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宏为什么不废皇后,拓跋宏的皇后冯妙莲与人私通 拓跋宏为什么不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知识754

拓跋宏的皇后冯妙莲与人私通 拓跋宏为什么不杀她?

  野史上说孝文帝拓跋宏的第二任皇后名叫冯润,字妙莲,谥号为幽皇后。冯润是冯太后的侄女,从辈分上来说长了拓跋宏一辈,但两人年龄相当,且拓跋宏对应该是很爱她。

  拓跋宏的皇后冯妙莲与人私通

  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北魏孝文帝第二次率军南征,当时的冯妙莲已经贵为皇后。孝文帝因病暂时驻扎在汝南,彭城公主率童仆乘轻车冒霖雨赶来向皇兄告状,原来皇后逼公主嫁给自己的胞弟冯夙,公主不愿意,求孝文帝作主,并告知皇后私通之事,孝文帝开始并不相信,不久,又有宦官刘腾至军中密报,所言与公主吻合。

  原来皇后趁他南征,难耐寂寞,竟与宫中执事高菩萨私通,秽乱宫闱。孝文帝真不敢相信他一向宠爱的皇后竟会做出如此事来。这时,皇后派中常侍双蒙和小黄门苏兴寿前来试探孝文帝,孝文帝佯装并不知道她私通的事,暗地里却把苏兴寿抓来审问,苏兴寿对皇后私通一事和盘托出。孝文帝难以接受这样的打击,病情加重。正月,孝文帝回到洛阳,决定亲审冯妙莲。他先将高菩萨、双蒙等人抓起来拷问出实情,接着又在含温室传召皇后。审问前,孝文帝叫阉官搜她的身,下令但有寸刃,立斩无赦。冯妙莲跪在御前,痛哭流涕。孝文帝命她站起来,赐座给她,又命高菩萨把所供认的罪状当她的面陈述一遍,包括私通、皇后与她母亲常氏巫蛊诅咒孝文帝,然后问皇后说:“你的母亲有妖术,你都说了吧!”皇后请求回避所有人,单独和孝文帝谈,孝文帝命令所有内侍出去,只留长秋卿白整一人在侧,且以棉花塞住白整的耳朵,两人具体谈了什么,无人知晓。

  太和二十三年,身在鄂北战场的孝文帝身染重病,返程途中,弥留之际,留下遗诏:“皇后久乖阴德,自绝于天,若不早有所为,恐成汉末故事。吾死之后,赐皇后死,葬以后礼,以掩冯门之大过。”

  公元499年四月,北魏最有作为的皇帝与世长辞了,年仅三十三岁。

  拓跋宏为什么不杀冯妙莲

  可能拓跋宏尚顾念旧情,不忍将冯妙莲废死,只诛杀了高菩萨了事。废后的敕书,迟迟不下。不久拓跋宏得了大病,病骨支离,自知不起,召彭城王拓跋勰嘱咐后事,最后说:“后宫久乖阴德,自寻死路,我死后可赐她自尽,惟葬用后礼,亦可掩冯门大过。”接着拉住彭城王的手,喘息良久,撒手而去,时年三十三岁。

  太子拓跋恪即位,按遗嘱派侍臣持毒药入宫,赐冯后死。冯妙莲见了毒药骇走悲号:“官家哪有此事,无非是诸王恨我!”内侍把她拉住,强迫喝下毒药自尽。魏主拓跋恪遵照遗言,用后礼葬冯妙莲,谥为幽皇后。

  北魏拓跋历史显得单薄,史料遗存少,可能是由于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不够丰富的缘故。许多东西只能依靠仅有的资料推测。北魏几代君主都靠母后护持才能得位。史载孝文帝拓跋宏雅好读书,手不释卷,遍览经史,善谈庄老,平时爱奇好士,礼贤任能。也曾告诫史官说:“直书时事,无讳国恶,人主威福自擅,若史复不书,尚复何惧!”宫室必待破得不能再破了才修理,身上的衣服不知洗了多少遍。只是宠幸冯妙莲,以致酿成宫闱丑事。

  孝文帝终其一生都没有亲自处死冯妙莲,这或许与他仁慈的个性有关,但更多的是夫妻之间的感情在内,这种感情包含嫉妒与宽容,临死留下处死冯妙莲的遗诏也可以如此分析,惟有不舍的感情才恐惧他死后冯妙莲会再与别的男人有染,若那样他死了也不瞑目。但即使孝文帝未留下杀冯妙莲的遗诏,冯妙莲也没有好下场,彭城王、咸阳王等知道冯后已死的消息后,相视说:“若无遗诏,我兄弟亦当做计去之。岂可令失行妇人宰制天下,杀我辈也?”

