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帝王称号,中国古代帝王的称号有哪些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884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号有哪些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除了称王、称皇帝、称谥号、称庙号、称年号以外,还有一些别称,散见于一些典籍当中。平时读书,搜集了一些。下面列出一些,供大家参考。

1、皇王:对君王的敬称,犹言大王。见于《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朱熹《集传》:“皇王,有天下之号,指武王也。” 2、皇祖:帝王的祖先。明朝规定,朝廷祭告宗庙,高祖以上概称皇祖。

3、皇辟:帝王的别称。《隋书·王劭传》:“皇辟出者,皇,大也;辟,君也。大君出,盖谓至尊受命出为天子也。”

4、主:古代对国君的称呼。《商君书·君臣》:“故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 5、主上:臣下对国君的称呼。《资治通鉴》卷二一四,李林甫曰:“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

6、主公:臣下对君主的称呼。《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

7、主君:国君的别称。《墨子·贵义》:“且主君亦尝闻汤之说乎?” 8、君:君主、天子。《尚书·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9、君王:对帝王的称呼。《国语·吴语》:“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 10、人主:人民的主宰,指君主。《商君书·慎法》:“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无不乱之国。” 11、君人:指皇帝。《商君书·慎法》:“君人者不察也,非侵于诸侯,必劫于百姓。” 12、先帝:当朝帝王已死的父亲。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3、先君:古代帝王称其先代君王的称呼。《诗经·邺风·燕燕》:“先君之恩,以勖寡人。” 14、先后:先世君王的称呼。《汉书·韦贤传》:“我既此登,望我旧阶,先后兹度,涟涟孔怀。”颜师古注:“先后,即先君也。”

15、先正:先代君长,已故的帝王。《礼记·缁衣》引逸诗云:“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郑玄注:“先正,先君长也。”

16、先皇:前代帝王的称呼。唐,杜甫《忆昔》诗之一:“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

17、先主:对开国君主的称呼。《三国志》有《先主传》。

18、先公:对天子、诸侯祖先的尊称。《国语·鲁语上》:“诸侯祀先王先公。”韦昭注:“先公,先君也。”

19、先圣王:古代的贤明君主。《吕氏春秋·论人》:“此先圣王之所以知人也。” 20、大家: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一种称呼。《新唐书·李辅国传》:“代宗立,辅国等以定策功,愈跋扈,至谓帝曰:„大家第坐宫中,外事听老奴处决。” 21、大王:对帝王的尊称。《旧唐书·玄宗纪上》:或曰“先启大王。”

22、大君:古时天子的别称。宋。范仲淹:《六官赋》:“伊六官之设也,所以经纶庶政,辅弼大君。‟

23、大皇:对帝王的尊称。《昭明文选·晋·陆机·辨亡论》:“大皇既没,幼主莅朝。” 24、大庭:传说上古帝王的名称。《庄子·胠箧》:“昔者容成氏、大庭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

25、大行、大行皇帝:对初死皇帝的讳称。《后汉书·安帝纪》:“大行皇帝,不永天年。” 26、圣、圣主、圣明主、圣上、圣君、圣明、明哲:都是对皇帝的尊称。班固《东都赋》:“于是圣上赌万方之欢娱,又沐浴于膏泽。”

27、上:在上者,有时特指君主、帝王。《礼记·王制》:“尊君亲上,然后兴学。”

require.async(['wkcommon:widget/ui/lib/sio/sio.js'], function(sio) { var url = 'https://cpro.baidustatic.com/cpro/ui/c.js'; sio.callByBrowser( url, function () { BAIDU_CLB_fillSlotAsync('u2845605','cpro_u2845605'); } ); });

void function(e,t){for(var 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a=+new Date,i=[],o=function(){this.removeEventListener&&this.removeEventListener("load",o,!1),i.push({img:this,time:+new Date})},s=0;s< n.length;s++)!function(){var e=n[s];e.addEventListener?!e.complete&&e.addEventListener("load",o,!1):e.attachEvent&&e.attachEvent("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complete"==e.readyState&&o.call(e,o)})}();alog("speed.set",{fsItems:i,fs:a})}(window,document);

28、今上:对当时帝王的称呼。有时也称当今。《史记·史公自序》:“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作《今上本纪》第十二。” 29、上皇:上古的帝王。郑玄:《诗谱序》:“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 30、王:先秦以前帝王的称呼。《荀子·王霸》:“百王之法不同。”

31、足下:战国前后,臣下对君主的敬称词。相传起于春秋时晋文公怀念介之推。《战国策.燕一》:“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

32、万岁:古代臣民对王侯的祝贺之词,秦汉以后演变成皇帝的尊称。 33、陛下:秦以后专称皇帝为陛下。

34、孤、寡、孤寡、寡人、不彀:古代王侯的自称的谦词。《老子》:“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彀。”《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王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彀?‟”

35、寡君:人臣对别国称自己国家君主的谦词。《左传》僖公四年:齐侯曰:“岂不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彀同好何如?”对曰:“君惠憿福于鄙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36、国王:君主或帝王的称呼。亦是最高封爵。自汉至明一直沿用。

37、国主:国君、国王。《文选.李陵,〈答苏武书〉》 :“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

38、帝、帝王:古代君主的称号。如,三皇五帝。

39、后王:古代君主的称呼。《荀子·不苟》:“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后王是也。”后王:当今之王。

