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不知李鸿章,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什么意思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334

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什么意思

年少的时候学历史觉得李鸿章是个卖国贼,后来再细读历史发现李鸿章是个值得尊敬的人。李鸿章,一生之中代表清政府签订了30多个不平等条约,以至于现在人们一想起他就是“丧权辱国”这四个字,并且认为他是卖国贼。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却认为他是中国的伊藤博文,是中国的俾斯麦。认为他是“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现在我们以客观的视角来看待李鸿章,我们会发现,不论他好还是坏,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那就是他的那一颗爱国之心。在签订《马关条约》之时,日本一开始其实是要赔款3亿两白银的,但最后却只要了2亿两白银。这少的1亿两,其实是李鸿章拿命换来的。

当时,日本百般威逼利诱,李鸿章都拒不签字,甚至说:大不了,继续打,日本绝吃不了中国,拖都要拖死日本。由是激起了日本国内对李鸿章的愤恨,直接导致了一个愤青刺杀李鸿章,使李鸿章中了一弹,就是这一弹使得日本退了一步,为中国节省了1亿两白银。签订《辛丑条约》时,他甚至在病床上,忍着病痛,将一开始的10亿两,谈成了4.5亿两。条约签订后,李鸿章就大口吐血,而后病逝在北京。

就像他对庆亲王说的一样:“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签在这卖国条约上,就是千古骂名啊!你还年轻,路还长着呢!由我来吧” 。这个条约的签订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区别只在写谁的名字罢了。李鸿章还创办了很多个中国第一: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所以说李鸿章是个卖国贼是不公正的。

拓展内容:

《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如何看待年少不知李鸿章,年长方知真中堂?

这两年有句话特别流行,叫做“年少不知李鸿章,年长方知真中堂”。大概意思就是说,小时候学历史只知道李鸿章是个卖国贼形象,后面了解多了就知道他很爱国,只是当时迫不得已被列强和慈禧压制,个人才能无处施展。

很多人对李鸿章的了解大概多数来自那部《走向共和》。在这部历史发明剧里,李鸿章几乎被塑造成一个圣人,忍辱负重的典范,改革开放的先锋。

1840年, 22岁的李鸿章站在皇榜下,他伸长脖子,渴望能从榜单上找到他的名字。可把榜单从头看到尾,也没有看到“李鸿章”三个字。

陪他一起来看榜的父亲摇着头:“走吧,跟我去见一个人。”

父亲带李鸿章见的人,是当时在京城声名日隆的曾国藩。

从此,李鸿章拜曾国藩为师,跟着他学习经世致用之学。

三年之后,李鸿章信心满满走进考场。

这一次,他一举考中进士,他被钦点进翰林院学习。

这一年,李鸿章25岁,成了大清三十年内会试考场上最年轻的得中者。

从此之后,李鸿章仕途一路扶摇。

从咸丰三年的正七品编修到咸丰八年的三品按察使衔候补道,不到五年的时间,官升七级。

官场多风波,随处起波澜。做官太顺利,李鸿章处处遭到排挤,再想往上走一步,已经是寸步难行。

1858年,35岁的李鸿章做了个艰难的决定:辞去官职,到老师曾国藩门下当幕僚!

当官就如同行路,一步步走不难,难的是应对进退,难的是在路途段穷之际,朝天一跃,另起一段。

李鸿章深知继续走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不如换条道路,重新出发!

年少不知李鸿章,老大方知真中堂 ?

以前以为李鸿章是一个卖国贼,后来了解多了就知道他其实是爱国的 只是当时迫不得已被列强和慈禧压制,个人才能无处可施。签马关条约李鸿章身中一枪换来了减免大清一亿赔款

世界上最昂贵的子弹,为何价值170亿人民币?

熟悉军事的朋友应该知道,一颗子弹的成本在1-2元之间,如果是大口径一点的子弹,比如7.6mm的子弹,那么成本会高一点,达到2-3元一颗。价格最贵的专用精密子弹,成本价也就50块钱。

但是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颗子弹,它价值170亿人民币,这绝对是天价,那这颗子弹为何能值这么多钱呢?

说起这颗子弹,不得不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慈禧太后竟然还有心思举办六十大寿,挥霍了一千多万两白银。

然而北洋水师覆灭后,日本狮子大开口,直接喊出了高达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并问中国索要大沽口、天津、山海关这三处地方。

这个时候李鸿章站了出来,他带领清朝使团前往日本谈判,力争将损失缩减到最小。

然而就是在日本,李鸿章差点断送了自己的性命。日本国内一些极端分子,他们认为战争不能停止,要彻底征服清政府。

为了激怒清政府,一个叫小山丰太郎的杀手埋伏在李鸿章回使馆的路上,并突然开枪行刺。好在李鸿章运气比较好,这颗子弹没有伤及要害,只击中了左脸颊。

伊藤博文得知后,他惊恐万分,立刻前往医院看望李鸿章,并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当然了伊藤博文并不是单单前来道歉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元气大伤,他们必须休养生息,让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为了推动谈判的进行,日本方面做出了让步,战争赔偿从3亿两白银缩减到了2亿两白银,所以说这颗子弹价值整整1亿两白银(折合现在人民币170亿左右)。李鸿章表示自己宁愿再挨两枪,为大清王朝缩减赔款。

当时李鸿章年事已高,手术风险比较大,所以这颗子弹没有取出来,跟着李鸿章一起长眠地下。

李鸿章回国后,脱下了当天穿的黄马褂,感慨道:“此血可以报国矣!”