北魏帝王拓跋宏雄才大略,为何并未战死沙场,而被活活气死?

拓跋宏是天妒英才,积劳成疾而终。很多人都猜测,拓跋宏是因为他的皇后给他戴了绿帽,导致他被活活气死。但事实上,拓跋宏是在皇后被揭发偷情之后的一到两年之间才死的,说他因为此事被气死,未免太勉强了。

但是这个事情,应该也是导致拓跋宏命终的一个原因,拓跋宏的童年生活并不愉快,十岁以前,父母都已经撒手人寰,拓跋宏没有享受过母爱,即使后面养育她的冯太后,他也没有得到过类似母爱的东西,冯太后过于强势,还曾经认为拓跋宏是她的威胁,想要拓跋宏的命。

这样的拓跋宏,成年以后,对于温柔的女人,显得太过依恋,即使在知道自己的皇后出轨了,还是没有废黜她的后位。连死的时候,都要皇后和他合葬,或许童年情感的缺失,导致拓跋宏即使面对自己的女人犯错,也不舍得惩罚她。或许拓跋宏内心对于感情,敏感痴情,郁结太多。

郁结太多的人,通常命不久矣。拓跋宏是一个能力十分卓越的人,在军事或者文化改革,政治上,都十分厉害。拓跋宏一心为国家着想,一直执着于统一全国,文化统一,在位期间,他自己写的许多诗词都可以看出他的建国的雄心壮志。

为了国家,拓跋宏尽心尽力,亲力亲为,日夜操劳,历史上也有记载拓跋宏身体不太好,有各种各样的小病大病缠身,本来身体就不好,还要这样过度的操劳,身为君王,脾气也有些许暴躁,后院着火,内心敏感犹豫,最终导致他年纪轻轻就命终了吧。

为什么说拓跋宏是被自己的老婆活活气死的?

拓跋宏的死的确与他的老婆脱不了干系。拓跋宏很小就失去了亲生母亲,一直由冯太后照顾抚养长大。成人后,冯太后便将自己的侄女冯媛嫁给孝文帝拓跋宏做皇后。一开始拓跋宏和冯媛的感情很好,两人琴瑟和谐,甜甜蜜蜜。

不久后孝文帝开始筹划改革,在文化制度方面深入汉化,学习汉民族的思想、语言、习俗等。没想到这冯媛却极度抵触学习汉文化,几经沟通之后依然不支持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一气之下,拓跋宏便废了冯媛的后位。

废了冯媛后,拓跋宏又娶了冯媛同父异母的姐妹冯润,冯润相貌美丽、性情温婉很得拓跋宏的喜爱。可惜孝文帝志向远大,一心把精力扑在治国大业上,经常长年累月地在外征战,很少能回宫陪陪冯润。

时间一久,冯润耐不住寂寞竟勾搭起宫里的一个假太监,明目张胆地在宫里和这太监玩乐。这还不满足,冯润还利用自己的身份扰乱后宫和朝纲,将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后来冯润的弟弟冯夙又惦记上了拓跋宏的妹妹彭城公主,彭城公主不从便前去寻找拓跋宏,顺便将冯润在宫中的所作所为全部抖了出来。

拓跋宏听后非常震惊,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真心信任和宠爱的妃子竟然是这种不守妇道、胡作非为之人,于是在战争结束后回到宫中,将冯润以及相关人员全部进行了惩罚。这件事算是给了拓跋宏很大的打击,不久后便去世了。

