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瞻,乾隆的亲弟弟弘瞻,究竟为何惹恼了乾隆,被幽禁在府中直至去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124

乾隆的亲弟弟弘瞻,究竟为何惹恼了乾隆,被幽禁在府中直至去世?

在雍正死后,乾隆即位,弘瞻才2周岁。雍正在世时所生的儿子都不多,等到乾隆朝时还活着的,就只剩下乾隆跟两个弟弟了,所以乾隆对这两个弟弟很好,特别是弘瞻。六阿哥年纪太认真算起来,相比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弘昼这个像儿子一样的弟弟才能让弘历放心的“宠爱”。这一点从和亲王弘昼的举止就能看出来,这位王爷素来有“荒唐”的称号,不能不说自污也是种手段。

对比弘昼的小心谨慎,弘瞻可谓是被宠着长大的,大概就是这种一路风顺的成长经历,导致后来弘瞻的举止失度。大概在他心里乾隆只是哥哥,却忘了哥哥还是皇帝。在一次给皇太后请安的时候,弘瞻跪在了本来应该皇帝才能跪坐的位置上,于是乾隆就以“仪节借妄”的缘由惩处弘瞻,把弘瞻的郡王职位降为了贝勒,还罢黜了弘瞻所有的官职。

从来没有这种经历的弘瞻,经此事一病不起,即使后来乾隆后悔了敢去探望还是没能挽救他的性命。为此乾隆皇帝很是自责,亲自写了一首悼亡诗,刻在了弘瞻的石碑上。

历史弘曕怎么死的

病死的

弘曕被革职后,闭门家居,抑郁不欢,一病不起。病危时,乾隆帝亲临视疾,弘曕在衾褥间叩首谢罪。乾隆帝被手足之情所感动,呜咽失声,拉着弘曕的手说:我因你年少,故而稍加处分,以改变你的脾气,想不到你会因此得这样重的病。

之后乾隆下令恢复弘曕郡王的封爵,但遗憾的是弘曕不久即死,时在乾隆三十年(1765)三月初八日申时,年33岁,谥曰恭。

扩展资料:

弘曕死后

弘曕死后乾隆极为悔痛,为其制作了诗文,镌刻在他园寝的石碑上。碑文中流露出了对这个弟弟的喜爱和痛惜。

大概意思是:弟弟我对你是真诚的,虽然你犯了一些过错,但我只给了你轻微的处分,鼓励你改正错误,在我去南方巡游回来的半路上听到你患病的奏折,后特意禀报太后,又封你为郡王,希望你听到这个消息后病能够快些好起来,谁能想到娇嫩的枝条被春风吹折了,菜叶上的露水很快就被风晒干了。

驿站的快马传来死讯,更增加了我的悲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曕

乾隆宠爱弘瞻,却又为何罢其职降其爵位?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皇帝在圆明园中驾崩,享年58岁。由皇四子弘历继位,是为乾隆。雍正一生育有子女并不多,仅有十子四女,长大成人的就更少,只有四子一女。其中呢,还有一子一女死在雍正前面,白发人送黑发人。即使雍正善弄权术,大风大浪都毫不畏惧,但面对骨肉分离,帝王也难免伤心。到乾隆登基时,只有两个兄弟还活着,一个是雍正第五子弘昼,另一个是雍正最小的儿子弘瞻。因为其他兄弟姐妹的悲惨遭遇,乾隆对他这两个仍在世的至亲倍加照顾。尤其是最小的弟弟,可以说是到了溺爱的程度。正是乾隆这种溺爱,让弘瞻无论在仕途还是生活上都一帆风顺,即使做了过分出格的事情,乾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正是这种溺爱,把弘瞻推上了悲惨结局。

爱新觉罗弘瞻,雍正皇帝的第六个儿子,在全部子嗣中应为第十子。雍正皇帝驾崩时候,弘瞻仅仅三岁。乾隆登基之后,非但没有让弘瞻搬离皇宫,而且还请了著名诗人沈德潜来教导他。有这样的名师来教导弘瞻,理所当然学有所成,成年后弘瞻博学而且见识多,作诗作词方面在同龄人中也是佼佼者。刚成年时就,乾隆帝就委以重任。弘瞻十八岁管理武英殿、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御书处、药事房等事务。不过过分重用并没有起到锻炼能力的作用,随着权力越来越大,弘瞻慢慢变得放纵自己。弘瞻最喜欢的是敛财,宽于律己严于律人,大肆敛财。说来奇怪,其实弘瞻并不是没有钱有而敛财的,乾隆三年,乾隆将弘瞻过继给自己看重的叔叔果亲王做子嗣,承袭爵位。这位果亲王在雍正在世时,极受雍正宠信,赐亲王双俸,按理是一个十分富有的亲王。果亲王给弘瞻每年的钱,除了用的还有数万两剩下,用不完。但是这也满足不了弘瞻,即使钱用不完,弘瞻还是想方设法敛财。

