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女主内、男主外"的思想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1529

武则天"女主内、男主外"的思想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性皇帝,在背后有着很多的流言蜚语,有人说,武则天心狠手辣,心机很深,为了独揽大权,不择手段。也有的说她,才识过人,政治能力卓越。


但是在武则天统治的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格局都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普通女性都被束缚在家庭里,不能参加社会工作,不能享有参政的权利。


武则天坚持"女主内、男主外"的思想。武则天主政期间虽然通过采取主持先蚕礼的措施提升女性社会地位,但这些措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没有突破"女主内、男主外"的分工体系,广大女性仍被束缚在家庭中,不能解放出来投身社会工作。


先蚕礼是中国古代由皇后主持的最高国家祀典,行于每年季春三月。与皇帝主持的籍田礼相对应,皇后率领内外命妇在典礼中祭祀先蚕,也象征性地采桑、喂蚕,主要是鼓励天下妇女养蚕织布。


武则天在二十八年的皇后生涯中,先后四次亲自主持先蚕礼,自然有利于体现女性养蚕织布的重要意义,肯定女性的重要经济贡献,从而推动社会上对女性劳动的认同。


但也应当看到,先蚕礼在提升女性地位方面作用是比较有限的,因为女性养蚕织布是男耕女织生活模式的重要内容,而男耕女织正是标准的"女主内、男主外",所以这项典礼实际上是在赞扬女性的家内劳动,高度肯定女性传统上的"内人"的角色定位。


武则天的先蚕礼的亮点在亲自主持上,因为这项国家典礼名义上由皇后主持,但实际上许多时候是由有司代行,皇后较少亲祭。而高宗显庆元年三月,武则天当上皇后仅五个月就亲祭先蚕,闪亮登场主持国家典礼,最重要的意义是在昭告天下臣民,她是一名显赫的女性国家领导人,而不是一个仅仅满足于管理后宫的普通皇后。


后来的几次先蚕礼也没有超出这个范畴,因此,宣示自己在政治上的强大存在,才是她打破以前皇后的惯例多次亲祭先蚕的主要动机,而这个典礼本身的含义则不是她要过多考虑的。


武则天推行提高女性地位的措施,主要着眼点不是改善当时女性的地位和生活,而是为了提高她自己的政治声望和争取更高的政治权力。


最能体现武则天提高女性地位的功利性的是,这些措施都是她担任皇后或者皇太后时推行的,她称帝后就没有再出台明显尊崇女性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