所以,拓跋宏的死在很大程度是确实是与他的老婆分不开的,一介贤明的君主最后却栽在自己老婆手里,当真是令人唏嘘。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何英年早逝?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南北朝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执政期间,他整顿吏治,倾心汉化,迁都洛阳,南征北战,对北魏和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拓跋宏的这首诗表明了其心怀远大志向,念念不忘南北统一大业。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拓跋宏只活了三十三岁便离开了人世。关于他的英年早逝,普遍认为他是得知皇后偷情,被活活气死的,其实不然。笔者认为,拓跋宏是因为疾病加劳累而死。 拓跋宏究竟得了什么病?《魏书·高祖纪》中说他从“不豫”,到“疾甚”,最后“驾崩”,并没有说明病症;而在拓跋宏的御医徐謇及元澄、元勰等几位近臣的传记中,对拓跋宏的病症却有所透露。《魏书·元澄传》称拓跋宏“疾患淹年,气力惙弊”,《魏书·元勰传》称拓跋宏“气力危惙”,《魏书·徐謇传》称拓跋宏“心容顿竭,气体羸瘠”,患的是“沉劳”和“笃瘵”。在古汉语中,“惙”的意思是指气短促而微弱,即呼吸有障碍;“劳”同“痨”,即痨病;“瘵”也多指痨病。综合分析,拓跋宏多年患有肺痨,而且病得不轻。 拓跋宏为何英年早逝?笔者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 其一,拓跋氏皇族有早婚早育的传统。拓跋宏之前的数代嫡祖,如景穆太子拓跋晃十三岁生文成帝拓跋濬,拓跋濬十五岁生献文帝拓跋弘,拓跋弘十四岁生孝文帝拓跋宏,皆在十多岁时便已生子,因年幼,精子质量不高,很容易造成后代遗传性先天不足。同祖辈一样,拓跋宏也是早婚早育者,他十六岁生长子元恂,十七岁生次子元恪,而且在生元恪之前,还生有华阳公主、兰陵公主两个女儿,可见拓跋宏从十多岁时就开始涉猎后宫,宠幸女人了。十多岁正处身体发育初期,这个时候过度行房事,很容易造成气血亏损,体弱多病。 其二,早年经历,对拓跋宏身心影响很大。拓跋宏三岁丧母(生母李氏依北魏宫廷“子贵母死”的祖制被赐死),十岁丧父(父亲拓跋弘被冯太后毒死),受过寒冬“单衣闭室,绝食三朝”的责罚,遭过“食中得虫秽物”的恐吓,挨过杖打“数十”的体罚,甚至因为太过“聪圣,……不利于冯氏”(《魏书·高祖纪》),险些被权欲极强、生性猜忌的冯太后废黜。《黄帝内经》云:“忧伤肺,恐伤肾”。亲生父母的痛苦死亡,在位前期的胆颤心惊,这一系列悲苦遭际,使拓跋宏的幼小心灵遭到严重打击和伤害,很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其三,宠幸冯氏,使拓跋宏感染肺病。早年,冯太后的两个内侄女入宫,其中一女冯氏,即后来给拓跋宏带绿帽子的冯皇后,“有姿媚,偏见爱幸”。不久,冯氏因有病,被冯太后“遣还家为尼”。冯氏得的不是一般病,而是可怕的“素疹”。在古汉语中,“素疹”即“宿疢”,也就是热病,多指肺病。这种病传染性极强,且极难痊愈,让人避之不及。冯太后死后,拓跋宏打着冯氏“素疹痊除”的幌子接其回宫,“宠爱过初,……宫人稀复进见”(《魏书·后妃传》)。拓跋宏身体本来就很差,在与冯氏亲密接触中,最终染上了肺病。 其四,心力交瘁,使拓跋宏病情加重。拓跋宏独掌大权后,励精图治,勤于政务,掀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改革浪潮。特别是在迁都问题上,拓跋宏力排众议,软硬兼施,甚至不惜自编自演了一场冒雨“南征”闹剧,可谓殚精竭虑,耗费心智,以至于“及迁洛,……体小不平,……令(徐謇)处治”。迁都后,拓跋宏不作停歇,御驾亲征,发动伐齐之战,恨不得毕其功于一役,结果几次仓促出征,均无功而返。急功近利,加之疲惫焦躁,使拓跋宏于太和二十二年(498)再次亲征时“其疾大渐”(《魏书·徐謇传》),幸亏徐謇救治才好转。 拓跋宏久病心烦,侍臣稍有过失,动不动就要训斥、诛斩,甚至对老婆孩子也不手软。迁都洛阳后,第一任皇后冯氏因为拒绝说汉语、穿汉服,被拓跋宏废黜;第一任太子元恂因为嫌天热,不穿汉服,遭到责骂后又发动叛乱,被拓跋宏废黜、赐死。先天不足,后天劳烦,事事亲为,急于求成,性情暴躁,动辄发怒,平时又不注意养生和保健,使拓跋宏的病情由轻变重,以至于在亲自审讯第二任皇后出轨一案时,已经力不从心,他先是“以疾卧含温床”,后“取卫直刀柱之”(《魏书·后妃传》)才勉强支撑着站起来,可见其病之重。 有人说,拓跋宏此状,是因为皇后让他带了绿帽子气的,其实不然。首先,拓跋宏是个英武帝王,他虽然宠爱皇后,但不是个唯唯诺诺、忍气吞声、惧怕皇后、驾驭不了皇后的懦夫;其次,拓跋宏胸怀宏图,几乎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改革和统一大业上,他连年征战在外,知道是自己冷落了皇后,所以并没有将其废黜,只是将其幽禁,显然是想通并原谅了皇后的背叛;再次,拓跋宏临终前“遗诏,三夫人以下皆遣还家”(《资治通鉴》),明令允许后宫众多妃嫔在他死后再嫁,可见拓跋宏心胸很宽广,绝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种小家子气。 皇后私通,可能会让拓跋宏一时沮丧,但绝不是致命的伤害。拓跋宏之死,在于他明知自己“心容顿竭,气体羸瘠”,还继续忘我的创业,希望有生之年能够一统天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皇帝。作为一个重病之人,拓跋宏这是在拼命。处理完皇后出轨一事后,太和二十三年(499)三月,拓跋宏为了实现政治抱负,再次强撑病体亲征伐齐,途中鞍马劳顿,“疾势遂甚,戚戚不怡”(《魏书·徐謇传》),御医回天无力。四月,提前耗尽毕生精力的拓跋宏在取得马圈城大捷后,因操劳过度,病入膏肓,抱憾而死,令人扼腕。(刘秉光)