除了利用职务便利谋取钱财之外,弘瞻还强占平民家业私自开设煤窑。虽然这些乾隆都看在眼里,但是乾隆一开始因为溺爱,不加责备,这让弘瞻越来越放肆。仗着自己是皇帝亲弟弟的身份,让各处的遣关差强买蟒袍、朝衣、刺绣、古玩以及优怜等。说是买,其实相当于强取豪夺。弘瞻还让军机处起用自己门下的人员,乾隆终于忍无可忍,当面斥责弘瞻,但是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弘瞻的生母寿辰的时候,乾隆没有给赏赐,弘瞻十分不高兴。不顾乾隆的颜面,直接表现出来,并且责问讽刺乾隆。乾隆大怒反问道:“你家财万贯,不舍得拿出来孝敬母亲,反而向母亲索取钱财,这是做儿子的表现吗?”,说罢,乾隆下旨将弘瞻的所有官职罢免,并从君王降为贝勒。

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弘瞻被革职后一时接受不了这个打击,闭门不出,终日闷闷不乐以至于一病不起。后乾隆亲自探视时,弘瞻下不了床依然向乾隆谢罪。乾隆珍惜手足之情,一时间伤心无比,下令恢复弘瞻的爵位。但依旧于事无补,乾隆三十年(1765年)弘瞻病逝于府中。

爱新觉罗弘瞻的身世之谜:弘曕是谁的孩子

爱新觉罗·弘曕,雍正第六子,序齿排行为第十子,是乾隆最小的弟弟。他生于雍正十一年(1733)六月十一日亥时,母亲是谦妃刘氏。

弘曕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的继子。允礼的第一个儿子在六个月的时候夭折,没有子嗣。乾隆三年(1738)三月,庄亲王允禄奏请把弘曕过继给允礼,乾隆准奏,并命其承袭果亲王。后弘曕获罪降为贝勒,死前又恢复为郡王,谥为恭,故称为多罗果恭郡王。他幼时常住在圆明园,又被称作“圆明园阿哥”。

历史上弘曕是谁的孩子

是雍正的儿子。

爱新觉罗·弘曕是雍正的第六子,序齿排行为第十子,是乾隆最小的弟弟。他生于雍正十一年(1733)六月十一日亥时,母亲是谦妃刘氏。

弘曕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的继子。允礼的第一个儿子在六个月的时候夭折,没有子嗣。弘曕博学多知,收藏了很多书籍,他的书房可与怡王府的明善堂相妣美。

乾隆三年(1738)三月,庄亲王允禄奏请把弘曕过继给允礼,乾隆准奏,并命其承袭果亲王。1765年,爱新觉罗·弘曕去世,弘曕去世后安葬在河北易县梁各庄镇岭东村,称多罗果恭郡王园寝。

扩展资料:

1、弘曕的父亲: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

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

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为改善民生,实行摊丁入亩,使中国人口的暴增。

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

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

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2、弘曕的母亲:

谦妃,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出生。雍正七年,封刘答应。雍正八年(1729年)正月,晋封刘常在。三月,晋封刘贵人。

雍正十一年(1733年)六月十一日,生皇六子弘曕。次日,晋封谦嫔。雍正十一年(1733年)十一月十二日行谦嫔册封礼。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初七日,高宗尊为皇考谦妃。乾隆二年九月,行谦妃册封礼。

乾隆三十二年(1767)五月二十一日,薨,享年五十四岁,高宗辍朝三日。谦妃金棺于五月二十四日奉移到京师北郊的曹八里屯殡宫。

乾隆三十二年十月十六日,谦妃金棺奉移泰陵妃园寝,十月二十五日入葬。其宝顶在前排,纯懿皇贵妃之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曕

历史中爱新觉罗弘瞻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日子边的,爱新觉罗·弘曕,皇六子,生母为谦妃刘氏。雍正十一年六月生。后出继为果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嗣,袭果郡王。乾隆三十年三月卒,年三十三。谥恭,即为果恭郡王。

关于乾隆的兄弟关系..?