几十年后,考古人员发现了李鸿章的墓地,他们并没有发现什么珍贵的随葬品,而他那颗遗留在脸颊里的子弹却价值亿两白银,我想这是李鸿章一生最宝贵的遗产,背后的故事也让世人感动不已。

李鸿章为什么被评为世界三大伟人

德国的俾斯麦,中国的李鸿章,美国的格兰特并称十九世纪三伟人。先说俾斯麦,

大家都知道他是德国的铁血宰相,极力推行“铁血政策”,主张通过战争,由普鲁士统一德国。他相继发动了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战争,逐步实现了德国统一。1871年俾斯麦出任新成立后的德意志帝国宰相,并受封为公爵。此后的20年间,他权倾朝野。对内加强普鲁士和帝国政府的权力,促进容克和资产阶级的联盟和经济收益,镇压工人运动;对外采取现实主义态度,争霸欧洲,并向海外积极扩张,他本人成为19世纪下半期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再说格兰特

格兰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从美国军事院校(西点军校)毕业的军人总统。他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屡建奇功,有“常胜将军”之称。

最后说李鸿章

1860年李鸿章仅仅靠9000名刚刚招募的淮军(基本都是土匪和农民)打败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天才忠王李秀成率领的10万大军,保住中国经济命脉上海,这一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李鸿章仅仅靠这一战就可以彪炳史册,闻名中外,他成了上海富商和上海租界英美法等国眼中的救世主,也给他从一个被排挤的按察使,变成了封疆大吏,二品巡抚。此后克苏州。一直与太平军打与捻军打,他手创的淮军充当大清国防军40年。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灵魂人物。权倾朝野30年,甚至有的洋人不知道有皇帝而知道有李鸿章,他的衙门比北京的总理衙门都繁忙,发往北京的公函还要备一份发往直隶。

比较下十九世纪的三伟人,都为国家领土的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都曾经集军政大权与一身,格兰特(美国南北战争,美国总统)俾斯麦(统一德国,德国宰相)李鸿章(统一清国内厄群贼,外御强敌,权倾朝野30年)晚清如果没有李鸿章最少提前灭亡20年。仅仅靠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就能踏平太平天国和捻军吗?难上加难。所以十九世纪三伟人处此三人更复何人?李鸿章还有一个称号“东方俾斯麦”

李鸿章职务相当与现在的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河北省委书记,国防部长,海军总司令,外交部长。李鸿章出访在各国受到的礼遇比任何时候任何国家领导人都隆重。出访美国时甚至有50万人涌上街头欢迎李鸿章,建议楼主看看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当代人评论的比较客观。

李鸿章绝笔诗赏析 具体点 谢谢

                李鸿章的绝笔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了,请君莫作等闲看。

  李鸿章,这位晚清重臣,现在中学教科书里对他的评价不高,民间戏称他是“善后专家”,他也自嘲为“裱糊匠”。因为我们记住的是诸多悲情的历史事件与他紧紧联系在一起。如何用正确的史观去看待这一历史人物?近日看凤凰卫视,又搜罗网络,对他的认识渐渐清晰起来。

  也许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评价更中肯:“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故“读中国近世史者,势不得不口李鸿章;而读李鸿章传者,势不得不手中国近世史!”然而,李鸿章毕竟只是晚清“庸众中的杰士”,他“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他向西方学习,毕生追求的富国强兵的梦想,始终只停留在器物层面上。他没有也不可能去改变腐朽的封建体制,于是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只是“沙上建塔”。正如他自己所说,终其一生,他“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所以,梁启超认为李“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他说“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吾读日本报,有德富苏峰著论一篇,其品评李鸿章有独到之点,兹译录如下:

  支那之名人物李鸿章逝,东洋之政局,自此不免有寂寞,不独为清廷起乔雕柱折之感而已。

  概而言之,谓李鸿章人物之伟大,事功之崇隆,不如谓其福命之过人也。彼早岁得科第,入词馆,占清贵名誉之地位,际长发之乱,为曾国藩幕僚,任淮军统帅,赖戈登之力以平定江苏,及其平捻也,亦实承曾国藩之遗策,遂成大功,及为直隶总督,分天津教案,正当要挟狼狈之际,忽遇普法战起,法英俄美,皆奔走喘息于西欧大事,而此教案遂销沉于无声无形之间。迩来二十有五年,彼统制北洋,开府天津,综支那之大政,立世界之舞台,此实彼之全盛时代也。

  虽然,彼之地位,彼之势力,非悉以侥幸而得之者。彼在支那文武百僚中,确有超卓之眼孔,敏捷之手腕,而非他人之所能及也。彼知西来之大势,识外国之文明,思利用之以自强,此种眼光,虽先辈曾国藩,恐亦让彼一步,而左宗棠、曾国荃更无论也。

  彼屯练淮

  军于天津,教以洋操;兴北洋水师,设防于旅顺、威海、大沽;开招商局,以便沿海河川之交通;置机器局,制造兵器;办开平煤矿;倡议设铁路。自军事商务工

  业,无一不留意。虽其议之发自彼与否暂勿论,其权全在彼与否暂勿论,其办理之有成效与否暂勿论,然要之导清国使前进以至今日之地位者谁乎?固不得不首屈一

  指曰:李鸿章也。

  世界之

  人,殆知有李鸿章,不复知有北京朝廷。虽然,北京朝廷之于彼,必非深亲信者。不宁惟是,且常以猜疑憎嫉之眼待之,不过因外部之压迫,排难解纷,非彼莫能,

  故不得已而用之耳。况各省督抚,满廷群僚,其不释然于彼者,所在皆是。盖虽其全盛时代,而其在内之势力,固已甚微薄,而非如对外之有无限权力无限光荣也。

  中日之役是彼一生命运之转潮也。彼果自初蓄意以

  主战乎?不能深知之。但观其当事机将决裂之际,忽与俄使喀希尼商,请其干涉弭兵,则其始之派兵于朝鲜,或欲用威胁手段,不战而屈日本,亦末可知。大抵彼自

  视过高,视中国过大,而料敌情颇有不审者,彼盖未知东亚局面之大势。算有遗策,不能为讳也。一言蔽之,则中日之役,实彼平生之孤注一掷也。而此一掷不中,

  遂至积年之劳绩声名,扫地几尽。

  寻常人遇此失意,其不以忧愤死者几希。虽然,彼以七十三岁之高龄,内则受重谴于朝廷,外则任支持于残局,挺出以任议和之事,不幸为凶客所狙,犹能从容,不辱其命,更舆榇赴俄国,贺俄皇加冕,游历欧美,于前事若无一毫介意者,彼之不可及者,在于是。