中国历史上被废除的皇后

1.王皇后(628?——655年),并州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罗山令王仁佑的女儿,母柳氏。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王氏出身名门望族,祖母同安长公主,为唐高祖的妹妹。李治封晋王时,纳王氏为晋王妃,约在公元642年,李治年15岁,王氏年约15岁。643年,李治立为太子,封王氏为太子妃。649年,太宗死,李治继位为高宗,立王氏为皇后。 王皇后没有生育,宫中只有宫女刘氏生皇子李忠和萧淑妃生皇子李素节,刘氏位微而无宠,萧氏位较高而得宠。武氏入宫后,得到高宗的重宠,使萧淑妃失宠,王皇后自以为目的已经达到了。她真没有想到,武氏是王皇后更大的竞争者。先是以巫蛊案逼高宗废去王氏后位,被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谏止;复以诬王皇后杀死武氏所生的小女儿为罪名,于655年(唐高宗永徽六年)废去王氏后位及萧氏妃位,皆贬为庶人,打入冷宫囚禁起来。武氏仍不解恨,改王氏为蟒氏,萧氏为枭氏。

2 清世祖顺治帝第一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之母孝庄太后之亲侄女,其父为蒙古科而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由多尔衮做主定婚、聘娶。顺治亲政,顺治八年(1651八月)册为皇后。因陋就简二人性格不合,顺治在两年后废掉皇后,降为静妃。

