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福康公主,宋仁宗女儿福康公主为什么不爱驸马,反而会爱上一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808

宋仁宗女儿福康公主为什么不爱驸马,反而会爱上一个太监,并为其割脉自焚?

宋仁宗的女儿福康公主之所以不爱驸马,却爱太监,就是因为他在九岁的时候就被许配给了驸马,所以可能从小就对驸马心生抗拒,但是小太监梁怀吉却一直对她不离不弃,所以她最后把小太监当成了自己的情感寄托。

宋仁宗最疼爱的女儿就是福康公主,但是在9岁那年,福康公主的父王却一直诏令,他许配给了李太后的侄子,在十九岁以前,福康公主面对父亲还有慈爱的母亲,她心里有苦说不出,内心的不满慢慢的积成了仇怨,可是,在福康公主的身后,一直有一个人在默默的陪着他,那个人就是梁怀吉,就算是受到了无理的责罚,他对福康公主也是不离不弃,在福康公主任性胡闹的时候,就算是他的母妃劝说都没用,只有梁怀吉,赢得了福康公主的青睐和尊重。

后来宋仁宗把福康公主加封为兖国公主,又给福康公主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出嫁之前,福康公主就向他的父皇提要求必须要让梁怀吉跟着,而宋仁宗也见他为人还算不错,就允许了。后来在结婚的第一天晚上,福康公主就不让他的丈夫碰她,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三年,这三年间,他丈夫总是费心的讨好她,但是也只换来了福康公主的一丝怜悯,允许她的丈夫可以自行纳妾,以延续李家的香火,但是他丈夫却坚决不纳妾。

而这个时候福康公主的婆婆才知道原来两个人一直就没有圆房,所以就去找公主理论,却发现原来公主和梁怀吉等人在喝酒,于是口无遮拦,说公主在偷汉子,公主受了委屈连夜就回宫了,皇帝了解了情况以后,为了保全公主的名节,把梁怀吉给发配走了,失去了梁怀吉以后,公主整个人就好像失心疯了,好几次都以刀割脉,甚至放火自焚。

宋仁宗有哪些妃子?

皇后:

皇后郭氏(1012——1035年12月10日) ,应州金城(今江苏南京)人,平卢节度使郭崇的孙女,其父允恭,以父任授殿直,官至崇仪副使,天圣三年,赠太傅安德军节度使,六年,加赠忠武军节度使兼侍中,母李氏,郭后是他们的次女。

天圣初年皇帝立后,当时尚未亲政的宋仁宗看中了已故晓骑卫上将军张美曾孙女张氏,但刘太后认为郭氏更适合做皇后便立郭氏为后,张氏便被封为才人。郭皇后年少无知,以为有太后这座靠山,渐渐变得骄横任性不懂得谦让和宽容。她仗着刘太后喜欢,严密监视仁宗的行踪,使他不得亲近其他宫女妃嫔,宋仁宗心中十分愤怒,却不敢明言。太后驾崩后,皇后的陋习未有改过,宋仁宗也不再理会郭后,使她寂寞难耐,醋意大发。

当时后宫之中,宫人尚氏和杨氏长得貌美,深得仁宗欢心。后来均册封为美人,尚美人的父亲更封官受赐,恩宠一时惊动京城,引起了郭后的嫉恨,多次与尚氏冲突。一次,仁宗正宠幸尚氏,尚氏向仁宗诉说皇后的不是,刚巧被门外的郭后听到,二人立即争执起来,郭后不胜愤怒,举手抽尚氏耳光,仁宗见状急忙上前救尚氏,皇后去势未挡,打在仁宗颈部,仁宗顿时龙颜大怒,要废郭皇后,吓得皇后面色苍白,坐地不起。

皇帝企图废后一事引起朝廷哗然,台谏官员甚至往仁宗寝宫集体进谏。而宰相吕夷简与郭皇后向来不和,听说皇帝想要废后的想法便让谏宫范讽乘机进言:“后立已有九年,尚无子,义当废。”吕夷简则在一旁附和。面对群臣的言论,宋仁宗一时拿不定主意,毕竟废立皇后并非小事,右司谏范仲淹说:“皇后不可废,宜早息此议,不可使之传于外也。”

过了一段时间,宋仁宗在吕夷简的游说下,定下了废后的决心。吕夷简为了达到废掉郭皇后的目的,甚至下令台谏部门不能接受谏官的奏疏。明道二年(1033年)宋仁宗下诏:“皇后以无子愿入道观,特封其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别居长宁宫以养。”之后谏官们纷纷进言:“后无过,不可废。”孔道辅等人俱被黜责。

景祐元年(1034年),郭氏出居瑶华宫,而尚美人也被废于洞真宫,杨美人也别宅安置。其后又赐后号金庭教主、冲静元师。

后来宋仁宗也颇为想念郭氏,遣使存问,并赐以乐府,郭氏和答之,辞甚怆惋。宋仁宗曾经秘密下旨令郭氏入宫,郭氏曰:“若再见召者,须百官立班受册方可。(如果想再见我,必须在百官立班见证下给我册命才行。”郭氏得了小病,仁宗忙派阎文应带医生前去诊视。数日后,传出郭氏暴薨的消息,年仅24岁,没有子嗣。宫廷内外皆怀疑阎文应下毒,然而没有确切的证据只得不了了之。宋仁宗十分难过深悼郭氏,后悔当年轻率废后,便又追复她为皇后,但没有谥册祔庙之礼。