大清帝国雍正皇帝的子女们:

雍正皇帝先后得十六子八女,皇长子和皇次子幼年去世。临死前,雍正把皇位传给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命皇三子弘时自毙。皇五子弘昼从小软弱,未能和兄长们挣位,也没有这个意图。弘历即乾隆。

爱新觉罗·弘晖,长子,端亲王。

爱新觉罗·弘时,三子,削宗籍。

爱新觉罗·弘历,四子,清高宗,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昼,五子,和恭亲王。

爱新觉罗·弘瞻,六子,果恭郡王,初为果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后。

爱新觉罗·福惠,七子,怀亲王。

爱新觉罗·弘昀,早殇。

爱新觉罗·弘昐,早殇。

爱新觉罗·福宜,早殇。

爱新觉罗·福沛,早殇。

12岁以前,弘昼是乾隆最亲密的兄弟和朋友,两个人可能从襁褓时就呆在一起了,两个人同吃同窗,我分析,可能好得穿一条裤子。到了12岁,由于父亲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弘历和弘昼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当时,家里比较大的皇子只有3个,已经成年的弘时和12岁的弘历弘昼。当时,雍正已经45岁。按照当时帝王的正常去世年龄,最有可能在雍正去世时有比较合适年龄继承皇位的人也就这3个。我认为由于年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又在一起读书,二人还是很亲密的,但逐渐有了隔阂。乾隆17岁那年,弘时因为看出自己没有继承大统的苗头,倒向了八叔九叔而得罪雍正,郁郁而终后,未来的皇位自然就基本是弘历和弘昼两个人中哪个的事情了。此时二人已经各自结婚生子,分开过日子了。我想,从此以后,二人都对对方长了不少心眼,防对方像防贼一样了。尤其在雍正的其他儿子均去世后,只剩下他们兄弟二人后,可能二人的隔阂更深。当然,表面上二人关系还是很好的。乾隆继位后,弘昼心里有可能是极度不平衡的。他一定不客观的人为,乾隆背地里做了什么事情讨好了老爸,或者乾隆命好,比他早生了一个时辰(有说是3个月,因为古代计时误差比较大,如果二人的确生辰只差一个时辰,还不一定谁是哥哥呢),所以捡便宜得了皇位。因而,极度郁闷。乾隆执政后,重新设立军机处,并把军机处的权力进一步强化,并做了个决定,把宗室子弟排出于军机处之外。这样,朝廷里弘昼基本没有位置。大家要想一想,因为秘密立储的关系,弘历和弘昼接受的是同样的教育,也就是说,乾隆学的那套治国理论,弘昼一样不少的也学了,弘昼从小接受的教育都围绕着治国安邦来,乾隆的决策,让正值二十多岁的本想在政界有一番作为的青年的理想完全化为泡影,你们说弘昼心里能平衡么?我看了一下弘昼有生之年担任的职务,基本上是那种宗室里面的管玉牒这样的为了打发闲人的差事。弘昼就整天干这样混吃等死的工作,因而有可能开始自暴自弃。弘昼后来的荒唐行为,(包括活人大办丧事等)我认为不一定是本人言行的真实反映。一方面原因是,自暴自弃;另一方面,可能为了自保,特意装傻,消除乾隆的猜忌。我个人认为,乾隆对弘昼的忌惮一直没有消除,直至弘昼去世为止。大家不要太苛责弘昼,我们设身处地的想想,从小到大接受高尚的为国出力的教育,又饱读诗书,才华也不错,老爸又宠着爱着。一夕之间,老爸死了,整天和自己一样大小念一样的书吃一样的饭的老哥突然变成了自己的君主(在清朝,臣子也称奴才,君臣关系也是主奴关系,所以弘历就成了弘昼的主子),自己见他要下跪,还被主子猜忌,政治理想破灭,浑身有力气没处使,整天混吃等死。这落差的确是很大的,心理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关于弘昼的一些荒唐行径,我们多从正史记载上得知,因为乾隆与弘昼有矛盾,且时刻提防弘昼,我们不能仅凭乾隆一家之言来偏听偏信,故我们要客观的看待。有些事情我不太理解,比如说抢运钞车这件事,就让我很不理解,弘昼这么做究竟有什么好处。正史上记载他的很多事情都是孤立的,没有记载前因,只是单独把事件列出来,而且事情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弘昼在雍正生前从未有任何荒唐行径,而到乾隆时丑态百出,除了弘昼在雍正生前刻意讨好雍正以图谋得君位的嫌疑外,是不是还有雍正去世前他有父爱得君信任心态比较平和的原因。而父亲去世后的失落感和危机感,可能也是他做了很多让人不理解的行为的原因。总的来说,我认为,此人不一定象他表现得那样荒谬,但此人心胸不开阔、过于注重个人利益也是事实。其实乾隆本人在这些方面也和他存在同样的问题。弘昼也是个专情之人,他的女儿我没查到详细记载,但他的8个儿子,有6个是嫡妻吴扎库氏所生,生育时间从雍正9年一直持续到乾隆10年,第一个儿子和最后一个儿子均是嫡福晋吴扎库氏所生,其对妻子的感情和忠诚在当时的情况下是罕见的。(呵呵,乾隆这哥俩挺有意思,一个到雍正9年不怎么生了,另一个开始一个接一个的生;一个从乾隆10年开始一个接一个的生了,另一个却停了不生了。似乎连生孩子还别着苗头,呵呵,我瞎闹的,纯属巧合的说。)对于弘昼,乾隆是严加提防的。我认为,虽然这样对于弘昼有些不公平,但乾隆对于弘昼的态度也是有道理的,弘昼从年龄、身份地位、教育水平等几乎和乾隆一模一样,是最可能威胁乾隆皇权的人物,严加提防一点也不过分,于公于私都合理。我们不能因为弘昼受了委屈,就认为乾隆的做法是错的。因为乾隆除了是兄长外,还是个封建皇帝,从维持皇权的私人利益和维持稳定的国家利益看都没有错误。皇帝的行为规范是不能用常人的标准来衡量的。