3卫皇后,字子夫,西汉武帝之后。生年不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平阳(今山西临汾)人。 子夫本是袭封平阳侯曹时府中的歌妓,服侍曹时的夫人平阳公主。汉武帝即位后,他的第一位皇后也就是武帝幼年时戏言要藏于金屋的阿娇无子,所以平阳公车就把邻近大户女子收买来,养在家中,准备让汉武帝选取为妃。适逢汉武帝在霸上祭扫后来到平阳侯家中,平阳公主就将这些美女装饰打扮起来,供汉武帝选择。但汉武帝看后,觉得都不满意。在武帝与平阳公主一起饮酒的时候,又让歌女起舞助兴,汉武帝便看中了子夫。随后,汉武帝起坐更衣,子夫便来服侍,一见倾心。这样,平阳公主送子夫入了宫。入宫一年多来,子夫却不能得到汉武帝的宠幸,正好汉武帝释放一批宫女,子夫才又见到他,并哭泣着请求放她出宫。汉武帝怜惜她,便把她留下来,同时,又把她的兄长卫长君、弟弟卫青召入宫中为侍中。到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子夫生了一男,遂被立为皇后。 元狩元年(前122年),卫后所生之男刘据被立为太子。由于他是汉武帝长子,汉武帝特别宠爱他。况且,作为宫廷妇人,随着容颜的衰老,卫皇后尊宠程度也在逐渐下降。她在汉武帝面前的宠幸地位被李夫人和勾弋夫人所代替。在她立为皇后的第38年,也就是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因遭巫蛊事变,不能自明而自杀。 固然,汉武帝对卫氏一门的宠幸有过份之处,但总的来说,卫氏一门对汉朝的巩固是做出过贡献的。

4昙花的美丽 汉武帝皇后陈阿娇 陈阿娇,馆陶公主刘嫖的女儿,汉武帝刘彻的皇后, 刘嫖本想把阿娇嫁给太子刘荣,遭到刘荣生母栗姬的拒绝,于是转而把阿娇许给王美人所生的儿子刘彻景帝于四十八岁病逝,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阿娇此时亦被立为皇后,实在是娇贵无比。可惜的是,阿娇自嫁予武帝这么多年来,一直没能怀孕。馆陶长公主十分着急,千方百计寻名医要让阿娇怀上武帝的孩子,却是无济于事,致使武帝逐渐疏远陈皇后。 武帝的新宠卫子夫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刘据。这位卫子夫原是平阳公主家的歌女,入宫后连生三个女儿。这次生子,令卫子夫在宫中的地位获得空前的巩固。武帝到卫子夫处留宿的时间多了,让陈皇后独守空房的时候也相对地增加。陈皇后又怨又气,怪责那卫子夫夺去了君王的爱宠,却又对武帝移情别恋束手无策。思前想后,陈皇后竟想到求助巫蛊。 她找来了巫女楚服,又根据楚服提供的方法做了几个小布人,代表卫子夫和其它几个得宠的嫔妃,然后日夜以针刺小布人以诅咒她们。只是这事却瞒不过其它宫人,有陈皇后宫中的侍女向武帝密报皇后行巫蛊一事,武帝得悉后大怒,立刻处死了巫女楚服,牵连三百余人。而对罪魁陈皇后,武帝一点也不念旧情,把皇后废黜,出居长门宫。可惜的是,武帝在看过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后,虽称赞此赋为上乘之作,却从没想到把阿娇复位。于是顾影自怜的陈皇后只能在凄清的冷宫中了此残生。

5. 郭圣通(?—公元52年),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一任皇后,西汉皇族后裔,其外公为汉景帝七世孙、真定恭王刘普。公元24年,一代英主刘秀为平定河北之需要,与河北真定府联姻,迎娶了真定王刘扬之外甥女郭圣通。刘秀登基称帝之后,郭圣通被册封为皇后。郭氏虽贵为皇后,但在光武帝面前远不及时为贵人的阴丽华受宠,后期多有不安及怨言。建武十七年,郭氏被废为中山王太后,贵人阴丽华则荣登后位。建武二十八年,在被废十一年之后,郭圣通病逝,安葬于京师洛阳近郊的邙山。

6.阴氏(80年——102年),汉和帝皇后。南阳新野人。曾祖阴识,光烈皇后阴丽华之兄。公元96年二月,17岁的阴氏被立为皇后。阴氏颇得和帝喜爱。很快,太傅邓氏再有遗类。”阴皇后的姨母邓朱为了帮助的孙女邓绥进宫,这让阴皇后感到分外嫉妒和害怕。她竟打算加害邓贵人。她对身边的人咬牙切齿地说“我要有一天得志,一定不会让她夺回昔日的光耀地位,便给阴皇后出谋,企图用巫术来咒死和帝。不久,阴皇后的阴谋被人告发,于是和帝下命将阴皇后迁到待罪的桐宫。阴皇后不堪折磨,忧愤而死。和帝永元十六年(104年),葬于临平。

