心放在海盗上,毕竟海盗才能给郑芝龙带来财富。因此,郑芝龙对明朝并谈不上忠心。

最后一个原因是清朝的攻势太过于凶猛,任何人都认为明朝已经输定了。郑芝龙也不傻,他知道跟着明朝迟早要完,为了自己的远大前途他肯定会选择清朝。毕竟郑芝龙常年在外航海,对明朝其实没有感情,投降这种事对于郑芝龙来说并不是无法接受的。

郑芝龙为什么要降清

首先第一点,郑芝龙与其说是海盗,倒不如说是商人,

当时的他以笨港(今北港镇附近)为据点(另一说为魍港(今布袋镇附近))霸占着整个沿海与吕宋,南海和西方国家的航线,所有的海运船只经过都需要向他上供,就是类似于今天的缴税,同时财大气粗的郑芝龙的船队装备远远不是海禁了几百年的大明朝水师所能相比的,郑芝龙的通商范围广及东洋、南洋各地:大泥、浡尼、占城、吕宋、魍港、北港、大员、平户、长崎、孟买、万丹、旧港、巴达维亚、麻六甲、柬埔寨、暹罗,据估计,兵力有:包涵汉人、日本人、朝鲜人、南岛语族、非洲黑人等各色人种高达廿万人的军力,拥有超过三千艘大、小船的船队,成为华东与华南海洋世界的唯一强权。

史书记载“日进千金,几近自成一国”“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来往。每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以此富敌国,自筑城安平镇”。依然一个海上王的姿态。

其次商人的本质是追逐利益,他最初降明,也只是秉着落叶归根的思想,要知道当时华夏思想还是深得人心的,但是当时的大明已是大限将至,当时的南明皇帝唐王朱聿键也是郑芝龙所奉才得以登位,所以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郑芝龙随后于顺治三年(1646年)投降满清。

随后在郑芝龙投降之后的待遇还是不错的,虽然被满清背约移送京师,编入汉正红旗。这下善于水军的郑芝龙就如同拔了牙的猛虎,但为了安抚他的儿子郑成功,对他的待遇还是不错的,顺治十年晋升同治侯。随后郑芝龙多次奉召招降郑成功,未果,顺治十二年被弹劾纵子祸国,下狱,然后顺治十七年福建巡抚佟国器截获郑芝龙与郑成功私信,被判流徙宁古塔

顺治十八年,顺治帝驾崩,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矫诏令斩郑芝龙。

其实他就是个商人而已,至于投奔谁,也只是商人逐利的本质,

郑成功与郑芝龙是什么关系

郑芝龙和郑成功是父与子的关系,郑芝龙是郑成功的父亲。郑成功是父亲郑芝龙在日本时与母亲田川氏正常结婚生子所得的孩子,是郑芝龙的第一个儿子。

郑芝龙和郑和有没有关系

郑芝龙(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字飞黄(一说字飞龙),小名一官(Iquan),天主教名尼古拉,在欧洲文献中,则以"Iquan"(一官)闻名。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人,明末清初东南沿海第一大海盗。

郑芝龙是明朝末年以东南沿海、台湾及日本等地为基地活跃舞台的海商兼海盗(随朝廷政策的变化身份随变),以其经营的武装海商集团著称,发迹于日本平户,为明郑势力的滥觞。郑芝龙在离开日本到台湾建立新的根据地,不仅建立了一支实力强大的私人海军,而且效仿明朝在台湾设官建置,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割据政权。明政府无力剿灭郑芝龙便转而招安,1628年,郑芝龙受到明廷招抚,官至都督同知。不久清军入关,郑芝龙于1646年降清后被软禁北京;清朝利用郑芝龙多次招降其子郑成功不成,遂于1655年入狱;于1661年11月24日被杀。

郑芝龙在17世纪中国明朝海禁与世界海权勃兴的时代的背景下,以民间之力建立水师,周旋于东洋及西洋势力之间,并于1633年在泉州金门岛的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败西方海上势力,在郑和船队退出南中国海200年后,重夺了海上主导权,是大航海时代东亚海域举足轻重的人物。

郑芝龙对历史的其他影响还有作为先于荷兰人的,和李旦和颜思齐等人及部众在台湾建立基础,为汉人移台的主要据点。并为其子郑成功留下强大海上基业,郑成功以此资本抗清并在南京兵败后以海上武力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

郑芝龙的简介 郑芝龙老婆是谁

郑芝龙(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字飞黄(一说字飞龙),小名一官(Iquan),天主教名尼古拉,在欧洲文献中,则以“Iquan”(一官)闻名。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人,明末清初东南沿海台湾及日本等地第一大海盗,最大的海商兼军事集团首领,先后归附明清两朝为官。[1]

郑芝龙以东南沿海为基地活跃舞台的海商兼海盗(随朝廷政策的变化身份随变),以其经营的武装海商集团著称,发迹于日本平户,为明郑势力的开始。郑芝龙在离开日本到台湾建立新的根据地,不仅建立了一支实力强大的私人海军,而且效仿明朝在台湾设官建置,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割据政权。明政府无力剿灭郑芝龙便转而招安,1628年,郑芝龙受到明廷招抚,官至都督同知。不久清军入关,郑芝龙于1646年降清后被软禁北京;清朝利用郑芝龙多次招降其子郑成功不成,遂于1655年入狱;于1661年11月24日被杀。

郑芝龙在17世纪中国明朝海禁与世界海权勃兴的时代的背景下,以民间之力建立水师,周旋于东洋及西洋势力之间,并于1633年在泉州金门岛的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败西方海上势力[2] ,在郑和船队退出南中国海200年后,重夺了海上主导权,是大航海时代东亚海域举足轻重的人物。[3]

郑芝龙对历史的其他影响还有作为先于荷兰人的,和李旦和颜思齐等人及部众在台湾建立基础,为汉人移台的主要据点。并为其子郑成功留下强大海上基业,郑成功以此资本抗清并在南京兵败后以海上武力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

本 名

郑芝龙

别 称

小名一官(Iquan),天主教名尼古拉

字 号

字飞黄(一说字飞龙)

所处时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福建南安石井

出生时间

1604年4月16日

去世时间

1661年11月24日

主要成就

大海商,开台先驱,击败荷兰人

郑成功,田川七左卫门等等

妻 室

田川氏

官 爵

福建总兵

爵 位

明朝平国公→清朝同安侯

旗 籍

汉军正红旗

标签: 命运洪承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