  彼之末路,萧条甚矣。彼之前半生,甚亲英国,其

  后半生,最亲俄国,故英人目彼为鬻身于俄廷。以吾论之,彼之亲俄也,以其可畏乎?以其可信乎?吾不得而知之,要之,彼认俄国为东方最有势力之国,宁赂关外

  之地,托庇于其势力之下,以苟安于一时。此其大原因也。彼之中俄密约满洲条约等事,或视之与秦桧之事金,同为卖国贼臣。此其论未免过酷。盖彼之此举,乃利

  害得失之问题,非正邪善恶之问题也。

  彼自退出总理衙门后,或任治河而远出于山东,或任商务而僻驻于两广,直至义和团事起,乃复任直隶总督,与庆王同任议和全权,事方定而溘然长逝,此实可称悲惨之末路,而不可谓耻辱之末路也。何也?彼其雄心,至死未消磨尽也。

  使彼而卒于中日战事以前,则彼为十九世纪之一伟

  人,作世界史者必大书特书而无容疑也。彼其容貌堂堂,其辞令巧善,机锋锐敏,纵擒自由,使人一见而知为伟人。虽然,彼之血管中,曾有一点英雄之血液否乎?

  此吾所不敢断言也。彼非如格兰斯顿有道义的高情,彼非如俾斯麦有倔强的男性,彼非如康必达有爱国的热火,彼非如西乡隆盛有推心置腹的至诚。至其经世之识

  量,亦未有能令我感服而不能已者。要而论之,彼非能为鼓吹他人崇拜英雄心之偶像也。

  虽然,彼之大横著,有使人惊叹者。彼支那人也!

  彼大支那人也!!!彼无论如何之事,不惊其魂,不恼其心,彼能忍人所不能忍,无论若何失望之事,视之如浮云过空,虽其内心或不能无懊恼乎,无悔恨乎,然其

  痕迹,从何处求之见之?不观乎铁血宰相俾斯麦乎?一旦失意退隐,其胸中瞋恚之火,直喷出如焰。而李鸿章则于其身上之事,若曾无足以挂其虑者然,其容忍力之

  伟大,吾人所尊敬膜拜而不能措者也。

  若使彼如诸葛孔明之为人,则决无可以久生于此世

  界之理。何也?彼一生之历史,实支那帝国衰亡史也,如剥笋皮,一日紧一日,与彼同时代之人物,雕落殆尽。彼之一生以前光后暗而终焉。而彼之处此,曾不以扰

  动其心,或曰:彼殆无脑筋之人也!虽然,天下人能如彼之无脑筋者有几乎?无脑筋之绝技一至此,宁非可叹赏者耶?

  陆奥宗光评彼曰:谓彼有豪胆,有逸才,有决断

  力,宁谓彼分怜俐有奇指,妙察事机之利害得失也。此言殆可谓铁案不移。虽然,彼从不畏避责任,是彼之不可及也,此其所以数十年为清廷最要之人,濒死而犹有

  绝大关系,负中外之望也。或曰:彼自视如无责任,故虽如何重大之责任,皆当之而不辞。然此之一事,则亦技之所以为大也。

  彼可谓支那人之代表人也。彼纯然如凉血类动物,

  支那人之性也,彼其事大主义,支那人之性也,其容忍力之强,支那人之性也,其硬脑硬面皮,支那人之性也,其词令巧妙,支那人之性也,其狡狯有城府,支那人

  之性也,其自信自大,支那人之性也。彼无管仲之经世的识量,彼无孔明之治国的诚实,虽然,彼非如王安石之学究。彼其以逸待劳,机智纵横,虚心平气,百般之

  艰然纠纷,能从容以排解之,舍胜海舟外,殆末见有其比也。

  以上之论。确能摹写李鸿章人物之真相,而无所遗,褒之不过其当,贬之不溢其短,吾可无复赞一辞矣。

洪秀全、李鸿章、曾国藩,三人中谁给世人的印象最不好?为什么??

我认为在不同的时代每个人对他们都有不同的评价,也没有什么明确的错误之分

年少不懂李鸿章,如今方知真中堂 。

1896年,巴黎万国运动会。开幕仪式上,各国国旗伴着国歌依次升起。

轮到中国时,却只有黄龙旗在一片寂静之中缓缓升起,自始至终,没有音乐声,没有掌声,没有国歌。

过了一阵子,在场的所有人开始大笑。他们嘲笑偌大的中国,竟然连首国歌都没有。

在一片嘲笑声中,年过七旬的老人拄着拐杖站起来,迈着步子走到黄龙旗下。他挺直腰板,神态毅然,满怀深情唱着家乡小调《茉莉花》。

这个老人就是大清权臣李鸿章。历史书里,他是丧权辱国的罪人,是卖国求荣的权臣。

梁启超却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今天,我们不读李鸿章,不知爱国为何物,更不会知道,在历史洪荒中,一个渺小的人负重奋力前行时需要多大的勇气。