40、素王:远古帝王的称呼。道家称有帝王之德而不必居帝王之位者为素王。儒家称孔子为素王。

41、世主:国君。

42、少主:年轻的皇帝。《大唐新语》卷十一:“高宗大渐,顾命裴炎辅少主。” 43、社稷主:国君的代称。《大唐新语》卷一:“宋璟昌言曰:„太子有大功于天下,真社稷主,安敢妄有异议?‟”

44、元后:对天子或君主的称呼。后世又称帝王嫡妻为元后。 45、社君:对幼主的称呼。 46、元首:君主。 47、元君:善良的君主。

48、嗣皇、嗣君、嗣圣、嗣王:继位的帝王。《礼记·曲礼下》:“践阼,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49、驾、大驾、车驾、御驾、圣驾、尊驾:原为帝王车乘的总称,后来常用为帝王的代称。《旧唐书.宦官传》:“车驾频致播迁,朝廷渐加微弱,原其祸作,始自中人。” 50、万乘:帝王的代称。《孟子·梁惠王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有千乗之家。”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乗。故以万乘称天子。 51、乘舆:帝王的车舆,后亦代称帝王。《后汉书·耿弇传》:“乘舆且到,臣子当击牛醨酒,以待百官。”

52、皇舆:帝王的车舆,后亦代称帝王。屈原《离骚》:“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53、真主:帝王别称,即所谓真命天子。《后汉书·王常传》:“常大悟曰:„王莽篡弑,残虐天下,百姓思汉,故豪杰并起。今刘氏复兴,即真主也。

中国古代官衔品级、帝王妃子称号、百家姓中的复姓

  三宫六院体系

  对于皇帝的后妃,俗言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提法,其实这只是一种泛泛之谈,皇帝后妃的编制历朝历代虽大略近似,然而在名目上和数量上并不相同。

  三宫

  民间所谓的三宫,一般是指后妃居住的中宫和东西两宫,其实这是明清以后的体制,三宫最早乃是指诸侯大人所而之处、而天子后妃所居乃曰六宫。《礼记》言:"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周礼?天宫内宰》言:"王后帅六宫之人。"郑玄注六宫曰:"正寝一, 燕寝五,合为六宫。"六宫为皇后居住之所,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如同后世用中宫代指皇后一样。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诸侯的消亡,三宫的含义有了变化。汉代就以皇帝、太后、皇后合称为三宫,又称太皇太后、太后、皇后为三宫。唐代穆宗时又将两太后与皇后合称三宫。

  六院

  六院作六苑,皆以后妃所居宫院(苑)代指后妃。六宫的概念至唐代已非专指皇后,而泛指后妃了。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贺《贝宫夫人》中的“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牓照青山”,所言“六宫”皆指后妃,而不是专指皇后。明以下遂泛称后妃为三宫六院。

  七十二嫔妃

  所谓七十二嫔妃,不过是泛指皇帝后宫人数的众多,实际上皇帝后宫侍妾的数目远比七十二为多。《管子·小匡》即言:“九妃六嫔,陈妾数千”。《礼·昏仪》则言周代后妃制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可见早在诸侯时期,国君的妻妾已甚众了。秦汉之时秉承周制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后妃制,以皇帝为中心,皇帝之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嫡妻称皇后。由于秦的时代短暂,所以完备的后妃体制及其等级划分实际执行于汉代。汉代的后妃爵列八品:即1.皇后,2.夫人,3.美人,4.良人,5.八子,6.七子,7.长使,8.少使。自汉武帝、汉元帝始,后宫三千嫔妃又扩至十四个等级。即1.昭仪,2.婕妤,3.(女圣)娥,4.容华,5.美人,6.八子,7.充依,8.七子,9.良人,10.长使,11.少使,12.五官,13.顺常,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等。东汉时又化繁为简,六宫仅有皇后、贵人之称,其下只设美人、宫人、采女三等。

  三国魏晋时期后妃制又有所变化,自夫人以下魏定爵秩十二等。魏太祖于王后以下定五等:夫人、昭仪、 婕妤、容华、美人。文帝时增设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明帝时又增设淑妃、昭华、修仪(除去了顺成)三等。晋参照汉魏之制于皇后下设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又设淑妃、淑媛、淑仪、修华、 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还有美人、才人等,其位亦在九嫔以下。

  至此周之三夫人、九嫔便有了具体名称。

  现存复姓116个

  B:百里 北堂 北野

  C:淳于 单于 成公 叱干 叱利 褚师

  D:端木 东方 东郭 东宫 东野 东里 东门 第二 第五 独孤 段干 达奚

  G:公孙 公广 公上 公冶 公羊 公良 公祖 公玉 公西 公晳 公孟 公伯 公仲 公户 公仪 公山 公门 公坚 公乘 哥舒 谷梁 谷利 高堂 毋丘

  H:皇甫 赫连 呼延 胡母

  J:亓官 夹谷 即墨

  L:令狐 梁丘 闾丘

  M:慕容 万俟

  N:南宫 南门 南荣 南野 女娲 纳兰

  O:欧阳

  P:濮阳

  Q:青阳 漆雕

  R:壤驷

  S:上官 司徒 司马 司空 司寇 士孙 申屠 叔孙 叔仲 侍其

  T:澹台 拓跋 太史 太叔 太公 秃发

  W:闻人 王孙 王官 王叔 巫马 微生

  X:夏侯 西门 鲜于 轩辕 相里

  Y:宇文 尉迟 乐正 延陵 羊舌 羊角

  Z:诸葛 颛孙 仲孙 仲长 长孙 钟离 宗政 左丘 主父 宰父 子书 子车 子桑

  妓院名称

  中国的娼妓制度延续达2000余年,经过许多朝代的增减、改制、更替、发展至近现代更加完善和系统化。妓院作为这一制度最基本的载体,作为妓女卖淫的主要交易场所,已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体系。下面,我们主要就近现代社会妓院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分类等级、清规戒律、文化底蕴等作一些剖析和探讨。

