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陈与义,陈与义的诗歌被称为什么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921

陈与义的诗歌被称为什么

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陈师道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他的诗被称为“后山体”,与黄庭坚的“山谷体”并称,是典型的宋诗。陈与义虽名列三宗之位,可作诗并不墨守江西派的成规,他才情颇高,能参透各家而融会贯通,创造出“简斋体”诗的新风格。杨万里的诗被称为“诚斋体”。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和要求,完成赏析。 伤春 宋·杨万里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1)不相同,杨诗是处于病中和愁中而无心去欣赏春天的美景;陈诗是因为朝廷昏庸无能,节节败退,自己年华早逝,苦心孤诣却无人能解而伤感。
(2)①比喻夸张抒写自己年华早逝,无力回天一颗真心无人能解的愁苦;
   ②“乐景写哀”诗中通过年年盛放的灿烂春花寄托自己对于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国家复兴的希望次次破灭的悲哀。感时抚事,慷慨激越,寄情遥深,把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融合在一起,突过古人。(意思对即可)

每岁烟花一万重出自什么诗

伤春 陈与义(宋代) 庙堂无计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峰。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陈与义的早行翻译

一、译文

露水降落,我穿着厚厚的毛衣还感到丝丝的寒意;仰望天空,北斗星横斜着分外光明。

孤单单地,我半醒半睡地过了座小桥,耳边传来稻田深处唧唧虫鸣。

二、原文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三、出处

《简斋集》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简斋集》共十六卷,包括赋、铭一卷,诗、词十五卷。陈与义的诗,前期多为流连光景之作,以明净的诗句描写春光、秋雨、夏日等,表现个人生活情趣。

南渡以后,诗中出现了较多感怀时事的作品,如《次韵尹潜感怀》慨叹金人入侵而国中无人;《伤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逃跑,和勉励爱国将领勇敢战斗;《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牡丹》等诗,也是伤时抚事之作。

二、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就表现在诗人通过触觉、视觉和听觉的交替与综合,描绘了一幅独特的“早行”(甚至可以说是“夜行”)图。

读者通过“通感”与想象,主人公在马上摇晃,时醒时睡,时而睁眼看地,时而仰首看天,以及凉露湿衣、虫声入梦等一系列微妙的神态变化,都宛然在目;天上地下或明或暗、或喧或寂、或动或静的一切景物特征,也一一展现眼前。

三、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公元1113年(政和三年)进士及第,累迁太常博士。绍兴(1131—1162)年间,历任兵部员外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湖州,擢翰林学士、知制诰。

公元1137年(绍兴七年),拜参知政事,次年以疾卒,年四十九。《宋史》有传。长于诗,创简斋体。方回认为陈与义继黄庭坚、陈师道之后,并为“江西诗派”之三宗。有《简斋集》十卷,《无住词》一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早行

陈与义的古诗

《襄邑道中》

宋代: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代: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登岳阳楼二首》

宋代: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咏牡丹》

宋代: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春寒》

宋代: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标签: 被称为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