慈圣光献皇后曹氏(1016年-1079年)北宋宋仁宗赵祯的第二位皇后,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祖父为北宋名将曹彬,父亲为曹玘。明道二年,宋仁宗第一任皇后郭氏便被仁宗以无子为借口废掉,幽居长宁宫。十八岁的曹氏奉诏入宫,次年九月立为皇后。曹皇后出身将门,熟读经史,善飞白书(书体之一),性情平和宽容,勤俭朴素,经常亲自带领宫嫔们在苑内种植谷物,养蚕采桑。

庆历八年(1048年)正月,仁宗宿于曹皇后宫中,至半夜,一阵杂乱的响声将他们惊醒,仁宗欲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曹皇后劝说不可轻动,免遭毒手。又急忙呼唤都知王守忠,命令他带兵入宫平乱。乱兵在殿前杀伤宫中的宫人侍女,叫喊声响彻皇帝的住所。太监回报是奶妈打年纪小的宫女,曹皇后申叱道:“乱兵就在附近杀人,你们还敢胡说!”她估计乱兵必定会放火,暗地派人带着水跟在他们后面,果然乱兵点火烧着帘幕,跟着的人随即用水将火泼灭。曹皇后把内监宫人集中起来,分别把守宫门,并亲手为每人剪下一绺头发。叛乱平乱之后,以发为记,论功行赏取水防火。杀退了叛逆者临危不惧,应变有方,指挥若定,不愧为将门之后,仁宗大为佩服。

仁宗的宠妃张贵妃恃宠而骄,想借皇后的华盖出游。皇帝让她自己去借,曹皇后借给了她,没有吝惜的神色。张贵妃很高兴,回去告诉了仁宗,仁宗听后却阻止说:“国家的文物礼仪章法,上下是有秩序的,你用皇后的仪仗出游,朝廷会非议的。”张贵妃听后不高兴地只得作罢了。

仁宗所生皇子早夭,后一直无子,曹皇后把太宗曾孙濮王允让的儿子即后来的英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后改名为曙。曹皇后的外甥女高滔滔,也就是后来的高皇后,小时候也鞠养在宫中,和英宗年岁相同经常在一起玩耍。仁宗对曹皇后说:他日一定给这二人婚配。仁宗于嘉佑八年三月夜晚驾崩,遗诏皇子继位,曹皇后尊为皇太后。

  某次,英宗生病了,请太后处置军国大事,曹太后便于是在东门小殿听政。大臣每天有所奏的未能处决的事,曹皇后就说:你们再商讨吧。不曾说过自己的意见。曹皇后熟读经史,多用它们来处决事情。朝廷内外每日奏报有几十份,都能一一记住纲要。第二年夏天,英宗的病快好了,曹太后就下令撤帘归政,英宗拿着诏书久久不下达,直到秋天才开始执行。   

曹太后不放纵外戚干政专权,检查制止曹氏家人和左右大臣、仆人的错误行为,一丝一毫也不通融,宫中省中一片肃然。

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病逝,神宗即位,尊曹氏为太皇太后。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革除许多弊政。但曹氏认为“祖宗法度不宜轻改”予以反对,但未被神宗采纳。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以“乌台诗案”下狱,都是曹太皇太后出面求情,苏东坡才免于一死。

神宗想出兵燕蓟,已经和大臣商定好了,于是到庆寿宫告诉祖母这件事。曹皇后问:“储蓄赐予准备好了吗?铠仗士卒精锐吗?”神宗说:“都已经办好了。”曹皇后说:“此事事关重大,幸运、凶险、后悔、吝惜在一瞬之间,得到燕蓟不过是南面受到朝贺而已,万一不行,则是生灵涂炭。如是燕蓟能轻易取之,那么太祖、太宗早就收复了,哪里会等到今日。”神宗明白了,说:“岂敢不遵从教诲。”

曹皇后一直反对外家男子入宫拜谒。神宗朝,曹皇后年岁已高,她的弟弟曹佾也老了。神宗几次都对祖母说应该让曹佾入宫见见面,曹皇后还是不同意。某日,曹佾正侍奉皇帝,神宗再次向祖母请求,曹皇后才答应了。但是因为曹佾的堂弟曹偕也来了,曹皇后把殿门关上了,不同意见面。

元丰二年太皇太后曹氏病逝,时年六十四岁,无子嗣,全谥慈圣光献皇后,与仁宗合葬于永昭陵。

温成皇后张氏(张贵妃)(1024—1054),,晓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父亲是进士张尧佐,母亲曾在大长公主家中当歌舞女,八岁时由大长公主带入宫中,由宫人贾氏代养。一次宫中宴饮,被仁宗看中到颇得仁宗喜欢,仁宗本想册其为后,但刘太后认为平卢节度使郭崇的孙女郭氏更适合做皇后,张氏便只被册封为才人,但张氏深得仁宗宠爱,庆历八年(1048年)十月十七日便封为贵妃,生安寿公主,宝和公主,距皇后仅一步之遥,,。

有一次,张贵妃希望仁宗封其伯父张尧佐官职的事一波三折。之前,仁宗想封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虚职),结果遭到台谏官的猛烈抨击,不得已而作罢。张贵妃不死心,便再次给仁宗吹枕边风,仁宗也决心一定要任命张尧佐官职。一天,仁宗上朝,贵妃送仁宗到殿门口,嘱咐说:“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意思是提醒仁宗不要忘记下诏封张尧佐的事,宋仁宗听罢连忙说:“放心!放心!”

