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竹》诗歌赏析,诗竹(宋.苏东坡)的意像分析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问答1186

诗竹(宋.苏东坡)的意像分析

朝代:宋 作者:苏轼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

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风霁竹已一作亦回,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

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书双竹湛师房二首

  书双竹湛师房二首 宋/苏轼

  

  其一

  

  我本江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

  

  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

  

  其二

  

  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

  

  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

  

  【注释】

  

  ①双竹:即杭州的广严寺。宋·司马光《诗序》云:“杭州广严寺,有双竹相比而生,举林皆然。其尤异者,生枯树腹中,自其顶出,森然骈耸,树如龙蛇相萦。”广严寺乃后唐清泰元年(934)建,旧名瑞隆。 湛师:其人不详。

  

  ②西湖:一作“江湖”。 一钓舟:从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诗中“平生一钓舟”句化出。

  

  ③方丈:寺庙住持所居之室。本意为一丈见方的居室。《维摩经》云:“三万二千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入维摩方丈室中,无所妨碍。”

  

  ④“暮鼓”句:从唐·韩退之诗:“文章自娱戏,金石日击撞”化出。

  

  ⑤釭:灯。

  

  ⑥“卧听”句:唐·白居易有“萧萧暗雨打窗声”之句。

  

  【译诗】

  

  我本是西湖上的一叶渔舟,觉得高大的房屋冷气飕飕。古诗百科~羡慕大师方丈今日才来到,一炷馨香的轻烟终日长留。

  

  报时的钟鼓自在那里击撞,闭门独卧对着将熄的灯光。白灰一拨又亮起通红之火,躺床上静听冷雨打着寒窗。

  

  【赏析】

  

  此诗是苏轼在熙宁六年(1073)为杭州广严寺住持湛师而作。双竹,广严寺内有竹林,因所生竹皆成双作对,故又名双竹寺。

  

  这二首抒写诗人游宿山寺的日常生活情景的小诗,独具艺术匠心。作者不是先写出游山寺的景物与情事,而是从“我”落笔,抒发情怀。这种写法在其他题画诗中亦可见到,如《书晁说之〈考牧图〉后》中所写:“我昔在田间,但知羊与牛。”由自抒情思而进入题画。这里第一首起二句“我本江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亦是同样机杼。“一钓舟”是化用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川》:“天入沧浪一钓舟”的诗意。浪迹江湖之上并非诗人本意,不过反映了政治上受压抑的失意情绪。紧接着“意嫌”一句,对深居高屋感到意冷心寒。冷飕飕,寒冷的样子。这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难道不是诗人内心对官场生涯的厌倦情绪的流露吗?在熙宁变法的革新浪潮中,苏轼因政见不合,自请离京外任,企图暂时避开这纷繁复杂的斗争漩涡。他在《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中说:“眼看时事力难任,贪恋君恩退未能”。他就是怀着抑郁不得志但又不忍隐退的矛盾心情来到山清水秀的杭州。起二句正是他那烦恼心绪的真实写照。

  

  三四句“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诗人运转笔锋,写湛师清净的坐禅之处。据宋人编《集注分类东坡诗》引《维摩经》言,“三万二千师(狮)子座入维摩方丈室中,无所妨碍”。诗人钦羡这了无尘俗的方丈之室,那飘散着的一股淡淡的香雾云烟,终日在禅房四周缭绕不止,显现出一种清净而肃穆的气氛。这种情调并不意味着作者欲皈依佛门,而只是借以排遣郁积内心的烦恼。

  

  第二首(宋何汶《竹庄诗话》题作《宿余杭山寺》),写诗人夜宿寺院的心境。起二句“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承接上首。寺僧暮鼓晨钟,参禅礼佛,而诗人对此是闭门不问,任他自起自息,只是对着渐渐暗淡的灯光,孤枕而眠。

  

