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亡后是,秦朝灭亡后,秦国人去了哪里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239

秦朝灭亡后,秦国人去了哪里

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时,秦军50万主力部队正在征服岭南中,而且为了长治久安,甚至还移民50万(包括许多妇女)过去定居在那里。这是秦人主要的一次迁徙。但各路农民军逼近咸阳时,镇守岭南的秦将赵陀及所率秦军主力选择了坐视故国灭亡,并且封关绝道,自立南越国。所以,西汉时的南越国其实就是老秦人建立的半独立王国。秦国人的重要一支,就从此在广东繁衍发展,今天许多广东人应该有老秦血统。

而秦国故地的人民,当时刘邦进入关中时并没有经过恶战,并且占领咸阳后采取了“约法三章”的文明做法,得到秦人拥护。项羽进咸阳时,灭秦王族,焚秦宫室,也只是针对秦统治集团的报复性行动。之后,项羽把秦国故地一分为三,分别封章邯等三位秦朝降将为王,继续管理秦国原来的居民,这就是所谓“三秦”的由来。再后,刘邦轻松还定三秦,秦国故地和故人,在萧和管理下成为刘邦出关与项羽争霸的主要基地和稳固后方。楚汉之争虽然惨烈,但主要是在东边,三秦故地没有经历严重战火,秦人也没有重大人口损失,顺利过度到汉朝建立。

所以,留在秦国故地的秦人,一直就在陕西那一带繁衍生息至今。当然后来历朝历代战乱很多,关中作为政治中心屡

秦朝灭亡后,秦始皇还有后人吗

秦朝灭亡后,秦始皇还有后人,一部分为了生存改了姓,另一部分东渡去了日本。

史料记载了秦始皇有33个子女,古代封建社会大凡是皇帝的龙种,未必会取得获得相应的封号,其最重要原因就在于女方有具备相匹配的身份,也就是所谓的“门当户对”。

如果帝王宠信了身份卑贱的婢女,那么在记录皇系的族谱里是找不到皇子出身的,毕竟帝王与身份低贱的婢女苟合诞下的龙种在古代“唯身份血统高贵论”的时代是上不了台面的,因此认为秦始皇的一生当中应该远不止33个子女,因此在秦二世和项羽所杀的秦始皇后裔中,还有不少秦始皇的后裔逃过了劫难。

其实,在中国古代史料和百家姓族谱中记载了其中部分赢氏后人的去向。秦王朝灭亡后,赢氏子孙为了躲避追杀和暗害,将自己改名更姓,而在百家姓中由赢氏衍生出来的姓氏有廉、徐、江、秦、赵、黄、梁、马、葛、谷、缪、钟、费、瞿所谓的“赢氏十四姓”,这是秦始皇后裔的存续的见证。

根据日本正史《日本书纪》记载,秦朝灭亡后,秦始皇的子孙一部分改名更姓散落于中国民间各地,而另外一部分则向东迁移来到了朝鲜半岛,此后在朝鲜半岛的这支赢氏子孙历经15世的发展,人口规模相当可观,并由此出现了一个叫弓月君的赢氏族人.

后来在弓月君的率领下,赢氏族人于应神天皇时代东渡扶桑来到日本,成为了应神天皇坐下宾客收到了应神天皇和历代日本皇室的优待,成为了日本皇族的一员,到了日本钦明元年,秦始皇的后裔在日本京都附近繁衍高达7053户,人口规模更是多达35000人余人。

后来随着在日本久居,赢氏族人为了融入日本当地的风俗习惯将自己的姓氏由赢姓逐渐改为了秦、秦冠、羽田、波多等44个姓,而在日本的赢氏则是由太秦公、秦、秦冠、河内秦、山城秦等15个支脉分离出来的。

所以说赢氏迁居日本后,逐渐融入了日本历史,并成为了部分日本人的祖先,这也是秦朝灭亡后,部分秦始皇后裔子孙去向的最终归宿。

扩展资料: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政,嬴姓,秦氏或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 ,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 重用李斯、尉缭。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