乾隆对于弘瞻的感情与弘昼有所不同,乾隆之于弘瞻可以说根本没亲密过,因为弘瞻和乾隆相差23岁,弘瞻2岁时,乾隆已经当了皇帝,所以二人同期的身份年龄差距甚大,乾隆的皇帝身份和繁忙的政务也决定了二人相处时间有限,因而我可以说二人从来没有亲密过。乾隆与弘瞻的关系是长兄若父的关系,兄的部分少,父的部分多。从家庭关系讲,雍正去世后,乾隆就是皇家家庭的家长,掌管着这个家庭的生计和所有事物,因而我认为,乾隆对于弘瞻来说,更像爸爸,然而别扭的是二人还是兄弟,因而乾隆对于弘瞻又不能像儿子那样可以天经地义的任意管教,而弘瞻对于乾隆有些怕又有些不服气,毕竟有些话父亲说得而兄长说不得,因而二人的关系挺微妙的。凭心而论,我认为乾隆对于弘瞻是很不错的,也是寄予希望的。乾隆对于弘昼和弘瞻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弘昼,乾隆是严加提防的。因为,弘昼从年龄、身份地位、教育水平等几乎和乾隆一模一样,是最可能威胁乾隆皇权人物,严加提防一点也不过分,于公于私都合理。但弘瞻不同,乾隆登基时弘瞻才2岁,弘瞻可以说是乾隆一手抚育大的,比自己儿子都小,不大可能威胁到乾隆的皇位。二人又有血浓于水的血的羁绊,乾隆是很想让弘瞻成为自己的得力帮手的。(从乾隆的行为方式看,乾隆非常信任和重用与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年轻人,尤其和自己有特殊关系的那种,傅恒及儿子们、和珅和琳兄弟等等)因而乾隆对于弘瞻的待遇相当优厚。乾隆3年,家境极为富裕的十七叔去世,没有儿子继承财产和爵位,乾隆很疼这个弟弟,(可能还有削弱弘瞻皇位继承权方面的考虑,但这方面原因不大),就把这个才5岁的小弟弟过继过去给十七叔当儿子,这小P孩,不但一下子成了百万富翁,而且每年还能净收入超过万两白银。弘瞻长大后,乾隆也对其照顾有加,给她委派了不少重要职务。令人遗憾的是乾隆对于弘瞻的教育是失败的(以前看到和卓大人的帖子,总说弘瞻的品德败坏是雍正没教好的关系,这里公正的说一句,雍正去世时弘瞻才2岁,因而弘瞻的教育失败和雍正一点关系都没有。雍正给了弘瞻一颗聪明的头脑,仅此而已。至于后面的品德问题是和教育息息相关的,雍正没运气活到伴随弘瞻成长。)我推测,乾隆对这个比自己长子还小5岁的弟弟的教育问题,应该是比较挠头的。我前面提到过,乾隆之于弘瞻是长兄若父的关系,有些话父亲教训儿子,儿子接受起来天经地义,但同样的话,放到了哥哥教训弟弟上,弟弟就难以接受了。而偏偏父亲已经去世,哥哥又是家长,又是君主,不接受也必须接受,甚至连一点点不高兴都不能随便表露,因而弘瞻一定非常逃避和乾隆碰面,用避猫鼠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公平的说,乾隆教育小孩的水平本来就不怎么高明,(乾隆教育的几个小孩,成年后,要么有才无德,要么有德无才,成器的好像就乾隆自己说的永琪,嘉庆也算一个吧)再加上小孩子的这个逃避和不信任的态度,和别扭的长兄如父关系致使有些话也说不出口,以及可怜小孩子幼年丧父不忍心太严厉等等的关系,再加上物质上对其溺爱过甚,教育方法失当,导致最终的教育失败。从乾隆的一些上谕上可以看出这些问题。乾隆的教育方法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从一些史料看来,弘瞻一犯错误,乾隆就下令动手打他的太监,好像从来没对小孩子动过什么寒毛。弘瞻的太监王自立可为弘瞻挨了不少冤枉板子。