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义有才武的董卓得势后却祸乱朝纲,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吗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1219



董卓是陇西人,拒英雄记记载,董卓的父亲董君雅只是一个抓捕盗贼的低级武官,因此董卓是实打实的寒门子弟。因成长于陇西,夹杂在羌、胡等少数民族之中,自少年起就喜好游历,并结识了许多羌族首领为好朋友。从羌地游历回来后,几个首领想念董卓,就来家中拜访董卓。董卓为招待朋友,把家中唯一的耕牛宰杀。羌族朋友为此感恩,回去后,就聚集了上千头家禽,送来给董卓。


父亲是颍川抓捕盗贼的武官,董卓则成了陇西抓捕盗贼的武官。一个是在司隶,天子脚下。一个是在边陲,汉族与少数民族交杂的地界,那盗贼的性质就差别大了。董卓不仅得抓铺小偷小贼,还得面对数千人的羌、胡掠界。好在董卓功夫了得,能左右驰射(这弓术在三国里能排进前五),多次大破羌、胡侵犯。在英雄记里有记载,在董卓升迁为中郎将前,就征讨羌、胡不下百回。


‘英雄记曰:卓数讨羌、胡,前后百馀战。’


在黄巾起义爆发前,董卓对边塞的功绩可谓卓越,所得奖赏也分给底下将士,跟士兵的感情很好。后再平叛黄巾贼的过程中失利,被朝廷撤职。到了北宫伯玉等人在凉州起兵背叛朝廷时,朝廷又让董卓官复原职,带兵抵抗韩遂。


各位试想,这是不是有点欺负董卓的意思,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好家伙,皇埔嵩带队平叛凉州叛军失利,换张温上台。张温六支队伍出去,单就董卓一支队伍完好无损的回来。朝廷就封董卓为前将军,领并州牧,又要求董卓要把手中的队伍交给皇埔嵩统领。这换成谁都不乐意,一支队伍自己悉心栽培了十来年,都知道西凉骑兵英勇善战,凭什么得交给皇埔嵩去管理。要知道任何时代寒门子弟要求得发展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后灵帝驾崩,少帝即位。何进跟袁绍就像借机除掉宦官,可是却遭到何太后反对。这何氏原本是屠户出身,因为何氏得宠,儿子又当了皇帝,因此鸡犬升天。并且宦官贿赂何氏极多,除了何进,何太后,何苗(何进的弟弟)都不好对宦官下手。于是袁绍就提出请董卓带兵入京,以此逼迫何太后同意。没想到董卓还未到达,何进就被宦官杀了,宦官又被袁术等人带兵杀了。仅剩段珪等宦官劫持少帝及陈留王上了北邙山。


董卓就领军上北邙山救驾,想说成了东汉朝廷的大英雄,没想到的是,回军到了洛阳,却成了众人指责的对象。先是被众公要求退兵,后被太尉崔烈呵斥回避。但董卓自知,这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有了前面的经历让他深刻知道,只有进了统治层中枢,才是改变被朝廷罢免降罪,夺取兵权的危机。


于是他大骂众公:你们身为朝廷重臣,不能匡扶皇室,反倒将国家置于动荡不安的局面,现在凭什么叫我退兵!


接着他又大骂崔烈:我日夜兼行三百里赶来救驾,凭什么让我回避!是觉得我不敢砍你脑袋?


因此再也没有人敢出面阻止董卓入京,这救驾护主的功劳,实实在在地落在了董卓的头上。


前面何进被杀,何进部下吴匡怀疑有何苗的份,因为何苗素来与何进不和,又与宦官走得近。吴匡就借机和董旻(董卓的弟弟)合力杀了何苗,因此何进、何苗的部曲就归了董卓,董卓自然势大,势大就召人忌恨。


主要有两拨人,一拨是丁原,一拨是济北相鲍信。丁原也是何进下密诏召带兵入朝的,到了司隶还未动手,何进就被杀了,属于比董卓早一步到达洛阳,却一直按兵不动的。丁原原来是并州牧,进京后就成了执金吾,是保卫京城跟宫城的护卫军高级军官。董卓带兵进京,自然是跟丁原有冲突的。但两边都是何进给召进来的,董卓利在护驾有功,弊在晚丁原一步,要不然就名正言顺。


一山不能容二虎,京城护卫军只能是他们之中的一位,董卓因此诱使吕布杀了丁原,吞并了他的队伍。早先丁原派张辽入京为官,到了何进打算处理宦官时,又让张辽回故地招募兵曲,等张辽带兵回来时,何进死了,丁原死了,因此就归了董卓。


董卓势力日渐壮大,另一拨人,也就是济北相鲍信就联合袁绍密谋,趁现在董卓脚跟未稳,趁手头上有点人马,赶紧做了他。可惜袁绍不敢,气得鲍信带着兵马回到自己治地。


从此洛阳一地,董卓独掌兵权。


董卓的败,是从换帝开始。


先说说为什么董卓想换帝。


‘献帝纪曰:卓与帝语,语不可了。乃更与陈留王语,问祸乱由起;王答,自初至终,无所遗失。卓大喜,乃有废立意。’


当时十四岁的少帝还不如陈留王一个九岁的。又加上陈留王是董太后所抚养,董卓自认与董太后同姓,这样在名义上可是多了一层外戚的身份。于是董卓就引用伊尹、霍光的故事来发表自己换帝的想法,却遭到卢植的反驳。


‘尚书卢植曰:"案尚书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之桐宫。昌邑王立二十七日,罪过千馀,故霍光废之。今上富於春秋,行未有失,非前事之比也。"’


辩论失败,董卓只好采取强制措施。毕竟这群朝廷重臣在他眼里,除了耍嘴皮子,样样不行。他先是废少帝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为汉献帝。接着赐死何太后,自迁为相国,赞拜不名,剑履上殿,达到一个作为武官最高的荣誉。不仅如此,他还主动亲近士族,选拔名士担任各地郡守,甚至不计前嫌,对袁绍、鲍信等人授予太守,以示和解。


先立威,再修德。这是董卓唯一的出处。


只是董卓没想到,召集做再多都没用。东汉大厦将倾,所有人都想趁机作乱。先有袁绍打算拥立刘虞为帝,起兵反董。因刘虞坚持不从,张邈等人就自立诏书,召集天下兵马,组成联盟讨伐董卓。可笑的是早在中平五年(188年),朝廷在刘焉的建议下,改刺史为州牧,就为末代东汉埋下分裂的种子。现在,各地军阀有了兵马,有了地盘,东汉王朝的威慑又早已荡然无存。以袁绍名门望族为首的军阀联盟,哪能容忍朝廷落在一个边陲寒门的手中。说是讨董,还不如说是关东诸侯为争天下找了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