到了大殿,仁宗刚准备下诏任命张尧佐,知谏院包拯站了出来进言,大谈为什么不能任命张尧佐的理由,滔滔不绝。他说到激动处,唾沫也溅到仁宗脸上,仁宗一向尊重大臣的进谏,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只好作罢。仁宗回到后宫后,张贵妃迎上前去,还没来得及说话,仁宗就一边用衣袖擦著脸,一边一耐烦地说:“今天包拯上了殿,唾沫都溅到我的脸上了,你只管要宣徽使,不知道包拯是谏官吗?”这件事便因此而作罢。

皇祐六年(1054年),张贵妃暴病身亡,时年31岁。宋仁宗追忆张贵妃的柔情美丽,悲痛不已,他未有理会曹皇后在世的事实,决定以皇后之礼为张贵妃发丧。但又担心大臣反对,一直等到治丧第四天才宣布追封张贵妃为皇后,全谥为温成皇后。张贵妃一生都梦想着登上皇后之位,终于在死后穿上皇后的殓服,受宗室、大臣们的参拜告奠。但宋朝并不承认张氏的皇后地位,终其一朝依旧以贵妃称之。

妃嫔

昭节贵妃苗氏(1017年-1086年),开封人,父苗继宗。母许氏。母亲许氏是仁宗的保姆,但後来离职出宫,嫁予苗继宗。苗氏在仁宗初年入宫为郡君,后晋才人,再晋昭容、再晋德妃。生有雍王赵昕,福康公主。英宗年幼时,作为太妃的苗氏曾尽抚育之责,因此在英宗即位后,尊封苗氏为仁宗贵妃,并赠其父为太师、吴国公,母亲许氏为陈国楚国夫人。苗氏之女周国陈国大长公主(福康公主)下嫁时,照例要加封驸马一家,但苗氏谢而不受。元佑六年病逝,哲宗上谥号为昭节贵妃。

昭淑贵妃周氏,四岁时,随其做宫女的姑母入宫,在仁宗的温成皇后(张贵妃)身边长大。待年岁稍长,便为仁宗侍寝,并生下惠国公主,宝寿公主两位公主,后被晋封为贤妃。仁宗驾崩后,周氏一直活到宋徽宗即位后,并被尊封为仁宗贵妃,这其中的40多年,周氏一直过著俭朴的礼佛生活。周氏的宝寿公主过世后,宋徽宗特准这位太爷爷的妃子出宫并在宫外营建私宅与亲友往来。周氏相当地长寿,一直活到九十三岁逝世,谥号昭淑。

贤妃冯氏,生鲁国公主,永寿公主

贤妃张氏

德妃杨氏

德妃俞氏

昭容张氏

充仪尚氏

充仪朱氏

婕妤连氏

美人尚氏,初为宫人,后晋美人,因貌美仁宗初年深受宠爱,尚美人的父亲更封官受赐。尚美人常派内侍到开封府传达旨意,干预政事,时任开封府判官的庞籍认为尚美人派内侍到官府宣喻旨意是后宫干政的行为,因此严加拒绝,传令将宣喻旨意的内侍予以痛打,并明令:“今后如再有后宫传命,不要接受。”尚美人素与郭皇后不和,因与仁宗说郭皇后坏话被郭皇后听见,引起冲突,郭皇后误打了仁宗而被废。郭皇后被废后,仁宗也对尚美人心生间隙,后来尚美人也被废于洞真宫。

美人杨氏,仁宗初年因貌美深受宠爱,杨美人与郭皇后不和,后郭皇后被废,杨美人也失宠被冷落,被搬到偏远的宫室安置。

北宋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时期的公主有哪些

宋仁宗

长女 周、陈国大长公主(1038年—1071年).原封福康公主,进封兖国公主,进封越国长公主 进楚国大长公主. 追封秦国 加周、陈国 改封庄孝明懿大长帝姬,母昭节贵妃苗氏.

仁宗十三女.徐国、邓国、镇国、楚国、商国、鲁国、唐国、陈国、豫国九公主,皆早亡.

秦、鲁国贤穆明懿大长公主(?—?),宋仁宗第十女,母周贵妃.嘉佑五年,封庆寿公主,进惠国公主.治平四年,进许国大长公主.下嫁吴越忠懿王之曾孙、右领军卫大将军钱景臻.改韩、周燕国大长公主.宋徽宗时,进秦、魏国大长公主.政和三年,更封令德景行大长帝姬.

衮国大长公主(1060—1084年),宋仁宗赵祯第十一女,母不详.嘉佑六年(1066年),封永寿公主.后进封荣国长公主.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邠国大长公主.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改鲁国大长公主.公主下嫁左领军卫大将军曹诗.公主生性节俭,于池台苑囿一无所增饬.十年夏天旱,曹氏家族以公主生日将盛具为寿,公主说:“上方损膳彻乐,吾何心能安.”悉屏之.公主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4年)逝世,年仅二十四,追封荆国大长公主,谥贤懿.升迁其二子曹晔、曹旼皆为领团练使.宋徽宗追封衮国大长公主,又改贤懿恭穆大长帝姬.

燕、舒国大长公主(?—1112年),宋仁宗赵祯第十二女,母不详.嘉佑六年(1061年),封宝寿公主.八年(1063年),进顺国长公主.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冀国大长公主.宋神宗元丰五年(1083年),改魏国大长公主,下嫁开州团练使郭献卿.上,进楚国大长公主.宋徽宗改吴国大长公主,进吴、越国大长公主,改秦、衮国大长公主.政和二年(1112年)薨,追封为燕、舒国大长公主,谥懿穆,复改懿物大长帝姬.

