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了再度垂帘听政,生生扼杀了大清国一位杰出皇帝,他是谁?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头条1002

我们都知道在清朝历史中出现了多次皇权真空期,而导致这种皇权真空的核心人物就是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正是因为这个孤芳自傲,自以为是的女强人,所以大清国逐步走向了灭亡。那么,慈禧究竟干了什么才让皇权出现了真空,她又是如何葬送了满人的江山的,本文主要以解密光绪,来分析大清王朝衰亡的主要原因。


剧照慈禧


(一)、皇权出现真空的起因


1861年8月22日,大清国第九位皇帝,咸丰帝在热和承德避暑山庄去世,在位11年,享年31岁,庙号文宗。1861年年仅6岁的爱新觉罗·载淳即位,改年号为同治。小同治即位时只有6岁,皇权自然而然就落到了他的亲生母亲慈禧手里,于是慈禧太后的第一次垂帘听政生涯就这样顺其自然地开始了。


在同治帝没有亲政之前,清廷主要大权握在慈禧太后手里,而慈禧太后又仰仗着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恭亲王奕欣、张之洞这几个才识卓著的重臣,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与捻军起义。一直到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才正式亲政,时年18岁。


洋务运动照片合影


同治帝亲政后重用了恭亲王奕䜣,创办了洋务运动,引进了很多西方的科技技术,并学习西方文明的资本主义,开启了一场封建皇权自我营救的一场迎新晚会。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清朝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才得以复苏,渐渐走向繁荣昌盛。


但是,同治帝亲政还不到两年就在1875年1月12日这一天,死于紫禁城养心殿,时年19岁。同治帝死后,由于没有亲生子嗣,皇权出现了短暂的真空期。而最有可能继承同治皇位的有两波人,第一波就是享有直属皇权继承关系的溥字辈的溥侃与溥伦,溥侃年方4岁,而此时的溥伦才刚刚满月。第二波就是载字辈的两个人选,一个是恭亲王奕䜣的儿子载澄,年方17岁;另一个是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湉,年方4岁。


大清江南制造局照片


(二)、载字辈与溥字辈的皇权竞选


溥字辈的两个人选是咸丰皇帝的哥哥奕纬死后,咸丰帝为了不让哥哥奕纬绝后,就从旁支的载字辈里面选择了载治过继给了奕纬为子嗣。载治生下的两个儿子便是溥侃与溥伦,从血缘关系上来讲溥伦与溥侃不属于皇家直属血脉,但是从辈分关系上来讲溥字辈的两个人选是皇权的直属继承人。


再看看载字辈的两位继承人他们是六王爷恭亲王奕䜣的儿载澄,一个是七王爷醇亲王的儿子载湉。从皇家血脉远近关系中就能看出,载字辈的两位皇权竞选人比溥字辈的两位竞选人更有资格承继大统。所以皇位的继承人也就必须做载治和载湉两人中产生。


曾国藩照片


载治的靠山是恭亲王,载湉的靠山是醇亲王,而恭亲王奕䜣在朝廷立的威望是远远超过醇亲王的,当年恭亲王奕䜣联合慈禧太后发动的辛酉事变,罢免了八大辅政大臣的辅政权力,慈禧才能如愿垂帘听政。而且恭亲王奕䜣的才能卓著,已经得到了很多文武大臣的支持与拥护。


反观醇亲王就不一样了,他一生碌碌无为过着昏天暗地的腐败生活。按理说17岁载澄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可是,这些年恭亲王与慈禧太后却发生了很多摩擦,尤其是在举办洋务运动的决策上,两人斗智斗勇一直在暗中决斗。而现在慈禧掌握着皇位继承权的选拔权利,恭亲王的儿子载澄就被无情地排挤出了满清的权力中心。


张之洞照片


(三)、野史中的同治亲儿子的悲惨命运


根据野史记载,同治帝死时他的皇后阿鲁特氏已经怀孕,如果按照皇权的继承人来选,阿鲁特氏肚子里的这个孩子才是皇权的唯一继承人,前提是生下来的必须是个儿子。但是,慈禧知道此事后,却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要尽快确立出皇位的继承新君。所以阿鲁特氏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最终绝食而亡。


当然,这属于野史和民间流传说法,《清史稿》官方资料中没有显示有过这一档子事儿。但是,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推理、去猜想,如果阿鲁特氏当时的确怀有同治帝的龙种,而慈禧又不愿意尽早的退居幕后,是有可能逼迫阿鲁特氏自尽的。如果阿鲁特氏生下的是一位皇子,那么慈禧将会成为太皇太后,被逐出权力中心,而权力中心的接班人将会成为皇太后阿鲁特氏。慈禧会甘愿退居幕后颐养天年吗?


剧照慈禧


(四)、皇权最终的归属,导致了封建政权的再一次盛行


在经过多次的尔虞我诈之后,恭亲王奕䜣的儿子载澄被剥夺了皇权的竞选资格,理由就是因为慈禧太后觉得载澄已经成年,缺少帝王品质,难以驯化。这就是说慈禧认为皇帝应该从小就开始培养帝德、帝才,以后长大成人自然就会成为圣主明君。


而载澄已经年方17岁,不管他现在如何优秀,都缺少了帝王本该具备的德才,所以被慈禧联合众多大臣将载澄排挤出了权力中心。而四岁的载湉刚好适合帝王教化培养的年龄,所以载湉就成为了皇权的接班人,他就是大清国帝十一位皇帝“光绪帝”。


剧照慈禧与咸丰


慈禧之所以主张让载湉承继大统就是因为她不想放弃皇权,不愿意退出权力中心,因为只有载湉即位,她才能名正言顺的进行二度垂帘听政。事实上慈禧太后认为在整个大清国中,没有一个人能比她的统治才能更加优秀。所以本来就内忧外患的大清国就因为慈禧的一己私欲,才正式走向衰败。


剧照慈禧


(五)如果慈禧退出权力中心会是一种什么结果?


慈禧如果退出权力中心,由爱新觉罗·载澄即位,恭亲王奕䜣的身份就变成了太上皇,而恭亲王又极力主张兴办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文化,引进西方科技技术,大清国的命运有可能彻底改变。起码不会亡国,北洋水师就是洋务运动的最大产物。只不过在慈禧的统治下于甲午战争时期全军覆没,30余年的洋务运动结果毁于一旦。这对大清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转折,因为甲午战争后,大清国就正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了。


恭亲王奕䜣照片


​洋务运动虽然是清朝挽救统治的自救运动,但是这的确有效地改变了当时的国家面貌,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让大清国在这个时期受益匪浅。军民同心同德,自强求富,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等。所以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同治中兴”。但是,这一切的努力自我营救行动,被慈禧太后生生地扼杀了,才使大清国彻底走向灭亡。


参考文献:《清史稿》《中国通史》《清朝野史大观》《爱新觉罗宗谱》


相关文章

看嘉靖帝有多聪明:这就是权术

看嘉靖帝有多聪明:这就是权术

有了宋元的前车之鉴,明朝朱姓统治者们施行了绝对化的皇权专制。皇权专制使一些身怀雄才大略的皇帝能够大展拳脚,也让某些昏庸的皇帝独断专行肆意妄为。可惜的是,我国历史上身怀雄才大略的皇帝不多,昏庸糊涂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