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追夫人要改名?千年女尸该叫“避”?专家到底又发现了啥?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1255

若是要列举上世纪我国的重大考古发现,估计兵马俑、马王堆是大家张口就来的。而说起最令人感兴趣的,或许还当属辛追夫人。马王堆汉墓以及那副保存惊人的千年女尸,使大家对“辛追”这个名字印象深刻。说来耐人寻味,辛追夫人的知名度,早已远超其夫君,人们几乎全然忘了她老公叫啥了,而且也没啥兴趣想知道。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鼎鼎有名的历史人物,前不久却再次成了新闻人物,一度刷爆了网络。因为,此前有消息爆料出,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千年女尸的名字可能喊错了!


一文激起千层浪,“辛追”夫人要改名?

在2019年第41期的《三联生活周刊》上,有一篇《马王堆汉墓帛书,迟到的解读和颠覆》的文章。短短的几页纸介绍了湖南省博物馆、上海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等单位对马王堆汉墓帛书的整理研究工作的台前幕后,高度评价了2014年出版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这部书。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内容丰富,涉及医学、农学、天文历法等各个方面,对研究当时古人的思想文化、技术成果等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出土帛书中的医书部分《五十二病方》,这是迄今所见最早、最完整的古医方专著,从这就可以看出许多后世的医学分科、中医理念在汉代之初就十分发达了。


当然,在这篇文章中,也提出了一些马王堆帛书改变了以往认知的例子。比如裘锡圭先生通过对马王堆帛书里《老子》的手抄本释读发现应该是“道可道也”、“名可名也”,也就是说本意其实应解释为“道是可以言说的”、“名是可以命名的”。这些,都算是学界值得关注的新成果。


裘锡圭先生


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在段落后面又轻描淡写的插叙了一段:


“就在近日,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通过对更清晰的文物照片的研究发现,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墓主的名字并非辛追。文字学家通过对出土印章上字形的分析考证,认为一号墓墓主应该叫‘避’,此前是因为发表的照片不清楚,被误读成了‘辛追’。”


其实文章的主旨思想是“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价值比辛追女尸和素纱襌衣还要高,将颠覆前人对中华文化的很多误读”。但就是对辛追名字这么一说,在网上就炸开了锅。各路网友纷纷站队,对名字是不是叫“避”各抒己见,在娱乐风向的网络上多了几分学术和睿智的味道。


辛追夫人(为避免引起读者不适,已打码)


“辛追”改为“避”,并非不合理

因为原文中的信息有限,也并没有放更清晰的图片(压根连印章的照片也没有放)。由此引发了各个领域的爱好者、热心网友的旁征博引。依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很有可能是“避”,但人家绝对不姓“避”。


其实在官方的发掘报告1978年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对于该印的介绍为:


“方形,边长2.7厘米,阴文篆书‘妾辛□’三字,字长体横排,可能是死者的名章。”


而1982年的报告《马王堆汉墓》中表述为:


“刻有‘妾辛[追]’三字(后一字似为‘追’)”。


也就是说,因为原字偏旁笔画有残缺,所以最初存疑未释,这是种很严谨的做法。后来也只是推测作“追”。


引发争议的印章


本身最后一个字作“追”便是一种推测,况且根据汉印布局,三个字不会并列排布。而是前两个字、或后两个字占一半,剩下的字占一半。这是自战国时留下来的习惯。


例如下面这枚战国时期的“句丘关”印,“句丘”二字就跟“关”字布局一样大。所以说本来是两个字,看成三个字也是有可能的。


“句丘关”印文


有网友提出来了,如果不是两个字,而是一个字,那他未免占的地方太多,布局上分得太开。我们不妨看一下2001年出土于山东济南腊山西汉墓的这枚玛瑙印章。


左图为原印,右图为钤本


印文中的【女恶(注:此为一字,系统不支持特殊字体,后同)】字的两个部分就写得很疏朗。因此,“辛追”本是一个“避”字也并非没有可能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妾并不是小妾的意思。有些博主说辛追夫人是小妾,这种说法是不严谨的。男称臣,女称妾,在当时都是一种谦称。例如前面提到的“妾”墓,尽管该墓刚下葬就被盗了,但其规模宏大,修筑时还伴有用狗的祭祀活动,也遗留了一些精美的文物。发掘者依据文献等推测,这位“妾【女恶】”应该是一位列侯夫人。


