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子路曾西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原文和译文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1413

子路曾西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原文和译文

http://tdz.cdsyz.com/y/Soft/Class2/200411/123.html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题解〕

本文选自《论语·先进》,题目是后加的。本文记述了孔子与四位弟子的一次谈话。文中既 表 现了弟子们各自的志向和不同的性格,也表现了孔子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从中可以看 出孔子教育学生的目的和方法。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①。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居则曰

孔子的徒弟子路的简介

子路是指孔子的弟子仲由,其简介如下: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仲村镇)人,“孔门十哲"之一,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仲由出身卑微,靠劳作维持家庭生活,后来通过孔子的引导,仲由自己请求成为孔子的弟子。他比孔子小9岁,也是侍奉孔子时间最久的弟子,深得孔子的器重。

公元前480年,子路在卫国权臣孔悝的手下做官,听到政变的消息,急忙往城里赶。于是单枪匹马进城,准备救出孔悝。子路和蒯聩的人搏斗起来。子路人单势孤,受了重伤,帽子上的缨也断了。子路说,君子在临死的时候,帽子要端正。他用尽全身力气,整理好衣服和帽子,平静地等待死亡。

扩展资料:

子路一生的主要品格有以下2个:

一是无宿诺。意谓子路答应今天兑现的事情,决不拖延到明天。孔子对子路忠心不二、讲信义的品性深有了解,曾断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二是为亲负米。子路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提现了子路的为人十分孝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仲由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表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想说明什么道理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的名篇。其主要内容是记述孔子诱导学生畅谈个人志向及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文章先是叙述孔子启发学生言志,然后是四个学生分别谈志。在孔子的开导下,子路“率尔而对”,直言其志,表示他可以领导一个夹在大国中间、地理环境不好的“千乘之国”,三年之后,他坚信可以做到外抗强敌,内拯饥馑,而且还可以使那里的人们懂得道德礼法。由于子路毫不客气地把他的雄大抱负吐露出来,显得过于自信和率真,所以引起夫子“哂之”。曾晳听到孔子询问,“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发言表示不愿求仕,向往一种投身于大自然的恬静生活。孔子由衷地发出了赞叹,给予曾晳以赞许,“我与点也”。当冉有和公西华两人谈志时,孔子却没有丝毫表示。即使在最后曾晳问志时,孔子也没有明确的回答。在众多的分析和评价文章中,当涉及孔子对几个弟子的评价问题时,都认为是批评了子路,表扬了曾晳,赞同了冉有和公西华。对子路和曾晳,因为文章中已有明确的描述,历来歧义不大。但是对冉有和公西华两人,笔者认为当有疑问:因为在孔子对其二人的态度在文章中既没有正面表述,也没有其他相关描写,那么我们凭什么要说孔子对冉有、公西华是赞同的呢?不少文章在表达“赞同”主张的时候,所持的理由也仅仅是说冉有、公西华二人的发言非常谦虚,因此孔子对此表示赞同。显然这种推论是盲目的、片面的。冉有、公西华二人是谦虚吗?如何认识和看待冉有、公西华二人的谦虚呢?这些问题没搞清,就断言孔子对其二人是赞许的,未免有些牵强和武断。因此笔者想借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就教于各位行家。

首先我们来看冉有和公西华两人是不是谦虚。文章中冉有表示:“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则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一个说自己只可以治理小的国家,并只能足民,而礼乐教化,则要等君子来做,自己不行;一个说自己无能,愿意学习,只能做祭祀、会同时的小司仪。孤立地、表面地来看,这两段话的言辞语气确实谦逊,神态也属谨小慎微。但是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象,更不能孤立片面。如果联系全文和其他有关材料进行深入分析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谦虚,并不是真正的谦虚,更不能和美德等同。第一、他们所谈同子路、曾晳一样,都是自己真实志向和实际能力的如实表达。在《论语•公冶长》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这段话说的是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治国能力的评价。作为自己主要的弟子,孔子对他们的了解应该是准确的。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冉有、公西华的所讲也就是实话实说。既然是实话实说,那就没有什么谦虚可言了。都是如实讲出自己的志向,为什么要说子路不谦虚,而冉有、公西华谦虚呢?至于说言辞语气的谦恭,那只能说是语言表达上的技巧。而“会说话”和谦虚不能当做一个概念。第二,谦虚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良好的品质,自觉的修养。真正的谦虚是要真心流露,不事张扬,绝对不能是出于某种动机、要达到某种目的的刻意表现。然而从文章描写的情况来看,冉有、公西华二人却显然属于后者。联系文章中的具体情形,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冉有、公西华的发言明显受了孔子哂笑子路的影响,或者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他们要接受子路的教训,想用这种谦恭的态度去讨孔子的喜欢。如此工于心计和刻意表演,显然已不能以谦虚来论,而只能说是一种虚伪了。

