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和孙中山的渊源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766



《摘要》"创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是孙中山革命事业中的重大决策。黄埔军校的成立,实现了孙中山建立新型革命军队的构想,在中国军队与军校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一向主张以革命的手段来推翻反动势力的统治。在他早期领导的革命中,或是通过“联络会党”,由各会党首领举兵,或是在新军中灌输革命思想,为革命党所用。但无论会党还是新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军,也不属于革命党人。正如孙中山所说:“所用的军队,没有一种是和革命党的奋斗相同的。”辛亥革命失败后,在护法运动中,孙中山利用西南军阀北伐失败,正所谓“南与北如一丘之貉”。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变,革命事业遭受重大打击。孙中山从历次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若想革命成功必须有“明瞭党义之军队,方能服从本党之指挥,尤必须有信仰党义之干部,方能造成革命之武力”。




孙中山携夫人宋庆龄出席黄埔军校开学典礼、1924年6月16日




同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予孙中山很大感慨。他认为,俄国革命的阻碍和困难比我们要难得多,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有革命军人的奋斗。1918年,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提出“愿中俄两党团结合作,共同斗争”。1921年12月,孙中山在桂林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谈及建立一支革命军队以及一所培养革命军人干部的军校。1923年8月,孙中山组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党务和军事,参观各类军事院校,学习苏联红军的组织原则和教育制度。看到“俄国军队组织之方式。每团部有党部派——政治委员常驻参与主要任务,命令经其署名,方能生效。党员、将领及士兵者,皆组有团体,在其团部活动为主干,凡遇有困难勤务必由其党首负责躬先之”。 1924年6月16日,在黄埔军校成立典礼上,孙中山在致辞中提出:为什么有了这个学校呢?在他看来,中国革命13年来的失败,“就是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而创建黄埔军校,就是要以军校学生骨干为基础,成立革命军,以此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黄埔军校


“用这500人做基础,造成我理想上的革命军” “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人,诸君都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都担负得救国救民的责任,便要从今天起,先在学问上加倍去奋斗;将来毕业之后,组织革命军,……所以要诸君不怕死,步革命先烈的后尘,更要用这500人做基础,造成我理想上的革命军。有了这种理想上的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便可以大功告成,中国便可以挽救,四万万人便不致灭亡。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诸君都到这个学校内来求学,我要求诸君,便从今天起,共同担负这种责任。”这是孙中山对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寄予的厚望。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招生过程中,孙中山亲自发起并参与其中。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在开幕上提出:“我们现在得了广州一片干净土,集合各省同志,聚会一堂,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惟当时各省多在军阀铁蹄之下,不易公开招生,故预先委托本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回籍后代为招生。”在孙中山的倡导之下,国民党一大代表们返回各地后充分发挥了影响力和号召力,一大批进步青年报考并奔赴黄埔军校学习。 根据《陆军军官学校详细调查表》显示,有93名国民党一大代表、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候补执行委员及中央监察委员,被第一期学生填写为入学介绍人;41名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及民主人士,被第一期学生填写为入学介绍人。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史,恐怕没有哪一所初级军官学校的招生可以如此广泛地引起政党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所有这些,与孙中山的个人魅力密不可分。 孙中山非常关心军校的建设和发展。1924年8月31日,军校开学两个多月后,孙中山就到军校视察。




孙中山军装照


以后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到军校“海关楼”小住,检查工作,要求师生严格遵守“政治与军事并重,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学方针,制定“亲爱精诚”的校训,倡导“团结”“牺牲”“奋斗”三大精神。1924年11月13日,孙中山为商国是北上之前,特来军校检阅学生的演习,赞许学生“忍苦耐劳,努力奋斗”,他还叮嘱师生:“不论是国民党员或是共产党员,为了革命事业,都应该把鲜血流在一起。” “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孙中山认为,旧军队都是建立在雇佣制基础之上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迫于生计、受家室所累才去当兵,其目的是为了升官发财。正因如此,这些人不能成为真正的革命军。他在开学演说中号召全体师生:“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要“学先烈的行为,像他们一样,舍身成仁”,不贪生畏死。他还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副对联贴在军校大门上:“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国共两党通力合作,黄埔军校办得卓有成效,大部分学生都能赤胆忠心为革命事业奋斗。黄埔军校建校不久,广州发生商团武装叛乱,企图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推翻革命政权。商团是以广州商界名义建立的一个武装团体,有4000兵力。而当时南方政府的军队,忠于革命的已全部随孙中山出师北伐,滇、湘军等或是隔岸观火,或是与商团暗中勾结。当时情势之下,唯一可靠的力量就是黄埔军校入校不足6个月的第一期学生,他们在当地工会、农会支持下,只用了3天时间便取得了胜利,这也是黄埔学生革命实践的首场大捷,打出了军威。孙中山说:“黄埔这帮学生兵是最可靠的”“是最有希望的”。1925年,军校学生参加两次东征和南征,先后击溃了陈炯明、申葆藩、邓本殷等反动军阀,从而统一了广东,巩固了革命根据地。1926年,黄埔学生参加北伐战争,连克武汉、南昌、南京和上海,席卷东南各省,进取中原,击溃吴佩孚、孙传芳等数十万军队,创造了武装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鼎盛局面。


孙中山与学生照片




国民党的“陆军军官学校”先后迁移南京、重庆等地,并在西安等地开设了分校,到国民党逃离大陆以前,学员招收了23期。因此,我们在谈论黄埔军校时往往可以听到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黄埔军校办了6期,一说某某是黄埔第10几、20几期学生,黄埔同学会会员。其实这并不矛盾。前者是说正宗老黄埔,后者实际上是说老黄埔的继承者——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其实在国民党方面看来,黄埔军校并没有在1927年解散,而是连续办到1949年。黄埔同学会也认同1927年以后陆军军官学校学员的黄埔同学资格。国民党逃离大陆后,黄埔军校从第24期起在台湾凤山复校,至2006年已办至七十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