  妓院的名称

  (一)花曲。前蜀尹鹗《菩萨蛮》词之三:“少年狂荡惯,花曲长牵绊。”

  (二)花门。明康海《王兰卿》第一折:“做一个三从四德好人妻,不强如朝云暮雨花门好。”《中国歌谣资料·太平军快到苏州城·昏无能》:“昏无能,宦承恩……赌钱又吃酒,还有闯花门。”

  (三)花柳。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某少年常结豪族为花柳之游,竟蓄亡命,访城中名姬,如绳袭膻,无不获者。”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兄弟,你有满腹才学,不思进取功名,只以花柳为念。”

  (四)花柳场。明王骥德《男王后》第二折:“你坐中军花柳场,我领前队翠红乡。”《黑籍冤魂》第一回:“公子王孙向柳寻花,朝欢暮乐,因在花柳场中弄上的。”

  (五)花柳营。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你那眼又亲,手又准……将一座花柳营生扭做迷魂阵,真是个女吊客,母丧门。”

  (六)花院。《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未识花院行藏,先习孔门规矩。”

  (七)花粉楼。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二折:“我比你迟到蚰蜒地,你比我多登些花粉楼。”

  (八)花烟间。《海上花列传》第五回:“我看起来叫‘三勿像’:野鸡勿像野鸡,台基勿像台基,花烟间勿像花烟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惟因赵又牵连租界商人及浪游子弟,杂述其沉湎徵逐之状,并及烟花,自‘长三’至‘花烟间’具有。”

  (九)花门柳户。明朱有炖《继母士贤》:“此人好去花门柳户行走,又好吃酒赌钱。”《清平山堂话本·曹伯明错勘赃记》:“侄儿不可取他!他是花门柳户之人。”

  (十)花门柳巷。清李渔《风筝误·导淫》:“花街柳巷,少甚么标致娼家,去选几个嫖嫖就是。”《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四回:“花街柳市,你恋着蜂蝶采。”

  (十一)风月馆。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再不去卖笑追欢风月馆,再不去迎新送旧翠红乡。”

  (十二)风月所。元石德玉《曲江池》第三折:“风月所得清白,雨云乡无粘带,烟花寨耳根清净。”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我向这花柳营调鼎鼎,风月所理阴阳。”

  (十三)风月场。元关汉卿《谢天香》楔子:“老天生我多才思,风月场中肯让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邻舍有个杨二郎,也是风月场中人,年少风流,闲荡游耍过日,没甚根基。”

  (十四)风月门庭。元杨暹《刘行首》第三折:“休占风月门庭闹,莫厌蓬莱途路赊。”

  (十五)烟花市。明徐霖《绣襦记·襦护郎寒》:“抢柱杖走尽了烟花市,挥笔写就了龙蛇字。”

  (十六)烟花场。清赵翼《散花曲》:“偶然阑入烟花场,肯避风流作迂叟?”清王晫《今世说·文学》:“安静不读书,如浪子入烟花场中,不知流荡何所。”

  (十七)烟花阵。元杨暹《刘行首》第四折:“雨云之乡打散燕莺期,风月所折腾翡翠帏,烟花阵搅散了鸳鸯会,这清闲谁似你。”明陈铎《醉罗歌·闺怨》曲:“多应误落烟花阵,迷歌扇,恋舞裙,共谁相伴倒金尊?”

  (十八)烟花行院。《花月痕》第五二回:“奴家只因父母早亡,流落在烟花行院。”

  (十九)烟月作坊。宋陶榖《清异灵·蜂窠》:“四方指南海为烟月作坊,以言风俗尚淫故也。”清周友良《珠江梅柳记》卷二:“省城中故多烟月作坊,莫不流览殆遍。”

  (二十)门户。宋周邦彦《瑞龙吟·春景》词:“因念人小,乍窥门户。”明黄尊素《说略》:“门户二家,伎院名也。”明张四维《双烈记·就婚》:“虽在门户,素愿从良。”

  (二十一)门户人家。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俺这门户人家,单靠那妮子吃饭。”《西湖佳话·西泠韵迹》:“我们门户人家,要抬起来,固不难;要作践,却也容易。你须急急起来打点,不可被他凌辱一场,把芳名损了。”

  (二十二)火坑。《老残游记》第十四回:“两位爷菩萨,救命恩人,舍得花银子把我救出火坑,不管做什么?当老妈子,我都情愿。”瞿秋白《人才易得》:“娼妓说她落在火坑里,还是想人家去救她出来。”

  (二十三)火院。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偌来大穷坑火院,只央我一身填。”元杨暹《刘行首》第三折:“自火院深沉向未彻,怎管的闲花风月自冤业。”

  (二十四)行院。宋马庆父《孤鸾》词:“陌上叫声,好是卖花行院。”《水浒传》第六十九回:“我这行院人家,坑陷了千千万万的人,岂争他一个!”