  三四句“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细致地刻画了作者住宿山寺的情景。在这风雨之夜,山寺内残灯将灭,诗人亦将就寝。他刚拨开一层白色的烟灰,就发现里面还有一团通红的火焰,旋拨旋起。这既是写炉火,但又何尝不是写诗人心中难以熄灭的热情之火?虽然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苦恼,时而消沉,但他“奋厉有当世志”的意愿并没有消失。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使他久久不能入眠。那萧萧风雨打窗声,仿佛把他带进了熙宁变法的浪潮中。他记得熙宁初期,时议纷争,自己数次上书陈述政见,然而不为执政者所容忍。当他离京赴杭州时,他的中表兄弟文同为之担忧,并作诗规劝说:“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然而“口快笔锐”的诗人是听不进去的。如今夜宿山寺,辗转不寐,似乎又在吟诗了。诗篇以“卧听”句收结,与上篇首联自我抒怀相呼应,余韵不尽,耐人咀味。本文出自古诗文网:http://www.gushibaike.cn

  

  这二首诗意脉连贯,充分反映了诗人“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苏轼《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的情意。南宋何汶在《竹庄诗话》卷十七引《冷斋夜话》云:“山谷(黄庭坚)尝言天下清景,初不择贵贱贤愚而与之,然吾特疑端为我辈所设。……东坡《宿余杭山寺》诗云云。人以山谷之言为确论。”从诗中所写宁静、清淡的境界来看,作者不仅在于客观地再现山寺的清景,而且融情于景,通过清新通脱的语言,抒写了主观情思,表现了超旷的襟怀,使读者咀嚼到一种隽永的意趣。清人纪昀评此诗说:“意自寻常,语颇清脱”。也就是说,在极为平淡的诗意中,可领略到清脱深永的滋味。

  

  【作者简介】

  

  苏轼(公元1036—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洵子。少年时即“奋历有当世志”(《宋史》本传)。十余岁,博通经史。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为主考官欧阳修所赏识、推奖。六年,召试秘阁,复殿试,入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除直史馆。次年,父洵逝,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服除还朝。因不赞成王安石新法的激烈主张,自感在朝处境艰危,请求外放,先后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移知湖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其诗句,四次上章弹劾,诬苏轼“谤讪朝廷”,被捕入御史台狱,这便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因反对尽废新法,被“旧党”人物目为“安石第二”,又因与洛党程颐等发生矛盾,再度请求外任,历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哲宗亲政,新党掌权,被贬至惠州(今广东惠阳),四年,再贬儋州(今海南)。徽宗即位(公元1100年),遇赦,提举玉局观。次年,卒于常州,谥文忠。苏轼一生立朝刚正不阿,以国家天下为重,于新旧两党皆无所依违,且“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陆游语)。

  

  在地方官任上,多有德政,受到百姓深深爱戴。他思想博杂,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特点圆通灵活地加以运用。既积极从政,始终关心国事,又能超脱于个人的沉浮、得失之外,历尽磨难而不改其乐观精神与旺盛的创作生命。

  

  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人物,建树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又是其中最重要韩、柳、欧、苏之一。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有宋一代诗歌新貌。其诗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政治诗、抒情写景诗、咏物诗、哲理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叶燮《原诗》)。

  

  赵翼赞其“天生健笔一支,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达之情,继李、杜后为一大家”(《瓯北诗话》)。创作个性极其鲜明。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于传统的婉丽风格外,开创豪放清雄一派,有极高的造诣,为后世所宗。其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绘画是以文同为首的“文湖州竹派”的重要画家。苏轼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中国文艺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他是北宋文化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东坡易传》《东坡书传》等。

  

《记岭南竹》苏轼赏析

通过运用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体现了竹子的坚毅,刚劲,蓬勃向上,有着百般柔情但不哗众取宠,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清淡高雅等等,赞美了竹子君子般的品格。

记岭南竹

网友评分

0

我也很喜欢

  记岭南竹 宋/苏轼

  

