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谥号,包拯的谥号为何是孝肃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资讯1337

包拯的谥号为何是孝肃

包拯,谥号孝肃。

根据他的生平事迹来看,孝,是因为他中进士后,出知建昌县,却以父母年老不堪迁徙为理由不受;又得监和州税,父母不想迁徙,他马上辞职。

肃,宋史说“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所以,谥号孝肃。

包拯的谥号是什么?是哪位皇帝赐封的?

包拯为官清廉,铁面无私,华夏民族史称包青天。 包拯中进士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以孝闻于乡里。 宋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任天长(今安徽天长)知县,颇有政绩。任满后,调任知端州(今广东肇庆)。回京任监察御史里行,又改监察御史,为“言事官”,对处事不当,行事不法的官僚,都可以进行弹劾。为惩治贪官,自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廿八月,他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认为清廉是人们的表率,而贪赃则是“民贼”。包拯七次上书弹奏江西转运使王逵,揭露他“心同蛇蝎”,残害百姓。并严厉批评宋廷的任官制度。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至三年间,包拯知谏院,曾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审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诈骗案,震动朝野。 包拯在历官三司户部判官及三司副使期间,先后出任京东,陜西,河北等路转运使,每至一地,都以减轻民间负担、改革弊政、发展生产为己任,提出了“宽民利国”的经济思想。多次为了国家大事,说了皇帝不爱听的话,论斥权幸大臣,请求罢去皇帝赐给亲信官僚们的恩宠,一切改由主管机构正常渠道进行。他将唐朝魏征给唐太宗的三道奏章写出来,呈给宋仁宗为座右铭,时刻警惕,以国家大事为重。请求仁宗虚心纳谏,分辨是非,不要搞“先入为主”,偏听偏信,而要爱惜人才,除去苛刻,严正刑禁,禁止妖言邪说,不随意大兴土木,如此等等,朝廷多采纳施行。 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权知开封府,他于次年三月正式上任,至三年六月离任,前后只有一年有余。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敢于惩治权贵们的不法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够及时惩办诬赖刁民。 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之名,亲切称呼他为“包特制”。 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他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大街小巷都可听得到。”朝廷赠官礼部尚书,有《奏仪》十五卷传于世。谥号“孝肃”,包公故里合肥市建有“包孝肃公祠”。

包拯的谥号是什么?

  包拯谥号孝肃。

  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突然得病,数日后,因病逝世,终年六十四岁。 获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卒赠礼部尚书,谥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包黑炭”。

死后被追封礼部尚书,谥号孝肃,是谁

  是包拯。

  包孝肃公祠,是祭祀包拯的专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谥号,以评价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

  包公祠位于包公文化园内的香花墩上,据《庐州府志》记载:“香花墩,在城东南门外濠中,是包公青少年读书处,本为公祠,蒲苇数重,鱼凫上下,长桥径渡,竹树阴翳。”另据碑文记载:包河小洲上原有一座小庙,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字克明)见小洲环境风景幽雅,遂将小庙拆除,改建为“包公书院”,并改洲名为“香花墩”。1539年,御史杨瞻把“包公书院”易名为“包公祠”。

  太平天国时期,包公祠毁于战火。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李鸿章筹白银2800两加以重建,规模依旧,只增添了东西两院。当祠堂落成之时,李鸿章曾写一匾额,不料中心位置已被其兄,时任湖广总督、因母丧居家的李瀚章捷足先登,挂上“色正芒寒”的横匾。李鸿章不好相争,又不愿屈居偏旁,只得另写一篇《重修包孝肃公祠记》刻石于祠后。这块碑文现在已移到享堂正殿左侧。今天看到的祠堂建筑就是清代光绪年间由李鸿章筹银重建的。

包拯为什么叫包文正

1、关于"包文正"的叫法,也是文学作品对他的褒奖,《三侠五义》中写道:"宁老先生给包公起了个官名。一个'拯'字,取意将来可拯民于水火之中,起字'文正',取其'文'与'正',岂不是'政'字么,言其将来理国政,必为治世良臣之意。"包拯本字"希仁",小说中将其改为"文正",自然是为了颂扬他,戏剧也采用了此说,于是"包文正"之名便叫开了。

