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里让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的瓦剌太师也先是何方神圣?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277

1368年闰七月,徐达、常遇春率领明朝二十五万大军攻入元朝京师大都(今北京),元惠宗仓皇北逃。至此,由蒙古人建立的大元王朝走到了历史的终点。


元朝灭亡后,其残余势力都退至蒙古草原,实力依然不容小觑。明朝皇帝对此也不敢掉以轻心,多次派出军队深入草原追击蒙元余部,同时又以外交手段拉拢一些蒙古部族。在明朝恩威并施的手段下,昔日所向披靡的蒙古帝国很快就变得四分五裂,内斗不断,明朝北部边患问题大为缓解。


明成祖朱棣上台后,曾五次亲征漠北,欲将蒙古各部一网打尽。然而朱棣的五次征讨虽然都取得了胜利,但效果却并不显著。每次打击完一个蒙古势力后,另一个蒙古势力又开始崛起。朱棣谋求分而治之的外交策略,但自己又经常破坏这些策略。比如他联合西蒙古共同出兵讨伐东蒙古,可是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后,他又无视盟友的利益,结果导致双方反目成仇。


朱棣死后,明朝的北方战略由进攻改为防守。日渐强大的西蒙古瓦剌部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趁机吞并了此前已被明朝打得奄奄一息的东蒙古。自此,在明朝北方边境线上重新出现了一个强大统一的蒙古集团——瓦剌。


明正统四年(1439年),脱欢逝世,他的儿子也先继承了他的地位,自称 太师淮王,成为瓦剌新首领。脱欢是一位非常卓越的领导人,他的去世对大明王朝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可是明朝人却怎么也想不到,他的儿子也先比他父亲更加优秀。在也先的带领下,瓦剌愈发强大,内部凝聚力也不断提高。


于是瓦剌诸部都服属于也先,脱欢为也先的霸业奠定了基础。脱脱不花空有大汗之名,不能节制也先势力的发展。 每当去 明朝 入贡的时候,脱脱不花和也先主臣二人都派使者前去,明朝朝廷也下发两份答谢的 敕令 ;赏赐的东西十分厚重。按照先前的成例,瓦剌部也先的 使臣 不得超过五十人。因为也先想得到明朝朝廷更多的赏赐,一年之内瓦剌使臣增至两千余人。明朝屡次下发敕令约束这种行为,也先都不拒不奉旨。而且瓦剌的使臣往来路上横行不法,屡次烧杀劫掠,又挟制其他部落的和他一起劫掠,勒索中原地区的贵重难得的物件。稍微不满足,就制造事端,明朝所赐的财物也是逐年增加。


明朝蒙古形势


就在此时,也先率军攻破了哈密,捉拿了哈密的国王和太后,然后回到了瓦剌。自此,瓦剌开始称雄西北,与明朝冲突加剧。除此之外,也先又和沙州、赤斤等蒙古诸卫联姻以加强实力。接着,他攻破兀良哈,威胁明朝的属国 朝鲜王朝 。明朝的边将知也先势力迅速增加必然造成大祸,屡次向明英宗上书,明英宗仅仅是让边将仔细防御而已,没有了其他的举措。明朝北部国境线上面临空前的军事压力。


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冬天,也先攻打兀良哈,派遣使臣抵达明朝 边镇 大同 乞粮,并且请求会见守备太监郭敬。朱祁镇敕令郭敬不要接见也先,也不要给他粮食。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也先再次致书明朝宣府守将杨洪。


杨洪奏报朝廷之后,朱祁镇要他礼遇瓦剌使臣。过了不久,也先的部众有前来归降的,说也先想要进攻中原,脱脱不花制止他,但是也先不听,很快他就要和其他部落结盟共同进攻明朝。当时明朝的使臣到瓦剌,也先等人的要求,使臣没有不允许的。瓦剌的使臣来到明朝,居然增加到了三千人,又谎报人数以领取更多的赏赐。礼部按照实际人数发给赏赐,也先使臣的请求仅仅得到五分之一,也先感到十分懊恼。


正统十四年(1449年),也先率大军侵入明境。时年23岁的明英宗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龄,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明英宗毅然决定御驾亲征迎战也先。按理说,明朝天子亲征又带着举国精锐,打败也先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可这一战的结果却是明军损失惨重,明英宗本人也成了也先的俘虏,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为“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后,瓦剌进入鼎盛阶段,也先在蒙古人心目中的威望也达到了顶点。然而凡事总是盛极而衰,这个道理很快就在也先身上应验了。


土木堡之变


也先俘虏明英宗后如获至宝。他认为可以利用这位大明天子迫使北京开城投降,再不济至少也能从明朝手中勒索一大批银子。可是也先的这两个幻想很快就被现实无情打脸了。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在明英宗成为俘虏后被拥立为帝。作为新任的大明天子,他自然不希望老皇帝回来与他争位。因此,朱祁钰态度坚决地拒绝了也先的所有要求,摆出一副对明英宗要杀要剐都悉听尊便的态度。也先原本以为明英宗是个大宝贝,结果却成了烫手山芋,既不敢杀,又不能放。此事也引起了不少蒙古贵族对也先的不满,认为他在外交政策上过于软弱无能。


另一个导致也先衰落的重要原因就是发生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北京保卫战”。土木之变的消息传回京城,明朝举国震动,吏部尚书 王直 等拥立朱祁钰即位为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也先挟持着朱祁镇继续进攻,由大同、 阳和 抵达 紫荆关 ,从紫荆关攻入 明长城 ,直逼 京师 。明朝兵部尚书 于谦 率领武清伯 石亨 、都督 孙镗 等人抵御瓦剌的进犯。也先请明朝大臣出迎明英宗祁镇,没有动静。石亨等人与也先的大军激战,多次打败也先。也先见难以攻破北京就在夜里撤走了,从良乡撤到了 紫荆关 ,大肆劫掠之后出了长城。明朝都督 杨洪 又在 居庸关 大败也先的军队,也先仍旧挟持着明英宗北行。也先夜里看到明英宗的大帐之上有异样,大老远看见红光像龙蟠一样,非常的惊异。也先想要把他的妹妹进献给明英宗,却被明英宗推辞了,于是对明英宗更加敬佩,时常杀羊、马,并为明英宗祝酒,对明英宗稽首行君臣之礼。


也先在八月中旬获得“土木堡之变”的大胜,但他却没有直接攻打北京,而是等到十月中旬才兵临北京城下,这两个月的时间给明朝这边组织防御腾出了极为宝贵的时间。结果背城一战的明军打退了瓦剌军队的围攻,大明王朝转危为安,而也先在蒙古人心目中的威望则直线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也先虽然是当时瓦剌的实际首领,但名义上的蒙古可汗是一个叫脱脱不花的“黄金家族”后裔。也先威望下降后,不少蒙古首领都蠢蠢欲动想从他手中夺权,脱脱不花也想趁机摆正自己蒙古大汗的地位。于是一场瓦剌内部的权力斗争就这样爆发了。经过一场激烈角逐,也先实力更胜一筹,打败了所有挑战者。然而此时的也先却犯下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他宣布自己为可汗,这就让大批守旧的蒙古人对他的僭越之举感到极为不满,因为在蒙古人心目中,只有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裔才有资格成为可汗。于是,在也先称汗后,蒙古集团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


1455年,也先身边一个叫阿剌知院的重要将领发动叛变,并在乱军中将也先杀死。蒙古草原上的一只“雄鹰”就这样黯然谢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