这种自己犯错,他人代罪的方式,能起到什么教育作用?这样的话,小孩子心里好想了,自己可以随便胡闹,反正挨打的总不是自己。从舍大录入的乾隆斥责弘瞻的上谕能看出弘瞻小时候和乾隆的相处情形。我来分析分析我的观点。第一次是雍正13年10月18日,老爸刚刚去世不到2个月(雍正于 8月22日去世),乾隆刚即位。才2岁的弘瞻给孝圣请安,请完安后,没等乾隆来就走了。而且,弘瞻还称乾隆为“汗阿哥”。乾隆后来到母亲那里,知道了这个事情后,非常生气。一气弘瞻没有礼仪,不等他就走了。二气弘瞻称自己为“汗阿哥”。于是认为小孩子才2岁,什么也不懂,都是身边的太监教坏了。于是倒霉的王至立开始了当替罪羊的处女作。我们先来看看这次事件,乾隆批评得有没有道理。第一,弘瞻此行的目的是来拜见皇太后,并不是来拜见皇帝。谁知道这个刚登上帝位的忙于政权交接加上父亲丧事还没忙完的皇帝这天就一定到皇太后那里去?几时去?才2岁的孩子坐不住也是人之常情,再说小孩的饮食不是一日三餐,大小便也经常失禁,哪个婴儿不整天吃整天拉的?所以,弘瞻先行离去并没有什么不妥。第二,关于“汗阿哥”的称呼,我们都知道一个2岁的孩子不可能口齿那么清楚,他有可能称呼乾隆为“大阿哥”(因为弘瞻出生时,弘时已经去世,弘历是已经是老大了),小孩子叫惯了,老爸刚去世2个月不到,让一个2岁的孩子突然改变称呼习惯,可能教是教了,可2岁的孩子根本不知道称呼的区别究竟有什么意义,只知道是称呼同一个人而已。所以,从我上面的分析来看,弘瞻的称呼也可能并没有什么大罪过,身边的人也没于什么过错。乾隆因此出了上谕严厉斥责了弘瞻,令人打了王至立40大板。(这古代的大板的威力,这40下,半条命也没了。估计要养老长时间)(乾隆做这件事情的心理,以后如果有时间,我会分析一下)乾隆的这一做法,给幼小的弘瞻心里,留下了阴影。因为皇家的小孩父母在身边的时间不多,贴身太监嬷嬷才是他们最亲的人,他们不懂事的时候也不知道等级什么的,就知道谁最亲对自己最好。乾隆这板子可是打在了小弘瞻最亲的人身上了。小孩子首先感到的是害怕,觉得哥哥好凶啊,再是感到委屈,自己都没明白怎么回事,为什么挨骂最亲的人挨揍。觉得哥哥不讲理。所以,乾隆在小孩的幼小心里可能没什么太好的印象。乾隆又为了方便教育,把弘瞻接进宫,和比弘瞻大或差不多大的儿子们一起教养,小弘瞻的自由度也降低了,心里也有些不高兴吧。乾隆3年3月21日,前些日子,5岁的小弘瞻得了感冒,告知了乾隆,后来就没有信儿了。身边没一个人有眼色,向乾隆奏报病情或带着弘瞻去给乾隆请安。乾隆是非常疼爱挂念这个小弟弟的,不知道病得怎么样了(乾隆字面写的)。觉得小孩子太小不知道规矩,那身边伺候的大人也不知道?于是乎,赏了弘瞻身边的每一个伺候的太监们安达们每人40大板。当然倒霉的王自立这样的事情从来是有份的。看了这道谕旨,我认为乾隆的确很心疼挂念病中的弘瞻,这份爱心是不容怀疑的。但是,乾隆下的这份谕旨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这个,如果乾隆想知道弘瞻身体怎么样了,大可以传个耳目问一下,很简单的事。乾隆之所以发了谕旨揍人,目的是挑礼,认为弘瞻没有尊长,身边的人也没有教好。既然谕旨里说“伊等安达理应领王子阿哥跪请朕安”,说明弘瞻当时的身体状况是可以向乾隆请安的(病好了),说明乾隆对弘瞻的病情是知晓的。所以我说,乾隆的这道谕旨主要是在挑礼。弘瞻周围的人,因为没有帮弘瞻考虑到这件事情,而集体挨了40大板。