  记岭南竹岭南人,当有愧于竹。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耶?———《苏轼文集》

  

  【译文】

  

  岭南人应有愧于竹子,吃的是竹笋,房上盖的是竹瓦,过河乘的是竹筏,烧的是竹子,穿的是竹皮,写字用的是竹纸,穿的是竹鞋,真可以说一天也不能没有竹子。

  

  【鉴赏】

  

  竹之高节,历来为文人雅士所赏叹。

  

  “欲见凌冬质,当为雪中看”(阴铿),赞的是它披雪直上的贞质;“呵,你未出土时便已有节,直到凌云高处依然虚心”(管桦),叹的是它劲拔谦挚的虚怀。

  

  所以,王子猷喜爱植竹,吟啸之际,便忘情而呼:“何可一日无此君!”(《世说新语》)郑板桥喜爱画竹,山石之畔,总要有几竿“经春历夏又秋冬”的飒飒竹韵相伴。

  

  竹之成为某种精神寄托,正与松菊兰草一样,在志士仁人心目中,坚挺地竖立了千百年!

  

  苏东坡也爱竹。

  

  早在谪居黄州时,他就曾以“好竹连山觉笋香”之句,表达过对它的低回流连之情;而今再贬岭南,他又欣喜地发现了竹的另一些闻所未闻的好处: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

  

  其实还可加上“射者竹箭,卧者竹榻,居者竹楼”等等。

  

  这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竹,本是远离世俗的幽人,伴石而栖的高士。它之被词人墨客所称叹,终究还是作了诗中、画上的点缀。

  

  而在这里,它却从虚幻难即的幽雅之梦中醒来,以活生生的事实,证明了自身存在的真价值;在这里,它才从山野走向村舍、都市,意气昂昂地闯入了人们的实际生活,逼迫人们正视它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

  

  好以风雅自命的人们,也许会对东坡的发现扫兴:他居然会对岭南竹的“凡俗之用”如此赞美,志趣又何其低下也!

  

  然而,孤芳自赏的风雅,较之于“岭南竹”(古诗百科)既有节有操,又甘于将自身破碎成段、成片、成皮、成浆,无所保留地奉献世间,两者之境界究竟高下何如?“凡俗之用”又岂可看轻!

  

  而且,东坡所赞美的,难道仅仅是“岭南竹”?它不同时是一种象征、一个化身?透过那连山接野的绿竹,他是否还看到了无数荷锸肩锄、裤管高挽,出没于草径禾垄的壮伟农夫?他们之生于艰难之世而不肯俯首折腰,不正如绿竹之劲挺有节;他们之经春历夏、劳瘁贡献,不正如绿竹之奉献“笋”、“瓦”、“皮”、“筏”!

  

  千百年来,正是这些“凡俗”者造就了世界、奉献着一切!但他们的高尚操节、伟美人生,谁曾真心关注和评说过?多少世纪以来,封建统治者、文人雅士们,所给予他们的,常常只是轻蔑和践踏。

  

  东坡有鉴于此,故落笔即喟然而叹:“岭南人,当有愧于竹。”其实有愧于“竹”者,又岂止“岭南人”而已!

《竹》苏东坡

(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

无竹令人俗。

苏轼《竹》译文

宋 · 苏轼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风霁竹已?一作亦?回,猗猗散青玉。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诗竹》(宋.苏东坡)的意像分析是什么?