燕、舒国大长公主,帝第十二女也.嘉佑六年,封宝寿.八年,进顺国长公主.治平四年,进冀国大长公主.元丰五年,改魏国,下嫁开州团练使郭献卿.上,进楚国.徽宗改吴国,进吴、越国,改秦、衮国.政和二年薨,追封燕、舒国,谥懿穆,复改懿物大长帝姬.

宋仁宗朝徽柔公主和徽宗朝公主哪个朝更惨一些

徽柔公主:兖国公主,宋仁宗爱女。婚后与驸马感情不和,爱上内侍梁怀吉,礼法不容,司马光多次上疏请求宋仁宗惩罚兖国公主,仁宗不忍。后公主精神失常,几度自杀。

历史原型里内侍的真名就叫梁怀吉,公主就叫福康公主。

据史料记载,梁怀吉是北宋时期宋仁宗宫里的一名宦官,出身贫苦的他入宫为宦官,照顾公主的起居。而福康公主,又叫兖国公主,为宋仁宗的贵妃苗氏生的女儿,是宋朝第一个行册封礼的公主,也是宋仁宗最疼爱的女儿。

史料记载,福康公主在嫁给驸马李玮之后,“尝与怀吉等闲饮,杨氏窥之,公主怒,殴伤杨氏”。至此,福康公主和驸马一家的关系彻底破裂,她和梁怀吉之间的感情也被更多人所知晓。

宋仁宗迫于舆论压力,就把公主的封号从兖国公主降为沂国公主,梁怀吉“配西京洒扫班(分配到洛阳打扫皇陵)”。后来,在公主的坚持下,梁怀吉被宋仁宗召集回京,但是梁怀吉再也不能服侍公主了。

史料记载,公主后来“昼夜不眠,或欲自尽,或欲突走出外,状若狂易”,“熙宁三年薨,年三十三。”也就是说,公主在和梁怀吉分离后,因为精神备受折磨,在33岁就去世了,梁怀吉后来则被贬到外地去了

徽宗时的公主比较惨的有:

1、靖康之变后,被折磨死于刘家寺的。

14.保福帝姬:名仙郎,靖康之变时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同年三月七日被折磨死于刘家寺。

15.仁福帝姬:名香云,靖康之变时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同年二月二十五日被折磨死于刘家寺。

16.贤福帝姬:名金儿,靖康之变时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同年二月二十八日被折磨死于刘家寺。

2、被金国权贵霸占的

17.嘉德帝姬:名玉盘,建中靖国元年六月,封德庆公主。改封嘉福,寻改号帝姬,再封嘉德。靖康之变时28岁,初嫁左卫将军曾夤,靖康之变后,为金宋王完颜宗磐妾,完颜宗磐被金熙宗诛杀后,嘉德帝姬没入宫中侍金熙宗,死于天眷三年十二月,后追封夫人。

18.荣德帝姬:名金奴,母显恭皇后王氏。初封永庆公主,改封荣福。寻改号帝姬,再封荣德。靖康之变时25岁,初嫁左卫将军曹晟。靖康之变后,为金完颜昌之妾,完颜昌为金熙宗诛杀后,荣德帝姬入宫中侍金熙宗。

19.安德帝姬:名金罗,初封淑庆公主,改封安福。寻改号帝姬,再封安德。靖康之变时22岁,初嫁宋左卫将军邦光,1127年靖康之变后为金之都统完颜闍母所占,于同年十月二十六日即被折磨死于完颜闍母寨。

20.茂德帝姬:名福金,初封延庆公主,改封康福。寻改号帝姬,再封茂德。靖康之变时22岁,初嫁宣和殿待制蔡鞗,茂德帝姬容貌最美,因而为金人指名索要,为第一批送入金营者。茂德帝姬先为金二皇子完颜宗望所占,后完颜宗望死,又为完颜兀室所占。第二年,即天会六年八月即被折磨死于兀室寨。

21.洵德帝姬:名富金,靖康之变时18岁,初嫁田丕,靖康之变后,为金珍珠大王完颜设也马之妾,设也马即国相完颜宗翰之子。

22.顺德帝姬:名缨络,母懿肃贵妃王氏。靖康之变时17岁,初嫁向子扆,靖康之变后,为完颜宗翰所占,后离开完颜宗翰寨去五国城,为金习古国王所拘,很快死于习古王寨中。《宋史》言其改嫁习古国王,这不一定。看金人之行为,则习古王强占顺德帝姬恐难免,但是应该未嫁。

宋仁宗有哪些妃子

皇后:

皇后郭氏(1012——1035年12月10日) ,应州金城(今江苏南京)人,平卢节度使郭崇的孙女,其父允恭,以父任授殿直,官至崇仪副使,天圣三年,赠太傅安德军节度使,六年,加赠忠武军节度使兼侍中,母李氏,郭后是他们的次女。

天圣初年皇帝立后,当时尚未亲政的宋仁宗看中了已故晓骑卫上将军张美曾孙女张氏,但刘太后认为郭氏更适合做皇后便立郭氏为后,张氏便被封为才人。郭皇后年少无知,以为有太后这座靠山,渐渐变得骄横任性不懂得谦让和宽容。她仗着刘太后喜欢,严密监视仁宗的行踪,使他不得亲近其他宫女妃嫔,宋仁宗心中十分愤怒,却不敢明言。太后驾崩后,皇后的陋习未有改过,宋仁宗也不再理会郭后,使她寂寞难耐,醋意大发。