01

1840年, 22岁的李鸿章站在皇榜下,他伸长脖子,渴望能从榜单上找到他的名字。可把榜单从头看到尾,也没有看到“李鸿章”三个字。

陪他一起来看榜的父亲摇着头:“走吧,跟我去见一个人。”

父亲带李鸿章见的人,是当时在京城声名日隆的曾国藩。

从此,李鸿章拜曾国藩为师,跟着他学习经世致用之学。

三年之后,李鸿章信心满满走进考场。

这一次,他一举考中进士,他被钦点进翰林院学习。

这一年,李鸿章25岁,成了大清三十年内会试考场上最年轻的得中者。

从此之后,李鸿章仕途一路扶摇。从咸丰三年的正七品编修到咸丰八年的三品按察使衔候补道,不到五年的时间,官升七级。

官场多风波,随处起波澜。做官太顺利,李鸿章处处遭到排挤,再想往上走一步,已经是寸步难行。

1858年,35岁的李鸿章做了个艰难的决定:辞去官职,到老师曾国藩门下当幕僚!

当官就如同行路,一步步走不难,难的是应对进退,难的是在路途段穷之际,朝天一跃,另起一段。

李鸿章深知继续走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不如换条道路,重新出发!

02

在曾府当幕僚,李鸿章跟曾国藩学习,学他如何带兵打仗,学他如何处理政务。这三年,李鸿章进步飞快。

曾国藩有个习惯,和幕僚吃饭时,喜欢围坐着谈论,讲学问经济,也讲为人处世。

每次陪曾国藩吃一顿饭,李鸿章都受益匪浅,他说:“和老师吃一顿饭,胜过上一回课。”

1861年,太平天国调集重兵猛扑上海。上海陷入重兵包围,岌岌可危。

曾国藩派李鸿章前去镇守。李鸿章率领淮军到达上海,先给军队撂下一句话:

“第一仗如果打不好,我们马上滚出上海!”

当时淮军9000人,太平军10万人,李鸿章不硬拼,只打巧仗。

他让人虚扎了好几个营盘,旌旗招展。太平军看到营盘就用火炮轰毁,几回下来,太平军的弹药就已经消耗大半。

为鼓舞战士,李鸿章亲自督战。他拿把大刀,神情严肃地站在队伍最前面:“一会儿谁敢后退,我就先把谁砍了!”

淮军听到这话,个个拼命前冲。到达上海的第一仗,李鸿章赢得干净漂亮!

收到捷报的那一刻,曾国藩连夜上折,保举李鸿章接任江苏巡抚。

曾国藩可能自己都没有想到,他在把江苏交给李鸿章的同时,也把大清国的后几十年,都交给了他。

03

当了江苏巡抚后,李鸿章的仕途开始真正的“一飞冲天”。李鸿章的官位定律为两年一升,每隔两年,官升一级,平步青云。

1864年,41岁,李鸿章被赐封一等伯爵。

1866年,43岁,李鸿章剿捻有功,获赏黄马褂。

1868年,45岁,官升为太子太保衔、湖广总督;封疆大吏。

1870年,47岁,李鸿章调补直隶总督;是大清9位封疆大臣之首。

1873年,50岁,李鸿章正式补授武英殿大学士,正式成为全大清汉官之首。

在整个大清,汉人能把官做到极致的,也只有李鸿章一人。一言以蔽之,李鸿章把官做到顶了,比他官位高的人只有王爷和皇帝!

晚清,在与世界对赌国运中,西方国运往上,中国国运往下。

为了挽救中国,晚清权臣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以一己之力为大清续命。

许多学者至今评价,如没有四大名臣,大清恐怕会早亡50年。

身为晚清重臣,李鸿章励精图治,当时的中国已风雨飘摇,他在寒风中扶着这只大船,生怕这只大船随时沉没。李鸿章给朋友书信中写道:

“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

李鸿章第一“变”,是变中国之体力,用武器强大中国。

1865年,他亲自出马,托人去美国购买机器,聘请高级技师和工匠。在上海,成立了全东亚最大的兵工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李鸿章第二“变”,变中国之脑力,为中国培养近代化人才。

他挑选各省聪明幼童,赴美留学。每年三十人,十五年后,依次回国,报效祖国。

这些留学生都成大气,他们中有电报局长梁金荣,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校长唐国安 ,交通大学创始人梁如浩,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可以说这些人,都是李鸿章的学生。

李鸿章第三“变”,变中国之实业。

我们可以看到一张脉络清晰的李鸿章实业清单:

1879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1880年,中国第一个船坞——天津大沽船坞;

1881年,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开平矿局;

1882年,中国第一个海军基地;

1885年,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

1888年,中国第一支纯近代化舰队——北洋舰队;

而这些诸多的“中国第一个”,创办者都是李鸿章!

至今,他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依然影响着中国,现在招商银行的前身就是晚清轮船招商局的子企业。

然而,古老的中国穿越千年尘埃,已经接近她的终点。

她疲惫、衰老、风光不再,在现代文明前,她窘迫难堪,风雨欲来,大厦将倾,单靠李鸿章这样的权臣孤身支撑,又怎么能够支撑得住?

04

1871年8月,当李鸿章用颤颤巍巍的手签下《中日修好条约》,从那天开始,他的后半生都在永不停歇地签约。

中国挨多少次打,李鸿章就签多少次约。

1895年3月20日午后2时半,73岁的李鸿章在随行官员的搀扶下,拄着拐杖登上马关议和之地春帆楼。

还没落座,李鸿章就先看到了日方在他座位边安置了一只痰盂。

他拄的拐杖碰到地面“吭吭”有声,面色严肃地坐下,开口就说:“首相大人,我还没老!”

