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与谁称为二秦,秦观被称为什么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974

秦观被称为什么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汉族,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文学家,北宋词人。

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高邮文游台、秦观读书台、《秦邮帖》石刻、扬州云山图、“淮东第一观”石刻,保存至今。后世称之为“淮海公”。

苏轼和秦观是什么关系。

1、师徒关系

秦观久仰苏轼的大名,于是以学生的名义拜在苏轼的门下,成为苏门四学士。其实秦观是半路入门,苏轼那时已经朝中居官,名满天下。这个师徒关系只是为秦观通畅仕途而做的门面活。从后来两人的书信来看,与其说是师徒,不如说是挚友。

2、同党关系

同为苏门,在朝廷两人同一立场,当然也同样被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所排挤、打压。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1、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高邮军武宁乡左厢里(今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人。北宋婉约派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学者称为淮海居士。

元丰八年,考中进士,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成为苏轼的弟子,列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 作为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一生仕途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2、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大家谁有发现秦观和秦可卿的关系

二人都姓秦

秦可卿卧室内《海棠春睡图》两边有秦少游的一副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的对联,有情色暗示。

其他更深的关系,有待研究。

秦观是什么人?

骚人,词人,扬州人,进士,苏门四学士之一,著名的文学家。两情若是久长时,又......被评为“化腐朽为神奇”。

秦观是谁?他是什么样的人

后人评价说他的词既有柳永的婉约隽永,又有苏轼的豪放,是难得的将二者结合起来的词人.

秦观为什么被称为淮海居士?

“淮海”一词的由来,可见柳宗元《柳河东集》:“海岱及淮为徐州。东至海,北至岱,南至淮也。以其淮海之所在,故曰朝宗。此言东海为师道所据也。”

秦观出生于江苏高邮,高邮地处江苏中部,淮河下游,属于淮海区的一部分。

居士,指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道的人的泛称;同时,这名词还是文人雅士的自称,如道家李白自称青莲居士,苏轼自称东坡居士,唐寅自称六如居士,孙越自称明月居士等等。在我国古代,居士一词原出于礼记玉藻篇,在韩非子一书中,亦谓有任矞、华仕等居士,皆指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之处士。

所以秦观被后人称为“淮海居士”。有《淮海居士长短句》流传于世,《淮海词》一卷,见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著录,已失传。今存最早者,是南宋乾道九年高邮军学原刻,绍熙三年永嘉谢雩重修本《淮海集》中《长短句》三卷。

清人王士祯曾说:“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参考资料:扶平凡;秦观诗歌风格论[J];《天府新论》;2007

你们知道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什么吗?

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在苏轼的众多门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赏和重视这四个人。

一、黄庭坚

黄庭坚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

二、秦观

秦观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秦观少年成名,24 岁,作《单骑见虏赋》,为世人所重。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

三、晁补之

他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四、张耒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

扩展资料

苏轼可以说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掌门人,门下弟子不少,前期最著名的有四位: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即“苏门四学士”。

后来又有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四人,即“苏门后四学士”,其中李格非就是李清照老爸。苏轼很重视学生的知名度,他要让天下人知道自己的弟子文才好,所以亲自出面推荐,说黄庭坚等四人“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他们的才华举世不知,只有我苏老师首先知道了)。

当然,诚如苏轼所说,苏门学士没有一个等闲之辈。例如黄庭坚,后来的诗名与苏轼齐名,史称“苏黄”。

秦观的词,虽然李清照讽刺其缺乏“富贵气”,但也是史上十大词人之一,他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为谁流下潇湘去”、“漠漠轻寒上小楼”等名句的影响力,不亚于李清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门四学士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苏轼为学生打广告 赞黄庭坚等人"皆世未之知"

秦观的妻子是谁?

史料记载秦少游的妻子并非苏小妹,而是徐文美,并非才女,与苏小妹一家没有什么联系。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 “ 苏门四学士 ”及“ 苏门六 君子 ” 之一,北宋杰出的婉约派词人。有《淮海集》与《蚕书》传世。 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秦观的祖父承议公到江西南康(今雩都县)任承仪郎,父亲秦元化,是大学者胡瑗的学生,母亲戚氏,从高邮同往。行到九江,生下秦观。按伯步兄弟次序排行第七,所以后来人称他为 “ 秦七” 。 秦七在四岁的时候,祖父任期已满,第二年(五岁)随祖父和父母回到了高邮。 至和元年(1054)父亲游京城太学。太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学子莘莘,人才济济。父亲回家后,向秦七和他的弟弟谈到游历情况,并极力称赞王观和他的堂房弟弟王觌的智力高超,才学过人。秦七和他的弟弟听了,钦慕不已,决心向他们学习。父亲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秦观,弟弟叫秦觌。秦观小小年纪就志强气盛,决心尽忠报国。入学读书,过目不忘,聪颖过人。 秦观十九岁的时候,与潭州(今湖南长沙)宁乡县主簿的长女徐文美结婚。徐文美祖籍湖南,祖父在时移居高邮。现在一些剧团还在上演《苏小妹三难新郎秦少游》的节目,那其实是文人杜撰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见于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冯梦龙在那时能塑造出苏小妹这样活生生的杰出的才女,长妇女志气,是需要些叛逆精神的。这个故事也从另一角度表现了秦少游的才华,才女方能配才子么!其实,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苏小妹其人,秦少游也没有娶过个叫苏小妹的妻子。尽管《苏小妹三难新郎秦少游》的情节是虚构的,但人们读起书、看起戏来,总是那么兴致盎然

标签: 被称为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