(其实,我觉得这板子挨得有可能冤,我们知道,这个小孩很怕这个哥哥,不喜欢和哥哥碰面,下人们倒不一定没提醒弘瞻,小孩子借着生病,不原意和他碰面也是有可能,呵呵)这下子,5岁的弘瞻周围的最亲的人都倒下了,可能身边伺候的人也要临时换生手了。这皇帝老哥的形象可能在弘瞻幼小的心里更凶了吧。乾隆4年正月16日,这年弘瞻6岁,乾隆又出了一道谕旨,因昨天在山高水长溜达,看见小弘瞻在那里看焰火,结果小孩子一见他不但没上前请安,反而自以为乾隆没注意他一溜烟儿跑了,找了个地方躲起来。乾隆是什么眼神,小孩子的自作聪明怎会逃过他的眼睛,自然是气急败坏。乾隆以“正宜读书之时”,玩的时候要按他的谕旨为由,认为小孩私自玩耍,太监不报,因而将倒霉的王自立、张承恩革职,每人重责60板。(惩罚很重很重)还责罚了弘瞻的伴读,果亲王的大阿哥。我们仔细看这道谕旨,就能发现,乾隆说的小孩念书偷懒是一个责罚下人出气的借口,真正原因是弘瞻看见乾隆没行礼而藏匿,让乾隆很没面子。正月16日的昨天是正月15日,正是元宵佳节,6岁小孩子在这一个节日,看烟花,怎会耽误读书?这次事件完全是弘瞻一个人之过,然而罪魁祸首却一根寒毛都没掉(6岁的小孩应该知道见面行礼这样的礼仪了),周围的人却遭了殃。弘瞻见到乾隆的表现印证了前面我对弘瞻心理的推测。乾隆的这次事件的处理,加深了这个哥哥在小弘瞻心理的不良形象,以及自己犯错别人受过的侥幸心理。通看这三道谕旨,我们不难发现,乾隆斥责弘瞻的主要出发点是自己没被这个小P孩当盘菜的私人利益受到侵犯,心里不爽。借着一些其他合理的理由,惩罚弘瞻身边的亲密之人,而罪魁祸首弘瞻没遭受任何惩罚。教育的结果是,弘瞻极力逃避和乾隆相处,甚至见了乾隆就跑。所以,我说乾隆的教育方法是存在一定问题的。乾隆虽然疼爱弘瞻,也很想教好他,给他请了非常有学问的老师,但是因方法存在问题,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弘瞻长大后才华横溢,善诗词,家里藏书非常丰富。乾隆对这个自己一手培育大的弟弟是很器重的,委派给他了不少重要的职务。令人失望的是,弘瞻的品行不良,根本没把老哥的苦心放在眼里,工作吊儿郎当。更有甚者,弘瞻还是一个掉进钱眼里的守财奴。不但买东西不给钱,连老妈也不孝敬,反而经常问老妈要钱,不但如此,还私开小煤窑,抢占民房。还勾结官吏,形成官导爷,倒卖御用物品和违禁物品。极大的败坏了官场的风气。这些事情极大的丢了乾隆和皇家的脸面,乾隆对弘瞻逐渐从充满希望到充满失望,最后终于忍无可忍了。矛盾终于爆发了,有一天,弘瞻和弘昼一起去孝圣那里请安(我看孝圣那里真是弘瞻的倒霉之地,第一次挨罚事件发生在那里,最后一次挨罚事件也发生在那里,最好少去,呵呵),没大没小,一下子跪坐到了皇帝老哥平时的位置上了。乾隆马上知道了(由此可见,乾隆对他们二人提防之深,这点小事马上就能知道),朝弟弟发了通火,降了他的爵,停了他的年俸。不知道是因为乾隆发火颇得老爸真传,还是财迷弘瞻太心疼被罚去的银子,小弘瞻就一病不起了,然后就郁郁而终了。临去世前,乾隆去看他,小弘瞻低头认错,乾隆也很哽咽着说:看你年轻,本来给你稍为处分一下,让你学好,没想到一病不起。(我觉得不是乾隆的真话,乾隆处分他那时对弘瞻已经对弘瞻彻底失望,这些话有安慰的成分,有看到弟弟病重自己觉得有些责任的成分。)马上给弘瞻恢复了爵位。然而弘瞻的病并没有好转,不久便去世了,死时32岁。总的来说,乾隆对这个弟弟是很够意思的,在物质上的照顾是相当优厚的,在政治待遇上也是尽量栽培的。有可能可怜他幼年丧父的关系,溺爱过甚,加上管教方法上不当,导致结果其品德败坏,乾隆也是有一定责任的。