7. 贾南风[1](256-300),是西晋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史称惠贾皇后。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丑女人:据史书上记载,惠贾皇后身材矮小(约1米4左右),面目黑青,鼻孔朝天,嘴唇保地,眉后还有一大块胎记。贾南风是西晋的开国元勋贾充的三女,继室郭槐的长女。生于三国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256年)。卒于晋惠帝永康元年(300年),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

8. 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十一月,羊献容被立为皇后。 永兴元年(304年)二月,成都王颖废羊皇后为庶人。羊献容 同年七月,左卫将军陈眕等复后位。 同年八月,河间王颙大将张方又废后。 永兴二年(305年)四月,洛阳“留台”荀藩、刘暾等复后位。 同年同月,张方又废后。 同年十一月,立节将军周权诈被檄,自称平西将军,复后位。 同年同月,洛阳令何乔攻杀周权,又废后。 光熙元年(306年)六月,东海王越迎惠帝返洛阳,复后位。 晋怀帝元嘉六年(311年)六月,刘曜、王弥攻破洛阳,掳怀帝及惠羊皇后北去,羊献容沦为囚虏。 晋元帝太兴元年(318年)十月,刘曜称帝于长安,国号赵,立羊献容为皇后。

9.汉景帝刘启废后薄氏【?—前151】

10.汉成帝刘骜废后许氏【前50—前8】

11.汉哀帝刘欣废后傅氏【前15—前1】

12.汉桓帝刘志废后邓猛女【139--165】

13.汉灵帝刘宏废后宋氏【157--178】

14.汉献帝刘协废后伏寿【176--214】

15.吴会稽王孙亮后全惠解【243--301】

16.晋海西王司马奕后庾道怜【?--371】

17.宋少帝刘义符后司马茂英(393--439)

18.宋后废帝刘昱后江简圭【461--?】

19.齐郁林王萧昭业后何婧英【474--?】

20.齐海陵王萧昭文后王韶明【480--?】

21.齐东昏侯萧宝卷后褚令璩【481--?】

22.陈临海王陈伯宗后王氏【552--585】

23.北魏孝文帝元宏废后冯清【476--500】

24.西魏文帝元宝炬废后乙弗氏【508--538】

25.北齐后主高纬废后斛律氏【557--?】

26.北齐后主高纬废后胡氏【不详】

27.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后元胡摩【542--616】

28.林废后

北魏林废后(?-493),或称贞皇后林氏,孝文帝拓跋宏的妃子,废太子拓跋恂之母。

林废后年少时,她父亲林胜得罪乙浑而死,林氏因此没入掖庭为使女。后来乙浑又在496年被冯太后处死,次年拓跋宏才出生。林氏美丽异常,在拓跋宏少年时为他生下第一个儿子元恂。冯太后按杀母立子旧制将林氏处死,拓跋宏为她求情,无效。林氏遂被杀害,追封贞皇后。

拓跋宏迁都和汉化改革招致许多反对,太子拓跋恂与他政见不合,日渐疏远。最终拓跋宏杀死了16岁的太子,追废贞皇后林氏为庶人,不再承认和她母子的任何关系。

北魏文成帝拓跋宏的皇后,名叫冯淑仪还是冯桂儿?为何在胡笳汉月里与北魏冯太后的书里面起名不一样?

  冯太后(442-490年),名不详,汉族,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孝文帝元宏(拓跋宏)的祖母,北魏中期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并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冯太后,出身于北燕皇族。北燕灭亡后,没入太武帝拓跋焘后宫,充为奴婢;正平二年(452年),选为文成帝的贵人;太安二年(456年),手铸金人,册封为皇后;和平六年 (465年),北魏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政局动荡,冯太后临朝听政,定策诛杀了权臣乙浑,后依据北魏祖制归政献文帝;延兴六年(476年),献文帝暴薨,孝文帝元宏登基。冯太后二度临朝称制,厉行改革达十四年,尊为太皇太后;太和十四年(490年)去世,享年四十九,葬于永固陵,谥号文成文明皇后。

标签: 拓跋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