谈判进行了四天,唇枪舌剑,谈判僵持不下。

3月24日下午4点,第三轮谈判结束,李鸿章走出春帆楼,乘轿车返回驿馆。

快到驿馆时,混乱的人群中突然窜出个日本男子,朝他脸上就是一枪。李鸿章左颊中弹,血染官服,倒在血泊之中。

随从慌了神,哭成一片。可他醒来第一句话却是:

“慌什么,都不要哭,我死不了! 此血可以报国矣!”

他不准医生给他动手术,只让医生将伤口简单缝合起来。

三天后,李鸿章头裹白纱布,又坐在谈判桌前。世界舆论哗然,开始谴责日本。

舆论压力下,伊藤博文主动提出减少赔款一亿两白银。

谈判最后一天,李鸿章已是疲惫不堪,在谈判桌上,我们看不到那个一人在上,万人在下的晚清权臣李鸿章,而是一个在菜市场买菜,讨价还价的孤独老人。

他与伊藤博文讨价还价:“再减少5000万,行不行?”

被伊藤博文言辞拒绝。李鸿章又还价:

“5000万两不行,再减少2000万总行吧?”

最后,无奈的李鸿章甚至说:“无论如何再减少点儿,就作为老夫回国的旅费吧!”等到的还是拒绝。

国弱呀,国弱,李鸿章放下了全部的尊严,只是为中国省一点银子。

大家只看到李鸿章的“卖国”,却不曾看到中堂大人的艰难!

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73岁的李鸿章带着一身疲惫和那颗耻辱的砂弹启程回国,船离开日本土地那一刻。李鸿章对身边人说 :

“老夫此生不再踏上日本国土!”这屈辱,他真的受够了!

可中国那边呢,等待他的并不是理解和包容,而是骂声一片,鄙夷一片。

他拄着拐杖,站在甲板上,低头看着海水汹涌,良久,说不出一句话。

海风吹着他纸片一般消瘦的身体,稍微使劲,就能一下子把他吹到历史的尘埃里。

05

李鸿章回国,朝野上下,骂声一片,官员同僚也开始孤立他。

而自始至终,他又做错了什么呢?他不过只是一个无法改变大局的棋子,只是一个73岁的快要进黄土的老人。虽然他说: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又何妨。流言止于智者,尽其在我,何惧人言!”

但到了第二年,骂声一片的国内也待不下去了。1896年,74岁的李鸿章只好出国去躲流言。他从俄国开始,相继访问德国、英国、美国等多个欧美国家。

1896年,巴黎万国运动会。开幕仪式上,各国国旗伴着国歌依次升起。

轮到中国时,却只有黄龙旗在一片寂静之中缓缓升起,自始至终,没有音乐声,没有掌声,也没有人唱国歌。

过了一阵子,在场的所有人开始大笑。他们嘲笑偌大的中国,竟然连国歌都不知道为何物。

在一片嘲笑声中,年过七旬的老人拄着拐杖站起来,迈着步子走到黄龙旗下。他挺直腰板,神态毅然,满怀深情地唱着家乡小调《茉莉花》。

在不可一世的西方人面前,李鸿章从来没有卑躬屈膝,而是不断地捍卫尊严。他得到了西方人的尊重,西方人称他为“东方的俾斯麦”。

在德国,俾斯麦接见了李鸿章;

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给他颁发伯爵勋章;

在美国,前总统格兰特的夫人将总统的名贵手杖赠给李鸿章;

一年之后,李鸿章结束环游欧洲之旅,登上回国的航船。

途经日本时,他乘坐的“华盛顿号”巨轮必须在横滨换另外一艘船才能返回中国。

而日本天皇和首相伊藤博文知道李鸿章到来,希望能够行使外交礼节,早早等在岸边。随从对李鸿章说:

“中堂大人,我们要上岸换船。”李鸿章脸色瞬间暗沉下来,一言不发。

从《马关条约》签订,李鸿章誓死不再踏入日本国土一步,这屈辱他铭记于心。

他绝不上岸!最后随从只好在两艘轮船之间,架起一块木板,通过木板通往另一艘船。

在高高的轮船之间,一块狭窄的木板上,李鸿章,这个74岁的老人,白发苍苍,面容清癯。

他端正官帽,面容坚定,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迈出步子,每一步都异常艰难。也许风一吹,他就会掉入脚下波涛汹涌的大海。

上船之后,李鸿章并不停留一分钟,也不拜见日本天皇,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立即启程。

李鸿章是可怜的,也是骄傲的!可怜是因为没有选择,内心却整整骄傲了一生。

06

1901年,李鸿章生命的最后一年。

这年,他78岁,话越来越少,常一个人坐在有假山的院落,更多时候,他像一条刚上岸的鱼,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初秋的一天,经历过八国联军蹂躏的天津城,满目疮痍,一片残垣断壁。在已成废墟的直隶总督府前,七旬老人李鸿章徘徊良久。

突然像个小孩子一样嚎啕大哭起来。

老去一身如渡海,五官无处不风波。

李鸿章油灯将枯,可是,又被派去和八国联军商讨议和之事。弱国无外交,哪里有商讨一说,不过是签字罢了。

可是偌大的中国,不派李鸿章去,又能派谁呢?

这一年,李鸿章和庆王爱新觉罗·奕劻出席《辛丑条约》签字仪式,庆王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代表,按理说应该他来签字。

庆王正准备签字,老人说了一句:

“天下最难写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你以后的路还长,这卖国条约,还是让老臣来签吧。”

那年,李鸿章78岁,庆王63岁。

李鸿章接过庆王手中的笔,颤抖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看上去既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

签完条约,李鸿章一阵剧烈咳嗽,吐血不止。

两个月后,李鸿章病情急转直下。

八国联军进京之后,慈禧和众大臣逃离京城,全大清能够主事的人也就只剩下一个病床上的李鸿章了。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的病床前,几个俄国公使前来,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此时的李鸿章已是油尽灯枯。

但俄国人态度蛮横,强迫他立即签字。

签完字后,李鸿章大口大口吐血,一口气没喘上来。

身边人大哭:“还有话要对中堂说,不能就这么走了!”