然后我们再来看孔子的态度。和对子路充满善意的“哂笑”,对曾晳由衷的赞许不同,孔子对冉有和公西华两人的态度是不置可否。如果说没有表态也是一种表态的话,那么这种不表态的表态显然只能有两种解释:一是对二人的发言不满意,但又不好直接表达,所以只好不置可否。二是对二人的发言没有表态的必要,所以也就不置可否。但不管是哪种意思,不置可否的态度和对二人表示赞同之间显然缺乏必然的联系。

接受子路受到哂笑的教训,刻意采取低调的姿态,是冉有、公西华两人逢迎取悦老师的如意打算。对他们二人了如指掌的孔子,不可能看不明白他们的用心何在。《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记载:“冉求字子有,仲弓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岁。有才艺, 以政事著名。”虽然典籍中对公西华的记载不多,但能位列孔子弟子,并能与子路等同坐谈志,其志向、表现也应同他们一样。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样两位以政事著名的人,其内心的抱负和志向决不应该像他们所谈的那样。因此,孔子当时之所以不置可否,除了认为其志向不用评论之外,更多的应该是对其目的、动机的否定。因为听到他们两人言不由衷的谈志之后,孔子不好直接当面揭穿,而只能借不置可否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如果是对二人表示赞同的话,从来不放过任何可能对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和嘉奖的教育家孔子,是不可能如此反应的。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曾晳问志时孔子对冉有、公西华的评价。这是全文中唯一对冉有和公西华进行正面表态的文字。因为对冉有和公西华的评价意义相同,所以我们就以对冉有的评价为例来进行分析。对冉有,孔子说“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这句话用我们今天的意思来说就是:难道冉有讲的就不是治理国家的事吗?小国难道就不是国家吗?虽然孔子是用反问句的形式来说的,没有正面表达他的意思,但我们联系全文来看,还是能读出这样几个明确的信息:① 冉有的志向也是治理国家。② 小国也是国,治理小国也是一种大志向。③ 冉有同子路一样,内心里面也有很大的志向和抱负,并不像他说的那样无所作为。这样的三层意思表明,孔子不仅非常清楚冉有、公西华二人的内心所想,而且特意指出二人心口不一。这些想法不向当事人明确表达,而对曾晳吐露,就再次充分表明了孔子对冉有、公西华二人的态度不是赞同,而是不满。

对孔子态度的上述分析,我们还可以从孔子一生所积极倡导的道德风范和做人标准中找到佐证。我们知道,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君子教育,反对虚伪做作和曲意逢迎。他所主张和宣扬的君子标准,除了高尚的品德,出众的才华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做人要正直诚实。在《论语•学而》中孔子曾晳说过一句有名的话:“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就是:凡满嘴讨人喜欢的话、满脸逗人喜爱的神色的人,仁德是不可能多的。这明确地表明了他对虚假逢迎的反对。同样是这句话,在《论语•阳货》中又被重复了一次。在《公冶长》中孔子又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由此可见,孔子对有意做出谦恭的姿态,以达到讨好他人目的的做法是极其不满意的。正因如此,文章中孔子才会对冉有、公西华有不置可否的态度。

我们说孔子不喜欢冉有和公西华还有另外的理由。一是孔子对子路的态度。子路在《论语》中始终都是一个心直口快、坦诚直率的人。他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之一,孔子理想落空想乘船出海时所带的唯一人选就是子路。由此可见孔子是非常欣赏和喜欢子路这种性格的。这也正是文章中孔子虽然哂笑了子路,但却明显表露出宽容和善意的原因。二是孔子对冉有的批评。据《论语》记载,冉有曾不止一次受到过孔子的批评。最著名的一次是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当冉有为季氏攻打颛臾进行前后矛盾、心口不一的狡辩时,受到孔子前所未有的严厉斥责。孔子愤怒地说:“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一个“疾夫”表明了孔子对不诚的痛恶。根据上面的分析,再结合文章的具体描写,该如何认识冉有、公西华二人的谦虚,以及孔子对他们的态度,应该是非常清楚的事情。

在众多的评论分析中,人们对这篇文章的文学情味和人物性格的描写曾给予了评价和肯定,毋庸置疑,这些都是文章的精华和重要的方面。但是冉有、公西华的表现,孔子对他们的态度,不仅关系到对孔子政治思想的理解,更体现着孔子的道德标准和做人原则,因此重新分析冉有、公西华的表现,正确理解孔子对二人的态度,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更好地把握孔子的思想核心,其意义非常重大。