  (二十五)北里。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张》:“同时崔涯亦工诗,与齐名,颇自行放乐,或乘兴北里。”清黄景仁《都门秋思》诗之一:“新声北里迥车远,爽气西山柱笏通。”

  (二十六)勾栏。清薄松龄《聊斋志异》:“盗供:是夜同去勾栏,故与妓女合谋,置金床上,令抱卧至窝处,始瓜分耳。”洪深《歌女红牡丹》:“陈友详闻红牡丹号呼香姐之声,心亦不忍,诘之兴二爷,知被卖入勾栏。”

  (二十七)章台。宋晏几道《鹧鸪天》词:“新掷果,旧分钗。冶游音信隔章台。”明无名氏《霞笺记·中丞训子》:“章台试把垂杨折,往事堪悲心欲裂。”

  (二十八)平康里。宋尤袤《全唐诗话·裴思谦》:“思谦及第后,作红名纸十数诣平康里。”

  (二十九)莺花市。元戴善夫《风光好》第四折:“我自离了莺花市,无关星儿点污,一抹儿瑕疵。”元王仲元《普天乐·春日多雨》:“有赢钞烟月牌,无赔钞莺花市。

  (三十)莺花寨。王晔《水仙子·议拟》曲:“风月所成文案,莺花寨拟罪名,丽春园依例施行。”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也只为莺花寨声名非是美,情愿做从良正妻,结婚姻要成对。”

  (三十一)娼家。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宣和遗事》前集:“奈何信奸谗贼臣之语,夜宿娼家,荒于酒色。”

  (三十二)娼楼。《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多少做客的,娼楼妓馆,使钱撒漫。”

  (三十三)娼馆。《宣和遗事》前集:“近闻有贼臣高俅、贼臣杨戬……巧进佞谀,簧蛊圣德,轻屑万乘之尊严,下游民间之坊市,宿于娼馆。”

  (三十四)娼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九回:“你晓得他去新加坡开的是什么行号?原来开的是娼寮。”

  (三十五)青楼。梁代刘邈《万山见采桑人》诗:“倡妾不胜悉,结束下青楼。”据学者考证,此“青楼”殆即呼妓馆之始。唐李白《楼船观妓》:“对舞青楼妓,双鬟白玉童。”清慕真山人作《青楼梦》:“张皇众美,尚有知音,意特为落魄才人反观对镜。”关于“青楼”成为烟花女子卖淫场所之雅称,留待第九章论述。

  (三十六)书寓。《官场现形记》第八回:“走到一家门口,高高点着一盏玻璃方罩的洋灯,墙上挂着几张招牌,某某书寓……一时也记不清楚。”

  (三十七)妓楼。唐沈佺期《同李舍人冬日集安乐公主山池》诗:“紫岩妆阁透,青嶂妓楼悬。”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沿路听见断续的歌声:有从沿河的妓楼飘来的,有从河上船里度来的。”

  (三十八)妓家。宋耐得翁《都城记胜·闲人》:“其猥下者,为妓家书写简帖取送之类。”《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所以妓家传出几句口号,道是:‘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

  (三十九)妓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一路上只见各妓院门首,都是车马盈门。”朱自清《温州的踪迹·生命的价格》:“她若被那伙计卖在妓院里,老鸨才真是个令人肉颤的屠户呢!”

  (四十)窑子。《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回:“这片房子里头,有戏园,有大菜馆,有窑子,真要算得第一个热闹所在。”《老残游记》:“就是窑子里的姑娘,也人人都学,只是顶多有两句到黑妞的地步。”

古代皇帝的称号

1.陛下

“陛”指的就是皇帝宫殿的台阶,这个称呼一般是朝廷大臣所用的,最早是从秦朝开始的。在封建社会,作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自身的性命肯定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一定会有侍卫守护在身边。臣子要想向皇帝进言,就必须通过台阶下的侍卫或者侍者进行传达,因而称为“陛下”。

从这儿看出,要想与皇帝说话,你就得和皇帝身边亲近的人打好关系,通过他们来传达,也就是表示自己对皇帝的尊敬之意。

2.皇上

“皇上”应该是最为常见的,它是从明清时期开始的。虽然皇帝至高无上的,但想把国家全部的权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那肯定是不现实的,也正因为如此,从秦至清,近两千年不断有威胁皇帝的权力,甚至有通过政变来当上皇帝。

到了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皇帝的专制制度到达了鼎峰。皇帝可以直接越过中央政府插手地方上的管理。可以说是真正到达了“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个“上”就是指皇上。

3.官家

皇帝可称呼为“官家”。意思就是一个皇帝贤明的表现就是大公无私,应对天下子民一视同仁。这个称呼在宋朝会比较常出现,你比如《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里面那些人经常嘴上挂着赵官家,说的就是当时宋朝的皇帝,宋朝皇帝是姓赵的。

