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的至暗时刻,蕙兰中学校长葛烈腾为杭州点亮一盏灯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743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孙雯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82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攻陷南京,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其时的杭州,也处于水深火热中。1937年8月14日淞沪会战开战的同时,战争也来到了杭州。


“就在同一天,日本的轰炸机在中国空军基地、军校、飞机工厂以及在城门外的大机场进行了轰炸。”


——浙江古籍出版社推出的新书《人间世》,如实记录了这一天的杭州。


《人间世》


葛烈腾 著 蕙兰 译


浙江古籍出版社


12月13日这天,《人间世》研讨会在杭州第二中学(以下简称:杭州二中)东河校区举行。


学者、出版人、教育界人士,以及历史亲历者,为此聚集在杭二中的校史馆——校史馆是杭二中的前身蕙兰中学遗存的一座老建筑,它曾经的名字叫作:惠德图书馆。


杭二中校史馆


惠德图书馆的一侧,曾是《人间世》的作者、蕙兰中学的第五任校长葛烈腾(1889-1946)的住处。


惠德图书馆老照片


从杭州城站火车站到杭二中,中间只隔着一条清泰街,直线距离不过两百多米。


1937年10月13日、15日,日军对杭州城站进行了两次轰炸,蕙兰中学当时的境遇可想而知。


葛烈腾是历史的见证者,他记录了城站两次被轰炸后的悲惨场景——


第一次:“炸弹把车站前面的铁轨直接炸开了,笔直的铁轨成了扭曲的丝带,车站站台被炸出了一个直径20英尺、深10英尺的大坑。炸弹的碎铁片扎到了枕木上,枕木看起来像一个个仙人球。”


第二次:“日本人投下六枚烈性炸弹,不到一分钟,整个车站就着火了,火势持续了三个小时。”


正是在这两次轰炸之后,葛烈腾告诉孩子们——“你有多害怕,这并不重要。但当你害怕的时候,你所做的才是最重要的。”


而他自己,正是这句话的践行者。


葛烈腾夫妇


1937年11月16日,蕙兰中学全校迁移到富阳场口。但是葛烈腾和几位同事没有走,他们选择了留在学校守护财产。所以,1937年12月13日,葛烈腾应该在杭州,在蕙兰中学。


研讨会现场


浙江古籍出版社总编寿勤泽介绍图书出版相关情况


“今天去读这本书,再次与历史对话,与自己对话。这是一段永远不能被忘却的记忆,值得每一个人在心中铭记,从而去点亮自己和他人心中的灯光。铭记这段历史,我们不是为了激发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时刻警醒,更好地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就像拉贝的那句名言:‘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


杭二中校长尚可认为,在这段风云变幻的动荡岁月中,葛烈腾和朋友们竭尽全力地救助蒙难中的人们,传递了人性的温度,点亮了人们的心灯。


1923年-1942年,是葛烈腾在杭州生活的20年。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梁敬明说,在大历史之外,他更关注细节。


梁敬明教授


因而,在《人间世》中,他读到了葛烈腾在中国生活期间的心路历程、生活状态,从事难民救助工作的艰辛、恐惧、甚至遭遇死亡的威胁;还读到了在社会的风云变幻和政治的起起落落之间,一座城市的生活史——百姓怎么生活,怎么“活着”。


校史馆中“武士刀下的杭州”


这些,正如葛烈腾的孙女凯瑟琳·葛烈腾在《人间世》的序中说的那样:“我祖父对这段历史的第一手记载,其重点是在描述那时中国百姓的日常经历。通过这些描述,人们能对杭州这段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对当今的中国有更深刻的认知。”


凯瑟琳认为,祖父母留给自己的最珍贵的遗产,是告诉她——生命的价值就是要把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并将全心全意地服务他人作为自己的天职,对人类及其创造的文化始终保有丰沛的求知欲。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东华说,近几年他都在研究杭州沦陷的相关历史,以学院派的专业认知告知公众,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他说,杭州的苦难从1937年8月14日日军空袭杭州开始,当年11月底,国民党的军队撤退后,杭州的救助工作,基本是外侨在做。


周东华教授


他认为,从中文的角度来说,关于杭州沦陷的资料不多,但关于杭州难民的情况,英国和美国的大学档案馆馆藏非常丰富,正如《人间世》,它外侨见证下的杭州历史。


《人间世》中记录了有关午潮山惨案和乔司大屠杀的细节。


82岁的顾志兴先生是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也是乔司大屠杀幸存者。


顾志兴先生


1938年农历正月十九,日军在乔司屠杀百姓,不到两岁的顾志兴和外婆躲在树丛中,得以逃过劫难。他从留存在记忆中的一句杭州老话“上灯圆儿,落灯糕”,验证了大屠杀发生的时间,并回忆了当年自己与外婆相伴,在日军铁蹄下艰难求生的往事。


《人间世》的译者署名为“蕙兰”,这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由蕙兰中学的后继者——杭州第二中学的师生集体翻译完成。


2015年,赴美访问的杭二中1986届校友叶钟、谢苏杨伉俪,从美国坊间购得了原版Heaven Below,并专程送到母校。


2017年,学校启动这部书的翻译工作。数十位青年教师组成的翻译团队,他们想要做的是,让更多人知道那段历史,并铭记这位“杭州辛德勒”。


被杭二中老校长闻乾描述为“一本英文古籍”的《人间世》,翻译起来并不容易,但在蒋凤英老师的带领下,那座曾经沦为地狱的遥远“天堂”慢慢清晰展现。


8月13日,有两位“小蕙兰”利用课间来参加了这场研讨会。


“小蕙兰”——陈婕、刘锦南


刘锦南和陈婕正在读高二,他们还记得,葛烈腾这位老校长的英文著作中,出现了不少杭州话,比如“北佬儿”(指来自北方的军队)的杭州话音译,开始让他们有点犯难,但当明白了葛烈腾对这座城市的感情,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蕙兰中学难民收容所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