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但是到了后期,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秦朝之后是什么朝代

秦朝亡后是汉(西汉)朝。

1.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两汉。

2. 西汉为汉太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

3. 另外,部分学者亦将蜀汉列入汉朝的延续而将其归入汉朝的一部分,如此汉朝灭亡则是在263年,但大部分说法均将由蜀汉昭烈帝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归入三国史中。

秦消亡到汉高祖刘邦当上皇帝的大致进程:

1.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至秦二世的第二年(公元前208年)十二月(秦制,十月为岁首),陈胜、吴广领导的反秦农人起义战役。进占陈县(今河南淮阳),起义师敏捷发展到数万人。陈胜在陈地称王,国号"张楚"。

2.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三月至秦二世的第三年(公元前207年)九月,项羽、刘邦承继陈胜、吴广未竟的工作,联合反秦力气,持续推翻秦王朝控制的战役。九月,项梁、项羽起兵反秦,刘邦起兵,英布、秦嘉、陈婴、郦商等及魏、赵、齐等等地的原六国旧贵族先后起兵。

3.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春,义师将领召平,以陈胜为名义封项梁为"张楚"农人政权上柱国。三月,项梁、项羽率着军渡江北上。

4.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冬十一月,楚怀王就命项羽为上将军。十二月,项羽为了诸侯上将军。

5.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八月,赵高逼杀二世,立子婴为秦王。九月,子婴杀赵高,据守峣关(今陕西蓝田东南)。

6.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十月,秦王子婴出降。刘邦进占咸阳,秦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西汉

秦国灭亡后是那个国家统一天下

  是汉朝。

  汉朝(前202—8年,25—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29位皇帝,享国405年。汉代因尚火德而被称为炎汉,又因皇室姓刘故称刘汉。

  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后在楚汉之争获胜建立西汉,汉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汉文帝、汉景帝相继休养生息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被称为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孝宣之治。公元8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不久爆发绿林赤眉起义。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开创了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中后期发生了戚宦之争和党锢之祸,于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两汉时期奠定汉地范围,极盛时东并朝鲜、南包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公元2年,全国人口达六千余万,占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

  汉朝文化统一,科技发达,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正式成立,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两汉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科技领域亦颇有成就,如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等。

秦国灭后是什么国

秦国灭后是西汉。

项羽以“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封刘邦,以治所在汉中称“汉王”,称帝后遂以封国名为国号,又刘邦都城长安位于刘秀所建汉室都城洛阳之西,为加以区别,故称为“西汉”,

西汉时期使中国人和汉人划上了等号。 同时也是中华帝国的的黄金时代, 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扩展资料:

西汉过后是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

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后裔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今汉魏洛阳城遗址),并开创了光武中兴 。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在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 汉和帝继位后扫灭外戚,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参考资料:人民网-秦朝兴亡的历史探究

秦国灭亡后是谁

汉朝。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后出现的大一统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极具有代表性,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之后楚汉相争获胜建立西汉,汉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

汉文帝、汉景帝相继休养生息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被称为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孝宣之治。

公元8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不久爆发绿林赤眉起义。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开创光武中兴。

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中后期发生了戚宦之争和党锢之祸。

于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文化统一,科技发达,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正式成立,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

扩展资料:

秦朝汉朝中间历史事件——楚汉之争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病逝,中车府令赵高等人发动沙丘政变,矫诏将长子扶苏、大将蒙恬赐死,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

秦二世昏庸荒淫,赵高又专权乱政,赋敛益重,戍徭无已,致使天下越发困疲,百姓苦不堪言。帝国每况逾下,十年暴政最终引发了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首先发动大泽乡起义,建立“张楚”政权,陈胜自称楚王,一时间天下群雄纷纷响应。