(1)原文:书竹二首 宋/苏轼

其一

我本江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

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

其二

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釭。

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

(2)意象分析:这里第一首起二句“我本江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亦是同样机杼。“一钓舟”是化用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川》:“天入沧浪一钓舟”的诗意。浪迹江湖之上并非诗人本意,不过反映了政治上受压抑的失意情绪。紧接着“意嫌”一句,对深居高屋感到意冷心寒。冷飕飕,寒冷的样子。这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难道不是诗人内心对官场生涯的厌倦情绪的流露吗?他就是怀着抑郁不得志但又不忍隐退的矛盾心情来到山清水秀的杭州。起二句正是他那烦恼心绪的真实写照。三四句“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诗人运转笔锋,写湛师清净的坐禅之处。诗人钦羡这了无尘俗的方丈之室,那飘散着的一股淡淡的香雾云烟,终日在禅房四周缭绕不止,显现出一种清净而肃穆的气氛。这种情调并不意味着作者欲皈依佛门,而只是借以排遣郁积内心的烦恼。

第二首写诗人夜宿寺院的心境。起二句“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承接上首。寺僧暮鼓晨钟,参禅礼佛,而诗人对此是闭门不问,任他自起自息,只是对着渐渐暗淡的灯光,孤枕而眠。三四句“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细致地刻画了作者住宿山寺的情景。在这风雨之夜,山寺内残灯将灭,诗人亦将就寝。他刚拨开一层白色的烟灰,就发现里面还有一团通红的火焰,旋拨旋起。这既是写炉火,但又何尝不是写诗人心中难以熄灭的热情之火?虽然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苦恼,时而消沉,但他“奋厉有当世志”的意愿并没有消失。这种矛盾复杂的心情使他久久不能入眠。诗篇以“卧听”句收结,与上篇首联自我抒怀相呼应,余韵不尽,耐人咀味。

(3)注释:

①双竹:即杭州的广严寺。宋·司马光《诗序》云:“杭州广严寺,有双竹相比而生,举林皆然。其尤异者,生枯树腹中,自其顶出,森然骈耸,树如龙蛇相萦。”广严寺乃后唐清泰元年(934)建,旧名瑞隆。 湛师:其人不详。

②西湖:一作“江湖”。 一钓舟:从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诗中“平生一钓舟”句化出。

③方丈:寺庙住持所居之室。本意为一丈见方的居室。《维摩经》云:“三万二千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入维摩方丈室中,无所妨碍。”

④“暮鼓”句:从唐·韩退之诗:“文章自娱戏,金石日击撞”化出。

⑤釭:灯。

⑥“卧听”句:唐·白居易有“萧萧暗雨打窗声”之句。

(4)译文:

我本是西湖上的一叶渔舟,觉得高大的房屋冷气飕飕。古诗百科~羡慕大师方丈今日才来到,一炷馨香的轻烟终日长留。

报时的钟鼓自在那里击撞,闭门独卧对着将熄的灯光。白灰一拨又亮起通红之火,躺床上静听冷雨打着寒窗。

《竹》苏轼译文

 岭南人应有愧于竹子,吃的是竹笋,房上盖的是竹瓦,过河乘的是竹筏,烧的是竹子,穿的是竹皮,写字用的是竹纸,穿的是竹鞋,真可以说一天也不能没有竹子。

  【鉴赏】

  竹之高节,历来为文人雅士所赏叹。

  “欲见凌冬质,当为雪中看”(阴铿),赞的是它披雪直上的贞质;“呵,你未出土时便已有节,直到凌云高处依然虚心”(管桦),叹的是它劲拔谦挚的虚怀。

  所以,王子猷喜爱植竹,吟啸之际,便忘情而呼:“何可一日无此君!”(《世说新语》)郑板桥喜爱画竹,山石之畔,总要有几竿“经春历夏又秋冬”的飒飒竹韵相伴。

  竹之成为某种精神寄托,正与松菊兰草一样,在志士仁人心目中,坚挺地竖立了千百年!

  苏东坡也爱竹。

  早在谪居黄州时,他就曾以“好竹连山觉笋香”之句,表达过对它的低回流连之情;而今再贬岭南,他又欣喜地发现了竹的另一些闻所未闻的好处: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

  其实还可加上“射者竹箭,卧者竹榻,居者竹楼”等等。

  这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竹,本是远离世俗的幽人,伴石而栖的高士。它之被词人墨客所称叹,终究还是作了诗中、画上的点缀。

苏轼的《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的赏析

  苏轼●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翠蛾羞黛怯人看。

  掩霜纨,泪偷弹。

  且净尊,收泪唱《阳关》。

  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画堂新构近孤山。

  曲栏干,为谁安?