李鸿章瞪圆眼睛,身边的人对他说:“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

李鸿章两目炯炯不瞑,张着口似乎想说什么。身边的人又说:“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

听到这句话,李鸿章闭上眼睛。他死后,大清上下,哭声一片。

07

《华盛顿邮报》评价李鸿章说:他无数次将中国人从无知而导致的麻烦中拯救出来,却每次都被谩骂、指责。

李鸿章的一生,他自己曾这样概括:

“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

就仕途名位而言,李鸿章是幸运的。

时危始识不世才,他抓住了时代提供给他的所有机会,青云直上九重霄。

然而,这时世的艰难困顿,既是他一切荣耀的来处,也是他一切屈辱的源出。

李鸿章扶大厦之将倾,耗尽心血为迟暮之帝国,小有中兴却难逃历史洪流。

时局惟艰,干戈未息。滔滔历史,每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所有的反抗总是无力,所有的尊严,也不过是对自己的嘲弄。

如果第一次签字的人不是他,也许他不会背负那么多的骂名。

一生中,他颤颤巍巍签下30多个不平等的条约。他自己深知,从签字开始的那天,他就会背负一世骂名。

但历史就是这样,如果不是李鸿章,还会毫不留情地选择另外的一个“背锅侠”。

这是他的不幸,这也是适逢其时的每一个中国人的不幸。

双脚踏翻尘世浪,一肩担尽古今愁。李鸿章一生跨越了时代,却还得回过头,勉力扶着一个大国,艰难地走两步,退一步,又要争取多走两步。

满腔都是血泪史,可叹无处著悲歌。对于时代来说,李鸿章很小,但这个时代巨浪里渺小的人物,最终,让历史吐出了重重的叹息。

今天,我们不读李鸿章,便不知爱国为何物,更不会知道,在历史洪荒中,一个渺小的人负重奋力前行时,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气。

清朝末期的李鸿章是好人还是坏人

1896年,巴黎万国运动会。开幕仪式上,各国国旗伴着国歌依次升起。

轮到中国时,却只有黄龙旗在一片寂静之中缓缓升起,自始至终,没有音乐声,没有掌声,没有国歌。

过了一阵子,在场的所有人开始大笑。他们嘲笑偌大的中国,竟然连首国歌都没有。

在一片嘲笑声中,年过七旬的老人拄着拐杖站起来,迈着步子走到黄龙旗下。他挺直腰板,神态毅然,满怀深情唱着家乡小调《茉莉花》。

这个老人就是大清权臣李鸿章。历史书里,他是丧权辱国的罪人,是卖国求荣的权臣。

梁启超却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今天,我们不读李鸿章,不知爱国为何物,更不会知道,在历史洪荒中,一个渺小的人负重奋力前行时需要多大的勇气。

01

1840年, 22岁的李鸿章站在皇榜下,他伸长脖子,渴望能从榜单上找到他的名字。可把榜单从头看到尾,也没有看到“李鸿章”三个字。

陪他一起来看榜的父亲摇着头:“走吧,跟我去见一个人。”

父亲带李鸿章见的人,是当时在京城声名日隆的曾国藩。

从此,李鸿章拜曾国藩为师,跟着他学习经世致用之学。

三年之后,李鸿章信心满满走进考场。

这一次,他一举考中进士,他被钦点进翰林院学习。

这一年,李鸿章25岁,成了大清三十年内会试考场上最年轻的得中者。

从此之后,李鸿章仕途一路扶摇。从咸丰三年的正七品编修到咸丰八年的三品按察使衔候补道,不到五年的时间,官升七级。

官场多风波,随处起波澜。做官太顺利,李鸿章处处遭到排挤,再想往上走一步,已经是寸步难行。

1858年,35岁的李鸿章做了个艰难的决定:辞去官职,到老师曾国藩门下当幕僚!

当官就如同行路,一步步走不难,难的是应对进退,难的是在路途段穷之际,朝天一跃,另起一段。更多机密内幕请点击文中图片!

李鸿章深知继续走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不如换条道路,重新出发!

02

在曾府当幕僚,李鸿章跟曾国藩学习,学他如何带兵打仗,学他如何处理政务。这三年,李鸿章进步飞快。

曾国藩有个习惯,和幕僚吃饭时,喜欢围坐着谈论,讲学问经济,也讲为人处世。

每次陪曾国藩吃一顿饭,李鸿章都受益匪浅,他说:“和老师吃一顿饭,胜过上一回课。”

1861年,太平天国调集重兵猛扑上海。上海陷入重兵包围,岌岌可危。

曾国藩派李鸿章前去镇守。李鸿章率领淮军到达上海,先给军队撂下一句话:

“第一仗如果打不好,我们马上滚出上海!”

当时淮军9000人,太平军10万人,李鸿章不硬拼,只打巧仗。

他让人虚扎了好几个营盘,旌旗招展。太平军看到营盘就用火炮轰毁,几回下来,太平军的弹药就已经消耗大半。

为鼓舞战士,李鸿章亲自督战。他拿把大刀,神情严肃地站在队伍最前面:“一会儿谁敢后退,我就先把谁砍了!”

淮军听到这话,个个拼命前冲。到达上海的第一仗,李鸿章赢得干净漂亮!

收到捷报的那一刻,曾国藩连夜上折,保举李鸿章接任江苏巡抚。

曾国藩可能自己都没有想到,他在把江苏交给李鸿章的同时,也把大清国的后几十年,都交给了他。更多机密内幕请点击文中图片!

