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灭亲的故事,大义灭亲的故事视频

文史通2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376

内容导航:
  • 关于大义灭亲的故事
  • 求有关大义灭亲的故事
  • 大义灭亲源于怎样的故事
  • 历史上有哪些大义灭亲的故事
  • 一、关于大义灭亲的故事

    春秋前期,朝歌(今淇县城)为卫国都。石碏,春秋时卫国大夫。卫庄公有三个子,大姬完、次姬晋、三州吁。州吁最受庄公宠爱,养成残忍暴戾的性格,无恶不作,成为朝歌大害。当时,老臣石碏,为人耿直,体恤百姓疾苦。他几次劝庄公管教约束州吁,但庄公不听,州吁作恶日甚,且享受过程。碏子石厚,常与州吁并车出猎,为非作歹。石碏大怒,用鞭子抽打他五十下,锁入房内。石厚越窗逃出,住州吁府内。不回家,仍天天跟着州吁胡作非为,祸害百姓。庄公死后,姬完继位,称卫桓公,石碏见他生性懦弱无为,告老还乡,不参朝政。此时,州吁更加横行霸道。公元前719年,州吁听计石厚,害桓公夺位。州吁、石厚为制服国人,立威邻国,就贿赂鲁、陈、蔡、宋待国,大征青壮年去打郑国,弄得劳民伤财。当时,朝歌有民谣云:“一雄毙,一雄尖,歌舞变刀兵,何时见太平?”州吁见百姓不拥戴自己,甚忧。石厚又让州吁去请其父石碏出来共掌国政。州吁派大臣带白壁一双、白粟五百钟去请。石碏拒收礼品,推说病重回绝,石厚亲自回家请。石碏早想除掉祸根,为国为民除害。他趁石厚请他参政,假意献计说,新主即位,能见周王,得到周王赐封,国人才肯服贴。陈国国君忠顺周王,周王很赏识他,你应该和新主一同去陈国,请陈桓公朝周王说情,周王便会见之。石厚十分高兴,便备厚礼赴陈,求陈向周王通融。见此,石碏割破手指,写下血书,派人事先送到陈国。血书写道:“我们卫国民不聊生,固是州吁所为,但我逆子石厚助纣为虐,罪恶深重。二逆不诛,百姓难活。我年老体衰,力不从心。现二贼已驱车前往贵国,实老夫之谋。望贵国将二贼处死,此乃卫国之大幸!”陈国大夫子针,与石碏有深交,见血书,奏陈桓公,桓公命将州吁、石厚抓住,正要斩首,群臣奏:“石厚为石碏亲子,应慎重行事,请卫国自己来问罪”。石碏知二贼被捉,急派人去邢国接姬晋(州吁之兄)就位(即卫宣公),又请大臣议事。众臣皆曰:“州吁首恶应杀,石厚从犯可免。”石碏正色道:“州吁罪,皆我不肖子酿成,从轻发落他,难道使我徇私情,抛大义吗?”从默然,石碏家臣羊肩说:“国老不必怒,我即赴陈办理此事”。羊肩到陈杀石厚,石厚说:“我是该杀。请将我囚回卫国,见父后再死。”羊肩说:“我奉你父命诛逆子,想见你父,我把你的头带回去见吧!”遂诛之。扩展资料大义灭亲的法律规定对于证人作证方面较大的突破,是拟规定除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外,一般案件中近亲属有拒绝作证的权利。但近亲属仅限父母、子女和配偶。此前曾有案例:弟弟为了筹集哥哥上大学的费用而偷窃了室友4万元。在警方的动员下,哥哥将弟弟骗出,埋伏的警察将弟弟抓获。哥哥的大义灭亲之举受到了社会的强烈谴责。“大义灭亲的立法理念”,于保蔽罪相互制约,中国“亲亲相隐”与祸灭九族是相辅相成的。“某些情况下近亲属可以拒绝作证,威震违法行为的是:按包蔽罪论处!这是一种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规定。”陈光中说。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大义灭亲

