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很少有数学家?国家的一个规定改变了数学的命运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问答781

很多人,一听到数学,就逃之夭夭了。


在我国历史上,饱学之士不胜枚举,如果,提起儒学、国学,大师级别的人物,更是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如果提及物理学家或是数学家亦或是化学家,却真的是凤毛麟角,特别是数学家,在古代给人留下印象的,仿佛只有祖冲之一人。


如果,非要与化学扯上关系,只怕还有几位看起来“装神弄鬼”的炼丹学者,他们也只是用来充充数而已。除此之外,在中国历史上,理科领域的学者简直就是一个空白。所以,很多学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国度,能在思想领域人才辈出,为何培养不出优秀的理科人才呢?其实,理科领域远远比思想领域中的探索容易得多。


然而,在大家的探寻中慢慢发现,导致这样极端的后果,正是因为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制度所导致。当时,选拔人才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科考,而且,科举考试的范围只在“四书五经”之中,所以,从古代“应试教育”的角度来看,凡是希望靠科举考取功名的学子们,从小到大都是围着“四书五经”开展的教育生涯。


说一句不太恭敬的玩笑话,如果,当时的科举考试,考的是如何修脚,那么,中国历史上,估计会涌现出一大批修脚大师吧。这就是自古不变的应试教育,它的悲哀所在!


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不是所有朝代都不重视数学,唐朝就是一个例外。


唐朝初期,对于数学是十分重视的,曾一度把数学这个科目纳入到科举之中。更有甚者,在公元656年,也就是显庆元年,国子监还专门为数学这一学科开办了专科学校,当时命名为“算学馆”,还招收了学生三十余人。


除此之外,在学院内部,还精心设置了“算学博士”和“算学助教”来主持日常的教学工作,而且,日常的教学安排计划,也是非常的周详、细致的。在这样的安排下,当时的“算学馆”也就有了六个学馆,分别是:太学、四门、国子、书血、算学、律学。


并且,为了让天下学子都能更好地研习数学这个科目,朝廷还特意任命李淳风编写了十部算经,供学子们翻阅。这其中,就包括《孙子算经》、《海岛算经》等等。同时,朝廷为了鼓励学子们潜心钻研数学,还规定:科举之时,数学科目考试通关的考生,可以直接赴朝廷做官。


这样的举动,在当时的世界上都是首创。


即使当时的中国在数学领域的教学不是很发达,但是,如果从那时起国家就把数学教育的框架搭建起来,继而,再建立行之有效的刺激机制,沿袭到今天的话,中国很有可能会成为世界上的数学大国。另外,各种各样的由数学衍生出的学科,也会因此而得到很大的进步。


在唐朝,朝廷虽然兴致勃勃的不断鼓励数学这一科目的发展,但是,数学考试还是在唐朝晚期的时候没落了。那么,为什么当初国家如此重视的数学,最后,却落得停考的局面,归结其原因,还是在于应试数学的学子太少。


从历史资料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数学没有发展下去的另一层原因,原来,当时的国家做了一个规定:“国子博士”的官阶都是正五品以上,而“算学博士”的官阶却是从九品以下,算就是官阶中的最低级别,真的是“九品芝麻官”了。


除此之外,在算学馆开馆期间,也是开了停、停了开,无法保证其连续性,就读的学生自然觉得无趣。而更多的对于仕途有要求的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都只是低级的从九品官阶,更觉得仕途前路在这里渺茫至极,所以,慢慢地算学馆的学生都流失掉了。


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当权者都不重视以数学为中心的理科学,而只注重看起来玄而又玄的国学和儒学呢?其实,从当时的政治体制中不难看出,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封建的专制制度,是毫无用处的。


比如,同为国学典籍,大家看的角度不同,理解的意思也就不同了,而这却方便了每一位统治者,可以按需取义为我所用,看似是博大精深的国学,在统治者手中,摇身一变居然成了他们手中的护身符,国学如此,天文学更是如此。


然而,一成不变的数学,则是在用数字的形式陈述着客观事实,由不得统治者为自己谋取私利。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数学这类科目自身的属性,就注定得不到统治者过多的垂青。


曾经奉命编订《算经十书》的李淳风,起初是一位天文学家,据说,就是他根据星象推算出了武则天要在四十年后篡位登基。敢问,今天的天文学比过去的天文学高超了很多,谁又能根据一些个星象,就能推测出即将发生的国家大事呢?


可是,当年的天文学家都称“星象”代表“天意”,所以,观天象就可以知晓天下事,无需解释。而儒学中的很多理论,也都是这样得来的,无需解释。以至于,当时的执政者,更加喜欢用这样无需解释的方式,让天下人臣服效忠自己。


然而,这样的要求数学却无法替当政者做到,数学的标准答案只有自然规律,而没有办法为当政者的一己私利而随意改变答案,这对于当政者来说是很不爽的。所以,后来有文人戏谑曾经的当政者:“为了像话,他们选择齐心协力把数学冷落在一旁。”


参考资料:


【《隋书·律历志上·备数》、《旧唐书》、《隋书·天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