4.万岁

一开始它并不是皇帝的专用,到了宋朝,皇帝才不允许别人被称呼“万岁”,只能是他本人被称呼。当然了这表示老百姓对皇帝能够万岁的祝颂。任何人都不能被称呼为“万岁”,否则就被视为造反,要被抄家灭族的。即使明朝最有权势的太监魏忠贤也只能给自己称呼“九千岁”。

5.圣上

在古代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皇帝是最大的,当然权力也是最大的,自然而然其权力不受王法制约(因为王法就是他)。于是古人就想出个“办法”,用道德来约束他,也就是所谓“圣贤之言”来教育皇帝(古代圣贤就是被圣人的)。

久而久之,大家都期望皇帝能成为“有道圣君”,所以就有了“圣上”。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古代帝王的各种称谓

历代皇帝名字,及称号。和 时间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嬴政,在他之前没有“皇帝”,帝王、诸侯王称天子、国君等。所以,你所说的“商”朝没有皇帝,“战国”也没有皇帝。

但是,尽管如此,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仍然非常之多,如果一一将他们的名字、称号和(在位)时间都列举出来,那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量。下面是中国历史上的从秦朝开始知道清朝的皇帝的基本情况(汉以下不完整):

秦朝

秦始皇嬴政(前247-前221-前210)前247年即秦王位,前221年称帝。

秦二世嬴胡亥(前210-前207)

秦三世嬴子婴(前207)前207年9月赵高杀胡亥,去帝号,立子婴为秦王,10月投降刘邦,在位46天。

汉朝

西汉

汉高祖刘邦(前206-前202-前195)前206年受封汉王,前202年称帝。

汉惠帝刘盈(前195-前188)

汉前少帝刘恭(前188-前184)

汉后少帝刘弘(前184-前180)

汉高后吕雉(临朝称制16年)

汉文帝刘恒(前180-前157)

汉景帝刘启(前157-前141)

汉武帝刘彻(前141-前87)

汉昭帝刘弗陵(前87-前74)

昌邑王刘贺(前74年)在位27天。

汉宣帝刘询(刘病已)(前74-前49)

汉元帝刘奭(shì)(前49-前33)

汉成帝刘骜(前33-前7)

汉哀帝刘欣(前7-前1)

汉平帝刘衎(前1-6年)

孺子婴刘婴(0)6-8年在皇太子位,没当皇帝,王莽呼之为“孺子”。

新朝

新朝新始祖高皇帝王莽(8-23)

玄汉

汉延宗更始帝刘玄(23-25)

汉昌宗建世帝刘盆子(25-27)

成家(一作大成或成)

公孙述(25-36)

东汉

汉光武帝刘秀(25-57)

汉明帝刘庄(57-75)

汉章帝刘炟(75-88)

汉和帝刘肇(88-105)

汉殇帝刘隆(105-106)

汉安帝刘祜(106-125)

汉少帝刘懿(125年5月18日-125年12月10日)

汉顺帝刘保(125-144)

汉冲帝刘炳(144-145)

汉质帝刘缵(145-146)

汉桓帝刘志(146-167)

汉灵帝刘宏(168-189)

汉少帝刘辩(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

汉献帝刘协(189-220)

三国

*魏武帝曹操

魏文帝曹丕

魏明帝曹睿

魏齐王曹芳(邵陵厉公)

高贵乡公曹髦

魏元帝曹奂

蜀【蜀汉】

汉昭烈帝刘备

汉孝怀帝刘禅

*武烈帝孙坚

*长沙桓王孙策(孙坚子,孙权之兄)