    二、求有关大义灭亲的故事

    我不需要这个词的由来

    只要是大义灭亲的都可以

    大义灭亲的故事,大义灭亲的故事视频

    写议论文举例用

    最好名人的事

    墨家有一个领袖叫腹朜,居住在秦国。
    他的儿子杀了人。
    秦国的惠王(对他)说:“先生你的年事已高,又没有别的儿子。
    寡人已经命令官吏不杀你的儿子了。
    先生你这件事就听我的吧。
    ”腹朜(月改黄)回答道:“墨家的法律说:‘杀人的人处死,伤人的人处刑。
    ’这是用来禁止杀人和伤人。
    而禁止杀人和伤人的法,是天下(人应该遵守)的大义啊。
    王您虽为了他开恩而命令官吏不要杀他,腹朜(月改黄)我却不可以不按照墨家的法行事。
    ”腹朜(月改黄)不听惠王的,还是杀了儿子。
    儿子,每个人私人所爱啊,忍受私利而行大义,领袖[腹朜(月改黄)]可说是公道啊。
    原文: 墨子有巨子腹朜,居秦,其子杀人。
    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腹朜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tablename;=writerstory

    去吧。



    【出自】:《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编辑本段]典 故 春秋前期,朝歌(今淇县城)为卫国都。
    石碏,春秋时卫国大夫。
    卫庄公有三个子,大姬完、次姬晋、三州吁。
    州吁最受庄公宠爱,养成残忍暴戾的性格,无恶不作,成为朝歌大害。
    当时,老臣石碏,为人耿直,体恤百姓疾苦。
    他几次劝庄公管教约束州吁,但庄公不听,州吁作恶日甚。
    石碏子石厚,常与州呈并车出猎,为非作歹。
    石碏大怒,用鞭子抽打他五十下,锁入房内。
    石厚越窗逃出,住州吁府内。
    不回家,仍天天跟着州吁胡作非为,祸害百姓。
    庄公死后,姬完继位,称卫桓公,石碏见他生性懦弱无为,告老还乡,不参朝政。
    此时,州吁更加横行霸道。
    公元前719年,州吁听计石厚,害桓公夺位。
    州吁、石厚为制服国人,立威邻国,就贿赂鲁、陈、蔡、宋待国,大征青壮年去打郑国,弄得劳民伤财。
    当时,朝歌有民谣云:“一雄毙,一雄尖,歌舞变刀兵,何时见太平?”州吁见百姓不拥戴自己,甚忧。
    石厚又让州吁去请其父石出来共掌国政。
    州吁派大臣带白壁一双、白粟五百钟去请。
    石碏拒收礼品,推说病重回绝,石厚亲自回家请。
    石碏早想除掉祸根,为国为民除害。
    他趁石厚请他参政,假意献计说,新主即位,能见周王,得到周王赐封,国人才肯服贴。
    现在陈国国君忠顺周王,周王很赏识他,你应该和新主一同去陈国,请陈桓公朝周王说情,周王便会见之。
    石厚十分高兴,便备厚礼赴陈,求陈向周王通融。
    见此,石碏割破手指,写下血书,派人事先送到陈国。
    血书写道:“我们卫国民不聊生,固是州吁所为,但我逆子石厚助纣为虐,罪恶深重。
    二逆不诛,百姓难活。
    我年老体衰,力不从心。
    现二贼已驱车前往贵国,实老夫之谋。
    望贵国将二贼处死,此乃卫国之大幸!” 陈国大夫子针,与石碏有深交,见血书,奏陈桓公,桓公命将州吁、石厚抓住,正要斩首,群臣奏:“石厚为石碏亲子,应慎重行事,请卫国自己来问罪”。
    石碏知二贼被捉,急派人去邢国接姬晋(州吁之兄)就位(即卫宣公),又请大臣议事。
    众臣皆曰:“州吁首恶应杀,石厚从犯可免。
    ”石碏正色道:“州吁罪,皆我不肖子酿成,从轻发落他,难道使我徇私情,抛大义吗?”从默然,石碏家臣羊肩说:“国老不必怒,我即赴陈办理此事”。
    羊肩到陈杀石厚,石厚说:“我是该杀。
    请将我囚回卫国,见父后再死。
    ”羊肩说:“我奉你父命诛逆子,想见你父,我把你的头带回去见吧!”遂诛之。
    石碏为国大义灭亲之事,史学家左丘明记之,卫民传颂至今。
    石碏的这种做法得到后人的赞许,后来人们称这种行为是 “ 大义灭亲 ” 。

    包青天,包拯杀自己的堂弟弟,他弟弟范了法,自己百度找找看

    近年来对违法犯罪的亲属“行私刑”、“施家法”的现象屡见不鲜,仅江苏泰州地区去年就发生4起。
    检察官提醒大家法律不认“大义灭亲”。

    近日,溺杀亲子的伏余良、丁玉南夫妇被江苏省泰兴市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消息很快在两人的家乡常巷村不胫而走,平静的村庄一下子炸开了锅,村民们纷纷为伏余良夫妇鸣不平:“伏家两口子‘大义灭亲’,检察院怎么还要抓他们呢?”