皇后成长计划2弘瞻皇后详细攻略,拜托大家了

注意事项:弘赡喜欢的珍宝是舶,14岁前友好>18、10年1月在野外遇见宏赡,连续三天,还需进入乱世。自雍正八年三月初一起每个月去内务府,450后一直见禄公公。生日一盆红蛋,年底小包红包。十月-三月穿冬季服装,四月-九月穿夏季。每个月都要去见墩儿景娴,秦涧泉开启后也见他。弘赡喜欢的礼物是舶类,第一年底神秘商人买两个,第二年买一个。冒险时第一天去易镇天机府见他 二到八天扎营休息。友好>=25。记得买弘曕扩展包

游戏设定:1.父亲名字 王元宝;2.女儿名字 随意 ;3.生肖 龙;4.女儿生日 二月三十;5.父亲生日 随意;6.其它:游戏开始后选择设置-游戏速度-极速。互动-调整饮食-减肥饮食

【雍正八年】

一月至五月:耕种

六月至八月:马术课X2 冒险X1【六月跟随商队 触发事件后返回天机府闲聊一次】【八月允许】

九月至十二月:工学课X2 冒险X1【九月格斗争霸】

【雍正九年】

一月至三月:工学课X2 冒险X1【一月帮忙】【工学课≥30】

四月至八月:家务X2 冒险X1【五月见他前去城郊西,触发抓猴子】【六月再等等】

九月:武器课X2 冒险X1【家有厨娘】

十月至十二月:家务X2 冒险X1【十月城郊西动物实验一动不动。再去见他。黑水镇破屋求饶】【十二月见他后去城郊西,触发刺客事件】

【雍正十年】

一月至二月:佣人【亲和>500】

三月至八月:工匠【五月创意>500】【工匠等级≥30】

九月:捕鱼【家有厨娘】

十月至十二月:铁匠铺【十月技巧>600】【臂力>500】

【雍正十一年】

一月至九月:农业课【八月感受>400】【九月智力>500 愿意见皇上 家有厨娘】

十月至十二月:舞蹈课

【雍正十二年】

一月至五月:舞蹈课【一月银子开道】【二月南三所开启 每个月都去】【三月气质>300】【声望>700】

六月:戏班X2 冒险X1

七月至八月:戏班【魅力>700】

九月至十二月:文学课【九月家有厨娘】【十一月荷包充实 卖掉元宝】

【雍正十三年】

一月至五月:文学课【四月口才>500】【自信>500】

六月至十月:狩猎【九月收】【勇气>500】

十一月:武器课【臂力>500】

检查属性。有没达到的就对应日程去上。然后文学课坐等结局。

标签: 乾隆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