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产物,是父辈战天斗地的见证,你家乡可能也有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821

文/史间一壶酒


不知从何时开始,乡村有些熟悉的人和物正在渐渐消失,伴随而来的是乡村的特征越来越模糊,而乡愁的意象却越来越清晰。


然而不管世道如何变迁,不管经历多少风雨,在几代人的心中,那乡村的炊烟、打麦场上的风车、田间地头的犁耙绳索、农家院里的碾盘石磨,件件往事,都成了心中抹不掉的记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发展农业生产首先离不开水。从上世纪50年代起,新中国水利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这中间少不了一个时代的产物乡村扬水站的功劳。


扬水,顾名思义,就是将水向上扬起。由低处向高处供水,如果垂直高度太大,就需要一级一级的上扬,就需要在每一级上建一个扬水站,而中间由一些渠道相连。


扬水站,是农业学大寨时代的见证。建国初期,北方地区缺少雨水,土地无法灌溉,旱情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治理江河水患成为当时最大的民生问题。为了确保口粮自足,当时各地特别是山区丘陵地带往往举全民之力,修建扬水站以解浇地难题。


而这些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集体水利工程,也成了那个年代的抗旱明星。这场从1950年代开始掀起的农业灌溉现代化革命,以战斗的姿态发动群众,建设了大量的集体水利工程,曾使中国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灌溉系统。


当时,为了修建这个工程,往往是各家各户都被动员起来,有钱的出钱,有料的出料,有人的出人,有力的出力,大家挖站坑、砌站基,为了赶工程,有时候甚至吃住都在站上,在“大会战”模式中你追我赶。


确确实实,在那个灌溉手段极其匮乏的年代,扬水站这样的超级工程发挥了极大的效用。各地扬水站渠建设完成后,基本解决了当地旱情。当时遍布山间的扬水站、水渠如同一架架飞桥,让旱田变成了水田。


在山东邹城石墙这片土地上,双庆站像是一个地标,像征着石墙人民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的精神力量。为了摆脱祖祖辈辈缺水的窘况,1977年春天,济宁地区组织“邹西大会战”,主要任务是开挖石墙河,引湖水倒流,借用微山湖水,灌溉石墙、唐村、峄山、古路口四个公社近10万亩良田。全部工程包括石墙河上游改道、兴建提水站渠配套工程等。


该站自建设以来,李先念、纪登奎、陈永贵、华国锋等同志先后来该站视察指导,灌渠上至今仍留存珍贵题词:“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毛泽东”;“高山顶上修条河,河水哗哗笑山坡;昔日在你脚下走,今日从你头上过——录灌区民歌一首华国锋”等。


“手牵湖水上高山,气死龙王斗倒天”,也是刻在扬水站上的口号。这项鲁西最大的水利工程,每一块砖石上都渗透着参与者们滚烫的汗水,承载着他们曾经的光荣与梦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这些扬水站渠大都废弃了,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随之而来的,是更隐蔽、节省空间的引水管道。而这些扬水站却成了大家心中的心灵地标,承载的是每个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的乡村记忆,寄托的是他们对那个时代的无限感怀。


你的家乡有过这样的扬水站吗?欢迎留言讨论。如果喜欢文章,请点关注、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