当时后宫之中,宫人尚氏和杨氏长得貌美,深得仁宗欢心。后来均册封为美人,尚美人的父亲更封官受赐,恩宠一时惊动京城,引起了郭后的嫉恨,多次与尚氏冲突。一次,仁宗正宠幸尚氏,尚氏向仁宗诉说皇后的不是,刚巧被门外的郭后听到,二人立即争执起来,郭后不胜愤怒,举手抽尚氏耳光,仁宗见状急忙上前救尚氏,皇后去势未挡,打在仁宗颈部,仁宗顿时龙颜大怒,要废郭皇后,吓得皇后面色苍白,坐地不起。

皇帝企图废后一事引起朝廷哗然,台谏官员甚至往仁宗寝宫集体进谏。而宰相吕夷简与郭皇后向来不和,听说皇帝想要废后的想法便让谏宫范讽乘机进言:“后立已有九年,尚无子,义当废。”吕夷简则在一旁附和。面对群臣的言论,宋仁宗一时拿不定主意,毕竟废立皇后并非小事,右司谏范仲淹说:“皇后不可废,宜早息此议,不可使之传于外也。”

过了一段时间,宋仁宗在吕夷简的游说下,定下了废后的决心。吕夷简为了达到废掉郭皇后的目的,甚至下令台谏部门不能接受谏官的奏疏。明道二年(1033年)宋仁宗下诏:“皇后以无子愿入道观,特封其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别居长宁宫以养。”之后谏官们纷纷进言:“后无过,不可废。”孔道辅等人俱被黜责。

景祐元年(1034年),郭氏出居瑶华宫,而尚美人也被废于洞真宫,杨美人也别宅安置。其后又赐后号金庭教主、冲静元师。

后来宋仁宗也颇为想念郭氏,遣使存问,并赐以乐府,郭氏和答之,辞甚怆惋。宋仁宗曾经秘密下旨令郭氏入宫,郭氏曰:“若再见召者,须百官立班受册方可。(如果想再见我,必须在百官立班见证下给我册命才行。”郭氏得了小病,仁宗忙派阎文应带医生前去诊视。数日后,传出郭氏暴薨的消息,年仅24岁,没有子嗣。宫廷内外皆怀疑阎文应下毒,然而没有确切的证据只得不了了之。宋仁宗十分难过深悼郭氏,后悔当年轻率废后,便又追复她为皇后,但没有谥册祔庙之礼。

慈圣光献皇后曹氏(1016年-1079年)北宋宋仁宗赵祯的第二位皇后,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祖父为北宋名将曹彬,父亲为曹玘。明道二年,宋仁宗第一任皇后郭氏便被仁宗以无子为借口废掉,幽居长宁宫。十八岁的曹氏奉诏入宫,次年九月立为皇后。曹皇后出身将门,熟读经史,善飞白书(书体之一),性情平和宽容,勤俭朴素,经常亲自带领宫嫔们在苑内种植谷物,养蚕采桑。

庆历八年(1048年)正月,仁宗宿于曹皇后宫中,至半夜,一阵杂乱的响声将他们惊醒,仁宗欲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曹皇后劝说不可轻动,免遭毒手。又急忙呼唤都知王守忠,命令他带兵入宫平乱。乱兵在殿前杀伤宫中的宫人侍女,叫喊声响彻皇帝的住所。太监回报是奶妈打年纪小的宫女,曹皇后申叱道:“乱兵就在附近杀人,你们还敢胡说!”她估计乱兵必定会放火,暗地派人带着水跟在他们后面,果然乱兵点火烧着帘幕,跟着的人随即用水将火泼灭。曹皇后把内监宫人集中起来,分别把守宫门,并亲手为每人剪下一绺头发。叛乱平乱之后,以发为记,论功行赏取水防火。杀退了叛逆者临危不惧,应变有方,指挥若定,不愧为将门之后,仁宗大为佩服。

仁宗的宠妃张贵妃恃宠而骄,想借皇后的华盖出游。皇帝让她自己去借,曹皇后借给了她,没有吝惜的神色。张贵妃很高兴,回去告诉了仁宗,仁宗听后却阻止说:“国家的文物礼仪章法,上下是有秩序的,你用皇后的仪仗出游,朝廷会非议的。”张贵妃听后不高兴地只得作罢了。

仁宗所生皇子早夭,后一直无子,曹皇后把太宗曾孙濮王允让的儿子即后来的英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后改名为曙。曹皇后的外甥女高滔滔,也就是后来的高皇后,小时候也鞠养在宫中,和英宗年岁相同经常在一起玩耍。仁宗对曹皇后说:他日一定给这二人婚配。仁宗于嘉佑八年三月夜晚驾崩,遗诏皇子继位,曹皇后尊为皇太后。

  某次,英宗生病了,请太后处置军国大事,曹太后便于是在东门小殿听政。大臣每天有所奏的未能处决的事,曹皇后就说:你们再商讨吧。不曾说过自己的意见。曹皇后熟读经史,多用它们来处决事情。朝廷内外每日奏报有几十份,都能一一记住纲要。第二年夏天,英宗的病快好了,曹太后就下令撤帘归政,英宗拿着诏书久久不下达,直到秋天才开始执行。   

曹太后不放纵外戚干政专权,检查制止曹氏家人和左右大臣、仆人的错误行为,一丝一毫也不通融,宫中省中一片肃然。

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病逝,神宗即位,尊曹氏为太皇太后。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革除许多弊政。但曹氏认为“祖宗法度不宜轻改”予以反对,但未被神宗采纳。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以“乌台诗案”下狱,都是曹太皇太后出面求情,苏东坡才免于一死。