    伏余良夫妇是泰兴市张桥镇常巷村的普通农民,丈夫伏余良外出收废品,妻子丁玉南在家种农田,含辛茹苦将独生子伏继祥拉扯成人。
    两口子只盼着一家人能平平安安过日子,然而一场飞来横祸却将伏家推向了深渊。

    1998年,正在念中学的伏继祥不幸患上了一种十分罕见的脑瘤。
    伏余良夫妇心急如焚,倾其所有,四处求医,但始终未能将儿子的病治好,还欠下了数万元的外债。
    随着病情不断加重,伏继祥的性情大变,经常在村里酗酒闹事,调戏妇女,甚至多次伺机强奸自己的母亲,成了村里的“公害”。

    3月15日晚,23岁的伏继祥酒后又企图向母亲丁玉南施暴,遭斥责后狂性大发,拿起菜刀就要砍杀母亲,被伏余良夫妇合力制服。
    手脚被缚的伏继祥仍不老实,叫嚣着要杀了父母。
    眼见儿子无可救药,伏余良夫妇痛苦绝望到了极点,觉得留着儿子无论对村里还是家庭都后患无穷,便狠下心来要除掉这个“祸害”。
    次日凌晨1时许,伏余良夫妇用板车将儿子拉到村外的小桥上,思前想后,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含泪将伏继祥推入了河中。
    事隔数日,伏继祥的尸体被群众发现后,伏余良夫妇主动向警方投案,如实供述了溺死儿子的经过。

    案发后,常巷村的乡亲们对伏余良夫妇的遭遇十分同情,均认为伏继祥之死是“罪有应得”,伏余良夫妇的行为是“大义灭亲”,数百村民为此联名请愿,请求司法机关对伏余良夫妇法外施恩。

    泰兴市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伏余良夫妇将正在行凶的儿子制服捆绑后,本应送交司法机关处理,但二人却将已丧失反抗能力的伏继样推入河中溺死,其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依法应追究其刑事责任,据此对伏余良夫妇作出了批捕决定。

    故意杀人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严重的犯罪,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杀人的动机多种多样,但动机不影响故意杀人罪的成立,可在量刑时予以适当考虑。
    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10月27日出台的《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中规定,对故意杀人案件量刑时,若犯本罪属俗称“大义灭亲”的,量刑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据检察官了解,近年来类似本案对违法犯罪的亲属“行私刑”、“施家法”的现象屡见不鲜,仅泰州地区去年就发生4起。
    检察官提醒大家,在我国,任何公民的生命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允许非法侵犯。
    现行法律不承认有“家法”,国家的司法权一律由司法机关行使。
    法律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私自处死他人,包括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亲属。
    如果发现自己的亲属有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向公安、司法机关和有关单位检举,由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这才是合法的“大义灭亲”。
    切不可像本案中的伏余良夫妇一样,对违法犯罪的儿子“行私刑”,结果不仅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陈军)