2、"包黑子"的称号是在戏剧中,包拯是一副完全黑色的打扮,黑头、黑脸、黑胡须、黑衣服,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是一个皮肤黝黑的人。《三侠五义》中写包拯出生时外貌黑漆漆的,7岁时起名就叫"黑子",后改叫"黑三",所以,民间就有了"包黑子"的叫法。人们之所以这样描绘,是因为人们认为黑色是刚正无畏的象征,代表着威严和铁面无私,与包拯的身份和精神相吻合。人们称他"包黑子",是对他的褒奖。

3、包拯是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人物,生于公元999年,死于公元1062年,北宋庐州(今合肥)人,宋仁宗时,任监察御史,后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大学士。包拯为官时,执法严峻,不畏权贵,断过许多大案,被人视为清官。经过文学小说、戏剧的宣扬,包拯名扬四海,深受世人推崇。在传统的戏剧中,包拯被称作"包龙图",也称"包黑子"和"包文正"。这几个称号都有来历,但都是传说,很难考证。

扩展资料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包拯以其政绩和品行为人爱戴,因而包拯去世的噩耗传出时,朝野震惊,全城尽悼,“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现藏开封博物馆的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上刻一百八十三位开封知府的姓名和上任年月,而包拯的名字却已磨去,据说这是因为人们在观赏碑记时,由于敬仰包拯而经常用手抚摸指点其名,天长日久,竟将碑字磨去。

包拯在社会享有盛誉,因而人们广泛传诵他的事迹,并加以理想化和艺术化,衍生出许多轶闻传说。南宋时有以包拯为主题的故事和戏曲,元杂剧中更有大量的包公戏如《陈州粜米》。包拯是以龙图阁直学士(后世讹为大学士)职名任权知开封府,包拯世称包龙图。有小说《三侠五义》(评书界叫《龙图公案》)流行,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包拯

包拯额头月牙印记什么来历?

包拯的二嫂把自己的首饰扔进井里,骗包拯说自己的首饰不小心掉到井里去了。结果自己掉进经历,额头碰到了石头上,由于当时伤口不大,他从井底抓了一把泥抹在额头上。过了一段时间,他额上的伤痊愈了。除去前额上的泥后,他发现前额上有一个新月形的印记。

一提到包公,人们就会想起一张黑脸,眉间还有一弯月亮,黑脸包公已成定型。其实,包公也同普通中国人一样,也只是一张大中华的脸,并无怪异。不论是在现如今的电视剧中,还是在各类戏曲中,包拯的额头中央都有一个”月牙儿“,但看了包拯的画像,却未发现其额头有 “月牙儿”。

扩展资料:

后世纪念

开封府大堂

开封府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包公东湖北岸,占地六十余亩,建筑面积一万四千平方米,是开封人民为纪念包拯而重建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开封府以正厅(大堂),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宾馆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根据陈展内容的不同,大体分为九个游览区。

包公湖

包公湖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城内湖的宋朝古城墙内,处于古城的西南角。

传说北宋时黄河发大水,淹没了开封府衙,包拯的阴阳镜落入水中,形成今天的包公湖,开封至今还流传着“死包公铡了活知府”的故事。

整个湖泊呈现西北至东南走向,像一个斜躺的葫芦,中部偏西有跨越该湖的南北路——迎宾路,西南为包公湖南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包拯