神宗想出兵燕蓟,已经和大臣商定好了,于是到庆寿宫告诉祖母这件事。曹皇后问:“储蓄赐予准备好了吗?铠仗士卒精锐吗?”神宗说:“都已经办好了。”曹皇后说:“此事事关重大,幸运、凶险、后悔、吝惜在一瞬之间,得到燕蓟不过是南面受到朝贺而已,万一不行,则是生灵涂炭。如是燕蓟能轻易取之,那么太祖、太宗早就收复了,哪里会等到今日。”神宗明白了,说:“岂敢不遵从教诲。”

曹皇后一直反对外家男子入宫拜谒。神宗朝,曹皇后年岁已高,她的弟弟曹佾也老了。神宗几次都对祖母说应该让曹佾入宫见见面,曹皇后还是不同意。某日,曹佾正侍奉皇帝,神宗再次向祖母请求,曹皇后才答应了。但是因为曹佾的堂弟曹偕也来了,曹皇后把殿门关上了,不同意见面。

元丰二年太皇太后曹氏病逝,时年六十四岁,无子嗣,全谥慈圣光献皇后,与仁宗合葬于永昭陵。

温成皇后张氏(张贵妃)(1024—1054),,晓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父亲是进士张尧佐,母亲曾在大长公主家中当歌舞女,八岁时由大长公主带入宫中,由宫人贾氏代养。一次宫中宴饮,被仁宗看中到颇得仁宗喜欢,仁宗本想册其为后,但刘太后认为平卢节度使郭崇的孙女郭氏更适合做皇后,张氏便只被册封为才人,但张氏深得仁宗宠爱,庆历八年(1048年)十月十七日便封为贵妃,生安寿公主,宝和公主,距皇后仅一步之遥,,。

有一次,张贵妃希望仁宗封其伯父张尧佐官职的事一波三折。之前,仁宗想封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虚职),结果遭到台谏官的猛烈抨击,不得已而作罢。张贵妃不死心,便再次给仁宗吹枕边风,仁宗也决心一定要任命张尧佐官职。一天,仁宗上朝,贵妃送仁宗到殿门口,嘱咐说:“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意思是提醒仁宗不要忘记下诏封张尧佐的事,宋仁宗听罢连忙说:“放心!放心!”

到了大殿,仁宗刚准备下诏任命张尧佐,知谏院包拯站了出来进言,大谈为什么不能任命张尧佐的理由,滔滔不绝。他说到激动处,唾沫也溅到仁宗脸上,仁宗一向尊重大臣的进谏,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只好作罢。仁宗回到后宫后,张贵妃迎上前去,还没来得及说话,仁宗就一边用衣袖擦著脸,一边一耐烦地说:“今天包拯上了殿,唾沫都溅到我的脸上了,你只管要宣徽使,不知道包拯是谏官吗?”这件事便因此而作罢。

皇祐六年(1054年),张贵妃暴病身亡,时年31岁。宋仁宗追忆张贵妃的柔情美丽,悲痛不已,他未有理会曹皇后在世的事实,决定以皇后之礼为张贵妃发丧。但又担心大臣反对,一直等到治丧第四天才宣布追封张贵妃为皇后,全谥为温成皇后。张贵妃一生都梦想着登上皇后之位,终于在死后穿上皇后的殓服,受宗室、大臣们的参拜告奠。但宋朝并不承认张氏的皇后地位,终其一朝依旧以贵妃称之。

妃嫔

昭节贵妃苗氏(1017年-1086年),开封人,父苗继宗。母许氏。母亲许氏是仁宗的保姆,但後来离职出宫,嫁予苗继宗。苗氏在仁宗初年入宫为郡君,后晋才人,再晋昭容、再晋德妃。生有雍王赵昕,福康公主。英宗年幼时,作为太妃的苗氏曾尽抚育之责,因此在英宗即位后,尊封苗氏为仁宗贵妃,并赠其父为太师、吴国公,母亲许氏为陈国楚国夫人。苗氏之女周国陈国大长公主(福康公主)下嫁时,照例要加封驸马一家,但苗氏谢而不受。元佑六年病逝,哲宗上谥号为昭节贵妃。

昭淑贵妃周氏,四岁时,随其做宫女的姑母入宫,在仁宗的温成皇后(张贵妃)身边长大。待年岁稍长,便为仁宗侍寝,并生下惠国公主,宝寿公主两位公主,后被晋封为贤妃。仁宗驾崩后,周氏一直活到宋徽宗即位后,并被尊封为仁宗贵妃,这其中的40多年,周氏一直过著俭朴的礼佛生活。周氏的宝寿公主过世后,宋徽宗特准这位太爷爷的妃子出宫并在宫外营建私宅与亲友往来。周氏相当地长寿,一直活到九十三岁逝世,谥号昭淑。

贤妃冯氏,生鲁国公主,永寿公主

贤妃张氏

德妃杨氏

德妃俞氏

昭容张氏

充仪尚氏

充仪朱氏

婕妤连氏

美人尚氏,初为宫人,后晋美人,因貌美仁宗初年深受宠爱,尚美人的父亲更封官受赐。尚美人常派内侍到开封府传达旨意,干预政事,时任开封府判官的庞籍认为尚美人派内侍到官府宣喻旨意是后宫干政的行为,因此严加拒绝,传令将宣喻旨意的内侍予以痛打,并明令:“今后如再有后宫传命,不要接受。”尚美人素与郭皇后不和,因与仁宗说郭皇后坏话被郭皇后听见,引起冲突,郭皇后误打了仁宗而被废。郭皇后被废后,仁宗也对尚美人心生间隙,后来尚美人也被废于洞真宫。

美人杨氏,仁宗初年因貌美深受宠爱,杨美人与郭皇后不和,后郭皇后被废,杨美人也失宠被冷落,被搬到偏远的宫室安置。

为什么宋仁宗没有儿子?