曾国藩画像

03

当了江苏巡抚后,李鸿章的仕途开始真正的“一飞冲天”。李鸿章的官位定律为两年一升,每隔两年,官升一级,平步青云。

1864年,41岁,李鸿章被赐封一等伯爵。

1866年,43岁,李鸿章剿捻有功,获赏黄马褂。

1868年,45岁,官升为太子太保衔、湖广总督;封疆大吏。

1870年,47岁,李鸿章调补直隶总督;是大清9位封疆大臣之首。

1873年,50岁,李鸿章正式补授武英殿大学士,正式成为全大清汉官之首。

在整个大清,汉人能把官做到极致的,也只有李鸿章一人。一言以蔽之,李鸿章把官做到顶了,比他官位高的人只有王爷和皇帝!

晚清,在与世界对赌国运中,西方国运往上,中国国运往下。

为了挽救中国,晚清权臣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以一己之力为大清续命。

许多学者至今评价,如没有四大名臣,大清恐怕会早亡50年。

身为晚清重臣,李鸿章励精图治,当时的中国已风雨飘摇,他在寒风中扶着这只大船,生怕这只大船随时沉没。李鸿章给朋友书信中写道:

“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

李鸿章第一“变”,是变中国之体力,用武器强大中国。

1865年,他亲自出马,托人去美国购买机器,聘请高级技师和工匠。在上海,成立了全东亚最大的兵工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李鸿章第二“变”,变中国之脑力,为中国培养近代化人才。

他挑选各省聪明幼童,赴美留学。每年三十人,十五年后,依次回国,报效祖国。

这些留学生都成大气,他们中有电报局长梁金荣,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校长唐国安 ,交通大学创始人梁如浩,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可以说这些人,都是李鸿章的学生。

李鸿章第三“变”,变中国之实业。

我们可以看到一张脉络清晰的李鸿章实业清单:

1879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1880年,中国第一个船坞——天津大沽船坞;

1881年,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开平矿局;

1882年,中国第一个海军基地;

1885年,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

1888年,中国第一支纯近代化舰队——北洋舰队;

而这些诸多的“中国第一个”,创办者都是李鸿章!

至今,他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依然影响着中国,现在招商银行的前身就是晚清轮船招商局的子企业。

然而,古老的中国穿越千年尘埃,已经接近她的终点。

她疲惫、衰老、风光不再,在现代文明前,她窘迫难堪,风雨欲来,大厦将倾,单靠李鸿章这样的权臣孤身支撑,又怎么能够支撑得住?

1881年,开平矿局修建的中国第一条准轨铁路——唐胥铁路通车后,清直隶总督李鸿章率幕僚乘车视察。

04

1871年8月,当李鸿章用颤颤巍巍的手签下《中日修好条约》,从那天开始,他的后半生都在永不停歇地签约。

中国挨多少次打,李鸿章就签多少次约。

1895年3月20日午后2时半,73岁的李鸿章在随行官员的搀扶下,拄着拐杖登上马关议和之地春帆楼。

还没落座,李鸿章就先看到了日方在他座位边安置了一只痰盂。

他拄的拐杖碰到地面“吭吭”有声,面色严肃地坐下,开口就说:“首相大人,我还没老!”

谈判进行了四天,唇枪舌剑,谈判僵持不下。

3月24日下午4点,第三轮谈判结束,李鸿章走出春帆楼,乘轿车返回驿馆。

快到驿馆时,混乱的人群中突然窜出个日本男子,朝他脸上就是一枪。李鸿章左颊中弹,血染官服,倒在血泊之中。

随从慌了神,哭成一片。可他醒来第一句话却是:

“慌什么,都不要哭,我死不了! 此血可以报国矣!”

他不准医生给他动手术,只让医生将伤口简单缝合起来。

三天后,李鸿章头裹白纱布,又坐在谈判桌前。世界舆论哗然,开始谴责日本。

舆论压力下,伊藤博文主动提出减少赔款一亿两白银。

谈判最后一天,李鸿章已是疲惫不堪,在谈判桌上,我们看不到那个一人在上,万人在下的晚清权臣李鸿章,而是一个在菜市场买菜,讨价还价的孤独老人。

他与伊藤博文讨价还价:“再减少5000万,行不行?”

被伊藤博文言辞拒绝。李鸿章又还价:

“5000万两不行,再减少2000万总行吧?”

最后,无奈的李鸿章甚至说:“无论如何再减少点儿,就作为老夫回国的旅费吧!”等到的还是拒绝。

国弱呀,国弱,李鸿章放下了全部的尊严,只是为中国省一点银子。

大家只看到李鸿章的“卖国”,却不曾看到中堂大人的艰难!

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73岁的李鸿章带着一身疲惫和那颗耻辱的砂弹启程回国,船离开日本土地那一刻。李鸿章对身边人说 :

“老夫此生不再踏上日本国土!”这屈辱,他真的受够了!

可中国那边呢,等待他的并不是理解和包容,而是骂声一片,鄙夷一片。

他拄着拐杖,站在甲板上,低头看着海水汹涌,良久,说不出一句话。

海风吹着他纸片一般消瘦的身体,稍微使劲,就能一下子把他吹到历史的尘埃里。

《马关条约》签约现场

05

李鸿章回国,朝野上下,骂声一片,官员同僚也开始孤立他。

而自始至终,他又做错了什么呢?他不过只是一个无法改变大局的棋子,只是一个73岁的快要进黄土的老人。虽然他说: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又何妨。流言止于智者,尽其在我,何惧人言!”

