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火车站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 见证合肥古往今来的巨大变迁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资讯778

合肥,素有 “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交通位置十分重要。而合肥火车站对于合肥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从绿皮火车到动车高铁一路走来,长长的车厢无不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


(合肥火车站)


合肥站于1935年12月,在明光路和胜利路交口处动工建设,第二年2月1日正式启用。当时只有临时票房5间,还是土坯墙,麦草顶。


(站牌)


1936年4月,火车站站房落成,站内设有售票房、行李室、电报室、候车室、办公室等区域,共有房屋17间,占地约638平方米。


随着当年淮南至裕溪口铁路启用,此时的火车站开始运营。它规模很小,只是淮南至裕溪口铁路上一个小站。车站仅设有煤炭装卸货物线,有效长度只有192米,但已有了现代火车站的雏形。


(站台)


然而好景不长。



1937年10月,为配合抗日战争需要,淮南线被毁,合肥站随之关闭。



1942年,日本侵略者修复水家湖至合肥段铁路,合肥站改名为庐江驿恢复启用。



1944年日军拆除水家湖至裕溪口段铁路,合肥站再次关闭。



1948年10月,合肥至水家湖铁路修复通车了,合肥站正式命名为合肥火车站,并开始办理客运业务,隔天一趟,客货混运。



1952年,合肥成为安徽省省会,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迅速扩张,老火车站因站房小,候车人多而拥挤不堪,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50年代的站前广场)


建国后到1975年,经过几次修缮和扩建,合肥火车站建成了一个售票厅,两个候车室,两个候车站台的规模,可容纳700余名乘客候车。除了客运外,还有6条货物装卸线。


(80年代合肥火车站贵宾候车室)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合肥老火车站的硬件条件更上一层楼。1980年,第一座软席候车室诞生,同时原售票厅也通过改造,增加了售票窗口。


(80年代合肥火车站站台 绿皮的老式火车)


到1985年,老火车站占地总面积48.85万平方米,年货运到发量417.85万吨,日到发通过客运列车22个车次,年客运到发量655.37万人次。


(1992第一候车室里的候车车次栏)


合肥新客站于1994年6月开工,1995年底建成竣工,增加了股道,新建了牵出线、候车室、售票厅、行李房、站台雨棚,扩建了货场、仓库。这时的合肥站,已然发展成为客货运一等站。


(1995年明光路老火车站)


1997年4月1日,合肥新客站通车运营。建成后的新客站总面积33182平方米,主站房分上下两层,六个候车大厅配有中央空调,可同时容纳8000名旅客候车。


(90年代合肥新火车站)


老火车站卸下客运任务,成为合肥重要的货运站——南货场。2011年12月18日,伴随着合肥北货场的正式启用,历经76年风雨沧桑的南货场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现在的合肥火车站)


2009年,合肥火车站改造投资约5亿元,于2010年8月全部完工。改造后的合肥站成为“安徽第一站”: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最具现代化,也同时拥有了更大的承载能力。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