宋仁宗有三个儿子杨王赵昉 雍王赵昕 荆王赵曦,,都是早早就死掉了 。。一共三个儿子,十二个女儿。。基本上都是早亡,只有四个女儿活到成人

哪位高手知道宋仁宗的母亲的身份啊?

  宋仁宗赵祯,真宗之子。乾兴元年(1022)即位,由刘太后垂帘听政,明道二年(1033)太后死,才开始亲政。宋仁宗在位42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关于仁宗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鲜为人知的悲惨而又离奇的身世,包拯经过仔细推敲,才得知她就是当今圣上宋仁宗的生母李娘娘。包拯立刻回京查访当年还在世的老宫女,得知这李娘娘虽只是宋仁宗的父亲宋真宗后宫的宫女,可是由于受仁宗皇帝宠幸,被封为才人,进而升为婉仪,并且还怀上了“龙种”。那时候,“母以子贵”,李娘娘幻想着生下儿子,在后宫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可是当时的刘德妃也就是后来的刘皇后心肠很坏,又阴险毒辣,因为她自己没有生育,又很嫉妒李娘娘,于是就买通接生婆,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去刚刚出生的宋仁宗。等到宋真宗高兴地下朝回来要看自己的骨肉时,却只看到了一个血淋淋的怪物。宋真宗非常生气,他并不问为什么会这样,也不想事情的前因后果,一怒之下就把李娘娘打入冷宫。后来刘德妃又升为皇后,就对李娘娘起了灭口之心。李娘娘看出刘皇后的心思,就在一位好心的宫女帮助之下,急忙逃出了深宫,从此就躲到了一处破窑里,隐姓埋名孤苦伶仃地生活了20年,期盼着有一天自己能骨肉团聚。包拯一向清节廉明、大公无私,他为了洗雪李娘娘的冤仇,就把她带回京城,想方设法让仁宗认了真母。此时几十年的冤案真相大白,坏人得到应有的惩处,李娘娘也母子团圆,被封为李宸妃,结局十分美满。

  可是这毕竟只是演戏,那么,历史上的宋仁宗是否有过“狸猫换太子”的经历呢?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最早出于清代石玉昆编撰的《三侠五义》。《宋史》和毕沅编的《续资治通鉴》中,也有这故事的影子,而狸猫换太子纯属子虚乌有。历史上的李宸妃确实是宋仁宗的生母,宋仁宗得知他是李宸妃所生,也是他当皇帝十多年后的事。据野史传说中记载,当年宋真宗最宠爱的妃子是刘德妃。这个刘德妃虽然只是个临街播鼓卖艺之人,但由于本人长得十分出色,所以被刚刚成年的太子赵恒,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看上,接着纳入了王宫。昔日的太子赵恒登基成为皇帝之后,刘德妃更是从“美人”、“婉仪”,一直封到了“德妃”。只可惜刘德妃虽然深受皇帝宠爱,但是却久久不能生育。刘德妃为竞争皇后之位,提高自己的身价,便想出了“借腹怀胎”的诡计。她打算利用身旁的一个长得有些姿色的姓李的侍女,引诱宋真宗上钩。一次在刘德妃沐浴之时,真宗果真临幸了这个李姓侍女,不久这个侍女就怀孕了,这时刘德妃也装作怀孕的样子,其实侍女怀孕是真,刘德妃只是安排计策,假装而已。等到十月分娩的时候,“两个”龙种先后呱呱落地。刘德妃采取了狸猫换太子的卑劣手段,让真宗将李姓侍女打入冷宫,刘德妃自己却如愿以偿地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后宝座。

  宋仁宗初名受益,真宗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1063年病死开封,享年54岁,葬于永昭陵,庙号仁宗,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以上不管是戏曲还是野史,都说有狸猫换太子一事,可是正史里并没有记载这件事。在《宋史》中专门记载了李宸妃其人其事。李宸妃是刘德妃的侍女,本是杭州女子,生得美丽小巧。在怀上龙子时,刘德妃就已被立为皇后,掌控后宫。在李宸妃生下后来的仁宗之后,刘德妃立刻就把孩子从李宸妃怀里夺走交杨淑妃抚育,说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并请皇帝把李宸妃生下的儿子赵祯立为太子,将真相一下子隐瞒了几十年。真宗去世后,13岁的赵祯即位,也就是宋仁宗。昔日的刘皇后成了刘太后,临朝辅政,又掌权后宫,众人都不敢冒着杀头的危险来挑明这个真相,只能眼睁睁看着仁宗母子不相认。天圣九年,仁宗生母李宸妃病危,刘太后晋升她为宸妃。次年,李宸妃去世。刘太后本想只以妃子之礼下葬李宸妃,可是宰相吕夷简却上书给刘太后说,仁宗现在虽然并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李宸妃,可是在太后百年之后,一定会有人向仁宗禀告实情的,如果仁宗因此怪罪太后家人,那就不是谁可以控制的了,所以应当以一品礼安葬李宸妃,那时即便谁要说什么坏话,仁宗也不会拿刘家怎么样的。刘太后认为宰相吕夷简言之有理,于是就下令以一品礼安葬李宸妃。宰相吕夷简又暗中吩咐内侍押班给李宸妃穿皇后装入敛,并使用水银宝箱,刘太后也一一默许了。李宸妃的丧礼因此举行得极为隆重。刘太后去世后,果然就有人告诉了宋仁宗他的生母其实是李宸妃。仁宗十分悲痛,他号啕大哭,甚至下了哀痛诏自责。他十分愤怒自己身为天子却不能保护自己的母亲,不能孝敬自己的母亲,还让母亲含恨而死,至死母子不能相认。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刘太后的错,是刘太后让自己不能尽孝,不能享天伦之乐。于是,他下令包围了刘太后娘家的府第。这时宰相吕夷简急忙觐见,劝说仁宗,太后虽然不义,可是以皇后礼仪厚葬宸妃,就表明她已有自悔之心;虽然刘、杨不是陛下的生母,可是对陛下仍有抚育之情,这种恩情陛下又怎能忘呢?