  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

  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苏轼词作鉴赏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是苏轼早期送别词中的佳作。词中传神地描摹歌妓的口气,代她向即将由杭州调知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的僚友陈襄(字述古)表示惜别之意。此词风格柔婉却又哀而不伤,艳而不俗。作者对于歌妓的情态和心理描摹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读来令人感叹不已。

  上片描述歌妓饯别时的情景,首句表现她送别陈襄时的悲伤情态。“翠蛾”即蛾眉,借指妇女。“黛”本是一种黑色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这里借指眉。“羞黛”为眉目含羞之态。“霜纨”指洁白如霜的纨扇。她因这次离别而伤心流泪,却又似感羞愧,怕被人知道而取笑,于是用纨扇掩面而偷偷弹泪。她强制住眼泪,压抑着情感,唱起《阳关曲》,殷勤劝陈襄且尽离尊。《阳关曲》即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入乐府后所称,亦名《渭城曲》,用于送别场合。上阕的结三句是官妓为陈襄劝酒时的赠别之语:“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这次陈襄赴应天府任,其地为北宋之“南京”,亦可称“帝城”。她曲折地表达自己留恋之情,认为帝城虽然有如天远,但此后见天容易,再见贤太守却不易了。

  下片模写歌妓的相思之情。“画堂”当指孤山寺内与竹阁相连接的柏堂。苏诗《孤山二咏并引》云:“孤山有陈时柏二株,其一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为儿时已见其枯矣,然坚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僧志诠作堂于其侧,名之曰柏堂。堂与白公居易竹阁相连属。”苏轼咏柏堂诗有“忽惊华构依岩出”句,诗作于熙宁六年六月以后,可见柏堂确为“新构”,建成始一年,而且可能由陈襄支持建造的(陈襄于五年五月到任)。此宴别陈襄,自然有“楼观甫成人已去”之感。官妓想象,如果这位风浪太守不离任,或许还可同她于画堂之曲栏徘徊观眺呢!由此免不了勾起一些往事的回忆。去年春天,苏轼与陈襄等僚友曾数次游湖,吟诗作词。苏轼《有以官法酒见饷者因用前韵求述古为移厨饮湖上》诗有“游舫已妆吴榜稳,舞衫初试越罗新”;后作《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诗亦有“三月莺花付与公”之句,清人纪昀以为“此应为官妓而发”。可见当时游湖都有官妓歌舞相伴。她回忆起去年暮春时节与太守游湖的一些难忘情景,叹息“春色属明年”,明年将不会欢聚一起了。结尾处含蕴空灵而情意无穷。想象明年春日,当她再驾着小船西湖寻觅旧迹欢踪,“无处问,水连天”,情事已经渺茫,唯有倍加想念与伤心而已。

  此词上片写人,下片写景,两片之间看似无甚联系,其实上片由人及情,下片借景寓情,人与景都服从于离愁、别情的抒发,语似脱而意实联。从风格上看,此词近于婉约,感情细腻,但“天易见,见君难”,“无处问,水连天”等句,于委婉中仍透粗犷。

王维,苏轼的各自的《竹》

《竹里馆》

王维 (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另外一首带“竹”字且比较出名的诗是《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苏轼非常爱竹,诗作中竹的文章也比较多,以下为苏轼的诗。

《竹》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

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风霁竹已(亦)回,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

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竹阁》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海山兜率两茫然,古寺无人竹满轩。

白鹤不留归後语,苍龙犹是种时孙。

两丛恰似萧郎笔,十亩空怀渭上村。

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

《于潜僧绿筠轩》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标签: 苏东坡诗竹