吴大帝孙权

吴会稽王孙亮

吴景帝孙休

吴乌程侯孙皓

西晋

*宣帝司马懿

*景帝司马师

*文帝司马昭

武帝司马炎

惠帝司马衷

赵王司马伦

怀帝司马炽

愍帝司马邺

东晋

元帝司马睿

明帝司马绍

成帝司马衍

康帝司马岳

穆帝司马聃

哀帝司马丕

海西公司马奕

简文帝司马昱

孝武帝司马曜

安帝司马德宗

恭帝司马德文

十九国

成汉

*(成)景帝李特

*(成)秦文王李流

(成)武帝李雄

(成)哀帝李班

(成)幽公李期

(汉)昭文帝李寿

(汉)末主李势

汉赵

(汉)光文帝刘渊

(汉)梁王刘和

(汉)昭武帝刘聪

(汉)隐帝刘粲

(赵)秦王刘曜

后赵

明帝石勒

文帝石弘

武帝石虎

正帝石世

成帝石遵

仁武帝石鉴

兴武帝石祗

冉魏

武悼天王冉闵

惠帝冉智

前凉

*武穆王张轨

昭王张实

成王张茂

文王张骏

桓王张重华

哀王张耀灵

威王张祚

冲王张玄靓

悼王张天锡

凉王张大豫

后凉

*景昭帝吕婆楼

懿武帝吕光

隐王吕绍

灵帝吕纂

后主吕隆

西凉

武昭王李暠

后主李歆

末主李恂

南凉

武王秃发乌孤

康王秃发利鹿孤

景王秃发傉檀

北凉

文王段业

武宣王沮渠蒙逊

哀王沮渠牧犍

高昌王沮渠无讳

河西王沮渠安周

前燕

*武宣帝慕容廆

文明帝慕容皝

景昭帝慕容俊

幽帝慕容暐

后燕

成武帝慕容垂

惠愍帝慕容宝

开封公慕容详

赵王慕容麟

昭武帝慕容盛

昭文帝慕容熙

西燕

归帝慕容泓

威帝慕容冲

昌平王段随

中帝慕容觊

文帝慕容瑶

代帝慕容忠

末帝慕容永

北燕

惠懿帝高云

文成帝冯跋

昭成帝冯弘

南燕

献武帝慕容德

末主慕容超

胡夏

*桓帝刘卫辰

武烈帝赫连勃勃

德武帝赫连昌

平武帝赫连定

前秦

惠武帝苻洪

高祖苻健

厉王苻生

世祖苻坚

哀平帝苻丕

太宗苻登

后主苻崇

后秦

武昭帝姚苌

文桓帝姚兴

末主姚泓

西秦

宣烈王乞伏国仁

武元王乞伏乾归

文昭王乞伏炽盘

厉武王乞伏慕末

代国

太祖拓跋猗卢

太宗拓跋普根

世祖拓跋始生

平文帝拓跋郁律

惠帝拓跋贺傉

炀帝拓跋纥那

烈帝拓跋翳槐

昭成帝拓跋什翼犍

西蜀

蜀王谯纵

南北朝

南朝

武帝刘裕

少帝刘义符

文帝刘义隆

元帝刘劭

孝武帝刘骏

前废帝刘子业

明帝刘彧

后废帝刘昱

顺帝刘准

高帝萧道成

武帝萧赜

郁林王萧昭业

海陵王萧昭文

明帝萧鸾

东昏侯萧宝卷

和帝萧宝融

武帝萧衍

临贺王萧正德

简文帝萧纲

豫章王萧栋

武陵王萧纪

元帝萧绎

闵帝萧渊明

敬帝萧方智

后梁

宣帝萧詧

明帝萧岿

靖帝萧琮

武帝陈霸先

文帝陈蒨

废帝陈伯宗

宣帝陈顼

炀帝陈叔宝

北朝

北魏

道武帝拓跋珪

明元帝拓跋嗣

太武帝拓跋焘

南安王拓跋余

文成帝拓跋浚

献文帝拓跋弘

孝文帝元宏

宣武帝元恪

孝明帝元诩

幼主元钊

孝庄帝元子攸

长广王元晔

节闵帝元恭

安定王元朗

孝武帝元脩

东魏

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

文帝元宝炬

废帝元钦

恭帝拓跋廓

北齐

*神武帝高欢

*文襄帝高澄

文宣帝高洋

废帝高殷

孝昭帝高演

武成帝高湛

后主高纬

安德王高延宗

幼主高恒

范阳王高绍义

北周

*文帝宇文泰

孝闵帝宇文觉

明帝宇文毓

武帝宇文邕

宣帝宇文赟

静帝宇文衍

隋文帝杨坚

隋炀帝杨广

隋恭帝杨侑

隋秦王杨浩

隋越王杨侗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唐中宗李显

唐睿宗李旦

南周(武周)

南周则天大圣皇帝武曌【武则天】

唐朝复辟

唐中宗李显

唐殇帝李重茂

唐睿宗李旦

唐玄宗李隆基

唐肃宗李亨

唐代宗李豫

唐德宗李适

唐顺宗李诵

唐宪宗李纯

唐穆宗李恒

唐敬宗李湛

唐文宗李昂

唐武宗李炎

唐宣宗李忱

唐懿宗李漼

唐僖宗李儇

唐昭宗李晔

唐哀帝李柷[chù]

渤海国

渤海高王大祚荣

渤海武王大武艺

渤海文王大钦茂

渤海前废王大元义

渤海成王大华兴

渤海康王大嵩璘

渤海定王大元瑜

渤海僖王大言义

渤海简王大明忠

渤海宣王大仁秀

渤海宁王大彝震

渤海雍王大虔晃

渤海厉王大玄锡

渤海赧王大玮瑎

渤海后废王大諲撰

五代十国

五代

后梁

太祖朱温

郢王朱友珪

末帝朱瑱(朱友贞)

后唐

*太祖李克用

庄宗李存勖

明宗李亶

闵帝李从厚

末帝李从珂

后晋

高祖石敬瑭

出帝石重贵

后汉(包括北汉)

高祖刘暠

隐皇帝刘承佑

湘阴公刘赟

世祖刘旻

睿宗刘钧

少主刘继恩

英武帝刘继元

后周

太祖郭威

世宗柴荣(郭威义子,实为郭威妻子柴皇后的侄子,过继之后改名“郭荣”,所以有些史书中也写作“郭荣”)

恭帝柴宗训(有些史书中也写作“郭宗训”)

十一国

吴越

太祖钱鏐

世宗钱元瓘

成宗钱弘佐

忠逊王钱弘倧

忠懿王钱弘俶

闽国

太祖王审知

嗣王王延翰

惠宗王延钧

康宗王昶

景宗王曦

殷帝王延政

荆南(南平)

武信王高季兴

文献王高从诲

贞懿王高宝融

荆南侍中高保勖

荆南侍中高继冲

南楚

武穆王马殷

衡阳王马希声

文昭王马希范

前废王马希广

恭孝王马希萼

后废王马希崇

南吴

太祖杨行密

烈宗杨渥

高祖杨渭

让帝杨溥

岐国

忠敬王李茂贞

桀燕(杰燕)