  这一番话使仁宗冷静下来,仁宗命李宸妃的弟弟李用和检查了李宸妃的下葬,一看生母没有鸩杀、残害或者虐待的迹象,还穿了皇后服下葬,这才下令解除对刘姓亲属的包围。仁宗下旨尊李宸妃为皇后,谥号章懿,亲临殡仪地方祭告。并且为了弥补他对生母的愧疚之情,他还把李太后的弟弟李用和一再擢升,并把福康公主下嫁给李用和的儿子李玮。

  所以,从《宋史》中的记载来看,历史上不存在“狸猫换太子”一事,李宸妃也没有流落到民间。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包拯为李宸妃鸣冤的故事呢?包拯是《狸猫换太子》中的重要人物,但是,在历史上,他与这场公案无任何联系。包拯于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踏上仕途,开始做建昌知县、天长知县、端州知州等地方官,自然无从参与官廷斗争。到他进人中央政府,仁宗已经亲政很久了,元杂剧和明传奇中,都无包拯出现,明朝《包公案》小说专说包拯故事,其中有包拯放浪回朝途中,在桑林镇遇李太后,还朝后,设阴曹、审郭愧,将刘妃用丈二白丝帕绞死的章节,却无打龙袍事

北宋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时期的公主有哪些

宋仁宗公主:

长女 周、陈国大长公主。原封福康公主,进封兖国公主,进封越国长公主 进楚国大长公主。 追封秦国 加周、陈国 改封庄孝明懿大长帝姬,母昭节贵妃苗氏。

徐国公主,早亡

邓国公主,早亡

镇国公主,早亡

楚国公主,早亡

商国公主,早亡

鲁国公主,早亡,母冯贤妃

唐国公主,早亡

陈国公主,早亡

秦国鲁国,秦、鲁国贤穆明懿大长公主。原封庆寿公主 进惠国公主 进许国大长公主 改韩、周燕国 进秦、魏两国令德景行大长帝姬,改封秦鲁国公主。母昭淑贵妃周氏。

衮国大长公主, 原封永寿公主 进荣国长公主 进邠国大长公主 改鲁国 追封荆国 追封衮国 改贤懿恭穆大长帝姬,母冯贤妃。 燕、舒国大长公主,原封宝寿公主 进顺国长公主 进冀国大长公主 改魏国大长公主,进楚国大长公主 改吴国 进吴、越国 改秦、衮国 追封燕、舒国 复改懿物大长帝姬,母昭淑贵妃周氏。 豫国公主,早亡

宋英宗公主:

长女 魏、楚国大长公主,嘉佑八年,封德宁公主。治平三年,进封徐国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王师约。四年,进陈国长公主。元丰八年薨,追封燕国大长公主,谥惠和。元佑四年,追封秦国大长公主。徽宗追封魏国,加韩、魏国大长公主,又改惠和大长帝姬。 次女 魏国大长公主,母高皇后。嘉佑八年,封宝安公主。宋神宗登基,进舒国长公主,改蜀国长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王诜。公主逝世后追封越国长公主,谥贤惠。后进封越国大长公主,累改秦国大长公主、荆国大长公主、魏国大长公主。

三女 韩、魏国大长公主,与魏国大长公主同生。始封寿康公主,改祁国公主、卫国公主,下嫁张敦礼。进冀国大长公主,改秦国大长公主、越国大长公主、楚国大长公主,加今封。政和三年,改贤德懿行大长帝姬。宣和五年逝世。

四女 舒国公主,早亡。

宋神宗公主:

长女 周国长公主,母向皇后 封延禧公主 追赠燕国公主。元符末,改封周国公主

次女 楚国公主,早亡

三女 唐国长公主 封淑寿公主 历封温国公主、曹国公主、冀国公主、雍国公主、越国公主和燕国公主 追封唐国长公主

四女 潭国贤孝长公主 母宋贵妃 下嫁王遇。始封康国公主。历韩国公主、鲁国公主、陈国公主、郓国公主。大观二年逝世,追加封谥。

五女 郓国公主,早薨。

六女 潞国公主,早薨。

七女 邢国公主,早薨,母林贤妃

八女 邠国公主,早薨。

九女 衮国公主,早薨。

十女 徐国长公主,母朱皇后,下嫁郑王潘美之曾孙潘意。始封庆国公主,进益国公主、冀国公主、蜀国公主、徐国公主。政和三年,改称柔惠帝姬。五年薨,年三十一,追封贤静长帝姬。

标签: 驸马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