但到了第二年,骂声一片的国内也待不下去了。1896年,74岁的李鸿章只好出国去躲流言。他从俄国开始,相继访问德国、英国、美国等多个欧美国家。

1896年,巴黎万国运动会。开幕仪式上,各国国旗伴着国歌依次升起。

轮到中国时,却只有黄龙旗在一片寂静之中缓缓升起,自始至终,没有音乐声,没有掌声,也没有人唱国歌。

过了一阵子,在场的所有人开始大笑。他们嘲笑偌大的中国,竟然连国歌都不知道为何物。

在一片嘲笑声中,年过七旬的老人拄着拐杖站起来,迈着步子走到黄龙旗下。他挺直腰板,神态毅然,满怀深情地唱着家乡小调《茉莉花》。

在不可一世的西方人面前,李鸿章从来没有卑躬屈膝,而是不断地捍卫尊严。他得到了西方人的尊重,西方人称他为“东方的俾斯麦”。

在德国,俾斯麦接见了李鸿章;

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给他颁发伯爵勋章;

在美国,前总统格兰特的夫人将总统的名贵手杖赠给李鸿章;

李鸿章出使国外

一年之后,李鸿章结束环游欧洲之旅,登上回国的航船。

途经日本时,他乘坐的“华盛顿号”巨轮必须在横滨换另外一艘船才能返回中国。

而日本天皇和首相伊藤博文知道李鸿章到来,希望能够行使外交礼节,早早等在岸边。随从对李鸿章说:

“中堂大人,我们要上岸换船。”李鸿章脸色瞬间暗沉下来,一言不发。

从《马关条约》签订,李鸿章誓死不再踏入日本国土一步,这屈辱他铭记于心。

他绝不上岸!最后随从只好在两艘轮船之间,架起一块木板,通过木板通往另一艘船。

在高高的轮船之间,一块狭窄的木板上,李鸿章,这个74岁的老人,白发苍苍,面容清癯。

他端正官帽,面容坚定,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迈出步子,每一步都异常艰难。也许风一吹,他就会掉入脚下波涛汹涌的大海。

上船之后,李鸿章并不停留一分钟,也不拜见日本天皇,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立即启程。

李鸿章是可怜的,也是骄傲的!可怜是因为没有选择,内心却整整骄傲了一生。

1896年,李鸿章与退休的英国首相威廉·格拉斯通并坐。

06

1901年,李鸿章生命的最后一年。

这年,他78岁,话越来越少,常一个人坐在有假山的院落,更多时候,他像一条刚上岸的鱼,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初秋的一天,经历过八国联军蹂躏的天津城,满目疮痍,一片残垣断壁。在已成废墟的直隶总督府前,七旬老人李鸿章徘徊良久。

突然像个小孩子一样嚎啕大哭起来。

老去一身如渡海,五官无处不风波。

李鸿章油灯将枯,可是,又被派去和八国联军商讨议和之事。弱国无外交,哪里有商讨一说,不过是签字罢了。

可是偌大的中国,不派李鸿章去,又能派谁呢?

这一年,李鸿章和庆王爱新觉罗·奕劻出席《辛丑条约》签字仪式,庆王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代表,按理说应该他来签字。

庆王正准备签字,老人说了一句:

“天下最难写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你以后的路还长,这卖国条约,还是让老臣来签吧。”

那年,李鸿章78岁,庆王63岁。

李鸿章接过庆王手中的笔,颤抖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看上去既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

签完条约,李鸿章一阵剧烈咳嗽,吐血不止。

两个月后,李鸿章病情急转直下。

八国联军进京之后,慈禧和众大臣逃离京城,全大清能够主事的人也就只剩下一个病床上的李鸿章了。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的病床前,几个俄国公使前来,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此时的李鸿章已是油尽灯枯。

但俄国人态度蛮横,强迫他立即签字。

签完字后,李鸿章大口大口吐血,一口气没喘上来。

身边人大哭:“还有话要对中堂说,不能就这么走了!”

李鸿章瞪圆眼睛,身边的人对他说:“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

李鸿章两目炯炯不瞑,张着口似乎想说什么。身边的人又说:“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

听到这句话,李鸿章闭上眼睛。他死后,大清上下,哭声一片。

李鸿章签署《辛丑条约》

07

《华盛顿邮报》评价李鸿章说:他无数次将中国人从无知而导致的麻烦中拯救出来,却每次都被谩骂、指责。

李鸿章的一生,他自己曾这样概括:

“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

就仕途名位而言,李鸿章是幸运的。

时危始识不世才,他抓住了时代提供给他的所有机会,青云直上九重霄。

然而,这时世的艰难困顿,既是他一切荣耀的来处,也是他一切屈辱的源出。

李鸿章扶大厦之将倾,耗尽心血为迟暮之帝国,小有中兴却难逃历史洪流。

时局惟艰,干戈未息。滔滔历史,每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所有的反抗总是无力,所有的尊严,也不过是对自己的嘲弄。

如果第一次签字的人不是他,也许他不会背负那么多的骂名。

一生中,他颤颤巍巍签下30多个不平等的条约。他自己深知,从签字开始的那天,他就会背负一世骂名。

但历史就是这样,如果不是李鸿章,还会毫不留情地选择另外的一个“背锅侠”。

这是他的不幸,这也是适逢其时的每一个中国人的不幸。

双脚踏翻尘世浪,一肩担尽古今愁。李鸿章一生跨越了时代,却还得回过头,勉力扶着一个大国,艰难地走两步,退一步,又要争取多走两步。

满腔都是血泪史,可叹无处著悲歌。对于时代来说,李鸿章很小,但这个时代巨浪里渺小的人物,最终,让历史吐出了重重的叹息。

今天,我们不读李鸿章,便不知爱国为何物,更不会知道,在历史洪荒中,一个渺小的人负重奋力前行时,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