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时的兵部尚书,竟主动请缨抵抗清兵,结果却吃泻药自杀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804

崇祯八年(1635年),崇祯任命张凤翼为兵部尚书。说起张凤翼这个人,在历史上可是留下笑柄的。


  崇祯九年(1636年),清兵再度来到自家的后花园,侵犯明朝边境地区,抢夺财物。明防守军队往往不战自溃,多处关隘、城镇陷落。崇祯得到消息后万分恼火,这时身为兵部尚书的张凤翼站出来为君分忧,请求进击清兵,崇祯正觉得无人能够担当此重任,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大明官员


  张凤翼率军到了前线,却畏惧不敢战,但这也不是办法,崇祯可不会放过他。惊恐之下,张凤翼做了一件让人笑掉大牙的事情,那就是吃泻药,奇怪的是他每天都吃。吃一点泻药当然不会危及生命,但把这东西当饭吃,时间长了命也没了。张凤翼还有个难友陪他一起吃泻药,是当时时任右都御史、蓟辽总督的梁廷栋。


  张凤翼为什么会吃泻药自杀呢?原因很简单,他怕承担责任。史料是这么记载的:


  凤翼知不免,日服大黄药,病已殆,犹治军书不休。


  张凤翼既然如何畏敌不战,当初又为何主动请缨呢?其实张凤翼也是不得以而为之。


明朝皇帝


  1.清兵入塞时,张凤翼作为兵部尚书,部署失当,无所作为。崇祯九年是清军第三次入塞时,由阿济格统军,史料记载阿济格56战皆捷,共克16城,俘获人畜17万,收获极大。当时清兵从天寿山进入昌平,张凤翼却坐视不理,被给事中王家彦以惊扰皇陵为由进行弹劾。崇祯火气正大,随时都可能杀死张凤翼。所以张凤翼才会自请出战,其实是为了避祸。


清兵


  2.张凤翼虽略懂军事,但才能有限,面对清兵四处掳掠,张凤翼无能为力。张凤翼在当兵部尚书前曾代刘策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击败农民起义军,收复遵化、永安四城,可见张凤翼是懂军略的。但农民起义军毕竟不比清兵,张凤翼知道清兵骁勇,心中怯战。实际上,张凤翼在天启年间曾出关视察宁远,听闻后金大军侵犯,就曾怯战,因而愤恨将他调到宁远的孙承宗,当时孙承宗位高权重,张凤翼不敢惹,于是弹劾马世龙、袁崇焕等人,差点坏了孙承宗的部署。


  张凤翼虽是兵部尚书,但毕竟对军略只懂皮毛,站在崇祯的角度上讲,崇祯本就不应该让张凤翼率军出征。显然,崇祯手中已无可用之人,才会病急乱投医。


战争


  3.张凤翼慢性自杀只为等清兵出关。张凤翼主动请缨,却消极对战,他深知一旦清兵出关之后,张凤翼作为兵部尚书,难逃失职之罪,崇祯肯定会治他的罪,到时不仅性命难保,甚至可能会背负骂名。为了避免身败名裂,张凤翼只能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自杀,如果清兵出关之前自杀的话,只会激起崇祯的怒火。所以他选择每天都吃泻药,计算死亡的时间,清兵出关之后,他则正好死亡。崇祯虽气他消极对战,但毕竟清兵已退,崇祯怒火渐消,也不好拿死人说事。张凤翼虽性命不保,却能保全家平安,同时保住自己的名声。


大明军队


  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清兵出关之后,明朝开始追究责任,张凤翼与当时的首辅温体仁关系不错。在温体仁的关照下,张凤翼的处理意见是“无罪免议”。也就是说张凤翼无罪,但当时张凤翼已畏罪自杀,再加上这种不光彩的死亡方式,张凤翼就这样沦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