子路曾西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译文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

曾皙:姓曾,名点,字皙

侍坐:学生坐在一起陪伴老师。古代臣子在一旁陪伴国君,晚辈坐在一起陪伴长辈叫侍坐。

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

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我比你们年长了一天两天的,别人不任用我了。你们经常说:'人家不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请你们从政),那么你们采用什么措施呢?"子路急忙回答道:"(一个拥有)千辆战车的中等国家,夹处在几个大国之间,别国把战争强加给它,上天又在兵灾之后降给它饥荒之灾,如果让我来治理这个国家,等到过了三年,可以使人民个个都有勇气,并且知道做人的道理。"

孔夫子微微地笑了一笑。(又问):"求,你的如何?"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来治理这个国家,等到过了三年,可以让这个国家的百姓宝富足。至于如何搞好礼乐只能等待贤人君子来干。"

(孔子又问西华):"赤,你的志向如何?"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我能够做好某件事情,但是我愿意学着做好某件事。不论是诸候祭祀祖先的事,也不论是诸候会盟、朝见天子的事,我希望能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作赞礼和司仪的人。"

(孔子又问曾晢):"点,你的志向怎么样呢?"

曾晢弹瑟的声音渐渐弱了下来,"铿"地一声停了。他把瑟放下,挺腰直跪,回答孔子说:"我的志向跟他们三位说的不同。"

孔子问道:"有什么妨碍?不过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啊!"曾晢回答说:"暮春的时候,夹衣已经穿得住了。我愿意和五六个万年男子,六七个少年。在沂水中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孔子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赞成曾晢的志向啊!"

子路、冉求、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晢留在后面。曾晢说:"那三位同学的发言怎么样?"

孔子说:"只不过是各人谈谈志向罢了。"

曾晢说:"老师为什么要讥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他出语不谦让,所以我要笑他。难道冉求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候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候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候'小相',那么谁能给诸候做'大相'呢?"

子路的学问如何?

孔于曾评价子路:“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有人以为这是单纯评论子路的学问,但我觉得这一评价包括的涵义更加广泛。它说明子路尽管经过孔门的洗礼,但身上的野气始终未能脱除干净,故孔子说他只是“升堂”,而始终未能“入室”,即子路始终未能成为儒雅君子。但人需要有个性,伉直好勇恰恰是子路人性中最闪光的地方。子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的重友朋、讲义气,以及在卫国动乱中勇于喊出“食其食者不避其难”,从而为国家冒死拼杀殉道尽忠的舍身取义精神,所有这些,皆与其伉直好勇性格息息相通。 路不仅性格独异,而且还有着政治方面的杰出才干。孔子设案授徒,辟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而子路是政事科之优异者。《论语》有不少篇章提到他同孔子讨论政治方面的问题,如《论语·子路》:“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不倦’。”由于热心政治,关注社会政治问题的学习和研究,使得子路在政治方面的才能大有长进。对此孔子不止一次地予以称道,比如称赞子路:“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意谓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子路可以充当管理兵役的长官。孔子还向季康子推荐子路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子路果断干练,不拖泥带水,从政不成问题。孔子还称赞子路:“可谓具臣矣”,言子路已经具备做臣僚的素质了。从政治实践看,子路曾数度做官:曾为季氏宰,曾做过卫国蒲邑的大夫,曾做过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可以说子路是学而优则仕的典范,是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学以致用优良学风的践履者。

麻烦解答一下“孔子对曾皙两个问题的详略不同的回答,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学态度”这个问题,是《子路曾...

因材施教!

子路的回答是符合自身特点,勇猛、直率,还有点小可爱!治理军队,雄霸一方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孔子的笑,不是笑仲由说大话,而是笑仲由的莽撞脾气,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是要追求礼制的,讲究以“礼”治国,尤其是周礼,那才是王道之治,仲由的强军勇士,只不过是霸道的一种而已。

对于冉有的回答,孔子也是不满意的,尽管没有明确回答出来,但我们从“吾与点也”能窥其一斑。尤其是“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显然是没有实现王道之治的信心嘛!事实也是这样,冉有做了季氏宰,对季氏还是恪尽职守的,甚至为季氏敛财,让孔子愤怒,号召弟子擂而攻之。但冉有还是为孔子的归鲁做出了最大的贡献的。

对于公西赤,他就是一个外交的料,《论语》中有记载他出使的言论的。

曾皙,我以前曾说过,他是属于道家隐士派的人物,近似于“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的,是与“大同”思想相近的。

时间关系,浅谈到这里,如有疑问,提供探讨!

标签: 西华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