求大臣谥号大全

原文地址:说说清朝大臣的谥号作者:固山贝子

谥号是人去世之后加给他的称号,既表示对逝者的尊敬,也是对此人一生的评价。皇帝有皇帝的谥号,大臣有大臣的谥号。清朝的谥法基本延续前朝。文臣一般入过翰林的谥号为文*,后面一个字就是对大臣的评价,其中区别很有讲究。 最好的谥号就是文正,这是作为一名大臣身后的最高追求,所谓正,主要还是讲究品行操守,正色立朝,德被后世。清朝第一个文正是康熙年间的理学名臣汤斌,最有名的是曾国藩,还有像刘墉的父亲大清官刘统勋。帝师一般都是道德的楷模,又受皇帝的尊重,所以可能被谥为文正,比如朱圭和李洪藻。曹振镛是典型的误国官僚,但因为一生受道光皇帝信任,也是文正。 其次好的是文忠,凡是谥为文忠的大臣,都是真正实心为朝廷办事的,受人尊敬的,比如李鸿章、林则徐、文祥、胡林翼、荣禄。 有武功的大臣可以谥为文襄,典型的是左宗棠、勒保、福康安。张之洞一生没打过仗,临死希望谥文襄,可能是对书生挥斥方遒的向往。 很多有名的大臣谥号是文端,也是不错,顾名思义是讲理学的,像尹继善、鄂尔泰、王杰、朱轼。谥号为文恪的似乎下场不大好,比如孙毓汶、王鼎、高士奇。 其他的,文定(沈桂芬、孙嘉淦)、文恭(翁同和、董诰)、文靖(宝均)也不错,还有丁宝桢(文诚)、刘墉(文清)、张廷玉(文和)、纪昀(文达)、陶澍(文毅)、阿桂(文成)。 有的人的特点,从谥号上一下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康熙朝的大清官于成龙(清端),雍正年间的李卫(敏达)、田文镜(端肃) 战争中遇难的都有“壮、烈”一类的字眼,比如傅恒的哥哥傅清被西藏叛军杀害,谥号襄烈,王有龄在杭州被太平军攻破后遇难,谥号壮愍,江忠源也是与太平军作战自杀,谥号“忠烈”。

包拯时代的皇帝是什么帝??叫什么??

叫赵祯。

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即宋仁宗,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

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

乾兴元年(1022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他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至明道二年(1033年)始亲政。

在位中期爆发第一次“宋夏战争”,经三年交战后,双方签订“庆历和议”。期间,辽朝趁机重兵压境,迫宋增输岁币,史称“重熙增币”。

针对北宋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赵祯于庆历三年(1043年)任用范仲淹等开展“庆历新政”,但因反对势力庞大,改革旋即中止。

嘉祐八年(1063年),赵祯崩逝,享年五十四岁。在位四十二年,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谥号为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葬于永昭陵。

扩展资料:

宋太祖立国不久便在太庙立誓碑,其中一条:“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宋太宗也曾得意地说:“朕于士大夫无所负矣。”

此外,一些士大夫也敢于以国事为本,执拗地向皇帝表达自己的不同政见。包拯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包拯根据当时的朝政时局,对国家的内政外交上提出过许多批评意见;对朝廷上下不合法、不合情的事就要行使自己的监察权,就要弹劾。

据统计,在他弹劾下被降职、罢官、法办的重要大臣不下30人,有时为了一个人、一个案件往往反复上奏,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并且被他弹劾的都是当朝权贵。

他7次弹劾酷吏王逵,最终把这个宠臣拉下马;他弹劾仁宗最亲信的太监阎士良“监守自盗”; 他4次弹劾皇亲郭承佑,让仁宗几乎下不了台;他弹劾宰相宋痒,其人道德高尚,实无过错,包拯却弹劾他身为重臣却毫无建树。

包拯这股子劲让大臣见了就怕,甚至仁宗皇帝都有点畏惧三分。作为监察御史,包拯有时还要和皇帝当面理论,在争执到达最高潮时,义愤填膺滔滔不绝的包拯,将唾沫星子溅仁宗一脸,让皇帝尴尬至极又窝火。

据史书记载“温成(张贵妃)遣小黄门次第探伺,知拯犯颜切直,迎拜谢过,帝举袖拭面……”按照常理,一个人被人把唾沫喷到脸上后,地位再低的人都会反抗的,可是宋仁宗不但没有发火,而是到了后宫,来到张贵妃面前,才“举袖拭面”。

仁宗皇帝的大度,想来是为了国家考虑。可这在包拯看来,却以为连皇帝都怕了自己,就越来越认真和执着了,以至后来仁宗皇帝甚至到了一见包拯就躲起来的地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包拯"大不敬"敢与皇帝争执 口水喷了宋仁宗一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包拯

标签: 谥号包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