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用?没有文脉的支撑,你的家族“富不过三代”?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1021

俗话常说,“富不过三代。”回顾五千年茫茫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名噪一时、红的发紫的大家族,如“红顶商人”胡雪岩、《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等等,历史上这样湮灭的大家族数不胜数、不胜枚举。瞬间灰飞烟灭,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然而,在上下五千年历史上,也曾经存在着延续数百年的大家族,如曾国藩家族、梁启超家族、陈寅恪家族、钱钟书家族、冯友兰家族等,这些家族的血脉世代传承下来,可能因素有很多种,但这些家族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耕读传家”。



曾国藩说,“百战归来再读书。”他在与太平天国作战的时期,也基本上保持着每半月与儿子、兄弟等家庭成员保持一封长信的交流,在30年的时间里写了近1500封家书,被后人编成《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兄弟后裔部分杰出代表一览表


忠厚传家运,诗书继世长。得以延续数百年的大家族都是把读书作为陶冶性情、培育家风的文化密码。我们以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祖孙三代办学、兴学、治学为例。


陈氏家族第二代陈克绳创办陈氏家塾——仙塬书屋。拨立田租定膏火卷资。光绪十年(1884),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辞官返乡,捐资在凤竹堂对面的山坳建家塾,取名“义学”,供本姓和旁姓子弟读书。1900年,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挈眷定居金陵,先在家里办家塾,三年后再将家塾扩大为一所小学,名“思益小学”。从仙塬书屋到四觉草堂到义学再到思益小学,陈氏家族自办教育已有120余年历史。


陈宝箴老宅


学生有陈家子弟,亲戚俞家、喻家子弟,还有茅以升、茅以南兄弟、宗白华、周叔弢等。此时陈三立的八个子女除长子陈衡恪已成家未入家塾读书外,次子陈隆恪、三子陈寅恪、四子陈方恪、五子陈登恪、长女陈康晦、次女陈新午、三女陈安醴都曾在家塾和思益小学读经诵史,习书学画,打下了深厚的文史根基。先生有柳诒徵、陶逊、王伯沆、周印昆、萧稚泉等,都是学问一流的名师。


陈寅恪


家族数代人文化的积淀,书香的熏陶,品德的培养,造就了陈寅恪这样一位我国现代史学界的一代宗师。他学识渊博,精通历史学、古典文学和佛学等。通晓十余种外语,尤精于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古文字的研究。他关于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唐代和清初文学、佛教典籍的学术成就,为国内外学术界所推崇、研究,被誉为“义宁之学”。



文章千古事,仕途一时荣。在曾国藩、陈寅恪、梁启超、钱钟书等人的家族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要么把耕读传家作为延续良好家风的手段,要么兴办“义学”、“家塾”作为书香之家的支撑。张兆和四姐妹的父亲张冀牗是民国著名教育家,1921年创办私立苏州乐益女校。张家的藏书之多、之杂、之新,在苏州是有名的。


沈从文和张兆和夫妇


张家长女元和曾回忆说:“父亲最喜欢书,记得小时候在上海,父亲去四马路买书,从第一家书店买的书丢在第二家书店,从第二家买的书丢在第三家书店……这样一家家下去,最后让男仆再一家家把书捡回来,我们住的饭店的房间中到处堆满了书。”苏州的闹市观前街上,有两家规模较大的书店,老板伙计都与张家很熟悉。平时书店进了新书就整捆地送到家里,逢年过节由管家结账。


在这些文化大家族的庭院里,有的有一座藏书楼,或者藏书阁。一座藏书楼,代表着这个家族的沉浮往事,也是这个家族历史和文化精神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作为历史的载体和文化的符号,藏书楼成为家族一代文风的见证,她陶冶了一方士子,传承了一方文脉。


宁波天一阁藏书楼


项城莲溪书院的教授在当时富有盛名,其中最大的儒家门第夏府有“夏氏连英”之称,同时夏府也是莲溪书院教授历史最久儒家门第。夏府曾藏书十数万卷,立著修书不下千余。与夏府渊源颇深的张镇芳家族其祖上以耕读传家,曾于虹阳铸书楼,藏经史等书万卷。


家学的渊源,丰富的藏书,为父子、兄弟、祖孙之间或家族成员之间,甚至于一个地方读书人、知识分子之间相互熏陶、培养、提携提供了基础条件,形成了一派文化研究的特殊群体。文化名人、科学大师扎堆而生,有的兄弟姐妹都是文学大家、文化名人,有的祖孙几代风骚文坛几十年,有的大家、大师故乡相聚甚近,这些现象背后有很多值得我们回味和深思的东西。


19世纪末20世纪初,湖南省湘潭县中路铺镇南岳衡山支脉晓霞山石潭坝乡菱角村长塘组,这是一个不到10户人居住的小村落,曾诞生了为我国文化、科学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的黎氏八兄弟,人称“黎氏八骏”,黎锦熙、黎锦晖、黎锦曜、黎锦纾、黎锦炯、黎锦明、黎锦光、黎锦扬。


黎锦熙、黎锦晖、黎锦曜、黎锦纾、黎锦炯、黎锦明、黎锦光、黎锦扬


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的“冯氏三兄妹”也同样令人称赞。冯友兰、冯景兰和冯沅君,哥哥冯友兰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弟弟冯景兰是著名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妹妹冯淑兰(沅君)是著名文学家和文学史家。冯氏三兄妹的父亲冯台异去世后留下许多藏书及家产1200余亩土地,母亲吴清芝就担负起教育子女的重任,用家产在本村自办小学,聘请教师,并亲任校长,凡村中冯氏子弟一律免费入学。


冯友兰、冯景兰和冯沅君



“大师成群地来”。这是近代史上一些先哲们立足于国学文化、精研异族文化,汲取域外智慧、开拓本土资源,仿佛是当时人才成长、学术转型的一条规律。


旧时,不少大家族非常重视私塾授业,家学秉承,让子弟从小受到严格的人品、国学教育。确立根基再送至新学堂去,再进一步自费或公费留洋。眼界得以开拓,思维由此更新,传统国学与现代学理、方法相结合,于是群贤出世。


中国四大书院之白鹿洞书院


文脉,一种文化的脉络,一个国家、一个地域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文脉的传承,启迪人的心智,提升人的文化素质,活跃当地的学术文化氛围。一个地方名人辈出,则说明这个地方文化氛围浓郁,文脉传承没有断代。


五千年历史长河里,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比比皆是,别说五世,有的三世,有的甚至一代而绝。而书香门第绵延数代的屡见不鲜。


古代学子的郎朗读书声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权力、金钱的拥有往往无凭无据,或许幸运了就拥有了,不幸运了就失去了,而德行、文化的传承才是历久弥新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