九月,前楚国大将项燕之后项梁、项羽叔侄发动会稽起义,项梁自号武信君;同月,原泗水亭长刘邦亦于沛县(今江苏沛县)起兵响应,称沛公。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失败后,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二月,项梁召集楚地各路义军首领于薛县(今山东滕州)议事,刘邦亦率部归附项梁。

是时,燕、赵、齐、魏兼已自立为王,项梁于是采纳范增建议,拥立前楚怀王孙熊心为王,仍号“楚怀王”,都盱台(今江苏盱眙)。

八月,秦军最高统帅、上将军章邯在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王咎和齐王田儋后,与项梁展开了定陶之战,项梁因轻敌而战死,章邯于是认为楚地已不足忧。

遂领兵北上攻打赵国,围赵王歇于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平乡镇),赵王遂求救于诸侯(《史记·高祖本纪》)。

章邯破项梁军,楚国上下十分震恐。刘邦项羽弃陈留,率军东归。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十月,楚怀王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

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以吕臣父吕青为上柱国,封沛公刘邦为武安侯,任砀郡长,领砀郡兵;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

接着,楚分兵两路,一路北上救赵,一路西进伐秦。以宋义为上将军,号“卿子冠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上救赵;刘邦则收项梁、陈胜散军,并以此为基础西行伐秦。

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西征前先行北上收陈楚散卒,先后攻取了洛阳周边一些地区企图夺取洛阳经潼关入关中,后被洛阳郡县兵出城迎击大败南逃。

在得到郦食其为代表的地方豪强支持后改变策略转走武关道入关中,经过几个月的转战,于汉元年(公元前207年)十月进至咸阳郊外,于蓝田大破秦军,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刘邦入咸阳,尽除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项羽杀卿子冠军,夺其军权,率军北上救赵,在巨鹿之战中大破王离北方边军主力。

之后再连破秦军,最终秦将章邯投降。项羽为“诸侯上将军”,率诸侯军进入关。与刘邦会于鸿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鸿门宴后,项羽入屠咸阳,杀秦宗室,焚秦宫室,劫掠关中。

秦朝以前是周朝代: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

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以韩、赵、魏联手打败执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晋为分水岭,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源自华夏(汉)民族,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亶dǎn)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下的平原定居下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楚汉之争

这是发生在秦朝灭亡后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名称是什么?故事里面隐含着一个什么成语?

(1) 这是发生在秦朝灭亡后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名称是鸿门宴,故事里面隐含着一个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 图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刘邦和项羽。他们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之争。

(3) 图中两位主人公之间所进行的战争已经不属于农民战争。

其性质已经转变为一场争夺封建统治权的地主阶级间的战争。

秦朝灭亡后,一百万的秦军到底去了哪里

秦军分为两股主力。一股是驻守河套地区由蒙恬率领的30万精兵,一股是由章邯率领征剿陈胜吴广农民军的40余万军队(见巨鹿之战)。蒙恬死后,驻守河套的30万精兵主力进驻潼关一带。章邯遇项羽兵败后,军队损失殆尽(有记载光被项羽坑杀的秦兵降卒就有40万)。

章邯退往潼关后补充了军队再战,又败。不得已率领残部退入咸阳。刘邦兵临城下之时,章邯无心抵抗就退入了汉中一带,后被项羽封为雍王监视刘邦,最后被刘邦所灭。原秦兵到此全军覆没。

扩展资料:

秦国经过秦献公的改革,人民休养生息人口增加,国力渐渐增强。但地主和奴隶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秦国现有的土地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秦献公只有用战争来将内部矛盾转为外部矛盾,秦人也想恢复到秦穆公时的辉煌,希望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秦国军人之所以能不畏生死,是因为他们身后是自己的国家,有自己的亲人,只有团结共赴国难,才有希望使自己国家强大,亲人过得幸福。所以在没有粮草的情况下,食草坚持奋战,还能不畏生死前仆后继,可谓壮哉!这也是秦国倚仗的根本,也是能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基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秦军

标签: 秦国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