桀王刘仁恭

燕王刘守光

南唐

烈祖李升

元宗李璟

后主李煜

南汉

*烈宗刘隐

高祖刘岩

殇帝刘玢

中宗刘晟

后主刘鋹

前蜀

高祖王建

后主王衍(王宗衍)

后蜀

高祖孟知祥

后主孟昶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世宗耶律阮

辽穆宗耶律璟

辽景宗耶律贤

辽圣宗耶律隆绪

辽兴宗耶律宗真

辽道宗耶律洪基

天祚帝耶律延禧

西辽

辽德宗耶律大石

感天后萧塔不烟

辽仁宗耶律夷列

承天后耶律普速完

辽末帝耶律直鲁古

辽恭帝耶律屈出律

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宗赵炅(赵光义、赵匡义)

宋真宗赵恒

宋仁宗赵祯

宋英宗赵曙

宋神宗赵顼

宋哲宗赵煦

宋徽宗赵佶

宋钦宗赵桓

南宋

宋高宗赵构

元懿太子赵旉

宋孝宗赵眘

宋光宗赵淳

宋宁宗赵扩

宋理宗赵昀

宋度宗赵禥

宋恭帝赵显

宋端宗赵昰

宋帝昺赵昺

西夏

*太祖李继迁

*太宗李德明

景宗李元昊

毅宗李谅祚

惠宗李秉常

崇宗李乾顺

仁宗李仁孝

桓宗李纯佑

襄宗李安全

神宗李遵顼

献宗李德旺

末帝李睍

金太祖完颜旻(完颜阿骨打)

金太宗完颜晟

金熙宗完颜亶

海陵王完颜亮

金世宗完颜雍

金章宗完颜璟

卫绍王完颜永济

金宣宗完颜珣

金哀宗宛颜守绪

金末帝完颜承麟

元(孛儿只斤氏)

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

元睿宗(监国)孛儿只斤拖雷

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

马乃真后(称制)

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

海迷失后(称制)

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

元世祖(薛禅汗)孛儿只斤忽必烈

元成宗(完泽笃汗)孛儿只斤铁穆耳

元武宗(曲律汗)孛儿只斤海山

元仁宗(普颜笃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元英宗(格坚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

元文宗(札牙笃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剌

元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元惠宗(乌哈图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元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

元益宗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

明太祖朱元璋

明惠帝朱允炆

明成祖朱棣(庙号初为明太宗)

明仁宗朱高炽

明宣宗朱瞻基

明英宗朱祁镇

明代宗朱祁钰

明宪宗朱见深

明孝宗朱佑樘

明武宗朱厚照

明世宗朱厚熜

明穆宗朱载垕

明神宗朱翊钧

明光宗朱常洛

明熹宗朱由校

明思宗朱由检

李自成,年号永昌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安宗朱由崧,年号弘光

绍宗朱聿键,年号隆武

昭宗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

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宣统)

太平天国

天王洪秀全

幼天王洪天贵福(原名:洪天贵)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年号洪宪。

注:

1、帝王后括号内为其在位时间,个别帝王有为王(太子或执政)和为帝的区别;

2、每一朝代的最前面的加*的帝王一般为第一代皇帝追封的帝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帝王。

附录:先秦帝王列表

上古时代

三皇

盘古氏

天皇氏

地皇氏

人皇氏

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女娲氏

神农氏

五帝

黄帝姬轩辕

少昊己挚

玄帝姬颛顼

帝喾姬夋

帝挚姬挚

唐尧伊祁放勋

虞舜姚重华

夏朝

大禹姒文命

太康

仲康

少康

不降

孔甲

桀帝姒履癸

商朝

成汤子天乙

太丁

外丙

中壬

伊尹

太甲(太宗)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中宗)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高宗)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纣帝)

周朝

西周

*周文王姬昌

周武王姬发

周成王姬诵

周康王姬钊

周昭王姬瑕

周穆王姬满

周共王姬繄扈

周懿王姬囏

周孝王姬辟方

周夷王姬燮

周厉王姬胡

周宣王姬静

周幽王姬宫湦

周携王姬余臣

东周

周平王姬宜臼

周桓王姬林

周庄王姬佗

周厘王姬胡齐

周惠王姬阆

周王子姬颓

周襄王姬郑

周王子姬带

周顷王姬壬臣

周匡王姬班

周定王姬瑜

周简王姬夷

周灵王姬泄心

周景王姬贵

周悼王姬猛

周敬王姬匄

周王子姬朝

周元王姬仁

周贞定王姬介

周哀王姬去疾

周思王姬叔

周考王姬嵬

周威烈王姬午

周安王姬骄

周烈王姬喜

周显王姬扁

周慎靓王姬定

周赧王姬延

周惠王姬杰

秦国

秦惠文王嬴驷

秦武王嬴荡

秦昭襄王嬴则

秦孝文王嬴柱

秦庄襄王嬴子楚

中国古代帝王都有哪些叫法、称谓?