    三、大义灭亲源于怎样的故事

    答:《释名?释言语》注:“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义”的本义为“道义”。“大义灭亲”是指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绳之以法。用来形容正直无私,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犯罪的亲人不徇私情,使其受到应有惩罚的人。此语出自《左传?隐公四年》的古代父杀孽子的故事。春秋时代,卫庄公在位时,十分溺爱小儿子州吁,因此州吁骄横无理。大夫石衙奉劝庄公说:“我听说疼爱孩子应当正确地教导他,不让他走上邪路。骄横、奢侈、淫乱、放纵是导致邪恶的原因1这四种恶习就是因为孩子太被长辈溺爱而产生的。”但庄公并没把石衙的话放在心上,后来还任命州吁为将军。石衙儿子石厚与州吁关系甚好,两人狼狈为奸,搅得卫都鸡犬不宁。庄公死后,桓公即位。公元前719年,石厚跟随州吁刺杀了桓公,篡夺了王位。州吁自立为国君,封石厚为上大夫。两人非常得意,但卫国人对这个国君并不认可。州吁见无法安定卫国的民心,于是通过石厚向石銜请教安定君位的方法。石衙说:“如能朝见周天子,州吁的君位就能稳定了。”石厚问:“怎样才能朝见周天子呢?”石銜答道:“陈桓公现在正受周天子宠信,陈国和卫国的关系又和睦,如果去朝见陈桓公,求他向周天子请命,就一定能办到。”石厚马上跟州吁去了陈国。石衙先一步派人告诉陈国说:“卫国地方狭小,我已年迈,没有什么作为了。去贵国的两个人正是杀害我们国君的凶手,敢请贵国趁机设法处置他们。”陈国人等州吁和石厚一到陈国便将他们抓住,并到卫国请人来处置。卫国派遣右宰丑前去,在濮地杀了州吁。石衙又派自己的家臣羊肩前去陈国杀石厚。石厚说:“我是罪该万死,请将我用囚车载回卫国,见父亲一面,然后再处死我。”羊肩说:“我奉你父亲之命,来诛杀你。你想见你父亲,就让我把你的头带回去见吧。”于是羊肩将石厚诛杀。从此便有了“大义灭亲”这个成语。

    四、历史上有哪些大义灭亲的故事

    挨个找出历代有明君之称的皇帝,挨个数。


    西汉,汉文帝:济北王刘兴居,觉得淮南王刘长之死也脱不了谋杀的干系。
    汉景帝:七国之乱的吴王刘濞及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诸侯王。
    汉武帝:戾太子冤屈未申,不算。
    汉昭帝:盖长公主、燕王刘旦。

    汉宣帝:广陵王刘胥。
    宣帝以后,西汉诸帝碌碌无能,不列。
    东汉,光武帝:废郭后及其子刘疆。
    汉明帝:楚王刘英虽是自己动手了断,仍然株连。
    汉章帝:废宋贵人及其子刘庆。
    和帝以后,东汉诸帝等而下之,不列。
    唐,唐高祖:考虑到和隋炀帝的姨表兄弟关系,夺取天下应该算吧。
    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正史中的评价颇高。
    太子李承乾废为庶人,第五子齐王李佑赐死废为庶人。
    唐高宗:高阳公主,算。
    牵连李恪则纯属冤案。
    长孙无...挨个找出历代有明君之称的皇帝,挨个数。


    西汉,汉文帝:济北王刘兴居,觉得淮南王刘长之死也脱不了谋杀的干系。
    汉景帝:七国之乱的吴王刘濞及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诸侯王。
    汉武帝:戾太子冤屈未申,不算。
    汉昭帝:盖长公主、燕王刘旦。

    汉宣帝:广陵王刘胥。
    宣帝以后,西汉诸帝碌碌无能,不列。
    东汉,光武帝:废郭后及其子刘疆。
    汉明帝:楚王刘英虽是自己动手了断,仍然株连。
    汉章帝:废宋贵人及其子刘庆。
    和帝以后,东汉诸帝等而下之,不列。
    唐,唐高祖:考虑到和隋炀帝的姨表兄弟关系,夺取天下应该算吧。
    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正史中的评价颇高。
    太子李承乾废为庶人,第五子齐王李佑赐死废为庶人。
    唐高宗:高阳公主,算。
    牵连李恪则纯属冤案。
    长孙无忌。
    蒋王李恽。
    武则天:太多了。


    唐中宗:太子李重俊。
    唐玄宗:中宗韦后,安乐公主。
    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赐死,同样冤案。
    宋,宋太宗:烛影斧声,脱不了嫌疑。
    秦王赵廷美忧死,未必不是谋杀。
    明,明太祖:第八子潭王朱梓夫妇坐胡惟庸案自焚。
    朱棣:建文帝失踪,至今悬案。
    明宣宗:汉王朱高煦。
    明英宗:景泰帝之死,虽非直接动手,也是幕后主谋。
    明武宗:宁王朱宸濠。
    这位不算明君,只是童心未泯的少年。
    看在王守仁的面子上。

    清,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废死。
    顺治:多尔衮。
    康熙:圈禁胤禔,两废太子。
    雍正:兄弟若干,长子弘时。
    乾隆:果亲王弘瞻革爵,乌喇那拉氏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