“傅【女恶】 ”墓椁箱器物图


在考古资料中,“臣”的例子也有。现存南京博物馆的1991年江宁熟湖中学出土的“臣柱”木印,面还涂有一层金粉。尽管相关资料较少,但也可以推测墓主人并非一般平民。


“臣柱”印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辛追”还是“避”,都不是墓主的姓,而是私名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学术界关于马王堆汉墓的座谈会上,顾铁符先生就指出,凡汉印中“臣”、“妾”二字下所署均为名,而非姓。就拿上面那枚“妾【女恶】”的玛瑙印章来说,“【女恶】”就是墓主人的名。而姓,墓葬中同出的另一枚水晶印章印文“傅【女恶】”则说明了人家姓“傅”。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上世纪中旬广州动物园西汉墓出土的“臣偃”、“辛偃”两枚印,证明墓主男姓“辛”名“偃”。1974年长沙咸家湖西汉墓出土的“妾【女巽】”印和“曹【女巽】”印,证明墓主女姓“曹”名“【女巽】”。


左为原印,右为钤本


就此来看,若马王堆夫人名“避”也并不稀奇。从战国末期到汉初战乱较多,百姓取名也多祈求平安无恙。比如我们熟悉的霍去病。文献中也有许多叫“避兵”的人,如曹避兵、高避兵、霍避兵等。“避”灾“避”祸,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也是一种诉求。因而也可看做是读“避”的证据之一。


面对突然出现的“学术瓜”,我们不能急着“吃”!

有两句话或许大家有印象,一句是“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另一句是“历史是个打碎的花瓶,每一片都有它的解释”。的确如此,如今我们很难做到百分百的去揭露历史、还原历史,能做到的只是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根据材料反映的信息尽可能得去构想当时的情景。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


古代史,尤其是上古史材料本身就有限,所以往往会造成一个问题有多种观点。每个观点都有合理之处,你我互相谁也说服不了谁,这就是学术争论。而后随着新材料的问世,有可能有的观点就站不住了,也有可能有新的看法提出,这在学术界都很正常。比如青铜器铭文,就短短的几十个字,而且有许多也是“套话”。但就是剩下的部分,个别字的释读、断句等,都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全局的改变。


例如,国家博物馆的这尊戍甬鼎,铭文很清晰,但仅“王令宜子会西方于省唯反”就有许多种解释,主语归为谁?“宜子”还是“俎子”,“省”是地名还是“征伐”、“省察”?学术界就有多种看法。


戍甬鼎及铭文


回到辛追这件事上来,上述都只是推测,“避”可能性大,解释得通,并不意味着这就是言之凿凿,一锤定音的最终结果。因为我们也没有见到更为清楚的照片,这显然是关键证据所在。《三联生活周刊》的轻描淡写的确提供了一种看似可行的观点,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也确实是文字界很有话语权的研究重镇。


但是杂志本身并非严谨的学术刊物,文中既没有清晰照片附录又未交代详细的论证过程。这一切都还是我们脑海中的推敲而已,就如同我们听说动物园有老虎跑出来了,我们从相关监管、老虎习性等论证了一番觉得有可能,但到底有没有老虎跑出来显然是不能就此定论的。据说相关成果将在核心学术刊物《文史》中发表,我们也期待有严密、详实、符合学术规范、站得住脚跟的论证公布出来。


《文史》学术杂志


当然,这个具体化的问题,对于包括本人在内的“吃瓜群众”来说,都更像是条新闻,或者说是个“学术瓜”,改不改以及怎么改,都不会对我们的生活有多少实质影响。毕竟,更多的考古发现里墓主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事实上,我们应当学会独立思考,尤其是要在一些新观点甚嚣尘上时,做到不人云亦云,更不能为某些不同的观点吵得不可开交,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


总而言之,在没有见到正式论文之前,仅仅从只言片语的插叙出发,便急着给千年女尸更名改姓,显然是有些仓促的。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就当前所见的资料来看,无论是释读为“辛追”还是“避”,都是具有合理性的。这是材料限制的结果,也是学术研究中的正常现象。


您支持给辛追夫人改名么? (多选) 00% 支持 00% 不支持 00% 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