中国古代历史中君主的称谓在不同的时期各有不同。在古代文献中,原始氏族部落的首领有“三皇五帝”的叫法。“皇”的本义是君主,“帝”则指天神。一般说法,“三皇”指的是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五帝”指的是帝少吴、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资治通鉴·三皇纪·五帝纪》)。伟大的中华文明就发端于神秘朦胧的“三皇五帝”时期。

王“三皇五帝”之后的夏、商、周三朝君主在位时皆称“王”。甲骨文中最初王字作“”形,到了商代第25位王祖甲时,因以冠冕示王位之尊崇,甲骨文中王字上又加了一横,写作“”。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了周王朝,周王又称“周天子”。周朝实行分封制,裂土封国71位诸侯。这些诸侯各以所封爵位称公,称侯,称伯等。所封诸侯中周王同族姬姓53国,姜姓12国,其他姻亲、功臣数国。春秋末期,周室衰微,列国并峙,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进入战国时期,诸侯坐大,乃至战国七雄时,各国君主皆称王。

皇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在推行各项改革的同时,秦始皇认为:“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自此王的称呼也改变了,《资治通鉴·秦纪》中记述这一变革时认为:①秦始皇自以为功德高于三皇五帝,所以从此君主称之为皇帝。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对百官的命令,今后称之为“制”,对百姓万民的命令。今后称之为“诏”,皇帝自称为“朕”。“朕”本义原为“我”、“我的”,并无贵贱之分,自此为皇帝专用。③为维护皇权的延续,秦始皇称“始皇帝”,以后继承者按顺序称“二世”、“三世”,幻想至于万世。“乃今皇帝,一家天下”,永为天下主宰。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都被称为皇帝。

万岁皇帝被专称为“万岁”始于西汉。西汉初年,礼制未备,无君臣礼。刘邦在马上得天下,每每上朝都露出草莽本色。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功臣名将也是歌呼叫骂、拔剑击柱,毫无规矩。大臣叔孙通为此制定了一套礼仪制度,以维护天子的尊严。从此“自诸侯王以下莫不震恐、肃静”,“山呼万岁”。刘邦这才体会到做天子的滋味,感慨道:“吾今日知皇帝之为贵也。”从此“万岁”也专指皇帝。

陛下我国古代人们的观念中,皇帝的身份被神圣化,认为君主是天帝的代表,所以也称之为“天子”。另外,“上”、“圣上”、“皇上”、“陛下”、“今上”等,也是对皇帝的尊称。其中,“陛下”一说的“陛”,指的是宫殿的台阶,陛下指的是阶下的近臣、侍卫。这一称呼与皇帝的关系,东汉蔡邕有一个解释:“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陛下者而言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也如之。”也就是说,臣子有事不能直呼君主,必须让阶下的近侍转达。这种“因卑达尊”的吁请,后来演化成了对君主的一种尊称。

皇帝自称除了“朕”以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有“孤”、“寡人”、“余一人”等说法。

古代有多少位皇帝用武帝称号

  历代武帝称号的共有十八人。

  ▪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 -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 晋武帝:司马炎(236~290),字安世。晋朝开国皇帝。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

  ▪ 东晋武帝:司马曜(362—396),字昌明,晋简文帝牛昱第六子,李陵容所生,372年至396年在位,东晋的第九任皇帝。

  ▪ 后秦昭武帝:姚苌(330-394),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梁家营村红崖)人,羌族。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384-393年在位。姚苌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

  ▪ 成汉武帝:李雄(274~334),十六国时期成汉的建立者。字仲雄。

  ▪ 后赵武帝:石虎(295年—349年),字季龙,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中,后赵的第三位皇帝。庙号太祖,谥号武帝。石虎是后赵开国君主石勒的侄儿。

  ▪ 宋武帝:刘裕(363.4.16—422.6.26),字德舆,小名寄奴。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大政治家、大改革家、卓越的大军事家、统帅。

  ▪ 北齐武成帝:高湛(537年-569年1月13日),小字步落稽,北齐神武帝高欢第九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同母弟,母武明皇后娄昭君,北齐第四任皇帝,561年-565年在位。

  ▪ 南齐武帝:萧赜(440年—493年),字宣远,齐高帝萧道成长子,母刘智容。南朝齐第二任皇帝(482年-493年),病死,葬景安陵。年号永明。

  ▪ 南梁武帝:萧衍(464-549),汉朝相国萧何的后裔,寿86岁,是秦始皇以来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长寿皇帝,仅次于清朝的乾隆——但是乾隆是老死的,他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活活饿死的皇帝。

  ▪ 魏宣武帝:元恪(483年―515年),北魏孝文帝元宏次子,母文昭皇后高照容[1],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八位皇帝,499年—515年在位。

  ▪ 魏道武帝:拓跋珪(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鲜卑族,南北朝时期北魏开国皇帝。

  ▪ 魏太武帝:拓跋焘(408年—452年),字佛狸,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明元密皇后杜氏,北魏第三位皇帝(423年―452年在位)、政治家、军事家。

  ▪ 陈武帝:陈霸先(503-559),字兴国,汉族,南朝陈吴兴下若里(今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人,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

  ▪ 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字祢罗突,鲜卑族人,他当了十八年皇帝,死时仅三十五岁,著名的军事家、统帅,杰出的皇帝。

  ▪ 南明定武帝:朱本铉(公元1630-1664年),明朝宗室,袭封为韩王,被李自成部将拥立为皇帝,在位18年,1664年死,死因,葬处不明。

  武帝: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为谥号。 刚彊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 威彊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 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夸志多穷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穷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